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ET7
搜索文档
纵横游长江,零跑晒奶奶,奔驰淋黄油,阿维塔开餐厅…… 车企渴望“胆大出奇迹”
汽车商业评论· 2025-11-03 07:06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10月汽车行业营销活动呈现“反套路”和“胆大”的特点,车企通过跨界联名、极限挑战、热点事件营销等多种创新方式吸引消费者注意力 [4][5] - 尽管营销创新推动10月销售数字再创新高,但多起车辆起火事件使“安全”成为行业无法回避的命题 [5] 营销案例总结 奔驰跨界联名麦当劳 - 奔驰为推广11月5日上市的全新纯电CLA,与麦当劳进行跨界联名,将车辆改造为覆盖黄油的“痛车” [6] - 10月16日起通过“在线寻车”、六城麦当劳旗舰店打卡、模仿汉堡广告拍摄等方式进行年轻化营销,使用“堡堡”“麦驰”等网络语言 [8] - 此举被视为品牌为应对老化质疑、吸引新消费群体而采取的“向下兼容”策略 [8] 奇瑞捷途纵横G700横渡长江 - 10月16日,奇瑞捷途纵横G700在长江芜湖段成功完成横渡,被冠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汽车横渡长江” [10] - 此次极限挑战极大地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车辆于10月19日正式上市后,24小时内全球订单量达15,717台,刷新国产豪华越野车首销纪录 [12] 广汽联合京东借势“双十一” - 10月14日,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推出“国民好车”,并宣布新车将于11月9日发布 [12] - 10月22日,京东平台进行1元起拍盲拍测试,该车经历23000多次竞价后拍出7819.34万元天价,收获大量热度 [14] 一汽-大众庆祝3000万辆下线 - 一汽-大众成为国内首家达成3000万辆整车下线的乘用车企,并为此举办长达一个月的整合营销活动 [16] - 活动包括打造“首届汽车文化嘉年华”、推出“3000万甄选款车型”及感恩季福利,截至10月24日已有约13万名车主报名 [18] - 10月30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当日,公司为老用户免费置换新车并“豪送100台新车使用权”,同时拍摄短视频以贴合新生代消费者 [20] 零跑借助“银发标杆”进行人文营销 - 零跑61岁销售奶奶张美芬的经历通过纪录片形式在重阳节(10月29日)传播,被网友称为“银发标杆” [21] - 公司迅速推出“银发力量”培训班,由张美芬带徒,12名学员中有8人月销量突破10台,强化了品牌“有温度”的形象 [23] 阿维塔与长城汽车进行南极测试 - 10月21日,阿维塔12作为全球首辆登陆南极的新能源轿车,搭乘“雪龙”号前往南极中山站进行极地测试 [25] - 10月30日,长城汽车坦克300柴油版以未经特殊改装的量产车型身份出发前往南极长城站承担科考任务 [27] - 南极测试旨在验证产品在极寒环境下的性能,为全球化布局积累技术资本,覆盖“零下50℃到零上60℃”的测试已成为刚需 [30] 极狐等品牌合作综艺节目 - 10月18日,极狐汽车作为“官方专属座驾”亮相音乐竞技综艺《一起开麦吧》,全新阿尔法T5获得大量曝光 [31] - 10月23日,零跑B系列车型成为抖音综艺《今晚组个局》的“艺人指定座驾”,领克则赞助《令人心动的offer》并推出“心动限定版”车型,据悉30%订单来自节目观众 [33] 阿维塔开设“塔式中餐厅”引流 - 10月,阿维塔在全国上线“塔式中餐厅”,为进店用户提供免费五星级标准午餐,旨在通过跨界餐饮服务重塑豪华体验 [35] - 此举措借鉴了宜家、胖东来的思路,被视为在流量成本高企背景下的差异化竞争手段 [37] 小米举办首届员工车展 - 10月11日至12日,小米汽车在北京科技园举办首届员工车展,小米SU7嫩芽黄配色及YU7“紫水晶”定制版实车首次亮相 [38] - 车展涵盖保时捷、AMG等性能车及经典车型,并设有员工自制改装车展区,主题为“热爱是唯一的答案” [40] 理想汽车应对车辆起火事件 - 10月发生多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涉及阿维塔、蔚来、理想、奔驰、保时捷等品牌 [42] - 理想汽车在10月23日其MEGA车型起火后采取正面应对,于10月31日公布原因为“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并主动召回超1.1万辆2024款理想MEGA [45]
