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 GPU芯粒
搜索文档
特朗普「国有化」后,英特尔=美版中芯国际
36氪· 2025-10-10 17:29
文章核心观点 - 英特尔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其晶圆代工业务投入巨大但回报不佳,导致公司现金流紧张和财务困境 [6][8][12] - 近期英伟达等公司的投资以及市场传闻的合作,旨在为英特尔输血并提升其代工业务产能利用率,这引发了市场对英特尔价值重估的预期 [4][19][26] - 在美国政府推动制造业回流的政策背景下,英特尔作为美国本土高端芯片制造的战略资产,其代工业务有望获得长期支持,类比中芯国际在中国的地位 [22][25][26] 英特尔财务状况与症结 - 英特尔固定资产总额达2128亿美元,资本支出为239亿美元,与台积电(固定资产约2500亿美元,资本支出299亿美元)处于同一体量,但远高于高通、英伟达和AMD的总和 [9][10] - 巨额资本开支导致公司自由现金流大幅流出,2024财年为-157亿美元,而台积电为267亿美元,同时高折旧使公司净利润巨亏188亿美元 [9][10] - 公司长期债务从2010年的20.77亿美元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40.26亿美元,账面现金及短期投资仅212亿美元,资金紧张 [11] - 软银、美国政府、英伟达三笔合计159亿美元的投资,达到英特尔2025年上半年账面现金储备的75%,主要用于弥补代工业务的持续性失血 [8][12] 晶圆代工业务表现对比 - 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175.43亿美元和90.84亿美元,同比增速为-7.23%和+5.16%,体量与台积电存在数量级差距(台积电2024年收入897.48亿美元,同比增长33.89%) [16] - 英特尔固定资产周转率2024年仅为0.52,而台积电稳定在0.9-1,反推英特尔整体产能利用率约50%,远低于台积电(2025年预计超90%)和中芯国际(2025年二季度超90%) [16][17] - 低产能利用率导致英特尔难以摊薄重资产业务下的高额折旧成本,这是其盈利的关键障碍 [16][19] 战略合作与市场预期 - 英伟达与英特尔的合作包括为其定制x86处理器和集成GPU芯粒,但协议未涉及芯片代工内容,这留下了未来获得代工订单的想象空间 [19] - 伯恩斯坦估计,2023年英伟达订单占台积电营收的5%-10%,2025年有望达20%,若部分订单转移至英特尔将是对其的巨大助力 [19] - 英特尔同时寻求与苹果、台积电的投资或合作,表明其正借助外部力量提升代工能力,美国政府可能在其中起到推动作用 [21][22][26] 政策背景与发展前景 - 美国芯片制造需求占全球57%,但产能仅占约10%,存在巨大供需缺口,发展本土制造业是特朗普政府的核心政策之一 [22][24] - 传闻中的政策可能要求芯片企业本土生产与进口量保持1:1比例,未达标者将面临高额关税,此举旨在促进美国本土芯片代工发展 [24] - 从商业角度看,芯片设计商如AMD可能采取多供应商策略以维护供应链稳定,这为英特尔承接本土订单提供了潜在支撑 [26][27] - 结合政治扶持和商业逻辑,英特尔代工业务面临重大价值重估机遇,其股价自9月18日以来上涨超50%反映了这一预期 [4][26][27]
英伟达投资方向变了
第一财经· 2025-09-24 09:22
投资规模与频率 - 英伟达2020年至2024年投资初创公司数量分别为2笔、10笔、9笔、47笔、56笔 投资数量从2023年开始明显增加[3] - 英伟达旗下创投部门2024年前9个月投出10亿美元 较前一年增加15%[3] - 截至2024年7月 英伟达参与融资或收购中金额过亿美元的轮次达10笔 其中2笔超过10亿美元[3] - 2024年通过NVentures对私营企业进行至少42项投资 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3] 重点投资领域 - 投资领域包括自动驾驶、显卡集群软件、人形机器人和大模型[3] - 对能源领域核聚变、量子计算、数据中心保持高度兴趣[4] - 继续青睐大模型公司和自动驾驶公司[4] - 量子计算领域投资包括Quantinuum(6亿美元)和PsiQuantum(10亿美元)[5] - 