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fa 5
搜索文档
新势力造车,和过去说再见
36氪· 2025-10-24 10:30
新势力造车“四小龙”现状 - 蔚来、小鹏、理想、零跑被定义为“四小龙”,已接近或实现盈利目标[6] - 蔚来凭借乐道L90与全新ES8两款大三排纯电SUV热销,四季度必须盈利[9][10] - 小鹏在价格战中销量获得基盘,全新P7入场并即将迈入增程赛道,四季度盈利近在眼前[12] - 理想作为首家盈利新势力,虽遇棘手麻烦但已回到正轨,全年盈利无悬念[12] - 零跑9月交付量突破6.6万辆,稳坐新势力销冠,全年盈利近在眼前[14]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四小龙”集体迈入新维度竞争,行业马太效应加剧,资源向寡头集中[14] - 未来厮杀无出错余地,产品、营销、技术必须精准高效,否则沉默成本致命[15] - 第一轮淘汰赛已结束,第二轮洗牌拉开帷幕[27] 失败者案例与行业反思 - 威马、爱驰、天际、拜腾、奇点、前途、赛麟、恒大等已进入淘汰名单[18] - 高合、极越、哪吒等近期出现突然猝死与闪崩,预示晋级窗口急速收窄[18][20] - 失败者联盟多由拥有传统车企光鲜履历的“车圈老炮”掌舵,但结局是“门外汉”战胜“车圈老炮”[20] 市场新进入者与复苏尝试 - 哪吒与威马出现“复活”迹象,哪吒母公司或与山子高科重组,威马推动EX5和E5恢复量产[22] - 追觅高调官宣下场造车,首款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第二款对标劳斯莱斯库里南[22] - 传统车企孵化新创品牌及小米汽车等仍在泥潭鏖战[26]
中国汽车行业:年末需关注的三件事 - 业绩、车展与政策-China Auto Industry_ Three things to be mindful of going into year-end_ results, auto shows and policy
2025-10-19 23:58
行业与公司概览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中国汽车行业,重点覆盖新能源汽车领域[2] * 重点分析的公司包括比亚迪、吉利汽车、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等主要整车厂[4][6][7]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驱动因素与展望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初,行业表现将受三大事件驱动:第三季度财报、国际国内车展以及可能的政策延续[2] * 预计2026年乘用车内需持平或下降3-5%,出口和国内市场份额争夺对整车厂至关重要[9] * 政府补贴政策有50%的概率在2026年延续,但可能附加能效条件,正式公告预计在2026年1月[2][41] * 2025年10月9日发布的关于2026-2027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技术要求的公告,要求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车型纯电续航需超过100公里才能享受5%的购置税激励,印证了政策向高能效车型倾斜的观点[42] 主要公司业绩预览与预期 * 预计多数整车厂第三季度业绩将大致符合预期,盈利能力较2025年第二季度环比改善[6] * 比亚迪第三季度单车净利润预计从第二季度的低点5500元人民币反弹至7000元人民币,第四季度进一步改善至8020元人民币,但认为市场共识预期的8000-8500元人民币过于激进[13][17][49] * 将比亚迪2025/2026年盈利预测下调10-12%[6][49] * 吉利汽车2025年至今股价上涨27%,主要受盈利预测上调30%驱动,预计其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0%,并将2025/2026年盈利预测上调约13%[6][15][97] * 蔚来预计第四季度亏损将显著收窄,并可能在2026年第二或第三季度接近盈亏平衡[6][28][30] * 小鹏汽车预计将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29] * 广汽集团预计第三季度净亏损为6-7亿元人民币[14] 公司战略重点与关键事件 * **比亚迪**:产品策略方面,预计将在广州车展推出新设计语言,以应对因车型老化导致的市场份额流失,并计划通过为15万元人民币以下车型部署激光雷达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5C/6C快充功能来提振销量,海外市场预计将贡献2026年约一半的利润[21][24] * **小鹏汽车**:产品路线图包括在现有纯电车型基础上增加增程动力版本,并计划在2026年推出两款入门级Mona品牌纯电SUV和一款高端纯电SUV,11月初的技术日将详细介绍其人形机器人战略[25][26] * **蔚来**:计划在2026年第一季度末推出ONVO品牌下的L80 