理想智驾自研的起点:卫城计划始末
雷峰网· 2025-10-24 17:09
公司核心团队与早期背景 - 郎咸朋、贾鹏、关书伟、王轶伦是推动公司智能驾驶自研的核心骨干 [1] - 2020年公司销量达32624辆,远超内部预期的3000辆目标,是原计划的三倍还多 [2] - 2020年销量超越同期小鹏的16608辆和蔚来的20565辆,在“蔚小理”中实现逆袭 [2] 自研决策的触发因素 - 2021年初,外部竞争压力骤增,蔚来ET7、小鹏P7等竞品发布,岚图等新势力开始模仿增程技术 [4] - 在自动驾驶领域,2020年9月蔚来发布高速NOP,小鹏一个月后推出高速NGP,而公司当时仍依赖供应商方案,存在明显技术差距 [5] - 与供应商Mobileye的“黑盒交付”模式产生冲突,其限制数据接口和硬件改动,使公司意识到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风险 [10][11] - 尝试引入禾多科技作为第二供应商时,因对方拒绝“白盒交付”要求,合作陷入僵局,进一步坚定了自研决心 [14][15] 自研战略的拍板与团队重组 - 2021年1月28日的内部会议上,管理层正式拍板决定自动驾驶必须自研 [23] - 此前被边缘化的郎咸朋因其是自研路线忠实拥趸且以公司战略为重,重新回到智能驾驶团队一号位的位置上 [16][18] - 自研决策得到创始人李想和CTO王凯的全力支持,王凯承诺提供所有需要的资源和条件 [22][23] 首个自研项目“卫城计划”的执行 - 项目目标是为2021年5月25日发布的2021款理想ONE交付全栈自研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时间不足百天 [27][31] - 项目初期团队仅有约50人,经内部调配后扩充至100人 [28] - 公司与处于低谷期的地平线合作,采用边做边测、边测边改的非常规开发模式 [30][32] - 项目执行期间团队面临巨大压力,截至3月31日有三成以上成员选择离开 [32] - 项目最终成功交付,并在当年12月随高速NOA的推出正式完成 [34] 数据闭环系统的关键作用 - 郎咸朋自2018年起搭建名为“波塞冬”的数据闭环系统,为自研提供了重要支撑 [39] - 2020年10月,利用该系统仅用三天就完成了一次大货车并线预警功能的上线,而传统方式预计需要一个月 [40] - 在“卫城计划”中,虽然代码从零开始,但算法训练数据是现成的,极大提升了开发效率 [42] 自研带来的商业成果与技术演进 - 2021年公司交付量达90491辆,同比大增177.4%,其中超过6万名是2021款理想ONE用户,自研智驾系统成为销量增长的直接推力 [43] - 2022年启动“伊利亚特计划”和“奥德赛计划”,分别基于英伟达Orin X芯片和地平线J5芯片开发AD Max和AD Pro平台 [45] - 2022年公司总交付133,246辆,同比增长47.2%,新车型L9和L8在12月交付量均超1万辆 [46] - 在供应链危机中,团队引入国内供应商森思泰克替代博世的角雷达,并最终在L9上大胆拿掉四个角雷达,成为继特斯拉后唯一这样做的车企,为单车节省近千元BOM成本 [48][49] 应对行业竞争与技术路线调整 - 2022年后行业竞争焦点转向城市NOA,小鹏于2022年9月推送城市NOA,华为同期在深圳开通 [52][53] - 为应对华为在2023年4月宣布年底覆盖45城,公司紧急调整计划,李想要求将目标提升至100城 [54] - 团队最初依赖高精地图,但因地图更新不及时问题,转向“轻图”方案,后又演进至无图方案 [56][57] - 2023年12月公司发布OTA 5.0,城市NOA覆盖110城,但同期华为宣布“全国都能开”,小鹏覆盖超200城,公司仍显落后 [58] - 为摆脱追赶局面,公司果断转向端到端研发,以期实现弯道超车 [59]
6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老铺黄金年内第三次涨价;古茗发放200万张2.9元低价咖啡券|创投大视野