核聚变领域投资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8.63亿美元)[5] 重大战略投资 - 对CPU厂商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1] - 向大模型厂商OpenAI投资最多1000亿美元[1] - 英特尔市值上千亿美元 OpenAI估值在3月已达3000亿美元 最新估值可能站上5000亿美元[1][6] - 英伟达投资额超过微软对OpenAI的130-196亿美元投资 也超过软银300亿美元投资[6] 合作内容与战略意义 - 与英特尔合作:英特尔为英伟达定制x86处理器 集成到AI基础设施平台[7] - 英特尔将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粒的PC x86系统级芯片[7] - 英伟达成为英特尔服务器CPU主要客户及SoC GPU芯粒供应商[7] - 与OpenAI合作建设至少10吉瓦AI数据中心 包含数百万块英伟达GPU[7] - 首个吉瓦系统将于2026年下半年在Vera Rubin平台部署[7] 财务与市场影响 - 英伟达数据中心收入最新季度同比增加56% 略低于市场预期[8] - 建设1吉瓦数据中心成本500-600亿美元 其中约350亿美元用于购买英伟达芯片和系统[8] - 投资消息宣布后英伟达股价涨超3% 博通跌0.24% AMD跌0.78%[10] - 英伟达毛利率在60%以上 客户因成本考虑自研ASIC芯片[9] 行业竞争格局 - 云厂商客户与博通合作自研ASIC芯片 对英伟达构成长期威胁[9] - 博通从新客户处获得超100亿美元AI芯片订单 市场分析认为可能是OpenAI[9] - 英特尔CEO称合作是"改变游戏规则的机会"[10] - 英伟达NVLink72架构此前无法与x86生态融合 合作后英特尔x86 CPU可直接集成[10] - 两家公司仍存在竞争关系 英特尔有AI芯片业务 英伟达有自研Arm架构CPU业务[10] 市场前景与风险应对 - 通过投资绑定OpenAI 抵御ASIC阵营侵蚀风险[10] - 在全球推动"AI工厂"建设 抓住主权AI机遇 为产品打开销路[8] - 直接与大模型厂商合作保障下一代芯片平台销路[8] - OpenAI的AI数据中心建设计划将随进程逐步推进 作为"星际之门"项目的补充[11]
英伟达的抉择:与英特尔 CPU 直连,Grace CPU 何去何从?
雷峰网· 2025-09-23 19:19
合作核心内容 - 英伟达宣布以每股23.28美元的价格收购英特尔普通股,总投资额高达50亿美元,交易完成后可能持有英特尔4%及以上的股份,成为其重要股东[2] - 双方将共同开发多代定制的数据中心和PC产品,以加速应用和工作负载的落地[2] - 在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x86处理器,集成至英伟达的AI基础设施平台;在个人计算领域,英特尔将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粒的x86 SoC[2] - 合作将通过英伟达NVLink实现架构无缝互连,结合英伟达的AI和加速计算优势与英特尔的CPU技术及x86生态[2] 市场反应与竞争影响 - 消息公布后,英特尔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一度猛涨超30%,收盘涨幅达22.77%,报收30.57美元;英伟达股价也上涨3.49%[3] - AMD股价一度大跌超5%,后反弹收跌0.8%;Arm股价一度大跌7%,最终收跌4.5%[3] - 分析指出,x86 RTX SoC将直接与AMD的APU竞争,考虑到英特尔在PC和笔记本CPU市场约79%的份额和英伟达在图形GPU市场约92%的份额,两者结合将对AMD在集成显卡领域的优势形成威胁[3] - 对于AMD,其服务器产品也会受到影响,AMD的超算主机依赖的Infinity Fabric在连接速度和数据一致性方面相比英伟达的NVLink显得逊色,其主导的标准生态也可能失去主导位置[3] 技术整合与挑战 - 合作的关键在于NVLink技术的深度整合,但英特尔CPU与NVLink整合后的产品业务规模潜力具有不确定性[5] - 实现统一内存需要从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的全面配合,x86开放的软件生态要支持这样的变化需要较长时间[5] - 统一内存对于AI尤其是模型训练非常友好,业界有动力改造上层的操作系统和软件[5] - 