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LAID
icon
搜索文档
入选ICML 2025,Meta/剑桥/MIT提出全原子扩散Transformer框架,首次实现周期性与非周期性原子系统统一生成
36氪· 2025-07-14 17:52
核心观点 - Meta FAIR、剑桥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的联合科研团队提出全原子扩散Transformer ADiT,首次实现用单一模型生成分子与晶体,打破周期性与非周期性系统的建模壁垒 [1][3] - ADiT通过全原子统一潜在表示与Transformer潜在扩散两大创新,显著提升训练和推理效率,生成10,000个样本的时间从2.5小时缩短至20分钟以内 [3] - 模型参数扩展至5亿规模时性能呈现可预测线性提升,为构建通用型生成化学基础模型奠定关键基础 [3] 技术突破 - ADiT设计几乎不引入归纳偏差,自编码器与扩散模型在训练和推理效率上远超传统等变扩散模型 [3] - 首次实现适用于周期性材料和非周期性分子系统生成模型的统一,有效简化生成过程 [5] - 采用变分自编码器(VAE)进行全原子重建,将分子和晶体嵌入共享潜在空间,为统一处理搭建基础框架 [9] 实验数据 - 研究团队选取MP20数据集(45,231个亚稳态晶体结构)、QM9数据集(130,000个稳定有机小分子)、GEOM-DRUGS数据集(430,000个大型有机分子)及QMOF数据集(14,000个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展开实验 [7][8] - MP20与QM9分别对应周期性与非周期性系统,为联合训练提供基础 [8] - GEOM-DRUGS与QMOF进一步拓展模型测试范围,全面检验泛化能力 [8] 性能表现 - ADiT在晶体和分子生成任务中均达到SOTA水平,在有效性、稳定性、独特性和新颖性等关键指标上表现出色 [12] - 联合训练机制带来显著性能增益,同时在QM9和MP20数据集上训练的ADiT全面优于单一数据集训练版本 [12] - 模型规模与性能强相关,DiT去噪器参数量从3,200万增至4.5亿时,扩散训练损失持续降低,有效性比率稳步提升 [13] 效率优势 - 在英伟达V100 GPU上生成10,000个样本时,ADiT推理速度远超等变基线模型,即便参数规模大100倍仍更快 [14] - 在GEOM-DRUGS分子数据集上,ADiT与最先进的等变扩散和流匹配模型表现相当,体现设计通用性 [16] - 基于标准Transformer架构,无需显式预测原子键即可达到与等变模型相当性能 [16] 行业动态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微软研究院与Genentech公司推出多模态蛋白质生成方法PLAID,性能卓越 [17] - 百奥几何发布全球首款全能蛋白质基础模型GeoFlow V2,攻克蛋白质结构预测与设计任务 [17] - 字节跳动Seedance 1.0采用变分自编码器与扩散Transformer结合技术,实现快速高效AI视频生成 [17]
MANTL Becomes First Fintech to Offer Plaid Layer
Prnewswire· 2025-07-09 22:00
公司动态 - MANTL与Plaid Layer达成独家整合,成为首家提供Plaid Layer即时开户技术的金融科技公司,使区域和社区金融机构能够提供与领先数字银行相同的无缝数字开户体验[1] - 该整合使MANTL平台的开户时间从消费者5分钟、企业10分钟缩短至1分钟,通过手机号即可在几秒内完成身份验证和外部账户链接[2] - 已有100多家MANTL客户使用Plaid解决方案,报告显示预订率提高37%,通过MANTL使用Plaid开设的账户超过68万个[4] 技术优势 - Plaid Layer将身份验证和账户链接整合为一个流程,使端到端转化率提升25%,注册流程简化87%[6] - MANTL存款开户解决方案市场领先,消费者开户时间<5分钟,企业<10分钟,贷款申请决策自动化率可达100%[7] - 该技术嵌入存款和贷款工作流,在保证安全合规前提下加速开户流程,提高用户完成申请的成功率[2] 市场影响 - 该合作使区域银行能够与Chase和Chime等大型机构竞争,重新获得竞争优势[4] - 金融机构可借此提升新账户增长、增强客户忠诚度、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保持安全合规[5] - Quontic银行表示该技术显著加速了开户流程,同时维持最高安全标准[3] 公司背景 - MANTL是Alkami旗下团队,提供统一账户开户技术,2025年3月被Alkami Technology收购[7] - Plaid是全球数据网络,覆盖美加英欧12,000多家金融机构,服务包括财富500强在内的数千家企业[8] - Quontic是创新型数字银行,专注于服务中小企业主、零工经济工作者等群体[9]