36氪未来消费· 2025-10-18 16:37
融资动态 - 埃尔比餐饮完成50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核心业务为咖啡、茶饮、甜品及简餐的运营管理服务 [3][4] - Velotric完成B轮融资,由顺为资本领投,公司为欧美用户打造城市通勤、户外冒险等多条电单车产品线 [5] - 十二肴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非遗食品研发升级和基地扩建,产品融合12个民族非遗技艺与药食同源理论 [6] - 尊远超市完成规模达数十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专注于应用数字科技优化超市运营和顾客体验 [7] - 源禾资本完成对帅克宠物过亿元投资,帅克宠物为宠物食品全产业链供应商 [8] - 哲服定制完成三百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公司聚焦校园服饰定制服务 [9] 公司情报与市场表现 - 老铺黄金将于10月26日进行年内第三次价格调整,近期国内金饰价格持续上涨,老庙足金饰品报价达1290元/克,单日上涨42元/克 [10] - 遇见小面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3亿元,同比增长33.8%,经调整净利润5217.5万元,同比增长131.56% [11] -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透露公司账上资金达41亿元,没有贷款,2025年集团销售额已超184亿元,公司规划将销售额控制在200亿元以内 [12][13] - 一辆蔚来ET7在景区外起火,事发前未发生碰撞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14] 产品与市场活动 - 《黑神话:悟空》将迎更新,PS5平台补丁大小约93.5GB [15] - 古茗开启“早咖模式”,发放200万张2.9元低价咖啡券,活动持续至10月26日 [16] - 泡泡玛特旗下IP小野联名乌镇戏剧节,推出“似水年华”主题手办及快闪活动 [17] - 前行者联名虚拟歌姬洛天依推出“情绪交互”键盘,探索科技产品的情感价值 [18] - 皮革品牌裘真官宣演员宋佳成为品牌代言人 [19] - Grid Coffee联名COACH推出四款限定饮品,此前曾与Gucci、Dior等品牌合作 [20] - 多邻国上线首部原创动画剧集《最后的决战》,共5集,采用日语配音 [21][22] 行业数据与趋势 - 中国现存自行车相关企业达467.99万家,今年年内新增约116.86万家,近三年企业注册量增速明显提升 [23] - 董宇辉“双十一”3天直播累计吸引近7000万人,销售额超3亿元 [24] - 日本5公斤装大米均价达4205日元(约合人民币196元),逼近历史最高水平 [25] - 截至10月11日,中国今年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500亿件,较2024年提前37天达到 [26]
机器驾驶存在安全挑战!苗圩发声
Wind万得· 2025-10-17 06:40
行业核心观点 - 机器驾驶在反应速度和规则执行上具备优势,但面临安全挑战 [2] - 汽车产业链真正的创新机会在于AI生态系统突破,潜在新增市值空间高达2-3万亿美元 [3] - L3级别智能驾驶预计将成为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的主要升级方向 [3] 智能驾驶安全挑战 - 应对“长尾场景”能力不足,机器决策系统对训练数据未涵盖的罕见场景可能失效 [2] - 感知与认知存在固有局限,依赖传感器和算法的环境感知易受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可能降低决策准确性 [2] - “黑箱效应”带来不可控风险,基于深度学习的驾驶系统决策过程不透明,导致行为逻辑难追溯和责任认定困难 [2] 主要车企智能驾驶级别现状 - 特斯拉Model Y和比亚迪仰望U8厂商宣传智能辅助驾驶级别为L4 [4] - 吉利汽车极氪9X、长安汽车深蓝S09、零跑汽车零跑C11、广汽昊铂吴铂HL、蔚来ET7厂商宣传级别为L3 [4] - 理想汽车理想L9、小鹏汽车小鹏X9、长城汽车魏牌蓝山、小米汽车小米SU7、东风岚图岚图知音厂商宣传级别为L2 [4] AI驱动未来机遇 - 决定未来的“3A”机遇包括自动驾驶、AI具身智能和AI数据中心 [3]
