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PC

搜索文档
【IPO一线】华勤技术正式递表港交所
巨潮资讯· 2025-09-17 10:45
1、自2005年进入手机行业,华勤技术把握智能手机行业智能化转型带来的市场战略性机遇,已持续多年成为全球智能手机 ODM龙头。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2020-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ODM累计出货量计,华勤技术是全球第一大的智能手机ODM厂 商。未来移动终端产品会重塑人们的生活交互体验,华勤技术持续拓展平板计算机、智能穿戴及AIoT等产品领域,满足全球消 费者在不同场景对于智能产品的日常需求。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2024年全球ODM出货量计,华勤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 的平板计算机ODM厂商和智能穿戴ODM厂商。 2、华勤技术也将智能手机ODM积累的成熟经验和高效的运营能力快速迁移至笔记本计算机领域,并实现快速放量。根据灼识 咨询的资料,以2024年全球笔记本计算机ODM出货量计,华勤技术是全球第四、中国内地第一大的笔记本计算机ODM厂商。随 着AI计算技术成为未来智能办公环境的核心方向,华勤技术正持续拓展AIPC、台式机、一体机、打印机等产品,提升人们智慧 办公的效率及满足现代办公场所不断变化的需求。 华勤技术是全球领先、技术驱动的智能产品平台型公司,为客户提供全价值链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深耕智能产品领域20 ...
龙旗科技(603341):25H1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看好智能眼镜长期成长性
长城证券· 2025-09-15 21:26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预期未来6个月内股价相对行业指数涨幅介于5%~15%之间 [4][9][1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9.08亿元 同比-10.65% 归母净利润3.56亿元 同比+5.01% [1] - 单季度Q2营收105.29亿元 同比-11.85% 环比+12.27% 归母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4.31% 环比+30.71% [1] -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5H1毛利率8.14% 同比+1.64个百分点 净利率1.79% 同比+0.29个百分点 [2] - Q2毛利率达8.76% 同比+2.70个百分点 环比+1.31个百分点 净利率1.94% 同比+0.19个百分点 环比+0.33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手机业务营收140.22亿元 同比-22.28% 受海外市场需求放缓影响 [2][3] - AIoT业务营收33.21亿元 同比+45.26% 主要受益于智能眼镜高速增长 [2][8] - 平板业务营收19.00亿元 同比+14.57% 高端旗舰产品持续上市 [2][3] - 其他业务营收6.64亿元 同比+125.56% [2] 研发投入与新品布局 - 25H1研发费用率6.02% 同比+1.80个百分点 主要投入AIPC 汽车电子和智能眼镜等新品类 [2] - AIPC领域已获得四家头部客户量产订单 目标2030年收入占比达30% [3] - 汽车电子多个品类实现量产交付 客户包括小米 江淮 赛力斯 蔚来等 [3][8] - 智能眼镜深度切入国际头部客户供应链 新增国内头部互联网客户量产项目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3亿元 9.45亿元 13.10亿元 [9][10] - 对应EPS分别为1.39元 2.01元 2.79元 [9][10] - 预测PE倍数分别为32X 22X 16X [9][10] - 预计ROE从2025年11.0%提升至2027年16.6% [1][10] 成长驱动因素 - 智能手机业务受益于ODM渗透率提升和竞争格局改善 [9] - AI智能眼镜具备高成长性 持续拓展客户及产品品类 [8][9] - 汽车电子及AIPC等新业务处于培育期 未来有望贡献收入及利润增量 [3][9]
A股收评:三大指数集体大涨,沪指涨1.65%,创业板指、科创50涨超5%,CPO概念、PCB爆发!超4200股上涨,成交2.46万亿放量4606亿
