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骨科植入物
icon
搜索文档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1107
国信证券· 2025-11-07 09:15
宏观与策略观点 - 中观高频景气图谱显示上游行业企稳回升,中游制造业呈现分化修复态势 [9] - 上游资源品整体仍处低位运行但结构分化,煤炭景气度平稳,有色金属价格小幅上涨 [9] - 中游制造业中新能源链条表现突出,电力设备环比改善,多晶硅与组件价格止跌回升 [9] - 下游消费行业延续分化格局,家电板块维持稳健,食品饮料环比回升,社会服务行业持续复苏 [9] - 支撑性服务与金融整体延续修复态势,银行体系景气度环比改善,交通运输板块分化 [10] 纺织服装行业 - 阿迪达斯品牌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长12%,前三季度主品牌不变汇率收入增长14% [10] - 公司管理层上调全年业绩指引,预计收入增长约9%,营业利润目标增至约20亿欧元 [10] - 分地区看除北美外其他地区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分品类看服装增长领先达16% [10] - 电商渠道增长领先,前三季度各渠道剔除Yeezy影响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10] 农化行业 - 钾肥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国内氯化钾港口库存为222.09万吨,同比减少33.08% [11] - 10月底氯化钾市场均价为3228元/吨,同比去年涨幅28.3%,国际钾肥价格维持高位 [11] - 磷矿石资源稀缺属性凸显,30%品位磷矿石市场价格在900元/吨以上高位运行超3年 [12] - 磷酸铁锂市场价格约3.7万元/吨,环比上涨7%,10月产量39万吨,环比增加4万吨 [13] - 草铵膦行业开工率达92.42%,工厂库存降至2年内低位,价格从历史低点4.37万元/吨反弹至4.45万元/吨 [14] 农林牧渔行业 - 看好牧业大周期反转,2025年国内肉牛大周期或迎拐点 [17] - 10月末生猪价格12.49元/公斤,月环比上涨6%,15kg仔猪价格约303元/头,月环比下降9.18% [18] - 10月SW农林牧渔指数下跌0.59%,跑输沪深300指数0.59个百分点 [18] 医疗器械与医药公司 - 倍轻松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5.5亿元同比下降34.1%,归母净利润亏损0.7亿元 [19] - 公司推出"轻松一刻"健康管理品牌,已在全国建成15家门店,探索"科技产品+速效按摩"新模式 [20] - 和黄医药新一代ATTC平台值得关注,首个候选药物HMPL-A251预计25Q4进入临床 [22] - 凯莱英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46.30亿元同比增长11.82%,新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1.9% [23] - 迈瑞医疗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58.34亿元同比下降12.4%,国际收入同比增长12%,占比超过50% [25] - 威高骨科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增长10%,PRP产品前三季度收入约1.64亿元,同比增长24% [30] - 春立医疗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2.68亿元同比增长109.5%,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33] 消费与零售公司 - 重庆百货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16.30亿元同比下降10.56%,归母净利润9.91亿元同比增长7.38% [36] - 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1.94亿元同比增长31.51%,主要来自马上消费金融 [36] - 金龙鱼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7.49亿元同比增长92.06%,厨房食品及压榨利润均明显改善 [50] 工业与周期公司 - 中国宏桥旗下山东宏桥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69亿元,环比增长13.0%,前三季度净利润193.7亿元 [38] - 东航物流2025年三季度归母净利润7.1亿元同比下降9.8%,受中美关税战影响收入同比下滑6.2% [41] - 中远海能2025年三季度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4.4%,9月VLCC运价大幅上涨 [45] - 