小米蔚来接连发生爆燃事故,再不重注安全就晚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15 13:25
小米汽车安全事故与市场影响 - 10月13日成都一辆小米SU7超速失控碰撞后起火,车门无法打开致驾驶员遇难 [3] - 10月9日福建一辆小米汽车坠海,此前高速公路事故致三人死亡 [5] - 事故后小米集团股价一度大跌,市值蒸发数百亿 [5] - 雷军个人账号30天内粉丝净减少29万多,小米汽车门店直播间遭遇大量负面评论 [8][11] 新能源汽车行业安全技术漏洞 - 电车电池热失控具有链式反应特征,与燃油车起火机制存在本质区别 [15] -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存在风险,专业车评人陈震因对功能边界认知不清导致事故 [16][18] - 小米SU7半隐藏式电控门把手在车辆断电后外部无法机械打开,成为逃生障碍 [22][24] - 蔚来ET7在无碰撞情况下发生自燃,虽车门正常打开但亦暴露安全隐患 [20] 行业监管与安全标准演进 - 2026年7月实施的《乘用车后碰撞安全要求》强制规定碰撞后车门应能外部打开且30分钟内车辆不起火 [26] - 2025年9月工信部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强调必须配备机械释放装置 [28] - 新国标实施后车辆自燃将等同于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车企需承担赔偿责任 [28] 车企未来发展方向与消费者教育 - 安全设计需以真实道路场景和最危急情况下用户使用便利性为出发点 [28] - 行业正研发全固态电池,以期从根本上解决电池着火安全问题 [28] - 车企在宣传智能驾驶时应明确强调系统局限性,驾驶员需保持注意力 [29] - 行业需要构建数据透明与责任共担机制,将行车数据接入第三方平台 [29]
8点1氪:“国考”报考年龄放宽至38周岁以下;陈震透露劳斯莱斯事故原因;苹果客服回应“大量iPhone 17系列新机无法激活”
36氪· 2025-10-15 08:12
公务员招录政策调整 -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公务员招录计划为3.81万人,报考年龄上限首次从35岁放宽至38岁,应届硕博研究生年龄上限从40岁放宽至43岁 [3] 汽车行业动态 - 京东宣布联合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和广汽集团于11月9日推出新车,京东方面回应称其角色为提供用户洞察和独家销售,不直接涉及制造环节 [5] - 一辆蔚来ET7在云南大理景区外起火,事发前未发生碰撞事故,车上人员及时撤离未造成伤亡 [11] - 公安部宣布11月1日起全国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全业务数字化办理,车主无需再到车管所验车 [10] - 汽车博主陈震透露其劳斯莱斯闪灵逆行事故原因为对车辆辅助驾驶能力边界认知不清晰,并强调驾驶人为事故第一责任人 [3] 科技与人工智能 - 英伟达AI超级计算机DGX Spark正式交付,提供1 PFLOP AI性能和128GB统一内存,可支持最高2000亿参数模型推理 [20] - 阿联酋规划建设的5吉瓦人工智能园区中,首批200兆瓦设施将于明年投入使用 [20] - 谷歌与世界银行合作,计划利用谷歌云AI技术帮助各国政府构建农业、医疗等关键领域的公共数字基础设施 [21] - 沃尔玛宣布与OpenAI合作,使消费者可在ChatGPT内直接购物并使用“即时结账”功能 [20] 公司财报与业绩 - 摩根大通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44亿美元,同比增长12%,净收入增长9%至471亿美元 [21] - 小商品城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7.66亿元,同比增长100.52%,营收为53.48亿元,同比增长39.02% [21] 