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UU
搜索文档
31起融资但40%退货率,“卷IP”会是AI玩具赛道的破局新思路吗?
36氪· 2025-10-29 12:39
投融资热度与资本参与 - 2024年以来,国内AI玩具赛道已发生至少31起投融资事件,其中包含7起亿级投资和12起千万级投资 [1] - 近百家投资机构参与,包括IDG资本、红杉中国、顺为资本、中金资本等头部机构 [1] - 部分公司如跃然创新(Haivivi)在不到一年内完成多轮融资,并在2025年8月的A轮融资中获2亿人民币 [1][6] - 乐享智能在2025年1月的天使轮融资约2亿人民币,维他动力在种子轮及种子+轮融资合计超3亿人民币 [1] 主要细分赛道与市场表现 - 儿童早教益智型产品是当前实现规模化突破的主力赛道,核心诉求为寓教于乐的陪伴及益智功能 [4] - 跃然创新的BubblePal产品销量突破20-25万台,以399元单价计算,总销售额突破1亿人民币 [6] - 火火兔(Alilo)早教机器人系列近一年在京东平台总销量超100万台,销售额达数亿元 [9] - 面向成年女性的情感陪伴型产品(AI毛绒)在2025年下半年集中发售,芙崽Fuzozo双平台销量超1.67万台,萌UU三平台销量超1.5万台,销售额各约600万元 [17][24] - 面向粉丝的智能交互型周边产品侧重IP溢价,乐森机器人的变形金刚擎天柱完全体售价4999元,销量2347+台,销售额超1170万元 [33][34] IP联名战略与行业趋势 - 行业已进入与IP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截至2025年10月,市场上已有至少30款IP联动型AI玩具,其中25款(占比超83%)来自2025年 [2] - IP类型覆盖动漫、潮玩、形象、文创、特摄等多元领域,成为品牌建立差异化认知、降低用户教育成本的核心策略 [2] - 跃然创新已与奶龙、HeartBear、奥特曼等IP合作,并计划围绕“大闹天宫”等经典动画IP开发产品 [15] - 奥飞娱乐的AI智趣喜羊羊产品上市首月售出1.2万台,销售额超400万元,消费者中50%为IP粉丝 [13] - 乐森机器人官宣与迪士尼联名,推出“玩具总动员”和“机器人总动员”IP的MINI ROBOT系列,套装售价不足500元,旨在开拓大众市场 [41] 产品挑战与发展瓶颈 - 情感陪伴类AI玩具面临技术体验不足的问题,用户反馈集中于“对话反应慢”、“回答问题机械”、“功能单一”等 [26] - 该类产品多采用“硬件售卖+订阅服务”的双重付费模式,但定价普遍高出同类潮玩、毛绒产品3-5倍,价格壁垒限制了市场渗透 [28] - 乐森机器人的MINI ROBOT系列因未接入AI大模型、互动性较弱且需额外购买基地,商业化成效未达预期,全系列销售额不足50万元 [43] - 行业整体仍处于低水平同质化竞争阶段,多数产品未实现对用户需求的不可替代性满足,技术体验不足和场景适配脱节是核心矛盾 [44]
今天,你为情绪买单了吗?
河南日报· 2025-09-23 07:25
文章核心观点 - 情绪消费成为新消费驱动力 消费者从功能需求转向情绪共鸣 情绪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突破4.5万亿元[10] - 商务部等9部门提出支持消费资源与IP跨界合作 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新场景[10] - 未来消费竞争核心是情绪价值竞争 非价格或功能竞争[21] 萌宠经济 - 郑州多个商圈加速落地宠物友好场景 包括配备宠物饮水机/粪便收集箱/1000平方米宠物专属公园等设施[11][12] - 宠物消费链条延伸至宠物烘焙/智能猫砂盆/服装定制/健身房/生日派对/殡葬服务等领域[13] - 58%养宠人称宠物为家人 29%视为好朋友 65%为宠物搭配食谱 近四成规划带宠出行[14] - 宠物殡葬服务单笔业务收入达1288元 反映养宠人群情绪付费意愿提升[14] 潮玩盲盒 - 泡泡玛特丹尼斯大卫城店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 在全国名列前茅[16] - 丹尼斯大卫城计划联合人气IP主题展 推出限定款手办/艺术装置/打卡互动区[17] - 2025年淘宝天猫潮玩行业超2400家店铺销量同比实现三位数增长[18] - 盲盒玩偶成为Z世代精神刚需和社交货币 单价百元玩偶承载情绪价值[16][18] 电子宠物 - AI玩具产品销量环比增长达6倍 年同比增速超200%[19] - 优必选推出AI潮玩陪伴机器人"萌UU" 兼具语音交互/性格养成/时装换装等功能[20] - 价格区间从几百元到上千元 电子好运符等产品提供互动体验[19] - 预测未来5年内60%消费支出将用于服务性消费和情绪价值消费[20] 商业体创新 - 郑州嵩南印象城举办IP联动和节目演绎强化情绪体验[6] - 丹尼斯大卫城引进河南首店/旗舰店和体验型品牌 结合非遗手作/国潮快闪活动[17] - 杉杉奥特莱斯举办萌宠时装秀 郑东万象城引进互动式猫咖[11] - 吉利猫通过拟人化打包服务营造消费仪式感[17]
300元的AI玩偶,即将成为年轻人的“情绪搭子”?
