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QL

搜索文档
冲破垄断!中国数据库交出关键答卷:本地部署首超甲骨文!
新浪财经· 2025-08-20 12:22
数据是AI时代的核心资产,数据库则是承载数据价值的基石。作为全球知名软件公司,甲骨文 (Oracle)曾是数据库领域的绝对巨头。而近日,根据《金融电子化》对国有六大商业银行使用数据库 情况的调研结果,曾经无处不在的甲骨文数据库,如今仅存在于"少量业务系统"。取而代之的,是 GaussDB、TDSQL、OceanBase、GoldenDB、TiDB等国产数据库。其中,华为云GaussDB拔得头筹,业 务系统应用占比最高。早些时候IDC《2024年下半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跟踪报告》也显示:华 为云数据库以13.9%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占据中国数据库市场霸主地位数十年的甲骨文,登顶中国本 地部署市场第一的宝座。 如何把握数据自主权 想要了解数据库在IT架构中的核心价值,就要了解它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所处的位置。据相关专家介 绍,在IT架构里,数据库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上接业务应用,下连操作系统与芯片,是保障系 统稳定的"腰部力量",因此被誉为"软件皇冠上的明珠"。随着国际科技竞争加剧,数据库领域的自主可 控,已成为维护国家技术主权、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重要需求。 回溯甲骨文等国外软件巨头在中国发展 ...
被踢出中国市场,曾垄断中国30年,却扬言绝不培养中国员工
搜狐财经· 2025-08-11 17:05
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 - 1989年进入中国市场,凭借Oracle数据库技术迅速占据中国金融行业核心系统70%的市场份额 [3] - 2000年上海陆家嘴总部启用,创始人拉里・埃里森称中国是超越微软的关键战场 [3] - 2003年中国移动升级计费系统时,甲骨文开出2000万元软件费外加10年每年20%的服务费 [5] - 2006年中国联通因系统升级未用甲骨文指定团队被罚款4000万元 [7] - 2012年国家电网尝试迁移数据时,甲骨文切断技术支持导致华北电网部分节点瘫痪 [9] 甲骨文的商业霸权与区别对待 - 对中国客户采取高额收费和强制服务条款,如中国移动被迫接受10年每年20%的服务费 [5][7] - 技术决策层全由美国人把控,中国工程师专利常被署上外籍主管名字 [10][12] - 2010年创始人埃里森公开声称不需要培养中国工程师,只需会操作即可 [10] 中国企业的技术突围 - 2008年阿里巴巴因甲骨文服务费暴涨至2000万,决定自研数据库OceanBase [14] - 2013年OceanBase在双11以零故障完成首秀,事务处理速度比甲骨文快20% [15] - 华为研发GaussDB,工商银行使用后硬件成本降低75%,并发处理能力提升3倍 [19][23] - 腾讯TDSQL支撑微信红包每秒14亿笔交易,性能比甲骨文高40% [19] - 2016年财政部要求政府部门采购国产软件比例不低于70%,甲骨文份额暴跌 [21] - 2019年央行要求银行在2021年前完成核心系统国产化改造 [21] 甲骨文的市场衰退与退出 - 2019年甲骨文在中国市场份额从垄断峰值跌至近乎归零 [27] - 2020年对多家中国科技企业提起"知识产权窃取"诉讼,彻底失去中国市场 [27] - 2022年收购Cerner失败,公司债务飙升至800亿美元,被迫砍掉AI研发项目 [30] - 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仅剩5%,远低于亚马逊(35%)和微软(22%) [30] - 2024年在美国国防部100亿美元云计算合同竞标中完败于亚马逊和微软 [32] 国产数据库的崛起 - 国产数据库在中国市场份额从2019年开始迅速提升,2024年已达80% [25] - 电科金仓覆盖三甲医院核心系统,达梦数据支撑国家电网调度系统 [25] - 崖山数据库让水务集团运维成本降低80% [25]
被踢出中国市场!垄断中国市场30年,曾狂言绝不培养中国员工
搜狐财经· 2025-08-10 08:30
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的衰落 - 2019年5月甲骨文中国研发中心裁撤近千名员工 直接关闭整个研发中心[1] - 创始人拉里・埃里森明确表示"永远不会让中国人进入公司高层" 这种态度影响了公司在中国的发展[2] - 曾占据中国80%以上的数据库市场份额 但最终在国产替代浪潮中仓皇撤退[2] 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策略问题 - 公司内部划定中国员工职业上限 能力出众的中国工程师成果被美国同事拿走 申诉时被告知"华人不适合做管理岗位"[6] - 对中国客户采取强硬手段 2006年因中国联通未使用指定团队开出4000万元罚单[8] - 对国家电网停止技术支持导致部分变电站监控系统瘫痪 最终迫使国家电网道歉[10] 关键客户的反抗与国产替代的兴起 - 2008年甲骨文对淘宝年度服务费从800万元涨至2000万元 促使马云决定自研数据库[11] - 王坚博士团队研发的OceanBase在2013年双十一支撑350亿元交易额无故障[12] - 2017年OceanBase在国际性能评比中超过甲骨文拿下世界第一[14] 市场份额的快速流失 - 在中国政府项目市场份额从90%以上降至60%以下[16] - 2018年中国建设银行全面停用甲骨文数据库 改用OceanBase和GaussDB[17] - 国家"自主可控"政策推动 财政部要求政府优先采购国产数据库 央行要求银行2021年前完成核心系统国产化[17] 全球市场竞争力的衰退 - 2024年3月财报显示甲骨文全球云服务市场份额仅5% 远落后于亚马逊和微软[20] - 为转型花费280亿美元收购Cerner 导致背负800亿美元债务[21] - OceanBase性能已达甲骨文1.5倍 华为GaussDB获得国际最高安全认证EAL4+[2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阿里OceanBase成功后 华为推出GaussDB 腾讯研发TDSQL 形成国产数据库阵营[14] - 国际三大数据库巨头垄断被打破 甲骨文曾在中国占据70%以上市场份额[25]
