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 Box
icon
搜索文档
中科创达20251103
2025-11-03 23:48
纪要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中科创达 [1] * 行业:智能软件行业 涵盖智能汽车 物联网 智能手机 机器人等领域 [9] 核心财务表现与增长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8.48亿元 同比增长42.8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00多万元 同比增长48.26% [4]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51.48亿元 同比增长39.3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9亿元 同比增长50.72% [2][4] 核心战略:AI驱动的操作系统(AIOS) * 公司战略核心是向AI驱动的操作系统(AIOS)转型 推动从传统控制型OS向决策型OS转换 [2][5] * AIOS将AI原生集成到基于Linux和安卓的操作系统中 并与大模型 多模态模型结合 [5] * 产品成熟度分为M1(原型)到M4(可量化)四个级别 [5] 业务领域进展与前景 智能汽车 * 基于高通Snapdragon Ride平台和NVIDIA Drive AGX平台 实现了14B和7B多模态模型的端侧部署 [2][5] * 推出Airbox等软硬协同组合 [2][5] * 与英伟达联合发布AI Box产品 基于英伟达Drive AGX平台 实现7B模型端侧部署 提供一站式AI算力解决方案 [2][12] * 汽车业务自2013年布局 目前已逐渐走向稳定发展阶段 未来看好从软件定义汽车到AI定义汽车带来的巨大产业机会 [10][11] 物联网 * 物联网业务增速非常快 受益于技术迭代和用户需求增长 在海内外市场及不同业务场景中表现突出 [2][7] * 预计物联网业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8] * 通过打造通用平台应对市场碎片化问题 加速客户产品迭代 已形成手持终端设备 智能视觉与边缘计算结合系统等重点产品线 [13][14] 机器人 * 公司已形成较为全面的机器人产品组合 主要面向工业和物流领域 包括户外叉车AMR机器人 托举机器人等 [18] * 通过整合工业物联网 视觉解决方案等成熟技术 新产品已在汽车配件 橡胶制造等行业实现具体落地 [18] 技术研发与生态合作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重点围绕AIOS平台建设 多芯片能力以及AI芯片等最新技术 [3][19] * 与字节跳动 面壁智能等大模型厂商合作 构建全球化生态平台 [2][6] * 与高通 英伟达和AMD等芯片厂商密切合作 支持跨平台操作系统 [17] 发展策略与人才布局 * 发展策略是平台化路径和垂直场景结合 以AIOS为基础 拓展智能手机 物联网 智能汽车 机器人等领域 [9] * 人才布局以平台为基础 面向手机 汽车 物联网等垂直行业和具体场景进行细分 通过国内外团队协作提升全球服务能力 [15] * 人员规模仍在增长 配置灵活 以适应新业务和新技术场景的发展需求 [3][19] 未来信心来源 * 信心源自技术为本和生态为王的发展理念 坚定的全球化战略所建立的平台化能力 [16] * 产业趋势节奏良好 与全球芯片厂商密切合作 不断推出新产品 [16] * 坚实的平台基础使公司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16]
中科创达20251029
2025-10-30 09:56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中科创达[1] * 行业涉及智能汽车、物联网、智能软件、机器人、AIPC、智能穿戴设备等[5][7][13] 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1.48亿元,同比增长39.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9亿元,同比增长50.72%[2][3]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8.48亿元,同比增长42.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56.8万元,同比增长48.26%[3] * 物联网业务和海外业务增速较快,软硬一体的端侧AI、汽车业务及智能软件业务实现稳步增长[3] AIOS战略与研发 * 公司战略重心是推动操作系统从传统OS向AIOS转变,定义为AIOS[2][4] * AIOS结合大模型和多模态模型,带来生成式UI、3D场景、多模态新型交互等颠覆性变化[4] * 重点将Enjoy OS与Linux OS集成AI native,向程序控制型加AI模型决策的操作系统转换[6] * AIOS策略首先在汽车领域落地,以滴水品牌推出滴水AIOS平台,首款量产车型已于9月份慕尼黑IAA媒体大会发布[2][6] 汽车业务发展 * 汽车业务保持稳健增长,覆盖全球主流车厂[5][12] * 推广基于新型芯片架构的整体解决方案,在汽车座舱中新增AIOS形态,覆盖登车、行车、泊车、驻车四大场景[2][7] * 发布基于英伟达Drive AGX芯片的AI Box产品,提供高达200 TOPS的AI算力,支持7B模型端侧运行,解决AI算力瓶颈[5][12] * 公司与高通合作集中在驾驶平台和座舱驾驶融合平台,例如在高通8,797平台上完成140亿参数模型工程化落地[2][10] 生态建设与全球化 * 