第一财经· 2025-09-17 12:10
行业概览与市场动态 - AI玩偶市场热度提升,受到AI技术催化及供应链价格下降影响,部分机器人价格可做到数年前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3] - 全球AI玩具行业呈现快速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达一百亿元以上,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千亿量级[16] - 2024年初CES展会以来AI玩偶赛道火热,多数国内团队在年内组建,同行基本在准备出货,首批产品进入市场的窗口期预计持续到年底[10] 产品形态与价格区间 - AI玩偶形态多样,可粗略分为两类:一类是拥有毛绒或柔软外表、动作幅度有限的公仔类;另一类是更具硬件属性、具备运动能力的机器人[10] - 已上市产品价格差距大,高端产品如日本LOVOT本体价格人民币上万元,而国内产品如Fuzozo芙崽售价399元,BubblePal售价300多元,具备运动能力的小型人形机器人悟空价格则超过2000元[11] - 通过采用MCU芯片(仅十几元)及简单部件,低端AI玩偶整体成本可控制在150元左右,对外销售价格可达几百元,部分产品价位在百元级别[4][12] 成本结构与供应链 - 供应链趋于成熟,在深圳及周边可找到制造所需的一切软硬件及皮毛,使一个小团队找代工厂在一个月左右生产出AI玩偶成为可能,单个成本可控制在200元以内[12] - 大模型厂商价格竞争使云端调用模型的token已十分便宜,AI硬件token调用量不多,对创业团队而言大模型token成本基本可以忽略[12] - 电子和玩具产业链成熟降低了AI玩偶生产难度,支持快速出货、快速回笼资金的打法[12] 商业模式与客户需求 - 当前企业客户对AI玩偶兴致颇高,B端客户的两个主要诉求是定制和价格便宜,可通过礼品采购等方式购入,运营商对将低价AI玩偶放入套餐中送给用户感兴趣[13] - B端客户心态多表现为FOMO,害怕错过AI但又不愿投入高成本,向外采购AI玩偶成为触达用户的“第五空间”,应用场景包括医药技术客服、营销载体等[14] - 一些产品采用硬件低价结合AI功能订阅的模式,用户可充值订阅或选择一次性买断[4] 市场竞争与创业公司策略 - 行业内创业公司数量快速增加,据观察今年6月约有30个同行团队,目前几乎翻倍,出现大量类似项目,存在原创与模仿现象[17] - 创业公司认为技术趋同,机会在于场景差异化,需依赖团队经验、渠道资源、品牌运营来确保产品能卖出去[17] - 部分公司计划从B端市场跨入C端消费者市场,初步筛选的目标客户群体包括儿童和成年女性[17] 产品定位与发展挑战 - 关于AI玩偶的核心属性存在不同看法,有观点认为“陪伴”是伪需求或表面需求,教育、助手等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功能才是真需求,有助于增强用户黏性[18][19] - 产品需找到在各类硬件中的定位,探索方向是让“3步变1步”,即利用端侧硬件与手机配合,直接与用户互动,弥补手机入口较深的问题[17] - AI技术尚未完全解决幻觉问题,产品功能需考虑AI实际能力,避免用户因过高期待而失望,有时让产品不具备太高智能表现,使用户逐步教AI产生互动是可行策略[19] - 实现说话功能需要更高算力和联网需求以避免过长时延,用户对会说话的玩偶期待更高,功能不足易导致失望,这是一些产品不加说话功能的原因[19]
300元可买个AI娃娃,它能成为年轻人的“情绪搭子”吗?