格隆汇· 2025-09-11 15:27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 上证指数 | 深证成指 | 北证50 | | --- | --- | --- | | 3875.31 | 12979.89 | 1635.43 | | +63.09 +1.65% +422.21 +3.36% +25.61 +1.59% | | | | 科创50 | 创业板指 | 万得全A | | 1326.03 3053.75 6230.17 | | | | +66.94 +5.32% +149.48 +5.15% +137.86 +2.26% | | | | 沪深300 中证500 中证A500 | | | | 4548.03 7122.71 | | 5454.27 | | +102.67 +2.31% +190.60 +2.75% +128.47 +2.41% | | | | 中证1000 | 中证2000 | 中证红利 | | 7399.89 | 3113.65 | 5559.81 | | +169.72 +2.35% +58.54 +1.92% +22.03 +0.40% | | | | 行业板块 它 | | | | 涨幅榜 | 资金净流入 | 5日涨幅榜 | |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PC市场同比增长12% AI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20:53
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不含平板电脑的PC市场出货量达1020万台 同比增长12% [1] - 消费与商用市场出货量分别实现13%和12%的同比增长 [2] - 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8% 达910万台 [2] - 2025年全年PC市场预计同比增长2% 2026年同比增长3% [3] - 2025年平板电脑全年出货量预计达3400万台 同比增长8% [3] 政策影响 - 消费补贴政策持续释放市场红利 有效降低消费者购机成本并激发换机意愿 [2] - 国补仍是推动厂商销售增长的关键因素 [2] - 2025年下半年消费补贴政策将进入资金递补、品类再平衡、执行规则趋严的多维调整阶段 [2] - 国有企业和政府强劲采购活动推动市场增长 [1][3] AI技术发展 - 中国本土AI生态系统快速发展 AIPC渗透率预计2025年达34% 2026年升至52% [1] - 中国政府发布"人工智能+"行动 明确到2027年AI设备和智能体普及率达70% [4] - AIPC出货量占中国大陆整体PC市场的28% [4] - 到2029年底大中华区预计累计出货约1.07亿台AIPC [4] - AI功能逐渐成为新常态 厂商推出配备AI功能的高性能机型 [5] 竞争格局 - 上游CPU厂商Intel和AMD激烈竞争 推动PC设备升级与价格优化 [2] - 前代产品提供大幅折扣 带动PC平均售价环比下降 [2] - 厂商竞争加剧 规格升级和产品组合多元化成为趋势 [5] - 厂商瞄准更广泛用户群体包括游戏玩家、创作者和休闲娱乐用户 [5] 平板电脑市场 - 平板电脑市场表现相对稳定 AI融合和内容生态成为关键差异化因素 [5] - 预计2026年平板电脑市场将下降9% 出货量降至3100万台 [3] - 厂商推出小尺寸游戏平板等更具针对性的产品 [5]
中国企业在AI爆发浪潮下的品牌破局之策,Interbrand带来前沿思考
钛媒体APP· 2025-09-05 18:12
AI在中国品牌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 AI成为企业品牌战略重点 渗透业务战略各方面 是中国企业的必选题[1] - 国务院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AI+"接棒"互联网+"预示新时代到来[1] - 品牌竞争从"是否拥有AI"转向战略层面精准锚定AI价值并形成独特表达路径[1] 品牌AI战略差异化实践 - 腾讯通过全自研云技术和混元大模型技术底座 让AI智能体成为14亿用户的"数字好友" 实现AI技术沉淀为千行百业"新质生产力"[2] - 华为重点打造计算底座品牌 驱动全产业全栈赋能 品牌形象从"连接者"向"企业智能化转型赋能者"过渡[2] - 京东聚焦企业级深度应用和生活服务 推出京东大模型升级版JoyAI 将具身智能作为"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核心支点[3] - 阿里推出AI旗舰应用新夸克 品牌Slogan"2亿人的AI全能助手"体现AIToC赛道布局[3] AI战略的显性表达方式 - 联想发布"AI for All"全栈AI核心战略 转换为品牌端算力优势 推出"万有新力"和"首席算力官"概念[4] - 联想在PC端显性突出AIPC战略 新增AIPC战略产品线并打造多个技术IP[4] - 长城发布整车智慧化技术品牌"咖啡智能" 通过"重感知无图"城市NOA100城无图落地等技术体现智能化布局[4] AI战略的隐性赋能实践 - 海尔将2025年定位为"AI应用元年" 提出"全员、全面、全流程拥抱AI" 以AI重构用户体验[5] - 海尔发布"AI之眼"功能和"无人家务"等核心AI概念 突出AI对家生活体验提升 强调AI为更好生活服务的理念[5] AI对内容创造的影响 - 快手在可灵AI视频大模型持续深耕 通过"灵动画布"功能实现自动剪辑、18种语言智能字幕生成和多人协作编辑[6] - AI工具释放创作者创造力 使UGC内容生成更简单高效 促进品牌与用户互动[6] AI在营销决策中的应用 - 伊利运用大模型精细定义消费场景 Space2.0项目运用AIGC技术精准识别19类消费场景需求[7] - YILI-GPT大模型覆盖六大产品维度和十八个细化品类 通过智能分析快速生成产品创新概念[7] - AI实现用户画像精细分析 实时捕捉产品品类需求痛点 大大降低新品上市试错成本[7] AI战略实施的关键原则 - 品牌战略应反映业务战略但不宜僵硬紧扣 需结合业务优势探索AI优化关键点并放大[8] - AI是"赋能工具"而非目的 表达方式需考虑显性强化科技长板与隐性强化人文意义的平衡[8]
龙旗科技(603341):2025年中报点评:毛利率逐步复苏,“1+2+X”稳步推进
长江证券· 2025-09-03 23: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0][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199.08亿元,同比下滑10.65% [2][7] - 2025H1归母净利润3.56亿元,同比增长5.01% [2][7] - 2025H1毛利率8.14%,同比增长1.64个百分点 [2][7] - 2025H1归母净利率1.79%,同比增长0.27个百分点 [2][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4/9.32/13.00亿元 [12] 手机业务表现 - 2025H1手机业务营收140.22亿元,同比下滑22.28% [12] - 手机业务毛利率6.85%,同比增长1.79个百分点 [12] - 手机业务毛利同比增长5.23% [12] - 公司经营策略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舍弃部分低毛利订单 [12] - 毛利率自2024Q3触底后持续修复 [12] AI眼镜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 [12] - 预计2024-2029年市场复合年增长率超过60% [12] - 与行业龙头客户深度合作,实现充电盒、充电底座等业务落地 [12] - 新增儿童眼镜新品类 [12] - 承接国内头部互联网客户AI眼镜量产项目 [12] - 聚焦AI眼镜核心领域技术攻坚,推进N+1代产品预研发 [12] AIPC与汽车电子布局 - 2025年上半年全球PC出货量1.32亿台,同比增长5.8% [12] - 2025Q1中国市场搭载40+ TOPS NPU算力笔记本电脑出货24.1万台,占比5.3% [12] - AIPC多款产品顺利完成开发与交付 [12] - 与两家国内头部客户的产品分别实现落地量产和研发 [12] - 汽车电子导入多家国内外客户 [12] - 消费电子ODM企业凭借平台化落地能力切入汽车电子领域 [12] 战略推进 - "1+2+X"战略持续推进 [12] - 智能手机业务结构向高毛利方向优化 [12] - 打造产品全链条一站式服务能力 [12]
“人工智能+”行动破局:产业链迎重构机遇,联想控股高管谈AI如何从“技术”变“生产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22:41
政策战略与目标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明确2027年、2030年、2035年三阶段发展目标 推动AI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1] - 政策设计构建技术落地与产业融合路径 预计带来万亿级市场机遇 覆盖上游智能算力与数据需求、中游大模型与智能体技术、下游制造业医疗新能源等行业应用 [1] 行业发展阶段与优势 - 中国凭借工程化能力、场景应用和供应链韧性优势 在AI领域取得快速发展与领先地位 [2][4] - 行业重心从大模型研发转向垂直应用 国内企业可充分发挥应用与市场结合优势 [2][4] 技术落地关键要素 - 推动"人工智能+"落地需重点关注高质量数据和高价值应用目标 [2][5] - 需塑造良性生态环境 包括AI实效评测体系、开源社区激励、产业融合体系及AI安全治理体系 [5] - AI企业需立足产业核心环节发现结构性瓶颈 确保AI成为"刚需工具"而非"附加值" [6] 制造业应用案例 - 联想合肥产业基地每0.5秒下线一台笔记本电脑 服务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 [6][7] - AI驱动的"尖峰制造模式"处理80%小于5台的小批量订单 实现柔性生产 [7] - AI智能排产系统将排产时间从6小时缩短至1.5分钟 产品交付效率提升20%以上 [7] - 智能仓储物流系统使空间利用率提升3倍以上 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7] 企业生态布局 - 联想控股构建"端-边-云-网-智"全栈智能技术体系 推出自研超级智能体矩阵覆盖个人企业城市三大场景 [9] - 旗下AIPC产品截至2025年6月末占国内笔记本总出货量27% [9] - 围绕AI五层架构投资超270家AI企业 为国内体系最完整、企业数目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AI投资机构 [9] - 在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六大领域均有代表性案例 [9][10] 细分领域机会 - 具身智能领域投资诺谛智能、本末科技、星动纪元、XSquare等初创企业 [13] - AI+医疗领域:百图生科开发AI生命科学大模型 助力开发20多种前沿抗体和酶;智愈医疗通过AI规划手术路径将前列腺手术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10分钟 [14] - AI+新能源领域:AI与虚拟电厂技术融合提升电网"源网荷储用"一体化调度能力 缓解新能源消纳瓶颈 [14] - AI科研助手与编程助手等智能体技术展现出效率提升和范式重构潜力 [15] 技术范式变革 - "互联网+"核心为链接 主体仍为人 对"人效比"冲击有限 [16] - "AI+"核心为智能化 通过模型训练提取知识形成自主优化能力 实现"人效比"质变 引发生产力内核升级 [17] - AI导入"非人类自主智能体"新物种 推动互联网生态从"链接媒介"向"共生空间"迁移 [17] 社会影响与就业 - AI改变知识获取传播方式 渗透自然语言交互、软件开发、科研及教育领域 [18] - AI应用催生AI标注师、机器人训练师等新工种 短期不会对就业产生负面冲击 [19] - 长期人类可转向更具个性化领域 加大对技能再培训投资可使AI成为创造就业的引擎 [19]
联想集团具备多元化变现路径 海通国际:AI+硬件战略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格隆汇· 2025-08-29 11:47
核心战略与产品布局 - 公司聚焦AIPC战略并展示AI智能体矩阵最新进展 涵盖消费端 企业端及行业应用多维产品 [1] - AI PC战略与智能体生态形成协同效应 依托约4亿台活跃设备流量入口 为智能体协作 行业解决方案 AI+云服务提供多元化变现路径 [1] - 构建"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与"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完整AI应用矩阵 覆盖个人与企业两大核心场景 [1] AI PC产品体系 - AI PC矩阵覆盖高性能到入门级全场景 形成最完整商用AI PC体系 [2] - 通过CPU+NPU+GPU本地异构算力实现分层:高性能dGPU机型面向复杂AI任务 高阶NPU机型满足主流政企应用 入门级NPU机型保障普及化与性价比 [2] - ThinkPad(高端) 昭阳(国产化) ThinkCentre/启天(政企规模)三大品牌协同 构建覆盖笔记本 台式机 工作站的全线产品矩阵 [2] 移动端AI布局 - Moto手机系列全面融入AI能力 搭载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 支持AI翻译 AI通话 AI识屏和AI出行等多场景应用 [3] - Razr 60系列采用折叠设计与多元材质 结合AI影像功能优化拍摄效果 edge 60等轻薄机型覆盖年轻群体 [3] - AI手机拓展消费端应用场景 强化用户黏性 与AIPC和企业智能体形成互补生态 [3] 技术平台创新 - 万全异构智算平台3.0通过差异化技术提升大模型训练 推理和应用效率 [3] - 大模型预训练提供算力匹配 超智融合调度等功能 训练成本降低 利用率从80%提升到95% [3] - 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强化AI推理加速算法 性能提升5-10倍 AI编译优化器降低成本15%+ 专家并行算法降低推理延迟3倍 [3] 硬件基础设施 - 液冷技术经过十三年演进 热回收率从约85%提升到约97% [4] - 2025年实现单机柜>180kW 100%液冷 支持AMD Intel NVIDIA的CPU/GPU加速计算 兼容CXL扩展 [4] - 液冷技术节能降碳并应对AI高功耗训练需求 单柜功耗达数百kW级别 [4]
AI PC+智能体+智算平台形成协同效应! 海通国际:联想已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智通财经· 2025-08-29 11:46