SUV,起售价可能低至17万元人民币,并将在下半年推出ES7和ES9两款高端纯电SUV[27][28] * **吉利汽车**:预计在2026年实现15%的销量增长,其中出口增长超过50%,国内增长约8%[33] * **零跑汽车**:于10月16日在巴黎首发D系列大型SUV,目标是2026年销量增长超过50%,达到91万辆以上,并计划在未来几年使毛利率接近20%[6][32][33] * **广汽集团**:与京东合作,通过京东平台推出采用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技术的换电车型,并预计与华为的合资企业将从2026年下半年开始积极推出新车型[11][38] * **上汽集团**:将受益于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在2026-2027年推出的18款新车型[38] * **东风汽车集团**:预计在年底前完成私有化,股东将获得约每股6.7港元现金及约0.36股岚图汽车股份,当前股价意味着其新能源业务被低估[6][11] * **中升集团**:计划在年底前公布其海外计划[6] 投资建议与风险考量 * 建议根据风险偏好、投资期限和风格选择不同策略,看好比亚迪在第三季度业绩后至广州车展前的底部布局机会,以及东风汽车私有化、零跑新车型等事件性机会[11] * 对理想汽车的长期前景持保留态度,因其所在的纯电SUV领域竞争加剧可能影响2026年盈利能见度[12][40] * 比亚迪H股目标价为150港元,A股目标价为140元人民币,评级均为增持[4][47][72] * 吉利汽车H股目标价上调至24港元,评级为增持[4][95] 其他重要内容 * 中国汽车股年内整体上涨22%,跑输MSCI中国指数的34%,但个股分化显著,部分股票如零跑、小鹏、东风、华晨中国和蔚来曾创下历史新高[10] * 主要整车厂第三季度财报发布日期列表,例如比亚迪为10月30日,蔚来为11月20日[7] * 提供了对中国汽车市场销量的详细预测表格[44]
零跑冲向年销400万辆?
虎嗅APP· 2025-09-14 21:37
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创始人提出新能源汽车公司最终存活的年销量门槛可能高达400万辆,远超行业此前公认的100万辆标准 [2] - 公司为实现此目标规划了清晰的路径:国内市场通过产品矩阵战略冲击200万辆,海外市场借助合作伙伴渠道冲击另外200万辆 [5][6][7] - 公司当前增长势头迅猛,1-8月全球交付量达32.89万辆,全年有望冲击50万辆,并通过“高性价比”战略和财务改善支撑其长期目标 [5][8][24][26] 销量目标与行业判断 - 创始人判断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中度将高于燃油车,生存门槛将大幅提升至年销400万辆 [2] - 公司将目标直接对标已实现400万辆年销量的比亚迪,跨越了新势力同行 [3] - 海外市场被视为关键增长极,目标是与国内市场各占一半销量,甚至海外体量应大于国内 [6] 当前业绩与增长势头 - 公司连续6个月占据新势力月销量冠军,8月单月销量突破5万台,创下新纪录 [8] - 9月7日单日锁单量达到4663台,创下新纪录 [8] - 1-8月全球累计交付32.89万辆,全年销量目标为50万辆 [8] - 1-7月累计出口2.5万辆,上半年海外销量增速高达1762% [8][20] 国内市场战略与产品矩阵 - 公司采用“高性价比”金字塔产品战略,B系列和C系列SUV作为基本盘,通过尺寸和配置的精准差异切入不同细分市场 [9][10] - C系列三款SUV(C10、C11、C16)在7-8月销量分别同比增长77%、29%和35%,形成“大产品”规模效应且互不挤压 [10] - 产品线持续拓展:全新个性化运动轿跑Lafa 5基于B系列平台首发,定位最高的D系列和更下沉的A系列将于明年面世 [13][14][15][17] - 国内销量冲刺200万路径清晰:B/C系列稳定贡献月销5-6万辆,A系列主攻下沉市场目标月销7-8万辆,D系列品牌向上目标月销2-3万辆,个性化产品如Lafa目标月销1-2万辆 [15][17] 海外市场拓展与合作伙伴 - 公司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借助其成熟体系在海外迅速拥有超过700家销售与服务网点,全球总网点数超1500家 [20] - 产品深度本土化,如完全融入欧洲主流的融资租赁购车体系(例如T03月租金99欧元),B10增程版针对南欧市场,Lafa 5针对欧洲用户偏好 [20][21] - 海外市场进展显著,8月零跑纯电车型在德国市场销量位居中国品牌第一 [20] 财务与品牌竞争力 - 公司上半年毛利润跃升至14%,已进入行业15%-20%的正常水平,净利润随销量增长转正可期 [26] - 积极的产品口碑和售后服务,在“黑猫投诉”平台消费者投诉回复率达100%,处理完成度达74%,位列红榜前茅 [26] - 坚持“高性价比”战略,产品定价对竞品形成压力(如B10上市影响比亚迪元PLUS、吉利银河E5降价),同时通过踏实作风建立品牌吸引力 [24][26]
零跑冲向年销400万辆?