通过NVLink技术,英伟达和英特尔可以实现GPU与x86处理器之间的直接连接,绕开传统PCIe连接的限制,优化内存访问结构以提升系统效率[7] 对英伟达自研Grace CPU的潜在影响 - 客观上,英特尔CPU + NVLink的组合会成为英伟达基于Arm架构的自研Grace CPU的竞争者[6] - Grace CPU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其对GPU语义的打通,而非独立性能的优越性,在英伟达内部一直饱受争议,在DGX服务器中更多是主机控制的附属角色[6] - Grace所依赖的Arm架构在服务器应用软件生态上尚未完善,而x86架构在数据中心和企业市场拥有数十年的积累,软件、工具链非常完善[6] - 如果DGX服务器实现了与x86至强处理器的直接连接,其能扩展的用户群体将远超基于Arm Grace的系统[7] 英特尔代工业务现状 - 英伟达CEO黄仁勋被问及是否会选择英特尔作为代工厂时谨慎回应称一直在评估英特尔的制造技术,合作CPU将采用何种制程双方均未正面回答[9] - 2023年,英特尔代工部门亏损高达70亿美元,2024年亏损扩大到134亿美元,占公司整体亏损的71%[10] - 2025年第二季度,英特尔代工业务营收44亿美元,同比微增3%,但其中大部分收入依然来自英特尔自身的内部订单[11] - 分析认为,英伟达和英特尔的合作仅限于设计,协议中并未明确涉及代工业务,预计这项投资对英特尔的代工业务帮助有限[11] 合作历史与战略意义 - 早在2000年初期,双方就有过合作关系,2004年曾签署技术授权协议,但2008年因英特尔Nehalem处理器产生纠纷,2009年英伟达起诉英特尔,2011年和解,英特尔向英伟达支付15亿美元[14][15] - 此次合作对于英特尔,将更多利好其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事业部,使其能够实现x86服务器的CPU到GPU级互联,并借助NVLink技术重新融入AI数据中心市场[16] - 对于英伟达,合作使其有机会重新获得一些与x86相关的重要技术IP,进一步扩展其NV DGX/xGX服务器生态,这是英伟达多年来最为觊觎的领域[16] - 从财务投资角度出发,英伟达已经赚到,但英特尔作为科技公司想要真正翻身最终还是要靠技术和产品[16]
英伟达千亿美元联手豪门与新贵 扩充AI算力版图
中国经营报· 2025-09-23 13:58
英伟达与OpenAI合作 - 英伟达将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 共同建设至少10GW规模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该中心将使用数百万片英伟达GPU训练OpenAI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2][3] - 项目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使用英伟达Vera Rubin平台上线 投资将根据每GW部署进度分批进行[3] - 数据中心规模达10GW 相当于全球人工智能工作负载预计电力需求44GW的四分之一 将使用多达500万颗英伟达AI芯片 相当于英伟达今年全年预计出货总量[3] 合作背景与影响 - OpenAI每周约7亿人使用ChatGPT 算力瓶颈长期制约其模型迭代与业务拓展 合作将极大补充其算力资源[4] - 合作绕过中间商微软 直接降低算力获取成本 英伟达通过锁定高端GPU独家采购订单深度介入大模型训练技术标准制定[5] - 消息公布后英伟达股价上涨近4% 市值突破4.5万亿美元[4] 英伟达与英特尔合作 - 英伟达宣布以每股23.28美元价格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 双方将共同开发AI基础设施及个人计算产品[6][7] - 合作三大方向:通过NVLink技术实现CPU与GPU连接 英特尔为英伟达定制开发x86架构CPU 面向个人计算市场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粒的x86 SoC[6] - 消息公布后英特尔股价短时拉升近30% 收盘上涨22.77%至30.57美元/股 市值达1427亿美元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突破50%[7] 战略布局分析 - 英伟达一周内达成总计1050亿美元合作 