核心观点 - 联想集团聚焦AIPC及AI智能体矩阵战略 展示消费端 企业端及行业应用多维产品 形成协同效应和多元化变现路径 [1] AI应用矩阵 - 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面向个人用户 具备多模态感知 认知决策与自主演进三大能力 结合AI控制 搜索 翻译 笔记与服务五大功能 提升学习 工作与生活效率 [2] - 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定位企业级硅基员工 基于混合式AI架构与跨部门数据调度 实现流程编排 任务自动化与多形态交互 在客户管理 咨询服务及业务运营中展现价值 [2] - 两者一体多端 端云混合 兼顾智能化与数据安全 推动个人体验升级和企业数字化转型 [2] AI PC产品体系 - AI PC矩阵覆盖高性能到入门级全场景 形成最完整商用AI PC体系 核心以CPU+NPU+GPU本地异构算力实现算力分层 [3] - 高性能dGPU机型包括ThinkPad T14p 昭阳X7 ThinkStation P368等面向复杂AI任务 [3] - 高阶NPU机型包括ThinkPad X1 X9 X/T满足主流政企应用 [3] - 入门级NPU机型包括ThinkPad L 昭阳X5 ThinkCentre/启天M保障普及化与性价比 [3] - 通过ThinkPad 昭阳 ThinkCentre/启天三大品牌协同 构建覆盖笔记本 台式机 工作站的全线AI PC产品矩阵 在政企与行业市场形成领先优势 [3] AI手机与硬件融合 - Moto手机系列全面融入AI能力 新一代AI手机搭载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 支持AI翻译 AI通话 AI识屏和AI出行等多场景应用 实现全时智能交互体验 [4] - Razr 60系列采用折叠设计与多元材质 结合AI影像功能优化合影与拍摄效果 提升用户差异化体验 [4] - edge 60等轻薄机型覆盖年轻群体 构建多层次产品矩阵 [4] - AI手机在消费端拓展AI应用场景 强化用户黏性 与AIPC和企业智能体形成互补生态 实现智能与硬件深度融合 为AI+硬件战略提供新增长引擎 [4] 技术平台演进 - 万全异构智算平台3.0通过差异化技术提升大模型训练 推理和应用效率 [4] - 大模型预训练提供算力匹配 超智融合调度 断点续训 GPU内核虚拟化等 训练成本降低 利用率从80%提升到95% [4] - 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强化AI推理加速算法 性能提升5-10倍 AI编译优化器降低成本15%+ 专家并行算法推理延迟降低3倍 [4] - 通过预训练—训练—推理一体化优化 全面拉高模型开发周期 算力利用率和能效指标 [4] 硬件底座与液冷技术 - 液冷技术历经十三年进化 从2012年iDataplex dx340M4到2025年ThinkSystem M1380 共6代产品 [5] - 热回收率从约85%提升到约97% 2025年实现单机柜大于180kW 100%液冷 [5] - 支持AMD Intel NVIDIA的CPU/GPU加速计算 兼容CXL扩展 [5] - 液冷技术不仅节能降碳 更是应对AI高功耗训练的关键 单柜功耗达数百kW级别 [5]
A股收评:尾盘拉升!创业板指涨近4%,科创50指数涨超7%,CPO概念、铜缆高速连接板块走高
格隆汇· 2025-08-28 15:09
主要指数表现 - 沪指收盘3843点,单日上涨1.14% [1] - 深证成指收盘12571.37点,单日上涨2.25% [1] - 创业板指收盘2827.17点,单日上涨3.82% [1] - 科创50指数收盘1364.6点,单日大幅上涨7.23% [1] - 全天成交额3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969亿元 [1] 行业板块涨跌 - 通信设备行业单日涨幅达7.31%,位列涨幅榜首 [2] - 半导体行业单日涨幅6.15%,资金净流入显著 [2] - 电子元器件行业单日上涨4.88%,表现突出 [2] - CPO概念板块爆发,天孚通信、沃格光电等多股涨停 [1] - 铜缆高速连接板块走强,奕东电子实现20%涨停 [1] - 芯片半导体板块强势上涨,中芯国际单日涨幅超17% [1] - 光通信模块、PCB、激光雷达及AIPC等板块涨幅居前 [1] - 转基因板块走低,托普云农跌幅超7% [1] - 汽车服务、粮食概念及房地产服务等板块跌幅居前 [1] 个股表现 - 寒武纪单日涨幅超15%,成为A股市场新股王 [1] - 中芯国际单日涨幅超17%,引领半导体板块 [1] - 万通发展、星网宇达涨停,卫星互联网板块活跃 [1] - 康缘药业领跌阿兹海默板块 [1] - 阿拉丁跌幅逾8%,痘病毒防治板块下挫 [1] 市场广度 - 全市场超过2800只个股上涨,市场情绪积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