虎嗅· 2025-09-14 14:08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提出年销400万辆的宏大目标,并规划了清晰的国内与海外市场双轮驱动路径以实现该目标 [3][7] - 公司认为电动车行业的生存门槛将高于燃油车时代的100万辆,行业集中度将更高 [1] - 公司凭借高性价比产品战略、精准的产品矩阵布局以及与Stellantis的深度合作,展现出实现目标的潜力 [8][23][33] 公司销量表现与目标 - 公司1-8月全球交付量达32.89万辆,全年销量有望冲击50万辆 [9] - 公司连续6个月位居新势力月销量冠军,8月单月销量突破5万台,创下新纪录 [9] - 公司提出年销400万辆的长期目标,其中国内与海外市场体量计划各占一半,甚至海外可能超越国内 [3][7] 国内市场战略与产品布局 - 公司采用“高性价比”金字塔产品战略,通过C系列(C10、C11、C16)等主销车型精准切入不同细分市场,7-8月销量分别同比增长77%、29%和35% [8][10] - 产品矩阵布局清晰:B、C系列作为基本盘,Lafa等个性化产品开拓新增长点,A系列主攻下沉市场,D系列负责品牌向上 [18][20] - 新车型Lafa 5(定位运动轿跑)将于今年四季度国内上市,A系列和D系列计划于明年面世 [14][17][18] 海外市场拓展与合作伙伴 - 公司1-8月累计出口超过3万台,上半年海外销量增速高达1762% [9][22] - 借助合作伙伴Stellantis的成熟体系,公司在海外已拥有超过700家销售与服务网点,全球总网点数超1500家 [23] - 公司产品已融入欧洲主流融资租赁体系(如T03月租金99欧元),并针对欧洲市场推出B10增程版等本土化产品 [23][24] - 8月公司在德国市场的纯电车型销量位居中国品牌第一 [22] 财务状况与市场口碑 - 公司上半年毛利润跃升至14%,已进入行业15%-20%的正常水平,净利润转正指日可待 [31] - 公司在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的投诉回复率达100%,处理完成度达74%,位列行业红榜前两名 [31] - 公司以“价格杀手”策略推出高性价比产品(如B10定价9.98-12.98万元),并对竞品如比亚迪元PLUS、吉利银河E5等造成降价压力 [26][27]
慕尼黑车展 2025 前瞻:中国队组团出海,BBA 走向「新」时代
36氪· 2025-09-08 07:30
中国车企及供应商欧洲市场拓展 - 零跑、小鹏、长安等中国车企携新品亮相慕尼黑车展 旨在欧洲市场发起攻势[1][2][6] - 零跑新车Lafa 5首秀 采用运动时尚设计风格 今年1-7月海外销量达近25000台 欧洲为核心市场 全年海外销量目标5万-8万台[4] - 小鹏全新P7车型或成车展亮点 G6、G9及上一代P7已在波兰、瑞士等欧洲国家销售[6] 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技术输出 - 地平线首次在慕尼黑车展亮相HSD&征程双产品品牌 展示出海合作车型及与全球顶级Tier1合作进展[6] - Momenta参展并安排试驾车 提供中国自动驾驶技术体验[6] 欧洲本土车企新能源车型发布 - 奥迪推出新一代TT概念轿跑 采用科幻感双座设计 融合TT和R8包豪斯风格 前脸摒弃传统六棱进气格栅[7][8][11] - 宝马基于Neue Klasse平台推出iX3和i3车型 iX3采用缩小鼻孔设计 配备不规则棱镜显示屏和天际仪表屏[10] - 奔驰GLC EV纯电车型配备39.1英寸Hyperscreen中控大屏 设计激进 计划进行国产化[13] - 大众推出电动版ID.Polo(原ID.2) 恢复经典车型命名 并计划推出GTI版本[15][16] 特斯拉欧洲市场表现 - 特斯拉在欧洲各国销量出现两位数百分比下降 中国车企趁机扩大欧洲市场份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