第一财经· 2025-09-17 11:41
市场概况与增长潜力 - 全球AI玩具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达100亿元以上 预计2030年突破千亿量级 [11] - 低价产品BubblePal销量超20万台 高端产品LOVOT累计销售超1.5万台 [11] - 行业自年初CES开始火热 国内多数团队在年内组建 首批产品窗口期持续到年底 [5] 产品形态与价格分层 - 产品分为两类:毛绒软体外形的公仔增强型(价格300-400元)和具备运动能力的硬件型(价格超2000元) [7] - 低成本方案采用MCU芯片(约10余元)加毛绒部件 整体成本控制在150元左右 终端售价数百元 [7] - 日本高端产品LOVOT本体价格超万元 中端产品Moflin价格上千元 [7] 技术实现与成本结构 - 行业普遍采用云端付费模型调用 token成本因厂商竞争变得十分低廉 [8] - 算法端侧运行需千元以上设备 千元以下产品通过云端与边缘端配合实现 [7] - 深圳及周边供应链成熟 团队可在1个月内完成代工生产 单产品成本控制在200元以内 [9] 企业客户需求与商业模式 - B端客户主要诉求为定制化与低价 通过礼品采购方式购买 运营商将产品纳入套餐赠送用户 [9] - 企业客户存在FOMO心态 将AI玩偶作为继400电话/客服/APP后的"第五空间"触达用户 [10] - 应用场景包括医药技术客服、营销载体等 金融/消费/医药/科技领域企业已采购 [10] 行业竞争与战略方向 - 同行数量从6月约30家团队增长至近60家 出现大量同质化模仿项目 [12] - 技术趋同背景下 竞争焦点转向场景差异化、渠道资源和品牌运营能力 [11][12] - 部分团队计划从B端延伸至C端 初步锁定儿童与成年女性目标客群 [12] 产品定位与功能争议 - 陪伴功能被质疑为伪需求 教育/助手等解决实际问题的功能被认为更可持续 [13] - 探索方向包括功能性硬件(如口语陪练)和电子宠物两条路径 [13] - 需平衡用户期待与技术限制 部分产品为避免失望放弃语音功能 [14] 用户体验与技术挑战 - 语音功能需更高算力与联网支持 否则会产生过长时延影响体验 [14] - AI幻觉问题在严肃场景尚未完全解决 需合理管理用户预期 [13] - 端侧硬件可与手机配合实现"3步变1步"的直接交互优势 [12]
AI+潮玩,是超级风口还是概念泡沫?
36氪· 2025-09-12 18:54
行业概览 - AI潮玩市场正经历爆发式增长 2025年被行业视为AI潮玩元年[12] 中国AI玩具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前后将突破百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70%[1] - 行业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截至2025年9月中国玩具相关企业在业存续数量超1347.7万家 其中2025年新增注册企业约263.5万余家[10] - 资本加速布局AI玩具赛道 2025年以来至少发生10起融资事件 最高单笔融资金额达2亿元人民币[1][10] 产品分类与技术特点 - AI潮玩产品主要分为两类技术路线:原生IP产品(如LOVOT、Fuzozo芙崽)和基于原有IP的AI版产品(如小耙AI、汤姆猫AI机器人)[10] - 交互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 包括语音识别、语言处理、视觉交互、触觉交互及多模态融合交互[2] - 产品形态以毛绒玩具为主流 Fuzozo芙崽、萌UU、BubblePal等多款产品均采用毛绒玩具形态[6][8] 市场定位与价格策略 - 目标用户主要覆盖儿童和18-35岁年轻人 部分产品延伸至老年群体[2] - 价格带分布广泛 高端产品如LOVOT起售价29800元 大众市场产品如Fuzozo芙崽、萌UU售价399元[2][6] - 普遍采用"硬件购买+订阅付费"商业模式 LOVOT月服务费880元 Fuzozo芙崽订阅费10元/周[19] 市场竞争格局 - 科技公司积极布局 百度智能云构建"双智能中枢" 京东开放"附身智能"平台 字节跳动内部定制AI玩具[11] - 创业公司融资活跃 跃然创新(Haivivi)融资2亿元 玄源科技融资1亿元 珞博智能、萌友智能等获得千万级融资[10] - 传统IP资源加速AI化 乐森机器人已获得《玩具总动员》《小黄人》等众多经典IP角色授权[1] 市场需求与用户反馈 - 情感陪伴需求旺盛 99.9%受访者愿意为情绪价值消费 其中56%选择"情感支持"类服务[13] - 产品销售表现亮眼 LOVOT全球销量突破1.5万个 BubblePal累计销量突破25万台 Fuzozo芙崽预售10分钟破千单[13] - 用户痛点集中体现在对话AI味过重、付费昂贵、服务体验差、产品同质化及续航时间短等问题[16][19] 发展前景与行业影响 - AI技术为潮玩产业带来新表达形态 从儿童陪伴到年轻人情绪满足 激活新的市场需求[22] - 延长既有IP生命周期 影视IP和虚拟IP通过AI+潮玩形态拓宽价值实现渠道[22] - 成为品牌营销创新方式 品牌可通过IP联名合作实现拓客和品牌年轻化[22]