绕不开的中国稀土
投资界· 2025-07-06 15:25
稀土产业现状与战略地位 - 稀土在电动车中不可或缺,从车灯到主驱动电机均需稀土永磁材料,尤其钕铁硼永磁体性能关键[5][6] - 中国企业控制全球65%重稀土开采、88%精炼产能,超90%钕铁硼永磁体供应[6] - 2010年钓鱼岛事件后中国对日稀土出口配额骤降,主要稀土氧化物价格涨幅超5倍,镝铽铕涨幅达15-20倍[7] 稀土技术壁垒与产业链 - 稀土壁垒主要在加工环节,中国已实现6N纯度提纯,美国仅达2N-3N级别[29] - 中国稀土精炼产量占全球92%,重稀土精炼产能高达99%[30] - 国内政策推动稀土行业整合,从"1+5"方案最终形成北方稀土和中国稀土两大集团[34] 电动车与稀土应用 - 每辆电动车使用1.5-3kg稀土,永磁同步电机装机量份额达96%[21] - 通用奥特能平台SUV每辆使用约160克镝[23] - 钕铁硼永磁体磁能积远超铁氧体,N35牌号可吸附自身重量600倍以上金属[14] 国际竞争格局 - 美国芒廷帕斯矿曾供应全球大部分稀土,但2015年因中国放宽出口配额破产[35] - 2024年芒廷帕斯矿80%营收仍依赖向中国出售精矿[37] - 日本钕铁硼磁体自给率60%,但原料依赖中国供应链[50] 中国稀土产业升级 - 中国钕铁硼产量从全球80%中低端产品升级至2022年高性能磁体出口占全球70%[47][48] - 形成"稀土矿开采-精炼加工-新能源汽车"三角关系,实现内循环[49] - 中国全年钕铁硼产量超30万吨,远超日本4500吨[51]
绕不开的中国稀土
虎嗅APP· 2025-07-04 08:05
稀土供应链现状 - 稀土在电动车制造中不可或缺,尤其主驱动电机性能与稀土永磁材料高度相关,铃木雨燕、福特探险者等车型因稀土出口管制停产 [3] - 中国企业控制全球65%重稀土开采、88%精炼产能,超90%钕铁硼永磁体供应,被CNN称为"升级版芯片短缺" [4] - 2010年钓鱼岛事件后中国对日稀土出口配额骤降,主要稀土氧化物价格涨幅超5倍,镝铽铕涨幅达15~20倍 [4] 稀土技术特性 - 钕铁硼永磁体(含稀土元素钕)是地表磁性最强材料,N35牌号可吸附自身重量600倍金属,使电机效率接近99% [8][9] - 每辆电动车使用1.5~3kg稀土,永磁同步电机装机量占比达96%,通用奥特能平台SUV单车使用约160克镝 [10][11] - 中国稀土提纯技术达6N(99.9999%)超高纯度,美国仍在攻坚2N~3N级别 [16]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 美国芒廷帕斯矿曾主导全球供应(1965-1995),但2015年因中国放宽出口导致价格暴跌而破产,2024年仍80%营收依赖对华出口精矿 [15][19][20] - 中国通过"1+5"方案整合稀土产业,2023年形成北方稀土和中国稀土两家巨头,精炼产量占全球92%,重稀土精炼产能达99% [16][18] - 日本钕铁硼磁体自给率60%但原料依赖中国,中国2022年高性能磁体出口量占全球70%,全年钕铁硼产量超30万吨 [26] 技术替代与产业链 - 特斯拉Model 3通过永磁电机实现续航优化,但2017-2022年将稀土用量减少25%,马斯克计划彻底弃用稀土永磁体 [7][22] - 铁氧体永磁成本低但磁能积远逊钕铁硼,类似石墨替代困境,加拿大Graphite One预计2030年才能投产石墨精矿 [23] - 中国完成"稀土矿开采-精炼加工-新能源汽车"三角内循环,下游需求推动产业链升级 [26]
绕不开的中国稀土
远川研究所· 2025-07-03 20:53