中远海控2025年三季度归母净利润95.3亿元同比下降55.1%,完成货运量69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9% [48] 农业公司 - 新五丰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53.9亿元同比增长2.27%,归母净利润亏损0.13亿元,生猪出栏355.55万头同比增长14% [52] - 天康生物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12亿元同比下降27.2%,拟收购羌都畜牧51%股权夯实养殖实力 [55] - 国投丰乐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5.26亿元同比下降11.33%,归母净利润亏损0.91亿元 [58] 金融市场表现 - 2025年11月6日上证综指收于4007.75点,上涨0.97%,成交金额9302.75亿元 [2] - 科创50指数表现突出,上涨3.34%,深证成指上涨1.73% [2] - 当日市场情绪活跃,收盘时有72只股票涨停,有色金属、电子、通信行业表现较好 [61] - 截至2025年11月5日两融余额为24915亿元,占流通市值比重2.6% [62]
全国上市公司有78名“90后”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11-07 03:40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市场涌现78家由“90后”担任董事长的上市公司,最年轻的仅24岁,标志着年轻企业家群体正改写企业治理的年龄边界 [3] - 这些年轻董事长普遍采取“重研发、强激励”的策略,以应对转型压力并寻找企业第二增长曲线 [4][7] - 年轻董事长通过业务创新、拓展新兴赛道等方式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思路,但部分企业仍面临业绩亏损和经验不足等挑战 [3][8] 地域与行业分布 - 78名“90后董事长”覆盖全国23个省份,其中广东14位、浙江11位、江苏7位,四川有3位 [4] - 涉及行业多元,包括医药生物、电子、机械设备、电力设备、传媒、农林牧渔等,并已介入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成长赛道 [4] 代表性企业与案例 - 成都路桥1996年出生的董事长林晓晴连任,其积极推动公司业务创新并拓展新兴基建领域,个人持有公司42万股股份 [3][7] - 春立医疗董事长史文玲带领公司加大骨科植入物研发投入,海外业绩大幅提升 [4] - 影石创新创始人刘靖康带领公司市值达1170亿元,位居这批企业的首位,产品受全球运动爱好者喜爱 [5] 研发投入与激励机制 - 今年三季度,78家企业中有9家研发投入超1亿元,闻泰科技投入15.98亿元攻坚半导体技术 [7] - 年轻董事长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六成,近半数有海外留学经历,专业背景多聚焦计算机、金融等前沿领域 [7] - 年薪超过100万元的有31家,闻泰科技杨沐年薪达1112万元,影石创新刘靖康、大禹节水王浩宇年薪也超过300万元 [7] 面临的挑战 - 部分企业如亿晶光电、曙光股份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亏损超2亿元,部分企业单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超600% [8] - 年轻董事长面临经验不足、资源整合难度大、家族企业内部阻力等问题,需在守成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 [8]
最年轻的仅24岁,全国上市公司有78名“90后”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11-06 09:55
在A股市场,一群年轻的"掌舵者"正悄然改写企业治理的年龄边界。近日,成都路桥发布公告,1996年出生的董事长林晓晴连任,引发市场对"90后董事 长"这一群体的广泛关注。该公司公开信息称,林晓晴在任职期间积极推动公司业务创新,尝试拓展新兴基建领域,以其年轻的视角和突破精神为成都路 桥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成为她获得连任的原因之一。 记者通过同花顺iFinD统计发现,截至目前,A股市场中由"90后"担任董事长的上市公司已有78家。他们中最年轻的仅24岁,多数人已在家族企业中"接 棒",也有人凭借资本运作或创业成果跻身董事会。这批年轻企业家正在用新的思维、新的打法,试图在传统产业与新兴赛道之间找到企业的"第二增长曲 线"。 林晓晴,图据"成都路桥"微信公众号 年轻面孔登台 A股迎来"90后董事长时代" 从地域分布来看,78名"90后董事长"覆盖全国23个省份。数据显示,地区经济活跃、民营企业密集的省份,成为年轻一代接班的主阵地。其中广东、浙 江、江苏三省位列前三,分别有14位、11位和7位。四川有三位"90后董事长",体现出区域民营经济的年轻化活力。 不同于"接棒",作为"创一代"的"90后"刘靖康,以敏锐的市场洞察 ...