这届服贸会,“深圳服务”科技含量有点高
搜狐财经· 2025-09-11 07:13
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在北京开幕 30多家深圳企业及机构以"数智赋能 深链全球"为主题参展 展示深圳作为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的最新成果[1] - 深圳服务贸易2024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400亿美元 其中数字贸易超600亿美元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超40% 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达80亿美元位列全国地市第四[14][15] 物流与供应链数字化 - 顺丰展示"顺丰超脑"平台 融合大数据、AI算法与大模型技术 实现全网物流资源智能调度 提升超过数十亿包裹时效 创造超10亿美元经济效益 减少数百万吨二氧化碳排放[4] - 顺丰无人车实现校园、产业园等多场景最后一公里配送 降低末端配送成本和人工强度 同时展出环保包装产品如"丰调箱"[4] - 今天国际展示智慧物流解决方案、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和智慧物流园解决方案 助力客户实现工业4.0和智能制造[6]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解决方案 - 优必选展出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及互动机器人悟空、萌UU 运得动力展示"合体大力神"人形机器人 单臂抓举15公斤 双手抱举50公斤[7][9] - 拓保软件展出覆盖"人才-数据-研发-知识-办公"全链路的AI矩阵产品体系 包括AI招聘机器人、AI大模型辅助文档核验等[9][10] - 软牛科技推出AI视频增强软件牛小影和商业级AI人像后期软件影像之匠 以及超高清专业视听解决方案千穹AI[10] - 银雁科技将AI大模型深度应用到企业综合服务、政府服务和电力新能源行业解决方案中[6] 金融科技与跨境服务 - 腾讯展出科技助力金融普惠成果 包括数字人民币探索进展、微信支付"外卡内绑""外包内用"跨境服务、WeChat港币钱包及混元金融大模型[11] - 腾讯理财通首次展出"问问DeepSeek"功能和"AI拍照掘金"功能 混元金融大模型提升财富管理场景智能化水平[12] 创新产品首发展示 - 新译信息科技首发"字幕精灵-MossVox" 提供实时多语言同传字幕、会议纪要生成等全方位会议语音解决方案 服务东盟十国论坛等国际会议[11] - 维卓数字展示一站式出海数字营销平台ADAM 提供数据洞察至效果优化的全链路闭环服务[6] - 腾讯音乐AI智能唱创入选"'人工智能+'服务贸易示范案例" 顺丰智能仓储系统入选"前沿科技赋能示范案例"[14]
优必选五大人形机器人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群体智能重塑新质生产力
机器人圈· 2025-08-13 18:33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产品展示 - 公司携五大人形机器人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覆盖工业、商用、科研、陪伴多场景[2] - 全新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首发,身高1.76米,拥有52个自由度和工业级灵巧手,具备15公斤负载能力和2m/s行走速度[3] - Walker S2采用群脑网络2.0+智能体技术Co-Agent构建AI双循环,具备国内首个端到端"类人眼"双目立体视觉感知[3] - Walker S2首创自主换电技术,3分钟完成换电,支持7×24小时不间断作业[4] - 公司展示第五代灵巧手,拥有19个主动自由度,整手重量小于1.2kg,拇指指尖负载20N,抓握负载10kg[4] - 全尺寸通用轮式人形机器人Cruzr S2首次发布,支持全空间范围搬运与亚毫米级精度操作[4][5] - 其他展品包括Walker S1、Walker C、天工行者和AI悟空等产品[5][10] 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 - 公司首次展示人形机器人群体智能技术,实现多机协同作业[6] - 