稀土供应链现状 - 中国企业控制全球65%的重稀土开采、88%的精炼产能以及超过90%的钕铁硼永磁体供应[4] - 美国能源部测算重建完整稀土供应链需10年时间,目前其精矿仍需运至中国加工后再返销[5][27] - 中国稀土精炼产量占全球92%,重稀土精炼产能高达99%,提纯技术达6N级别远超美国的2N-3N[27] 稀土在汽车产业的应用 - 电动车平均使用1.5-3kg稀土,永磁同步电机装机量占比达96%,依赖钕铁硼永磁体[17] - 钕铁硼永磁体添加镝或铽可提升耐热性,通用奥特能平台SUV单车使用约160克镝[18][19] - 特斯拉通过优化将Model 3稀土用量减少25%,但永磁体仍占电机成本30%[37][39] 技术壁垒与产业整合 - 稀土分离提纯是核心环节,中国通过政策引导完成行业整合,形成北方稀土和中国稀土两大集团[31] - 海外企业难以规模化生产,日本钕铁硼磁体自给率60%但原料依赖中国,中国年产量超30万吨[45][46] - 中国高性能磁体出口量占全球70%,下游新能源车需求推动产业链升级[44] 历史与竞争格局 - 美国芒廷帕斯矿曾主导全球供应30年,但2015年因中国放宽出口配额导致价格暴跌破产[24][33] - 钕铁硼专利战从日美转向中日,2016年日立金属关键专利被裁定无效,中国逐步掌握话语权[42] - 稀土矿-精炼-新能源车形成内循环三角关系,中国从生产大国转变为消费大国[45]
上市即爆款:小米改写中国新能源汽车格局
经济观察网· 2025-06-27 14:53
小米YU7发布与市场表现 - 小米YU7推出3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25.35-32.99万元,预售3分钟大定数量突破20万台,1小时超28万台[1] - 中信证券预测YU7与SU7稳态销量比为1:2,YU7有望冲击所在价格带销量TOP1和纯电车型销量TOP1[1] - 小米SU7自2024年3月上市至6月初累计销量超25万辆,前5个月月均销量达2.5万辆,远超Model 3[1] 特斯拉的历史贡献与当前挑战 - 特斯拉通过扁线电机、多合一电机、18650圆柱电池等技术推动电动车续航突破300公里,并引领自动驾驶技术发展[3] - 特斯拉上海工厂带动中国新能源零部件供应商超180家,零部件本地化率从30%提升至95%以上[3] - 特斯拉开放300多项专利降低行业技术门槛,激发创新活力[4] - 华尔街日报认为小米YU7预售表现标志着特斯拉在中国首次面临本土品牌实质性威胁[2]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 - 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在纽北赛道创下6分22秒091的圈速,进入全球总榜第三[7] - YU7 Max版电池容量101.7kWh,支持5.2C充电倍率,10%-80%充电仅需12分钟,15分钟补能620km[7] - SU7 Ultra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700TOPS),算力较特斯拉HW4.0提升40%,复杂路况识别准确率达92%[8] 小米生态战略优势 - 澎湃OS系统实现"人-车-家"三位一体智能生态,车载中控屏可控制78%智能家居设备[9] - SU7车主中68%拥有5件以上生态链产品,形成数据反哺闭环[9] - 高盛指出YU7扩展了小米"人×车×家"生态系统边界,增强品牌吸引力[9] - 招商国际认为SU7成功带动手机等业务交叉销售,形成独特生态圈[10]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小米SU7销量连续6个月超过Model 3,YU7与Model Y价格重叠但配置更优[11] - 浙商证券预测2026年小米汽车交付量84.8万台,其中YU7达36万台[11] - 摩根士丹利预计小米2030年营收或突破1万亿元,市值有望对标比亚迪、特斯拉、苹果[11]
因FSD服务无法使用,女车主把特斯拉告上法庭
巨潮资讯· 2025-06-17 11:51
事件概述 - 特斯拉Model 3女车主因购买的FSD服务无法使用将公司告上法庭 [2] - 车主2021年购买Model 3后驱版并支付6.4万元增购FSD服务 [3] - 特斯拉销售人员承诺FSD将在国内通过审批后启用 [3] 技术问题 - 2025年特斯拉通知FSD功能已在国内启用但Model 3未收到OTA推送 [3] - 原因是Model 3搭载的HW3.0系统无法支持FSD功能 [3] - 车主2023年购买的Model S Plaid未配备FSD服务 [3] 消费者质疑 - 车主认为销售时未明确告知Model 3硬件不支持FSD功能 [4] - 特斯拉宣传中对FSD功能描述过于理想化未充分说明硬件限制 [4] - 车主表示若知硬件限制绝不会购买FSD服务 [4] 解决方案争议 - 车主诉求退还FSD费用或将费用转移至Model S Plaid [5] - 特斯拉仅允许2025年5月30日至6月30日期间购新车转移FSD服务 [5] - 车主已购买Model S Plaid且未配备FSD服务 [5] 行业影响 - 事件反映智能汽车行业发展面临的技术与消费者权益问题 [5] - 呼吁加强行业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5]