三友医疗: 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1:1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9.78亿元,其中发行费用为0.98亿元,实际募集资金金额为10.76亿元[1] - 2025年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04亿元,其中扣除财务顾问费及承销费820万元,其他发行费用187万元,实际募集资金金额为2.14亿元[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累计投入8.99亿元,本年度使用538万元,账户余额为4168万元[2] - 配套资金累计投入2.11亿元,本年度使用2.11亿元,账户余额为311万元[2]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开设专项账户于浦发银行嘉定支行、招商银行嘉定支行、中信银行苏州分行及恒丰银行上海分行[3] - 专项账户与保荐机构及银行签署三方监管协议,报告期内各方均履行职责,未出现违反协议问题[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合计初始存放金额为1.20亿元,期末余额为4479万元[4] 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用于五大项目:骨科植入物扩产、骨科产品研发中心建设、营销网络建设、补充流动资金及医用高强缝合线项目,均无法单独核算效益[4][5][6][7] - 配套资金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及中介费用,同样无法单独核算效益[7] - 2025年3月使用配套资金5722万元置换预先投入的现金对价及发行费用[8] - 2024年8月使用闲置募集资金7475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并于2025年8月全部归还[8] - 2025年2月批准使用不超过1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报告期内实现收益1.84万元[10][11] - 将结余的4500万元募集资金用于新项目"医用高强缝合线项目",其中2000万元直接投入,2500万元以借款形式提供给子公司拓腾医疗[11] 募投项目调整及延期情况 -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延期至2024年12月31日并调整内部投资结构,目前已结项[12][14] - 医用高强缝合线项目延期至2027年12月,调整内部投资结构但未改变总投资额及实施主体[12][14] - 报告期内未发生募投项目变更情况[12]
西安赛隆新三板上市问询回复,揭示其面临的产业化机遇与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8-17 11:33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是国内少数实现金属增材制造全链条布局的企业 涵盖制粉设备、电子束3D打印设备和打印服务[3] - 2024年营业收入8501.72万元 同比增长23.04% 其中3D打印产品及服务收入增长274.67%[3] - 净亏损2434.63万元 亏损扩大原因包括新厂房折旧增加、贷款利息提升、新产线运营费用增长及坏账准备增加[4] - 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但较去年明显改善 盈亏平衡销售规模约为1.81亿元 预计2027年三季度达成盈亏平衡[4] - 产能利用率偏低:3D打印设备44%、制粉设备26%、3D打印产品38.96% 固定成本摊薄不足影响盈利[3] - 现有年产10万件骨科植入物产线 计划扩至30万件/年 设备年产能为3D打印设备75台、制粉设备23台[3] 市场拓展与客户战略 - 已与武汉迈瑞、春立医疗等头部医疗器械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并在汽车领域批量交付纯铜高频感应线圈[4] - 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 老客户复购率按客户数达47.85% 显示客户粘性稳步提升[4] - 战略重点为深耕高附加值领域 通过医疗植入物等场景进行市场教育 依托制粉与打印业务协同降低材料成本[4]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增材制造市场规模219亿美元 同比增长9.1% 预计2034年达1145亿美元 十年复合增长率18%[5] - 金属增材制造2024年市场规模47亿美元 预计十年后超600亿美元 复合增速29%[5] - 中国2024年行业规模415亿元 预计2029年突破1200亿元 增长动力来自医疗器械、航空航天及汽车工业[5] - 电子束粉末床熔融技术(EB-PBF/EBM)在钛合金、高温合金、铜等高熔点材料加工方面具明显优势[5] - 国内直接竞争对手清研智束在多电子枪阵列和大尺寸成形能力上领先 批量化能力及交付速度更快[6] - 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阵营的华曙高科、铂力特在工艺成熟度、供应链稳定性和客户基础上保持领先[6] 技术发展与市场机会 - 电子束技术适合高熔点材料、大型复杂零件和高批量生产场景 但设备系统复杂且调试周期长[5][6] - 激光技术(LPBF)在细节精度、工艺成熟度和交付周期方面占优 仍是多数客户短期首选[6] - 公司需通过技术迭代缩小与竞争对手在多枪、大幅面能力上的差距 并利用全产业链优势降低成本[7] - 若能在2025-2027年间以标杆项目证明电子束长期成本优势并提升产能利用率 有望形成细分市场壁垒[7]
大博医疗股价上涨3.93% 盘中成交额突破6.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1 17:50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61.06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31元 涨幅约3.9% [1] - 盘中最高触及62.00元 最低下探57.03元 振幅约8.7% [1] - 早盘5分钟内涨幅超过2% 9点52分股价报59.23元 [1] 交易数据 - 全天成交110229手 成交金额达6.53亿元 [1] - 早盘时段成交额已达1.90亿元 [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入8.23万元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763.93万元 [1] 公司概况 - 总市值252.80亿元 流通市值176.17亿元 [1] - 属于医疗器械行业 主营骨科植入类医用耗材 [1] - 产品线涵盖创伤类 脊柱类 关节类骨科植入物及手术器械 [1]