群脑网络2.0+Co-Agent构成的AI双循环体系实现单机自主决策与群体协同[8] - Walker S2结合全身动态平衡算法实现大角度转腰分拣和极限下蹲搬运等复杂动作[8] - 11台Walker S1通过毫秒级同步集群控制系统完成动态随机分拣任务[10][12] - 商用服务机器人Walker C展示多语言交互、导览接待等功能[10] - 科研教育领域的天工行者吸引众多科研人员关注[10]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从技术突破迈向规模化落地新阶段[11] - 公司以全栈式技术布局优势推动工业制造、商用服务、科研教育、娱乐陪伴等多场景应用[11] - 行业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11]
优必选五大人形机器人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群体智能重塑新质生产力
智通财经· 2025-08-09 23:08
人形机器人产品展示 - 公司携五大人形机器人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包括Walker S2、Cruzr S2、Walker S1、Walker C和天工行者,覆盖工业制造、商用服务、科研教育、娱乐陪伴等应用场景[1] - Walker S2身高1.76米,拥有52个自由度和工业级灵巧手,采用群脑网络2.0+智能体技术Co-Agent,具备国内首个端到端"类人眼"双目立体视觉感知[3] - Walker S2可在0-1.8米全空间搬运15公斤负载,完成灵活摸地、极限下蹲等动作,腰部实现±162°旋转,以2m/s速度进行高速拟人行走[3] - Cruzr S2为全尺寸通用轮式人形机器人,融合视觉激光导航和学习型运动控制技术,支持全空间搬运与亚毫米级精度操作[5] 技术创新与性能突破 - Walker S2展示全球首创自主换电技术,采用双电池动力平衡技术、标准化电池仓快换技术和高精度双臂协同换电技术,3分钟完成换电[4] - 第五代灵巧手拥有19个主动自由度,整手重量小于1.2kg,拇指指尖负载20N,抓握负载达10kg[4] - Walker S2通过刚柔异构材料实现高强度轻量化工业级本体设计,具备7×24小时不间断作业能力[4] - 11台Walker S1完成动态随机分拣任务,灵巧手和仿生手臂协同操作,毫秒级同步集群控制系统[7] 群体智能与工业应用 - 公司首次展示人形机器人群体智能技术,包括跨场域融合感知、智能混合决策和多机协同控制技术[6] - 群脑网络2.0+Co-Agent构成AI双循环体系,实现单机自主决策与群体协同智能涌现[6] - 多台Walker S2、Cruzr S2与UQI Wali瓦力U600、Chitu赤兔协同展示物料入库搬运到智能分拣全流程[6] - Walker S2结合全身动态平衡算法实现大角度转腰分拣和极限下蹲搬运等复杂动作[6] 多场景应用拓展 - Walker C作为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导览大使,展示多语言交互、导览接待、客串主持等功能[9] - 天工行者吸引科研人员关注,推动人形机器人科研创新[9] - AI悟空家庭智能机器人和AI潮玩陪伴机器人萌UU首次亮相,拓展娱乐陪伴场景[9] - 公司以全栈式技术布局优势,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工业制造到商用服务、科研教育、娱乐陪伴等多领域应用落地[9]
优必选携五大人形机器人亮相WRC 2025,群体智能重塑新质生产力
IPO早知道· 2025-08-09 10:14
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展 -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从技术突破迈向规模化落地新阶段 [4] - 优必选携五大人形机器人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包括Walker S2 Cruzr S2 Walker S1 Walker C和天工行者 [4] - 通过工业制造 商用服务 科研教育 娱乐陪伴等场景演示具身智能应用 [4] 核心产品技术突破 - Walker S2身高1 76米 拥有52个自由度和工业级灵巧手 采用群脑网络2 0+Co-Agent技术 [7] - Walker S2具备国内首个端到端"类人眼"双目立体视觉感知 可搬运15公斤负载 行走速度达2m/s [7] - Walker S2首创自主换电技术 3分钟完成换电 支持7×24小时作业 [7] - 第五代灵巧手拥有19个主动自由度 拇指指尖负载20N 整手重量小于1 2kg [8] - Cruzr S2融合视觉激光导航 支持全空间搬运与亚毫米级精度操作 [8] 