加大生态建设投入,致力于构建中国企业出海的海外区域汽车生态,支持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对接中间件、软件及内容服务生态[2][8] * 与飞书开展战略合作,在企业内部实践AI推动效率提升的新型场景[8][9] * 海外业务快速增长,公司在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研发中心[5][11] * 海外市场是长期坚定布局的重要方向,物联网和汽车领域发展迅速[11][12] 合作伙伴与产品开发 * 与高通保持密切合作,在高通汽车技术峰会上发布相关产品,围绕86系列平台开发了软件和域控产品[2][10] * 两至三年前已开始基于高通100系列进行合作,未来将发布基于高通竞争力系列芯片的模组及产品解决方案[14] * 在9月份慕尼黑,公司与吉利汽车及英伟达联合发布全球首款模型并对应量产车型,作为英伟达独家合作伙伴提供新型AI Box硬件加AI OS综合解决方案[15] 其他业务布局 * 在机器人领域有相应布局,并在上海国际物流展上发布最新产品[13] * 将AI能力拓展到AIPC、AISwellens、IoT产品及硬件设备(如眼镜设备)中[7] * 公司在中高阶智能驾驶算法方面以操作系统为核心,整合自身、芯片及第三方公司算法能力,为车厂提供整合服务,但不直接开发自动驾驶算法[13]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预计明年收入增速将继续保持良好态势[12][13] * 公司致力于打造多场景、多平台融合的核心AI能力,建立以软件、硬件和芯片计算架构为基础的AI核心平台[11]
中科创达(300496):AIOT高增驱动Q3业绩亮眼
华泰证券· 2025-10-29 12:00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投资评级维持为“买入” [1] - 目标价为人民币88.55元 [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51.48亿元,同比增长39.3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同比增长50.72%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8.48亿元,同比增长42.8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增长48.26% [1]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长64.76% [1] - 公司在手订单饱满,截至25Q3末合同负债达8.90亿元,较年初增长52.92% [2] 盈利能力与费用分析 - 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31.72%,同比下降4.74个百分点 [2] - 毛利率下降主要因毛利率较低的智能物联网业务收入占比提升 [2] - 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3.42%,同比下降0.70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管理费用率为8.11%,同比下降1.25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16.75%,同比下降4.48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下降得益于规模效应及运营效率提升 [2] - 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为4.01亿元,同比下降13.70% [2] AIoT业务驱动增长 - 2025年上半年智能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6.14% [3] - 高增长部分源于并表T2Mobile带来的硬件收入增加 [3] - 推测25Q3智能物联网业务营收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 [3] - 公司持续推出AI眼镜、AIPC等新品,软硬一体化平台优势持续兑现 [3] - 工业机器人业务已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发布多款AMR产品并在汽车、锂电等行业及海外地区实现批量落地 [3] 汽车业务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AIOS+AI Box”双引擎战略引领“AI定义汽车”新时代 [4] - 2025年4月发布面向中央计算的AI原生整车操作系统“滴水 OS1.0 Evo”,打通座舱、智驾、舱驾融合 [4] - 2025年9月在德国IAA展会联合吉利、英伟达发布AI Box产品,提供高达200 TOPS的AI算力 [4] - AI Box产品率先实现70亿参数大模型在车端实时运行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36亿元/6.47亿元/8.38亿元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为1.17元/1.40元/1.82元 [5] - 基于可比公司2025年PE均值76倍,给予公司2025年PE 76倍估值 [5]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公司收盘价为70.93元,市值为326.56亿元 [8]
中科创达20250922
2025-09-23 10:34
