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视频
icon
搜索文档
不让科技“偷走”隐私!网警发布AI伪造、智能设备风险防范指南
环球网资讯· 2025-08-17 10:06
AI伪造身份诈骗风险与防范 - AI技术被违法犯罪分子用于伪造视频/音频,冒充亲友、同事或领导实施诈骗 [2] - 动作验证法:要求对方做连贯转头动作或用手遮脸再移开,AI模拟此类复杂动作时易出现卡顿、模糊或扭曲 [2] - 声音细节辨真伪:AI生成语音可能缺乏自然呼吸停顿、情感起伏,带有机械感或背景杂音异常 [2] - 多渠道核实身份:涉及金钱交易或敏感信息时,需通过其他可靠途径二次确认,如拨打常用电话或通过共同认识的第三人核实 [2] 智能设备隐私泄露风险与防范 - 智能摄像头、音箱等设备可能成为隐私泄露的"后门" [3] - 选择有良好安全口碑的大品牌产品,此类产品更注重隐私保护和固件更新 [3] - 物理开关保障:不用摄像头时直接遮盖或拔掉电源,物理隔绝最有效 [4] - 初次设置强密码:设备首次联网时立即修改默认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使用高强度唯一密码 [4] - 权限最小化:定期检查手机APP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权限,仅授予必要权限,关闭不必要权限 [4] 个人信息安全核心原则 - 提升防范意识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5] - 遇到疑似信息泄露或诈骗时,需保留证据(截图、录音、交易记录等)并及时报警 [5]
这个5亿播放的AI视频,邪乎得平平无奇
量子位· 2025-08-01 17:05
AI视频生成技术进展 - 一条AI生成的8秒兔子蹦床视频在TikTok上获得5亿播放量,成为爆款内容 [2][7][8] - 视频因动物融合、物理规律异常等细节被识别为AI生成,但仍欺骗了大量观众 [4][6][14] - 网友推测视频使用Veo3生成,尝试复现效果虽不及原版但已具备混淆能力 [21][22][23] AI视频爆火原因分析 - 红外监控画质的低清晰度掩盖了AI生成的物理缺陷和细节失真 [28][29][31] - "深夜后院动物蹦床"题材兼具生活感和猎奇性,提升用户停留意愿 [33][34] - 当前第一梯队AI工具已能生成10秒级以假乱真视频,技术进展远超两年前"威尔史密斯吃面"的诡异效果 [35][36][39] AI视频识别方法 - 观察视频是否带有AI相关标签,当前爆款内容多未主动标注生成方式 [41] - 顶尖AI视频工具如Veo3、Kling的单条视频时长仍限制在10秒以内 [42]
从案例分析到提示词写作,手把手教你制作最火爆的AI视频
歸藏的AI工具箱· 2025-06-18 14:57
AI视频制作趋势 - AI生成视频在社交媒体平台获得高互动量 包括国内外市场 即使内容看似简单但具有强吸引力 [1][2][3] - AI视频已渗透广告营销领域 案例显示某牙医诊所广告改用"大脚男孩"主题后播放量从数千跃升至56万次 [4] Veo3技术突破 - Veo3显著降低AI视频制作成本 仅需两次生成与简单合并即可完成作品 大幅简化流程 [6] - 模型支持从创意构思到提示词生成的全程自动化 人类仅需筛选点子与复制提示词 [6] - 技术突破跳过传统视频制作的图片生成 语音合成 唇形同步等复杂环节 减少90%工作量 [35] 爆款视频核心要素 - 反差感引擎:通过现代形式呈现古老/虚构内容 或让严肃角色展现生活化特质 制造喜剧效果 [11][14] - 伪纪实手法:模拟真实拍摄增强沉浸感 如采访/Vlog形式强化荒诞性 [12][14] - 共同认知基石:利用历史事件 流行文化IP或文化迷因降低观众理解成本 [13][14] - 情感共鸣点:将宏大叙事转化为普通人吐槽 如暴风兵抱怨"混蛋老板"引发打工人共情 [23] 创意生产方法论 - 使用NotebookLM交叉分析多个爆款视频 提取分镜结构 台词内容及爆火原因 [8][9][10] - 通过Gemini生成新创意 需包含8秒分镜的详细环境 角色 台词描述 优先选择现实题材 [17][18][21] - 提供两类标准化提示词模板:第一人称Vlog强调主观镜头 虚构采访侧重权威角色与金融黑话反差 [29][30][32][33] 视频生成流程优化 - 推荐使用Gemini Pro会员或FLOW工具 后者需切换至Veo3 Fast模型控制成本 [37][40] - 后期仅需基础剪辑拼接 可添加台标 滚动文字等元素增强伪纪实感 [44] - 支持1080P超分输出提升画质 未来视频类Agent有望进一步简化字幕等包装工作 [45][46] 行业影响 - Veo3推动AI视频制作门槛降低 每日新增爆款视频覆盖多品类 验证技术应用潜力 [44][46] - 每减少一个制作环节可拓展10倍创作者基数 技术普及将释放潜在内容生产力 [44][46]