通过与OpenAI和英特尔合作扩张生态版图 将硬件性能优势转化为生态主导权[2] - 与英特尔合作属战略性防御布局:借助英特尔先进封装与晶圆代工能力缓解高端芯片产能瓶颈 依托PC端渠道优势渗透终端AI加速赛道[7] - 投资英特尔旨在获得英特尔集成显卡XE市场份额 可能推出英特尔CPU集成英伟达显示芯片的组合[7] 行业发展趋势 - 美国科技巨头合作明显增加 包括Arm、微软、英伟达、甲骨文、OpenAI共同开启Stargate项目建设AI基础设施[7] - AI竞赛从单点技术比拼升级为系统级对抗 万亿级研发投入与高失败风险使合作成为分摊成本共享收益的必然选择[8] - 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后需通过CPU与GPU异构计算 软硬协同优化等跨架构协同模式榨取剩余性能红利[8][9] 对中国市场的启示 - 国内企业需加强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 在AI算力领域占据一席之地[2][9] - 应聚焦存算一体芯片、光子计算、量子计算等下一代架构 避开传统芯片赛道专利壁垒[10] - 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攻关工业、医疗、金融等行业垂直大模型 以场景落地反推技术迭代[10]
英伟达重金入股英特尔:一笔不可思议的投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1 19:48
合作概述 - 英伟达与英特尔宣布达成合作 共同开发AI基础设施及个人计算产品 同时英伟达以每股23.28美元价格向英特尔普通股投资50亿美元 [2] - 合作包括三大领域:使用英伟达NVLink技术实现CPU与GPU无缝互联 英特尔为英伟达AI平台定制x86架构CPU 英特尔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粒的全新x86 SoC面向PC消费市场 [6] 市场反应与估值影响 - 英特尔股价在合作宣布后瞬间拉升近30% 市值达到1295亿美元 今年涨幅47.53% [6] - 合作使英特尔获得AI产业链核心玩家的订单和生态背书 估值逻辑从传统CPU供应商跃升为AI基础设施重要参与者 [10][11] 战略意义与协同效应 - 对英特尔而言 50亿美元投资改善现金流 同时获得英伟达客户身份 直接嵌入英伟达产品体系 [10] - 英特尔将基于英伟达NVLink技术开发定制化数据中心CPU 可能成为英伟达系统级解决方案标配 [10] - 潜在代工合作机会:英伟达可能将部分CPU或GPU芯粒交由英特尔代工 分散供应链风险并为英特尔带来实质性订单 [11] - 对英伟达而言 可借助英特尔成熟x86生态在PC领域加速渗透 覆盖年营收近500亿美元的市场(数据中心CPU市场250亿美元 笔记本电脑年销售1.5亿台) [12] 技术整合与生态融合 - 合作重点包括基于NVLink技术实现CPU与GPU深度协同 针对数据中心和高端客户端市场优化 [14] - 英伟达通过合作将x86架构扩展到支持NVLink 72扩展(原仅支持PCIe接口) 实现GPU生态、Arm生态和x86生态交融 [16] - 英伟达明确表示不影响自有Arm产品路线图 包括下一代Vera CPU和基于Arm的Thor处理器、N1处理器开发 [16]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合作对AMD形成直接竞争压力 AMD原本凭借CPU-GPU协同方案在数据中心市场取得突破 [14] - Arm阵营在云计算和AI加速芯片领域面临新竞争 尽管云巨头自研芯片策略使市场竞争维度复杂化 [15] - AI基础设施竞争转向全栈整合 包括CPU、GPU、网络、内存及软件生态的综合较量 [16] 政府角色与投资背景 - 美国政府8月入股英特尔 但英伟达CEO黄仁勋强调特朗普政府未参与此项合作 合作只关乎技术与产品 [8]
英伟达重金入股英特尔:一笔不可思议的投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1 19:30