**中科创达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专注于智能汽车、物联网、机器人、智能视觉等领域[2] * 行业涉及汽车智能化、边缘计算、自主移动机器人、机器视觉等[2][3][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AI定义汽车趋势**:软件定义汽车正过渡到AI定义汽车时代 公司通过AIOS赋能产业链 推动汽车向具身机器人发展 使其具备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2][3] * **端云一体化AI Box方案**:AI Box需求增长 在端侧进行边缘计算并利用云端算力 实现实时响应并减少延迟[3] 公司发布基于英伟达Drive AGX平台的AI Box方案 提供高达200 TOPS AI算力及205 GB/s传输带宽 是产业内首个流畅运行7B模型的端侧设备[2][5] 该方案通过标准化协议与汽车域衔接 无需改动原有E1架构 大幅降低开发成本和周期[6] * **机器人领域布局**:公司布局自主移动机器人(AMR) 利用多模态感知技术实现精准定位 应用于工业产线和仓储物流[2][7] 当前产品具备约1.5吨承载能力 算力覆盖从12 TOPS到80 TOPS[7] 未来将探索四足和双足机器人应用场景[2][5] * **芯片厂商合作**:与英伟达、高通等芯片厂商紧密合作 AIOS支持多种芯片[2][5] 基于高通8797平台实现140亿参数模型落地[6] 与地平线通过合资公司合作 共同围绕芯片提供核心价值[8] * **视觉技术优势**:通过并购MM Solution增强视觉技术实力[10] 视觉方案广泛应用于手机、汽车、物联网等领域[2][10] 推出双4K摄像头结合AI导播算法的视频会议产品 能捕捉25英尺外的表情和动作细节[2][13] 在汽车领域实现360度环视系统 并优化AI模型实现低光照下的视频流畅性和细节保留[10][11] * **自研模型能力**:构建端到云全链路AI能力[4][16] 与火山引擎等大模型厂商深入合作 推出AI座舱方案及GUI Agent 实现车内人机交互及UI界面高度集成[4][16] 具备开放合作模式 与高通、微软等推出多款参考设计[13][16] **其他重要内容** * **费用率改善原因**:得益于运营效率和经营效率提高 以及有效管理人员组织及资源[4][14] 公司将继续灵活匹配资源应对产业机会[4][15] * **AIoT平台整合**:构建AIoT平台 将通信、感知、连接、计算与智能化深度整合 形成平台化能力为垂直领域提供定制解决方案[5] * **CRM参考设计进展**:在CRM领域发布多款参考设计 已完成基础工作使客户能快速出货[18] * **Robot Taxi业务**:专注于整体平台建设 保持开放合作 核心是AIOS平台加AI Box算力平台和人机交互技术[19] * **未来发展核心**:以AIOS为核心 展开生态融合、全球化融合及软硬件整体融合[20]
中科创达20250918
2025-09-18 22:4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智能汽车、物联网(IoT)、机器人、智能手机及可穿戴设备(如AI眼镜)[1][10][13][17][18] - 公司为中科创达(创达),专注于操作系统、AI技术及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1][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汽车业务:AI定义汽车与智能座舱突破** - 通过端云一体化AI架构重塑汽车电子架构 AI Box弥补端侧算力不足 实现本地数据处理[2][3] - 与吉利、英伟达合作发布基于英伟达Drive AGX的AI Box平台 支持70亿参数模型车端实时运行 算力达200 TOPS 传输带宽超200 GB/s[2][3][4][6] - 整车操作系统Dish OS转向AI原生架构 实现算力动态分配和灵活模型调度 支持深度集成AI应用及云服务连接[2][5] - AI OS优化人机交互 实现50毫秒级语音反馈和多模态识别推荐 与火山引擎合作开发GUI Agent提升座舱体验[2][3][9] **2 机器人业务:技术复用与场景落地** - 推出多款AMR(自主移动机器人)产品 面向工厂和仓库物流场景 采用多模态感知技术和传感器立体组合[3][8] - 将汽车领域软件和AI能力复用到机器人领域 提供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3][8] **3 物联网与端侧智能:平台化与全球化** - AIoT平台整合芯片计算能力和操作系统技术 提供端到端交钥匙方案 覆盖手持终端、智能视觉、边缘计算、智能会议系统、机器人、AI PC及可穿戴设备[10][11][12][13] - 端侧智能拉动业务复苏 AI眼镜等产品迭代加速(如功耗降低30%-75%)[11][14][18] - 全球化布局覆盖16个国家和地区 涵盖汽车、手机、物联网等领域[10] **4 手机与可穿戴设备:技术创新与复用** - AI手机带来新研发需求 技术可复用到汽车及物联网领域[17] - AI眼镜采用高通双芯片架构 功耗降低30%(蓝牙场景)和75%(待机) 续航提升[18] **5 合作与生态建设** - 与芯片厂商(如英伟达)、云厂商、大模型厂商及互联网厂商合作 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3][15][16] - 内部使用飞书系统集成AI能力 提升研发效率并赋能To B厂商[15][16] **其他重要内容** - 双引擎战略:以Dish OS和AI Box为核心 支持全场景拓展[2][7] - 端侧智能发展受大模型迭代和硬件投入驱动 市场前景广阔[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