8亿澳元基金操盘手:中国中型股正成AI革命新赢家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10:39
中型市值股票与AI技术 - 中型市值股票将成为下一轮市场赢家,受益于AI技术的快速落地 [1] - 中型企业实施AI解决方案的成本非常低,有助于提升投资回报率 [1] - Ox Capital Dynamic Emerging Markets Fund看好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中型股,如爱康医疗(01789)和微创医疗(00853) [1] 基金表现与投资策略 - Ox Capital Dynamic EM Fund截至4月的三个月内回报率达1.5%,管理资产约8亿澳元(5.2亿美元) [1] - 同期其他基金表现:Aikya Emerging Markets Opportunities Fund回报率0.9%,Antipodes Emerging Market Fund回报率1.4%,Fidelity Global Emerging Markets Fund回报率1.0,GQG Emerging Markets Equity Fund回报率-3.2,Northcape Global EM Fund回报率1.5,Platinum Asia Fund回报率-3.8 [2] - 基金在特朗普1月就职前增持腾讯(00700)和阿里巴巴(09988),目前重心转向规模较小的企业 [3] 行业与公司动态 - 中国生物科技公司股价大幅上涨,投资者对创新热情升温 [2] - 中国医疗IT行业可能从AI技术中获益,如Deepseek等企业提供的服务 [2] - 韩国搜索引擎NAVER Corp计划加速AI业务发展,创始人重新加入董事会 [3] - 基金持仓还包括印尼的PT Bank Mandiri和PT Bank Negara [3] 市场展望 - 中国中型股的表现可能超越大盘股,成为看好中国香港或内地市场的理想投资方向 [3]
身价300亿,威海首富收获第四个IPO
投中网· 2025-05-28 14:35
威高血净IPO表现 - 威高血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IPO发行价26.50元/股,上市首日开盘价上涨88.64%至49.99元,市值一度突破200亿元[4] - 当前市值接近150亿元,远高于上市递表时的目标估值135.1亿元[4] - 3年前曾申报港股IPO,2023年底改道A股[4] 公司市场地位 - 血液透析器材领域龙头,国内血液透析器市场份额超过32%,血液透析管路市场份额也超过32%[4] - 产品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销往超6000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院超1000家[9] - 拥有境内专利204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9] 财务表现 - 2020-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4亿元、29.1亿元、34.3亿元和16.8亿元[10] - 同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97亿元、2.60亿元、3.15亿元和2.29亿元[10] - 2022年3月完成唯一一轮外部融资,规模6.25亿元,投前估值108亿元,投后估值114.25亿元[11] 行业背景 - 中国成年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超10%,总数达1.2亿人,但知晓率仅12.5%[7] - 2020年中国ESRD患者透析治疗率仅24.40%,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8] - 威高血净是国内最早血液透析器械制造商之一,2010年就开始布局血液透析设备生产[8] 威高集团战略 - 威高集团旗下已有威高股份(266亿港元)、威高骨科(106亿元)、华东数控三家上市公司[5][13] - 实控人陈学利家族财富从2021年150亿元升至2024年近330亿元[5] - 集团采取分拆优质资产上市策略,威高骨科和威高血净都是这一策略的体现[14] 潜在上市标的 - 威高介入:血管介入器械耗材生产商,2021年完成十数亿A轮融资[15] - 爱琅医疗:原美国Argon Medical Devices,2017年被威高以8.8亿美元收购[16] - 锦江电子:心脏电生理领域企业,2022年完成7亿元B轮融资[17] 集团投资布局 - 2016年起发起威海威高股权投资基金等多只基金,关注创新医疗器械等领域[18] - 投资标的涵盖"灵巧手"、"内窥镜"等前沿技术[18] - 已通过投资锦江电子等企业获得回报[18]
三友医疗去年扣非亏损 已完成关联收购2020上市募10.8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5-17 15:2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54亿元,同比下降1.48%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6.86万元,同比下降88.00% [1]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378.10万元,上年同期为5928.46万元 [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96.47万元,同比下降95.90%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34.72% [2]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2.34万元,同比扭亏 [2] - 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1143.18万元,同比扭亏 [2]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43.88万元,上年同期为-4959.37万元 [2]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为徐农、Michael