合作概述 - 英伟达与英特尔宣布达成合作 共同开发AI基础设施及个人计算产品[2] - 英伟达以每股23.28美元价格向英特尔普通股投资50亿美元[2] - 合作包括三大产品领域:用NVLink技术实现CPU与GPU互联、英特尔为英伟达AI平台定制x86架构CPU、面向PC市场推出集成RTX GPU芯粒的x86 SoC[4] 市场反应与财务影响 - 合作宣布后英特尔股价单日拉升近30% 市值达1295亿美元 年内涨幅47.53%[4] - 50亿美元投资改善英特尔现金流 增强市场信心[7][8] - 美国政府8月入股英特尔 但英伟达CEO强调合作仅关乎技术与产品[6] 技术合作细节 - 英特尔将基于英伟达NVLink技术开发定制化数据中心CPU[8][11] - 通过NVLink技术将x86架构扩展到支持NVLink 72连接 实现GPU与CPU深度协同[12] - 合作覆盖年营收近500亿美元市场 包括250亿美元数据中心CPU市场和年销1.5亿台的笔记本电脑市场[10]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英特尔获得AI产业链核心玩家订单和生态背书 估值逻辑从传统CPU供应商跃升为AI基础设施参与者[8] - 合作对AMD形成竞争压力 AMD在数据中心市场面临更激烈角逐[11] - Arm阵营不受影响 英伟达承诺继续推进Arm产品路线图包括下一代Vera CPU[12] - 潜在代工合作机会:英伟达可能将部分CPU或GPU芯粒交由英特尔代工 分散供应链风险[9] 产业格局演变 - AI算力需求暴涨推动产业逻辑重塑 CPU与GPU深度协同成为提升算力效率的必然选择[11] - 未来AI基础设施竞争转向CPU、GPU、网络、内存及软件生态的全栈整合[12] - 英特尔代工业务仍面临挑战 预计持续亏损至2027年[9]
一笔不可思议的投资:英伟达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07:07
合作概述 - 英伟达与英特尔于9月18日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AI基础设施及个人计算产品 同时英伟达以每股23.28美元价格向英特尔普通股投资50亿美元 [1] - 合作涵盖三大领域:通过NVLink技术实现CPU与GPU无缝互联 英特尔为英伟达AI平台定制x86架构CPU 以及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粒的x86 SoC面向PC消费市场 [1] - 消息公布后英特尔股价单日大涨22.77%至30.57美元/股 市值达1427亿美元 年内累计涨幅突破50% [1] 资本与战略影响 - 50亿美元投资显著改善英特尔现金流状况 叠加此前美国政府和软银投资 增强市场对英特尔的信心 [4] - 英特尔获得英伟达AI生态背书 其CPU产品将嵌入英伟达系统级解决方案 估值逻辑从传统CPU供应商转变为AI基础设施重要参与者 [4][5] - 潜在代工合作受关注 若英伟达将部分CPU或GPU芯粒交由英特尔代工 可分散供应链风险并为英特尔代工业务带来实质性订单 [6] 技术协同与市场机会 - 通过NVLink技术实现CPU与GPU深度协同 针对数据中心和高端客户端市场优化算力效率 [7][8] - 合作覆盖年营收近500亿美元市场 包括25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CPU市场及年销量1.5亿台的笔记本电脑市场 [7] - 英伟达借助英特尔x86生态扩大服务器市场渗透 英特尔则通过英伟达算力需求开拓CPU-GPU联动新增长点 [8]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合作对AMD形成直接竞争压力 AMD需强化其CPU-GPU协同技术方案以应对两大巨头联合 [9] - Arm阵营在云计算和AI加速芯片领域持续扩张 但x86架构仍主导企业云实例市场 [9] - 英伟达同步推进Arm架构产品线 包括下一代Vera CPU及用于机器人的Thor处理器 强调合作不影响Arm路线图 [9] 技术生态整合 - 英伟达通过合作将x86架构支持扩展到NVLink 72级别 此前仅Arm架构支持该扩展 [9] - AI基础设施竞争转向全栈整合 涵盖CPU、GPU、网络、内存及软件生态的综合能力 [10]
芯片圈最离谱的“CP”,即将改写行业规则
虎嗅· 2025-09-19 20:06
