马来西亚林吉特

搜索文档
马来西亚林吉特升至9个月来的最高水平
快讯· 2025-07-01 10:35
马来西亚林吉特汇率变动 -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美元汇率升至9个月来的最高水平,一度攀升0.7%至4.1805 [1] - 汇率水平为去年10月以来的最高值 [1] 汇率上涨驱动因素 - 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缓和提振了对依赖出口的马来西亚经济的信心 [1] - 美国与多达12个最大贸易伙伴的贸易协定预计将在7月9日的最后期限之前完成 [1] - 美元普遍疲软,因市场押注美联储将降息且对美国财政赤字扩大的担忧加剧 [1]
贸易谈判乐观情绪升温,美股期货、欧股走高,韩元兑美元创去年10月来最高,金银上涨
华尔街见闻· 2025-06-30 16:03
由于多项贸易谈判出现进展,美国股指期货和欧股上涨,亚洲股市整体持平。 日本股市涨0.8%,因为日本谈判代表延长访美时间寻求协议。加拿大撤回了对科技公司的数字服务税,目的是重启与美国 的谈判,加元走强,美股科技股期货也受提振。大漂亮法案不确定性尚存之际,美元指数小跌0.3%,彭博美元指数创下自 2005年以来最差的年初表现。 以下为核心资产走势: 美股三大指数期货全线走高,纳指100期货、道指期货涨约0.5%,标普500期货涨约0.5%。 欧股小幅走高,泛欧股指、英股、法股涨逾0.1%,德股涨逾0.2%。 日经225指数收涨0.8%,此前日本首席谈判代表延长了在美国的停留时间以继续谈判。 美油跌约0.4%,布油跌约0.2%。 比特币涨约0.2%,以太坊涨约1.4%。 地缘政治风险的迅速缓解和对即将达成贸易协议的预期,都为风险资产市场增添了顺风。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和特朗普同意,两国将重启谈判,争取在7月21日前达成协议。 法国财长Eric Lombard表示,欧盟有望在7月9日最后期限前与美国达成某种形式的贸易协议,以避免美国对几乎所有欧盟 产品加征50%关税。 知情人士透露,印度的贸易团队也延长了在华盛顿的 ...
人民币是在监狱印的?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隐藏在背后的超级国企
搜狐财经· 2025-06-20 00:50
人民币发展历程 - 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承担统一货币重任,当时经济混乱,解放区有边区票,国统区流行金圆券,民间混杂大洋、法币等,部分地区甚至以物易物 [1][3] - 第一套人民币票面图案以火车、工厂、田野劳作为主,旨在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但因战时军费开支和战后救济需求导致过度印钞,引发严重通货膨胀 [5] - 第二套人民币面临技术瓶颈,中国无法生产合格钞纸,依赖苏联援助顶级钞纸和印钞厂建设,存在技术依赖风险 [7][9] 技术自主突破 - 中苏关系恶化后,中国于1962年发行第三套人民币,早在1955年就开始筹备自主生产,印钞专家李根绪团队成功研制中国首台四色凸版印钞机和凹版接纹印钞机 [11][14] - 自主印钞技术避免重蹈葡萄牙1925年因委托英国印钞导致金融灾难的覆辙,中国印钞厂安保级别极高,配备电网、持枪解放军和警犬巡逻 [16][17] 国际化发展 -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曾为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国印制货币,2015年通过国际招标赢得尼泊尔卢比印制订单 [19][21] - 后续承接马来西亚林吉特、泰国泰铢、印度卢比、巴西雷亚尔、波兰兹罗提等多国货币印制业务,体现全球对中国精密制造和安保技术的信任 [22] 企业转型升级 - 2021年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更名为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标志其从国内生产单位转型为全球货币领域的国际化企业 [24][26]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美元跌幅最高达0.4%至4.263,为5月23日以来最低水平。
快讯· 2025-06-19 10:58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美元跌幅最高达0.4%至4.263,为5月23日以来最低水平。 ...