小米汽车,固态电池新动作
DT新材料· 2025-06-16 23:41
小米汽车固态电池专利技术 - 小米汽车公布"固态电池复合电极与制备方法及包含其复合电极的固态电池"专利,展示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布局 [1] - 专利采用复合电极结构设计,使固态电解质沿集流体厚度方向贯通电极材料层,大幅缩短金属离子传输路径 [2] - 实验室数据显示电极载量达500mg/cm²,2C快充下容量保持率75%,CLTC工况续航1200公里,充电10分钟支持800公里行驶 [2] - 固态电池相比液态锂电池具备更高安全性(热失控风险降低)、能量密度(超1000Wh/L)和低温性能(-20℃放电效率提升20%) [2] - 小米计划2027年小规模示范装车,2030年前后大规模量产,技术路线图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重合 [2] 固态电池技术优势与行业对比 - 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接近理论极限(300-400Wh/kg),固态电池理论能量密度超500Wh/kg [3] - 小米专利中1200公里续航数据对特斯拉Model S Plaid(780km)、蔚来ET7(700km)形成代际压制 [3] - 卫蓝新能源2024年为蔚来提供150kWh半固态电池包,并与华友钴业、恩捷股份等合作推进产业化 [4] 行业竞争格局与车企布局 - 上汽集团计划2024年底在全新MG4上量产新一代固态电池 [4] - 丰田汽车预计2025年小规模试产,2026年初期量产,2027-2028年全面商业化 [4] - 广汽集团计划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并应用于昊铂车型 [4] - 长安汽车预计2026年装车验证,2027年逐步量产全固态电池 [4] - 奇瑞汽车设2026年全固态电池上车目标,2027年规模化量产 [4] 产业链投资布局 - 小米系已投资卫蓝新能源、赣锋锂电、法恩莱特、天目先导、因势新材料等固态电池相关企业 [4]
收评:创业板指跌1.13% 油气、军工股逆势大涨
新华财经· 2025-06-13 15:45
新华财经北京6月13日电 (王媛媛)周五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深成指均跌超1%。截至收 盘,沪指报3377,跌0.75%,成交6054亿元;深证成指报10122.11点,跌1.10%,成交8619亿元;创业板 指报2043.82点,跌1.13%,成交4105亿元。 板块方面,贵金属、石油石化、核污染防治、军工等板块涨幅居前,美容护理、影视、IP经济、多元金 融等板块跌幅居前。 盘面热点 盘面上,油气板块全天强势,科力股份30CM涨停,通源石油等十余股涨停。核污染防治概念逆势爆 发,捷强装备涨停;军工板块午后逆势拉升,晨曦航空涨停,中航成飞涨超10%;黄金股逆势走强,西 部黄金涨停;下跌方面,IP经济概念回调,青木科技等跌逾10%;农药股低迷,辉隆股份跌停。 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下跌。 中国银河证券:5月食品饮料呈现明显的结构性行情,主要系行业整体基本面复苏节奏仍偏稳健,市场 重点关注新渠道与新品类共振带来的α机会(新消费)。展望2025年6月,结构性行情将延续,大众品 板块建议重点关注:1)新品类与新渠道方向的成长性个股;2)关注传统消费龙头的补涨空间,一是啤 酒板块高分红+低估值+旺季 ...
官网显示,特斯拉(TSLA.O)将美国版Model S Plaid车型价格从94,990美元上调至99,990美元。
快讯· 2025-06-13 13:52
官网显示,特斯拉(TSLA.O)将美国版Model S Plaid车型价格从94,990美元上调至99,990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