合作核心内容 - 英伟达宣布以每股23.28美元的价格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双方将联合开发面向PC和数据中心的新款芯片 [1] - 英特尔股价受此消息影响暴涨22.77%,创下近40年最大单日涨幅 [1] - 合作将围绕引入NVLink技术实现CPU与GPU的C2C直连、英特尔为英伟达定制x86处理器、以及英特尔推出集成NVIDIA RTX GPU芯粒的x86 SoC三点展开 [3][5] 技术合作细节与影响 - NVLink的引入将取代PCIe总线,实现更低延迟、更高带宽的CPU与GPU直连,此举被视作对“PCIe盟主”英特尔的收编 [3] - 英特尔将为英伟达AI基础设施平台定制x86处理器,未来可能用于替代当前AI加速卡中的Arm架构Grace CPU [4][5] - 在PC领域,英特尔将推出集成NVIDIA RTX GPU芯粒的x86 SoC,有望解决协同效率瓶颈并开创“高性能计算轻薄本”新品类 [5][8][9] 潜在战略意图与行业影响 - 合作被视为X86生态与NVLink技术的优势互补组合,英伟达50亿美元投资是对英特尔的“信心票”,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财务意义 [13][14] - 尽管双方领导人在电话会上回避细节,但业界认为未来存在英伟达部分产品由英特尔代工的可能性,以改变对台积电的单一供应商依赖并获得更高议价权 [14][17][19] - 此次合作可能冲击由英特尔等十家行业巨头成立的Chiplet标准联盟及其UCIe协议,因英特尔转向NVLink [11] - 合作可能促使现有的“Wintel”联盟拓展为“NV-Wintel”组合,从而深刻改变PC行业格局 [20]
NVIDIA 向英特尔投资 50 亿美元 共同开发 AI 基础设施和个人计算产品
经济观察网· 2025-09-19 11:00
合作核心内容 - NVIDIA与Intel达成战略合作 NVIDIA投资50亿美元以每股23.28美元认购英特尔普通股 [1] - 双方通过NVIDIA NVLink技术实现架构互连 融合NVIDIA AI加速计算与英特尔CPU技术及x86生态 [1] - 合作开发多代定制数据中心和PC产品 覆盖超大规模 企业级和消费级市场应用 [1] 技术整合方向 - 英特尔为NVIDIA定制x86处理器 集成至NVIDIA AI基础设施平台推向市场 [1] - 英特尔推出集成NVIDIA RTX GPU芯粒的x86系统级芯片 用于驱动需要先进CPU与GPU集成的PC产品 [1] 管理层观点 - NVIDIA首席执行官认为AI推动工业革命 合作将CUDA架构与x86生态结合奠定新计算时代基础 [2] - Intel首席执行官强调x86为现代计算基石 结合制程技术与NVIDIAAI优势可实现行业突破 [2] 财务表现对比 - 英特尔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29亿美元 同比微增1亿美元 客户端计算业务收入79亿美元同比下降3% 数据中心与AI业务收入39亿美元同比增长4% [2] - NVIDIA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第二季度收入467亿美元 环比增长6% 同比增长56% [3] 业务范围说明 - 合作计划不涉及英特尔代工业务 [2]
英伟达50亿美元下赌注,给CPU和GPU「修高速」
36氪· 2025-09-19 09:42
投资交易核心 - 英伟达宣布以每股23.28美元的价格向英特尔普通股投资50亿美元 [1] - 投资完成后,英伟达预计将持有英特尔4%以上股份 [1] - 受此消息影响,英特尔股价收盘上涨22.77%,英伟达股价上涨3.54% [3] 战略合作内容 - 在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x86处理器 [3] - 在个人计算领域,英特尔将面向市场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粒的x86系统级芯片 [3] - 双方通过NVLink技术实现架构无缝互连,融合英伟达在AI与加速计算领域的优势以及英特尔的CPU技术与x86生态 [5] 技术演进与行业影响 - 过去,PCIe是连接CPU和GPU的主要总线标准,但其带宽和延迟成为高性能计算的瓶颈 [6] - 2021年,英伟达首次公开宣布基于ARM架构的Grace CPU,并深度集成NVLink互连技术,实现了CPU和GPU之间的直接连接 [6] - 未来,通过让英特尔的x86 CPU支持NVLink,英伟达将NVLink的应用范围从其自有的Grace/DGX生态系统扩展到更庞大的x86服务器和PC生态 [9] - 此举将使更多企业和开发者能够利用NVLink的高速互连优势,进一步巩固英伟达在加速计算领域的领导地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