公司高管与人事变动 - 香港上市公司董事薪酬榜显示,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以近6.8亿港元总报酬居首,JS环球生活董事长王旭宁以约5.21亿港元位列第二 [10] - 万科原总裁祝九胜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于2025年1月已辞去万科相关职务 [9] - 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内部系统中,严学峰、祝丽丹岗位显示为“待定”,有消息称两人已申请离职 [6] 融资与上市 - “零重力飞机工业”完成A++++轮融资,金额近3亿元,近两个月内累计融资近7亿元 [19] - 小马智行获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拟发行不超过1.02亿股普通股在香港上市 [16] - 轻松健康集团获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拟发行不超过36496400股在香港上市 [17] - 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18] 消费与零售趋势 - 网红面包品牌85度C关闭杭州、上海、南京等多地门店,其母公司美食-KY 2024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业务亏损约2亿元新台币 [7] - 南京德基广场设立会员专属厕所,仅对年消费满20万元或连续180天内消费满10万元的会员开放 [8] - 骑行热潮带动产业发展,中国现存自行车相关企业达467.99万家,今年年内新增约116.86万家 [22] 金融市场与政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量化紧缩可能在未来几个月结束 [13] - 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7.3% [13] - 支付宝平台上的工行积存金因国际金价创新高而访问量超百万,一度出现“不可开户”情况 [12] - 德国9月申请标准破产程序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0.4% [14] - 韩国本月前十天对美出口额同比锐减超过40%,美国已下滑为韩国第三大出口市场 [14] 行业运营调整 - 饿了么平台正在南通、常州等多个城市试点取消骑士超时扣款,改为扣服务分等方式,并优化防疲劳规则 [6] - 苹果客服回应大量iPhone 17系列新机无法激活问题,确认为普遍性故障并已上报处理 [5]
电动困局,BBA折戟!电车沦为杂牌,差在哪儿?
搜狐财经· 2025-10-03 22:46
文章核心观点 - 豪华汽车品牌宝马、奔驰、奥迪在向电动化转型过程中遭遇严重困境,表现为销量与利润大幅下滑,其电动车产品被市场边缘化,品牌价值受损 [1][2][4] - 困境根源在于品牌认知固化、产品力存在硬伤、价格策略失效以及技术底蕴遭质疑,导致在与中国新势力品牌的竞争中全面落后 [2][4] - 公司正通过调整战略、加速本土化合作等方式寻求突围,但面临时间紧迫、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挑战,亟需彻底革新以重塑用户体验和对豪华的定义 [6][7]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净利润出现断崖式下滑,宝马暴跌83.8%,奔驰跌55.8%,奥迪跌37.5% [1] - 全球市场萎缩,中国市场表现尤其惨烈,宝马在华销量下滑15.5%,奔驰跌14%,奥迪跌10.2% [1] - 电动车型销量表现更糟,奔驰纯电销量下降31%,奥迪下降23.5%,仅宝马电动增长18.5%但难掩整体颓势 [1] - 2024年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销量前四名为理想L9、蔚来ET7、ES7、ES6,不见公司身影 [4] 品牌与价格策略 - 消费者对公司的品牌认知固化,仍视其为燃油车王者,电动车被视为过渡品,甚至被贴上"杂牌"标签 [2] - 价格战策略失效,宝马i3优惠超10万,奥迪e-tron打6折,奔驰EQE降价16万,但大幅降价反而伤害了品牌价值 [2] - 当公司电动车售价跌至与国产中高端车同区间(如奥迪Q4 e-tron至25万区间),其豪华光环黯淡,消费者转向配置更高的国产车 [2] 产品与技术竞争力 - 公司电动车多基于"油改电"平台,存在空间局促、底盘布局不合理等先天不足 [4] - 智能化是明显短板,表现为车机卡顿、操作逻辑不佳、L2级辅助驾驶不稳定,与理想L9流畅座舱、问界M5鸿蒙系统相比像上一个时代的产物 [4] - 配置策略吝啬,基础舒适功能常需选装,而国产车已将空气悬架、激光雷达等列为标配,重塑了价值标尺 [4] - 技术底蕴遭质疑,如宝马iX机舱线束杂乱、奔驰电机故障频发、奥迪智能驾驶落后,甚至部分车型仍使用有刷电机等落后技术 [4] 行业竞争格局与公司应对 - 中国新能源渗透率在2025年已超过50%,市场竞争白热化,新势力品牌如理想目标年销70万辆,鸿蒙智行瞄准百万辆 [6] - 公司正加速本土化以应对,宝马与华为、Momenta合作智能驾驶并计划2026年国产新世代车型,奥迪联手华为推智驾系统 [6] - 公司调整电动化目标,奔驰从"2030年全面纯电"改为"新能源车型占比最高50%" [6] - 电动时代的豪华定义已转变为智能化体验、科技平权和用户共鸣 [6]
至境L7杀到 别克“反击”新势力
北京商报· 2025-09-29 21:28
产品发布与市场定位 - 上汽通用别克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发布4个月后,首款旗舰轿车至境L7于9月28日正式上市,共推出5款车型,限时权益价为16.99万至21.59万元 [2] - 至境L7定位为C级中大型轿车,车身尺寸为5032毫米×1952毫米×1500毫米,但其定价已进入B级车市场区间 [3] - 公司高层表示,至境L7代表合资品牌的反攻正式到来,旨在以最前瞻的技术和创新体验对垒造车新势力 [2] 技术配置与性能参数 - 至境L7选择以增程市场切入,搭载“真龙”增程系统,该系统采用252kW增程单电驱,匹配1.5T混动专用发动机和峰值功率100kW发电机 [3] - 该车型百公里综合能耗低至0.5升,纯电续航达302公里,综合续航里程达1420公里,并支持130kW快充,18分钟可完成30%至80%的补能 [3] - 在智能化方面,至境L7采用别克“逍遥智行”辅助驾驶系统,全球首发搭载基于端到端“强化学习”的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并全球首搭高通SA8775P芯片,提供72 TOPS的AI算力 [4]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崛起,造车新势力凭借“用户思维+快速迭代”打法,建立了智能化、年轻化的品牌认知,新能源轿车市场竞争加剧 [2] - 今年前8个月,中国混合动力车型销量达346万辆,同比增长22.8%,混动市场呈现高增长态势 [3] - 行业观点认为,消费者需求多元化使混动车型能更好地解决里程焦虑,此前布局该市场的品牌如理想、问界等销量持续攀升,吸引了更多车企入局 [3] 公司战略与研发能力 - 至境L7是上汽通用获得技术定义权的代表作,其使用的别克逍遥超级融合架构由公司旗下泛亚技术研发中心主导开发 [4] - 公司近期的沟通效率提升,中国团队的自主权和效率明显提高,表现为每周与美国总部开会,且近两个月有通用汽车总部高管来华交流 [4]
蔚来官宣融资进展股权增发顺利完成,此次融资金额敲定,总额达10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9-13 06:47
财务与资本运作 - 公司港股增发价较前日收盘价折让幅度控制在4.2%以内 创港股增发史上最小折扣纪录[1]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达689亿元 流动资产427亿元 缺口超过260亿元 但现金储备仍维持在272亿元[1] - 公司需同时处理四笔即将到期债务 包括2024年发行的5亿美元可转债及与CYVN Holdings签订的第二阶段22亿美元战略投资对赌协议 本次10亿美元增发为应对偿债高峰的关键举措[1] - 公司二季度研发费用环比下降5.5% 但单车研发成本同比上升12%[3] - 