短短30秒,颠覆整个行业
混沌学园· 2025-05-06 19:17
AI视频技术突破 - AI视频技术已实现从"技术炫技"到"商业落地"的跨越,关键在于生成内容能让人"信以为真"[11] - 可灵2.0和Sora代表当前最高水平,前者已具备商用能力,后者展示未来可能性[3] - 技术突破体现在四个协同层面:语义准确理解、镜头语言自然、物理动作真实、表演可信沉浸[13] 内容生产逻辑重构 - 创作者角色从剪辑工转变为故事导演,通过prompt即可完成短片创作[13] - 制作成本断崖式下降至传统方式的5%-10%,周期缩短至几分钟[14] - 这不仅是工具升级,更是表达范式的跃迁,解放了内容想象力[14] 行业应用场景 - 广告创意领域:实现从产品概念到视觉脚本的快速转换[16] - 教育培训:构建虚拟博物馆、重现历史事件等沉浸教学场景[17] - IP孵化:用于故事预演和角色行为测试,提前感知受众反应[18] - 游戏开发:加速世界观PV构建和角色性格测试[20] - 电商直播:虚拟主播和产品演绎短片比硬广更具吸引力[22] 技术平台分化 - 技术驱动型平台(如Sora、Luma)侧重技术验证和品牌影响[28] - 工具平台型(如可灵、Runway)主打低门槛使用,探索订阅制等商业模式[28] - 不同平台形成风格化分工:Luma擅长空间构建,Pika偏好卡通化画面,Runway强于视觉风格控制[24] 商业化前景 - AI视频平台已形成工具化、平台化、商业化雏形[27] - 可能成为内容供给链的"底层引擎",类似剪映之于抖音的关系[28] - 正在探索"内容即服务(CaaS)"模式,包括模板商城、授权内容等[28] 技术挑战 - 多人物交互仍存在技术难点[29] - 长视频中语义和光线一致性尚未解决[29] - 多模态生成未完全打通语音、图像、文字联动[29]
中金《秒懂研报》| AI视频,如何破浪前行?
中金点睛· 2025-04-04 08:05
技术拐点开启商业化进程 - DiTs架构的兴起是视频生成技术的关键转折点,通过引入Transformer到扩散模型,实现了生成质量、训练稳定性、速度与成本之间的平衡,并在语义理解、生成质量和泛化能力方面取得突破[3] - 模型应用已进入商业化探索阶段,如快手可灵在2024年7月开启付费模式,6月至12月10日积累超过600万用户,累计生成6500万个视频,付费用户享有优先生成和更高画质权限[3] B端应用的机遇与挑战 影视行业应用 - 前期策划可分析剧本数据提供灵感与建议,生成概念预告片;中期制作可打造特效场景、虚拟角色与动画短片;后期负责生成素材、剪辑视频、处理音频与校正色彩[3] - 博纳影业在《传说》中借助AI重现年轻成龙样貌[3] - 动画短片《一路向南》传统制作需20人1个月,借助Vidu技术工具仅需3人1周完成,但素材仍需人工剪辑与专业拼接[4] 成本与效率 - AI视频工具显著减少团队人数和缩短生产周期,如《山海奇镜》素材清晰度提升4倍,主体运动更合理流畅[5] - 单条视频价格:可灵5秒标准品质1元/条,换算成1分钟12元;Vidu 4秒高性能0.125美元/条,换算成1分钟1.875美元[9] 应用覆盖面 - 已拓展至广告营销、短视频、影视和游戏等领域,如Gary & Bary's Peanut Butter与Lift合作的30秒花生酱广告[5] - 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首月播放量破5000万次[10] 挑战 - 融入B端工作流存在挑战,不同AI工具功能与操作差异大,动画制作各环节工具过多[7] - 模型训练与企业购买工具成本高昂,需人力投入进行后期调整[8] - B端对AI视频应用接受度存疑,部分平台要求标注AI生成内容[10] C端应用的机遇与挑战 用户热情 - C端用户对AI视频应用热情高涨,B站"AI影像"板块单视频最高播放量达863万次,前十视频均超250万次[11] 质量与多样性 - C端用户生成的AI视频数量可观但质量与多样性欠佳,仅少数头部视频热度高[12] 挑战 - 用户偏好生活化或纯虚拟视频,AI视频推广遇主题困境[14] - 创作入门易但提升品质与内容量难,需技术迭代增强拟真与连贯,创作者需深入理解生成工具[14] - 消费者与创作者对AI生成技术使用范围、版权认定、内容标注存疑[14]
