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M512
icon
搜索文档
医药行业周报:出海浪潮下,关注自免双抗的潜在BD布局机会-20250810
华源证券· 2025-08-10 15:36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4] 核心观点 - 创新药作为全年主线,重点关注自免双抗的潜在BD布局机会[3][8] - 2025年初至今国内License-out交易总金额达840.5亿美元,首付款35.44亿美元,显示MNC对中国创新资产的强烈信心[9] - 自免领域市场空间广阔,赛诺菲的IL-4Rα靶点药物度普利尤单抗2025H1全球销售额约80.15亿美元,同比增长20.7%[9] 细分领域表现 市场表现 - 8月4日至8月8日医药指数下跌0.84%,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2.07%[5] - 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21.28%,超额收益16.96%[24] - 本周涨幅居前个股:南模生物(+42.48%)、海辰药业(+41.29%)、赛诺医疗(+39.52%)[5] 细分赛道 - 本周医疗器械II涨幅2.7%,化学原料药微跌0.02%[30] - 年初至今化学原料药涨幅40.66%,化学制剂38.15%[31] 重点公司分析 信达生物 - IBI3002为全球首创IL-4Rα/TSLP双抗,临床前数据显示优于单抗竞品Tezepelumab[13][14] - 2025年6月启动特应性皮炎及哮喘1期临床试验[14] 科兴制药 - GB12为IL-4Rα/IL-31双抗,针对特应性皮炎适应症,临床前数据显示炎症和瘙痒指标优势[15][16] - GB24为TL1A/LIGHT双抗,适应症为炎症性肠病,具备抗炎症+抗纤维化双重作用[17] 康诺亚 - CM512为TSLP/IL-13双抗,已与Belenos Biosciences达成许可协议,潜在交易价值1.85亿美元[19][20] 再鼎医药 - ZL-1503为IL-13/IL-31R双抗,临床前数据显示单次给药可维持抑制效果超过76天[21][22] 行业配置建议 - 创新药械:恒瑞医药、科伦药业、信达生物等[47] - 制造出海: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等[48] - 国产替代: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惠泰医疗等[48] - AI主线:晶泰控股、润达医疗、鱼跃医疗等[48]
自免领域迈入双抗时代,康诺亚(02162)成下一代自免药王的领路人?
智通财经网· 2025-08-02 10:36
创新药市场交易动态 - 2025H1中国创新药License out总金额接近660亿美元 已超过2024全年BD交易总额 [1] - 肿瘤管线出海授权交易占比从2023年72%下降至2024年61% 代谢和自免领域占比从12%提升至25% [1] - 三生制药(01530) 荣昌生物(09995)年内涨幅超3倍 康方生物(09926)涨幅接近1.5倍 康诺亚-B(02162)涨幅仅90% [1] 自身免疫疾病市场潜力 - 全球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1193.5亿美元 [2] - 艾伯维TNFα抑制剂修美乐累计20年收入超2000亿美元 峰值单年销售额接近350亿美元 [2] - 修美乐后新靶点涌现(白介素类 JAK/Tyk2抑制剂等) 单款专利药适应症数量难超8种 市场竞争白热化 [5] 双抗药物技术突破 - 双抗可同时靶向TL1A/THFα TSLP/IL-13 IL-17A/IL-17F等靶点 产生叠加或抑制效应 [8] - 罗氏CD3/CD20双抗莫妥珠单抗在SLE患者中清除外周血B细胞效果达200天以上 显著优于单抗 [8] - IgG样双抗半衰期达5-10天(如Glofitamab) 显著长于无Fc双抗(如Blinatumomab约2小时) [9] COPD治疗领域进展 - 康诺亚CM512(TSLP/IL-13双抗)进度最快 已进入Ⅱ期临床 动物模型显示显著抑制Th2型炎症 [10] - 全球COPD领域双抗药物研发管线中 华奥泰HB0056(IL-11/TSLP)等6款处于Ⅰ期临床 [11] - 恒瑞医药HRS-9821授权GSK 总交易价达125亿美元(5亿首付+120亿里程碑) [12] 康诺亚核心产品分析 - CM310为国产首家获批IL-4Rα抗体 2024年销售收入仅4300万元 医保前定价1659元/支(竞品医保后自费450元/支) [13][15] - CM310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为国内唯一获批生物制剂 与赛诺菲达必妥形成差异化 [13][17] - 招商证券预测CM310中国销售峰值可达50亿元 公司维持2025年5亿元收入指引 [18] 肿瘤管线布局 - CMG901(CLDN18.2 ADC)全球进度领先 已进入III期临床 适应症覆盖胃癌/胰腺癌等 [19][21] - 国内信达生物IBI343 恒瑞SHR-A1904 石药SYSA1801等处于III期临床 海外竞争格局良好 [19][21] 商业模式创新 - 2024年公司营收4.28亿元中 91.6%来自NewCo模式对外授权收入(3.92亿元) [21][22] - NewCo模式投后估值1-1.5亿美元 2-3年后退出期望值达10-15亿美元 临床II期管线并购价约10亿美元 [22]