公司要求核心供应商签署价格锁定协议承诺未来12个月不涨价 作为交换条件提前支付部分货款[4] - 公司二季度销售费用环比下降12.6% 但客户满意度指数下跌9.3个百分点[7] 生产与供应链 - 第三季度交付指引达8.7-9.1万辆 创历史新高[1] - 新一代900V高压平台项目(雷神计划)预计使整车能耗降低15% 研发投入中30%来自此次增发资金[3] - 合肥第二工厂设计年产能24万辆 投产时间从2026年提前至2025年11月[3] - ET7智能座舱控制器订单排期已延长至2026年一季度[3] - 实现四季度15万辆交付目标需核心零部件供应保障率达98%以上 但目前行业平均水平仅为85%[4] - 换电站单站日均服务车辆从年初312次降至278次 单站日均收入减少约1200元 部分三四线城市换电站利用率跌破50%[6] - 若四季度前不能锁定80%电池供应 毛利率目标可能下调2-3个百分点[7] 战略与技术发展 - 公司正将部分电池研发外包给宁德时代以降低固定成本支出[3] -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首次出现在增发认购名单中[3] - 部分新投资者要求参与产品路线图审议[5] - 公司将部分自动驾驶技术专利注入子公司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为未来分拆上市做准备[6] - 新购车用户终身免费换电次数从每月4次调整为3次[6] - 正与比亚迪洽谈刀片电池采购事宜 但双方在定价机制上存在分歧[6] - 欧洲市场直营门店数量从32家缩减至24家[7] - 技术团队就150亿元研发固态电池或转向半固态电池量产存在分歧[7] - 智能驾驶系统存在两个技术团队并行开发导致研发重复投入[8] 经营目标与挑战 - 公司提出四季度NON-GAAP盈利目标 需将单车毛利率提升至18%以上 同时将销售费用压缩至营收10%以内[4] - 二季度销售费用率仍高达14.3%[4] - 推行"全民营销"制度要求每位员工每月至少带来3个有效客户[7] - 特斯拉Model 2量产计划可能进一步挤压市场份额[4]
奔驰,会步诺基亚的后尘吗?
36氪· 2025-09-10 20:31
公司电动化战略 - 全球首发全新纯电GLC EV和纯电CLA车型 并计划2026年推出至少18款新车 其中电动汽车占主要部分 [1] - 启动对中国新能源畅销车型的拆解分析 基于成果推出MMA纯电架构车型纯电CLA 以及MB EV架构下的纯电GLC [23] - 与Momenta合作 计划为至少五款车型搭载智能驾驶辅助方案 [25] 中国市场表现 - 8月零售量3 7万辆 同比暴跌近25% [1] - 上半年累计零售量29 32万辆 同比下降14% [5][6] - 7月单月零售量仅2 67万辆 环比暴跌超40% 创近五年首次月销跌破2 7万辆记录 [7] - 第二季度中国市场销量140,400辆 同比下降19% 上半年累计293,200辆 同比下降14% [6] 产品竞争力分析 - 新能源车型中仅EQB EQE EQA三款1-7月累计销量突破千辆 分别为1871辆 1713辆 1127辆 [18] - EQB和EQA基于燃油车平台改造 在空间布局和智能化体验存在明显不足 [18] - 电动车被多次曝出电池发热 车辆起火等安全问题 并召回13447辆国产EQC汽车 [20] 市场竞争态势 - 奥迪基于PPE纯电平台的E5 Sportback开启预售 凭借技术 设计和价格吸引消费者 [21] - 宝马新世代纯电SUV iX3发布 电池成本比现有车型低40%-50% 并具备全新操作系统和中国本土数字生态 [4] - 理想 蔚来 问界等新势力品牌持续向上挤压 蚕食传统豪华品牌市场份额 [23] 品牌与渠道变化 - 消费者认知转变 年轻群体更注重智能化 科技化和新能源技术 而非传统豪华车标 [10][12][23] - 上半年23个城市超80家奔驰4S店退网 部分经销商转投新能源阵营 [12] - 大幅降价策略未能挽回销量 A级车最低成交价跌破12 56万元 近乎官方指导价五折 C级 EQA EQB等车型终端优惠超10万元 [9] 行业转型趋势 - 汽车行业竞争逻辑转向三电系统 智能驾驶和用户体验 [18] - 消费者购车逻辑跳出"车标决定价值" 将智能化水平 OTA升级能力及数字生活融合度列为核心考量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