Mingyan Liu(刘明岩)和David Fan(范湘龙),合计控制公司29.80%股权 [3] - 徐农直接持股11.78%,混沌天成18号持股2.66%,Michael Mingyan Liu持股9.10%,David Fan持股6.25% [4] - 其他股东单独或关联方合计持股比例均不足20% [4] 资本运作 - 2024年分配预案为每10股转2股派现0.042元(含税) [1] - 2020年科创板上市发行5133.35万股,发行价20.96元/股,募集资金净额9.78亿元 [4][5] - 实际募资净额比原计划多3.78亿元 [5] - 首次公开发行费用9789.28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7612.85万元 [6] 并购交易 - 2025年收购水木天蓬37.1077%股权和上海还瞻100%出资份额 [6] - 水木天蓬评估值8.63亿元,增值率406.21% [6] - 上海还瞻评估值9558.07万元,增值率0.00% [7] - 水木天蓬37.1077%股权交易价格3.31亿元,上海还瞻100%出资份额交易价格8476.06万元 [8] - 发行股份价格13.10元/股,发行数量1639.90万股 [8] - 配套募集资金总额2.14亿元,发行价16.42元/股,发行数量1303.29万股 [9] - 配套募集资金发行对象包括大成基金、中泰证券资管等10名投资者 [9]
三友医疗: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投项目结项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3-26 21:25
文章核心观点 东方证券作为三友医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对三友医疗将“营销网络建设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继续进行现金管理或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事项进行核查,认为该事项符合法规要求和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规定,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无异议 [1][6][7]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20 年 1 月 8 日经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核同意,3 月 12 日获中国证监会批复,公司获准向社会公开发行 51,333,500 股人民币普通股,每股面值 1 元,发行价 20.96 元,合计募集资金 1,075,950,160 元,扣除发行费用后为 978,057,381.28 元 [1]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验证并出具验资报告,公司对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与保荐机构及银行签署《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 [1][2]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资总额 62,200 万元,拟用募集资金投资额 60,000 万元 [2] - “骨科植入物扩产项目”已结项,公司用其节余的 4,500 万元新增“医用高强缝合线及相关的骨科软组织修复重建医疗器械项目”,计划总投资额 4,500 万元 [2] 本次结项募投项目募集资金的存储及节余情况 募集资金专户存储情况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在恒丰银行上海分行的账户 802110010121300373 中,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含现金管理资金及收益)为 1,021.67 万元 [3] 募集资金节余情况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有节余募集资金(含现金管理资金及收益),现金管理资金及收益为 458.09 万元 [4] 募集资金节余主要原因 - 公司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合理、节约、有效使用募集资金,加强费用控制、监督和管理,降低项目总支出形成节余 [4] - 公司对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获得累计利息收益等 458.09 万元 [4] 节余募集资金的使用计划 -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结项后,节余募集资金将暂时进行现金管理或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 12 个月,到期归还募集资金专用账户 [5] 履行的决策程序 董事会、监事会审议情况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的议案》,同意“营销网络建设项目”结项并处理节余资金,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5][6] 监事会意见 - 监事会认为该事项符合法规和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规定,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无改变或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及损害股东利益情形,同意结项及处理节余资金 [5] 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 保荐机构认为该事项履行必要审批程序,符合法规和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规定,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无改变或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情况,对该事项无异议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