康诺亚-B(02162)、Moonshot Holdings Limited与牵头账簿管理人及联席账簿管理人订立配售及认购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06-11 08:17
配售及认购协议 - 康诺亚-B与补足卖方Moonshot Holdings Limited及牵头账簿管理人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联席账簿管理人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订立配售及认购协议 [1] - 补足卖方同意出售2160万股股份,每股价格45.48港元,如承配人未成功购买则由账簿管理人自行购买 [1] - 补足卖方有条件同意认购1900万股新股份,公司有条件同意按配售价发行 [1] - 预期无承配人将成为公司主要股东,承配人及其最终实益拥有人均为独立第三方 [1] 配售及认购细节 - 配售股份2160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2.8亿股的7.72% [2] - 认购股份1900万股,占经扩大后股份的6.36%(假设其他股份无变动) [2] - 配售价45.48港元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48.65港元折让6.52% [2] - 认购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8.54亿港元 [2] 资金用途 - 认购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于CM512、CM518D1及其他管线的研发开支 [2] - 资金将用于司普奇拜单抗的商业化 [2] - 部分资金用于制造及研发设施的资本开支 [2] - 剩余资金用于一般公司及营运资金用途 [2]
IL-4Rα靶点的“中国答案”:重塑治疗格局,引领鼻科治疗进入生物制剂新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15:50
疾病现状与治疗困境 -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中50%经规范治疗后仍疗效不佳或复发[1] - 嗜酸粒细胞型患者3年随访复发率高达99%[2] -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SAR)患者联合使用强效鼻用激素与抗组胺药仍难以控制症状[1] - 传统鼻喷激素导致鼻出血发生率20% 抗组胺药引发嗜睡等副作用[4] - 脱敏治疗疗程长达3年且存在哮喘诱发风险[4] 创新药物突破 - 司普奇拜单抗2024年12月获批CRSwNP适应症 2025年1月新增SAR适应症[2] - 全球首个获批治疗SAR的IL-4Rα生物制剂[2] - 治疗CRSwNP的III期数据显示:第2周72%患者鼻息肉缩小 24%实现鼻腔通气[3] - 治疗SAR的III期数据显示:用药4天52%实现鼻腔通气 4周84%鼻部症状缓解[4] - 填补CRSwNP和SAR生物制剂治疗空白 打破国外垄断[6] 临床优势与机制 - 通过阻断IL-4/IL-13信号通路抑制Th2细胞分化[3] - 被《中国慢性鼻窦炎指南(2024)》列为推荐用药[3] - 对使用同类产品无效患者转用后1个月内显效[5] - 两周疗效超过同类产品52周表现[5] 市场前景与竞争 - 全球IL-4Rα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22亿美元增至2030年287亿美元(CAGR15.2%)[4] - 度普利尤单抗当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5] - 公司产品通过临床数据积累和适应症拓展获得竞争主动权[5] 研发管线布局 - 已构建CRSwNP SAR 特应性皮炎三适应症矩阵[2] - 推进青少年特应性皮炎 结节性痒疹等临床试验[8] - 开发第二代双抗CM512 计划2024年启动CRSwNP II期[10] - 布局CDH17ADC药物CM518D1治疗晚期实体瘤[10] - 拓展CD38单抗CM313至红斑狼疮等自免疾病(应答率95%)[10] - 开发BCMA x CD3双抗CM336治疗淀粉样变性[10] 战略方向 - 构建"抗体+小分子+ADC+小核酸"立体化研发矩阵[9] - 聚焦本土未满足需求同时布局全球化合作[11][12] - 通过疗效与性价比树立中国创新药标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