亚洲“渐别”美元,人民币作用凸显
搜狐财经· 2025-05-30 22:32
去美元化趋势 - 各国央行和投资者正在减少对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依赖,转向替代贸易协定和黄金、数字货币等资产 [1] - 亚洲经济体正在谨慎摆脱美元束缚,可能推动货币体系向多极化方向转变 [1] 去美元化指标 - 美元在国家储备中占比下降,黄金占比上升,替代货币在双边贸易中使用增多 [3] - 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日本在去美元化进展中位列全球前十 [3] - 美元在SWIFT支付中的占比从近50%下降,外汇交易占比从80%以上下降 [3] 亚洲货币多元化 - 东南亚、中东和金砖国家推动货币多元化,人民币在亚洲交易中的使用增加 [3] - 东盟达成协议优先使用本币交易,以降低受美国货币政策和贸易限制的影响 [3] - 东南亚成员国开始使用马来西亚林吉特和泰铢等货币进行直接贸易 [3] 人民币的崛起 - 人民币占全球支付份额的4.1%,远低于美元的49%,但中国自建支付系统和经济体量使其交易体量不容忽视 [5] - 中国通过人民币贸易与东盟、中东国家建立更紧密联系 [5] 具体国家案例 - 印尼与中国和日本的贸易中约15%使用其他货币(人民币或印尼盾) [3] - 印尼外资银行在雅加达设立专门团队以满足印尼盾兑人民币交易需求 [3] - 印度与18个国家签订使用卢比的贸易协定 [3] 去美元化背景 - 疫情后亚洲国家寻求减少对美元计价金融体系的依赖,此前全球资本集中在美国市场 [5] - 美元在疫情期间的波动加速了亚洲国家减少对美元依赖的趋势 [5]
观点|为什么近期亚洲货币升值?
搜狐财经· 2025-05-09 20:00
亚洲货币集体升值现象 - 5月以来马来西亚林吉、新加坡元、日元、人民币、新台币、港币等对美元持续升值 [1] - 新台币急速升值的导火索包括台股反弹吸引外资美元转新台币涌入、台湾寿险公司抛售美债转投本地资产、出口商恐慌性抛售美元 [1] - 亚洲货币跟风抛售美元引发短暂集中的升值现象 [1] 美元资产波动与市场行为 - 美国长期债券收益率短期快速上升曾引发对冲基金杠杆基差交易平仓猜测 但被监管机构否认 [1] - 日本私人机构4月初两周抛售超200亿美元长期外国债券 与美债抛售事件类似 [1] - 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元资产波动敏感 反映对美国资产稳定性信心下降 [1] 美元基本面不确定性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经济衰退风险升高与通胀预期上升并存 可能出现滞胀局面 [2] - 美元与美债收益率脱钩 呈现负相关关系 抛售美债推高收益率反而压低美元指数 [2] - 摩根士丹利预测负相关效应或致美元指数进一步下跌6% [2] 美元国际体系结构性风险 - 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对等关税"消灭贸易逆差 可能打破全球美元循环体系 [3] - 市场担忧美国政府或施压亚洲货币升值改善贸易逆差 加剧亚洲货币升值预期 [3] - 亚洲民间机构出现规避美元风险行为 资产回流引发恐慌性集体升值 [3] 长期趋势判断 - 当前现象反映"去美元化"国际潮流 可能演变为持久全球运动 [3]
亚洲资本大撤退!美元恐遭2.5万亿“雪崩式”抛压
美股研究社· 2025-05-08 18:32
亚洲资本回流与美元资产抛售 - 亚洲投资者正在大规模撤离美元资产,资金回流亚洲推动亚洲货币出现历史性反弹,台币两天暴涨10%,港元测试联系汇率强势水平,新加坡元飙升至近十年最高,人民币在岸汇率大涨近600点[1] - 亚洲出口商和投资者可能积累了极其庞大的美元储备,随着贸易战加剧,美元可能面临2.5万亿美元的雪崩式抛压[1][6] - 美元指数自2月高点已下跌约8%,过去一个月所有亚洲货币都对美元升值,这种趋势若持续将对长期美元多头头寸形成巨大压力[7]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美元陷阱反转 - 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亚洲经济体长期深陷美元陷阱,加强美元储备积累,目前中国、韩国和新加坡合计储备数万亿美元美元资产[3] - 贸易保护主义撕裂全球供应链,亚洲出口大国对投资美国资产的传统模式产生怀疑,逐步调整外汇储备投资方向[3] - 情况类似于亚洲危机的反转,亚洲储蓄量庞大但资金流向美债的模式已不再稳固,去美元化趋势正在加速[4] 亚洲货币与股市表现 - 新台币兑美元汇率一度升值超过5%,首次自2022年夏季以来突破30台币兑1美元关口[10] - MSCI亚太指数今年上涨4.8%,而美国标普500指数下跌近4%,外资涌入改善亚洲股市前景[13] - 内需为主的公司潜力最佳,印度和菲律宾等依赖国内需求的市场更具吸引力,房地产和金融行业受益[15] 机构投资策略变化 - 宏观基金和杠杆交易者在港元远期交易中投入数千亿美元,现在正在撤资[5] - 香港金管局减少美国国债持有期限,加大对非美元资产的投资[5] - 机构偏好消费品和医疗保健等防御性行业,看好印度、菲律宾和新加坡等受关税影响较小的国家[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