新春看消费之传媒:流量潮头火力全开,春节档“炸场”闹新春
市值风云· 2025-01-27 18:06
传媒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末申万传媒指数较年初上涨2.78%,区间最大涨幅64.25%,但跑输沪深300和上证指数,在31个行业大类中位列中下游 [3] - 板块全年走势呈现高弹性特征:2-3月受AI大模型催化最大涨幅近50%,3-9月回吐全部涨幅,9-11月政策+AI应用推动二次上涨,年末回落至起点 [5] - 前十大公司中凤凰传媒市值涨幅最高达30.99%,中南传媒涨幅47.59%,三七互娱市值下跌16.85% [6] 分众传媒 - 市值1,015.29亿元(行业唯一千亿级),同比增长11.23%,覆盖280城电梯媒体点位307.8万台(较2022年末增14.4%) [7][13] - 2024Q1-Q3营收92.61亿(+6.76%),净利润39.68亿(+10.16%),但合同负债5.1亿创疫情后新低,应收账款占营收比达27.77% [6][18] - 广告市场2024年1-9月同比仅增2.3%,增速为年内最低点,与GDP趋势一致 [14] 芒果超媒 - 市值503亿(+6.71%),核心业务芒果TV收入占比超70%,2024H1会员收入24.86亿(+26.77%)占比首超50% [19][25] - 广告收入17.21亿(-12%)持续下滑,受短视频平台分流影响,前三季度营收102.8亿(-0.8%),净利润14.44亿(-18.2%) [6][25] 昆仑万维 - 市值473.88亿(+4.28%),转型AI全产业链布局致研发费用率升至30%,2024Q1-Q3亏损6.27亿(同比-290.81%) [27][29][31] - 研发费用11.4亿(超2023全年),营收38.28亿(+4%)停滞,吾股排名从1182名下滑至2705名 [29][31] 三七互娱 - 市值346.87亿(-16.85%),2024Q1-Q3营收133.39亿(+10.76%)逆势增长,净利润18.97亿(-13.45%) [6][38] - 全球移动游戏月流水峰值超23亿,《Puzzles & Survival》等老游戏保持长青,新品储备丰富 [36] 凤凰传媒 - 市值293.68亿(+30.99%),教材发行占江苏绝对份额,2023年净利润29.5亿(+41.8%) [41][47] - 2024Q1-Q3受图书零售市场下滑影响,净利润13.43亿(-24.27%),出版集团经济规模全国第一 [6][43] 恺英网络 - 市值292.96亿(+21.84%),2024Q1-Q3营收39.28亿(+29.65%),净利润12.8亿(+18.27%),运营平台XY.COM累计推百款游戏 [49][53] 光线传媒 - 市值276.93亿(+15.83%),参与制作《满江红》等爆款,2024Q1-Q3营收14.42亿(+53.37%),净利润4.61亿(+25.08%) [55][63] - 2024年全国票房425亿(-22.6%),观影人次10.1亿(-22.3%),仅为2019年的68%和60% [62] 中南传媒 - 市值269.58亿(+47.59%),一般图书业务2023年达52.41亿(较2017年+150%),2024Q1-Q3营收93.66亿(+1.72%) [66][72] 万达电影 - 市值264.58亿(-6.76%),2024年预亏8.5-9.5亿,累计亏损超130亿,负债率47.8%,国内票房57.2亿(-24.3%) [75][81][83] 东方明珠 - 市值260.88亿(+1.6%),2024Q1-Q3营收51.88亿(-7.47%),净利润7.19亿(-8.58%),业务受地域限制明显 [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