群体智能技术应用 - 优必选展示人形机器人群体智能技术 实现跨场域感知和多机协同控制 [12] - 群脑网络2 0+Co-Agent体系实现单机自主决策与群体协同智能 [14] - 11台Walker S1通过毫秒级集群控制系统完成动态随机分拣任务 [17] 多场景商业化落地 - Walker S1已"入职"全球最多工厂 Walker C担任大阪世博会导览大使 [9] - 商用服务场景中Walker C展示多语言交互和导览接待功能 [17] - 科研教育领域推出天工行者 娱乐场景展示AI悟空和萌UU机器人 [17]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从工业场景突破向多领域加速落地 [18] - 全栈式技术布局推动工业制造 商用服务 科研教育等多领域应用 [18]
2025WRC:众擎、优必选、乐聚等15家企业展台情况一览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09 00:23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核心亮点 - 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汇聚ABB、库卡、埃斯顿等200+家企业展出1500+件展品,人形机器人成为焦点[1] - 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展示最新解决方案,同期世界机器人大赛吸引全球10余国6000+赛队、10000+选手参与[1]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乐聚"夸父" - 实现5G-A超远距实时操控,北京至上海1200公里实测保持低时延通信与自主导航稳定性[1] - "大小脑"协同:大脑搭载智源多模态具身大模型,小脑融合model-based control与RL算法提升柔性环境运动稳定性[3] - 已落地物料分拣、SMT料盘出库、商服导览等场景,未来将拓展消防、化工等高危领域[3] 赛博格机器人 - Cyborg-H01灵巧手采用5指节16自由度设计,抓握功耗降低60%,实现毫米级自适应抓取[4] - Cyborg-R01搭载VLA2.0具身大模型,新环境适应效率提升80%,已吸引20+零部件商开发专用传感器[6] 众擎机器人 - PM01展示拟人化动作与复杂环境自适应能力,T800重载人形机器人计划参与自由格斗比赛[6] - 推出定价3.85万元起的轻量化陪伴型机器人SA02,定位"年轻人的第一台人形机器人"[7] 优必选Walker系列 - Walker S2具备52个自由度,腰部旋转±162°,3分钟完成自主换电支持7×24小时作业[31] - 11台Walker S1通过毫秒级集群控制展示动态随机分拣能力,重新定义生产力标准[33] 关键技术进展 感知技术 - 奥比中光发布Pulsar ME450 3D激光雷达,支持三种扫描模式,80kLux强光下噪点率低于行业水平[12] - Gemini 345Lg双目3D相机工作温域-20°C至65°C,深度视场角达104°×87°,2025年1-5月营收同比增长117.18%[14] 触觉传感器 - 帕西尼PX-6AX-GEN3传感器采用6D霍尔阵列技术,测量精度0.01N,耐受1000万次按压[24] - 分Elite/Core/Omega三大系列,支持15种信息输出,采样频率达每秒百万次[25] 运动控制 - 魔法原子MagicBot Z1关节扭矩超130N・m,运动范围320°,四足机器人MagicDog-W可跨越60cm障碍[14] - 星动纪元L7实现360度旋转跳,关节模组峰值扭矩400N・m,ERA-42大模型支持无预编程技能学习[36] 应用场景拓展 工业领域 - 川机器人T1 Ultra强化关节扭矩(髋/膝360Nm,踝80Nm),瞄准工业制造与物流搬运场景[28] - CW系列复合机器人融合AMR与Cobot技术,单机臂负载10kg,定位精度±5cm[30] 服务领域 - 智平方"爱宝"机器人60秒完成搬箱码垛,0.375秒节奏演奏架子鼓,已落地车企工厂与无菌车间[17] - 优理奇Wanda平台覆盖打鼓演奏、射箭陪练、厨房清洁等六大场景,实现高重复性操作[22] 生活场景 - 星尘智能Astribot S1展示早餐准备、咖啡制作、非遗漆扇创作,末端重复定位精度±0.1mm[38] - 星海图R1 Lite仅凭语音指令完成自主铺床,G-0模型实现视觉感知到关节控制的端到端映射[20] 生态建设 - 睿尔曼RealBOT开源平台基于百万条数据研发,联合科大讯飞等展示双轮足机器人、AI按摩机器人等方案[9] - 速腾聚创Active Camera平台提供多传感器一体化方案,助力10+合作伙伴产品落地[33] - 地瓜机器人RDK计算平台成为多个明星产品的通用基础组件[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