躺赚 30 年的甲骨文:拒培华工耍傲慢,终被中国企业踢出局
搜狐财经· 2025-08-10 03:09
行业格局演变 - 甲骨文1989年进入中国时占据技术代差优势,迅速拿下中国数据库市场90%以上份额 [4][6][8] - 2000年代甲骨文每年从中国市场获取数十亿美元软件授权和维护费,形成技术垄断 [9] - 2020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达371.6亿元,国产厂商份额反超至80%,亚太市场占比60% [39][42] 公司战略失误 - 甲骨文对中国客户采取高压政策,例如2008年向中国联通开出6000万元天价罚单 [11] - 创始人埃里森公开表示"不让中国人进入高层",中国研发中心800名员工中90%为华人但无技术总监职位 [13][15] - 2019年甲骨文中国研发中心突然裁员900人,实施战略性撤退 [44] 技术突破路径 - 阿里2008年启动自研数据库项目,2013年双11期间OceanBase成功支撑350亿元交易额零故障 [20][27][29] - 华为GaussDB和腾讯TDSQL相继推出,2017年OceanBase以每秒4200万笔交易打破世界纪录 [31] - 国产数据库形成完整技术生态,覆盖底层架构到产业配套 [39] 政策驱动因素 - 2016年财政部要求政府采购优先选择国产数据库,政府部门份额断崖式下跌 [33][35] - 2019年央行要求银行2021年前完成核心系统国产化改造,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全面切换 [36][38] - 政策推动下国产数据库在金融、政务等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 [38] 市场竞争态势 - 甲骨文全球云服务份额降至5%,技术优势被中国厂商快速追赶 [53] - 中国数据库产品向东南亚、非洲等市场扩张,形成技术输出能力 [42] - 麦肯锡预测2030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将达1200亿元,国产化率超90% [42] 行业规律验证 - 技术垄断导致创新停滞,甲骨文在云计算浪潮中反应迟缓 [46][47] - 中国工程师外流加速技术扩散,甲骨文自身培养出竞争对手 [48] - 历史规律显示IBM、微软、诺基亚等垄断企业均因傲慢态度衰落 [51]
数据库大内卷 AI功能竟成为“皇帝的新装”
搜狐财经· 2025-07-19 08:09
信创产业时间窗口 - 国资发79号文件要求2027年底前实现央企信息化系统信创替代,数据库作为核心组件面临紧迫时间窗口 [2][3] - 目前距离大限仅剩不到两年时间,行业进入"生死时速"阶段 [2]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数据库企业近300家,形成三大阵营:学院派(达梦/金仓/南大通用/神舟通用)、巨头系(OceanBase/腾讯云/华为GaussDB)、创业新势力(海量数据/星环/亚信) [3] - 金融业占据数据库市场20%份额,是兵家必争之地,"得金融者得天下" [6] - 当前国外数据库在银行核心系统占比仍超80%,存量市场巨大 [18] 技术发展现状 - 国产数据库在党政领域替换率达80%,金融非核心系统达50%,但核心系统仅15% [9][10] - 与Oracle相比,国产数据库在性能差距较小,但易用性和生态工具链(监控/备份/迁移等)存在明显短板 [15] - 银行核心系统迁移面临零宕机、零数据丢失、随时可回退等严苛要求,难度堪比"飞行中换发动机" [13] 金融行业挑战 - 银行核心业务(存贷汇)对稳定性要求极高,目前由腾讯TDSQL、OceanBase、华为GaussDB等五大厂商主导 [13] - 保险行业面临业务复杂(保单周期数十年)、非结构化数据多、系统迁移难度高等特殊挑战 [19][20][21] - 证券行业对微秒级响应要求苛刻,国产数据库在极端场景稳定性仍待验证 [21] 市场发展趋势 - 2020-2023年为银行选型测试期,2023-2025年进入建设交付期,2025年后将全面切入核心业务 [13] - 区域性银行和证券保险机构从2024年开始加速国产化改造 [18] - 数据库厂商为抢占市场采取低价策略,2024年仅2-3家上市公司盈利,多数处于亏损状态 [26] AI技术应用 - 70%数据库厂商已标榜AI属性,但实际生产环境中AI功能多为噱头,非核心需求 [28][29] - AI在查询优化、自治运维、数据备份等环节具有应用潜力,但短期内难改行业格局 [30] - 向量数据库声量与市场份额不成比例,过度投入AI可能拖累企业真实竞争力 [29]
独家丨王慧星正式晋升成为腾讯副总裁
雷峰网· 2025-06-24 20:55
腾讯高管晋升 - 王慧星晋升为腾讯副总裁,分管腾讯云多个部门包括云产品二部、云产品四部、云产品技术支持部、云技术运营服务部以及腾讯云安全,虚线分管云产品一部,直接向汤道生汇报 [2] - 王慧星2004年加入腾讯,早期参与QQ、QQ空间等社交平台后台技术架构设计,为腾讯社交霸主地位奠定基础 [2] - 王慧星全面负责腾讯云研发团队,从无到有建设云基础产品体系,优化产品性能,打造TDSQL、TRTC等业内领先产品 [2] 腾讯云发展 - 腾讯云在基础产品性能持续优化方面取得进展,形成专业高效的产研团队 [2] - 腾讯云已建立主要基础产品体系,并开发出多个业内领先产品如TDSQL和TRT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