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电动车
icon
搜索文档
涛涛车业港股IPO:账面“不差钱”仍要募资 市场份额“全球第二”有无水分?
新浪证券· 2025-11-14 00:29
公司港股上市计划与募资合理性 - 公司发布港股招股书 寻求A+H股上市布局 [1] - 公司于2023年3月在A股上市募资20.07亿元 仅两年半后即计划港股募资 [1][12]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 公司账面货币资金17.18亿元 有息负债7.85亿元 资产负债率低于35% 显示并不差钱 [12] - 公司A股IPO部分募投项目进度缓慢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年产100万台智能电动车建设项目投资进度58.99% 年产4万台大排量特种车建设项目投资进度45.47%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投资进度32.32% [12] 市场份额与行业排名争议 - 公司港股招股书称 按收入计 2024年在全球电动低速车行业中排名第二 全球市场份额约为8.4% [1][3] - 公司2024年营收为29.77亿元 而头豹研究院报告显示 国内低速电动车行业第一梯队为营收百亿元级以上企业 包括金彭、盛昊、淮海、海宝 [1][3] - 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 公司2024年30亿元营收在国内最多排名第五 与招股书宣称的全球第二存在较大出入 [3][4] - 招股书披露排名第一的“公司A”收入为4.8亿美元(约合34.6亿元人民币) 市场份额34.6% 并称其成立于2007年 [5] - 公开信息显示 金彭集团官网称公司成立于2004年 天眼查显示成立于2009年7月 与招股书信息存在严重差异 [7][8]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公司营收从2022年17.66亿元增长至2024年29.77亿元 2025年1-7月营收20.68亿元 [2] - 公司净利润从2022年2.06亿元增长至2024年4.31亿元 2025年1-7月净利润达4.33亿元 [2] - 公司毛利率显著高于同行 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35.19%、37.29%、34.67%、39.79% 同期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19.34%、20.55%、20.12%、20.1% [9] 研发与销售投入对比 - 公司研发费用率远低于同行均值 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64%、4.09%、4.22%、2.81% 同期同行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4.55%、5.34%、5.51%、5.03% [10] - 公司销售费用率显著高于同行 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4.39%、14.69%、10.53%、9.44% 同期同行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4.96%、6.52%、4.95%、4.21% [11] - 高毛利率更多依靠营销而非研发 港股招股书使用大量“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新名词 但研发投入偏低 [1][12] 公司治理与股东行为 - 实控人曹马涛通过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67.41%的股份 [13] - 在递交港股招股书前 公司进行了上市以来唯一一次中期分红 2025年上半年现金分红1.63亿元 几乎等于2022年度、2023年度全年分红 [12] - 此次分红约1.1亿元流入实控人曹马涛口袋 [13]
从单车净赚10万元到断崖式下跌,出口俄罗斯“退烧”,中国车商做了个大胆的决定
36氪· 2025-11-10 11:37
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市场现状 - 2025年前9个月,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量为35.77万辆,同比下滑58% [3] - 俄罗斯从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目的国滑落至第三位,次于墨西哥(41.07万辆)和阿联酋(36.78万辆) [3] - 行业已进入低利润、高度竞争阶段,部分公司暂停或缩减俄罗斯业务 [3][7][12] 俄罗斯市场政策变化的影响 - 自2024年10月1日起,俄罗斯新进口汽车的报废税率提高70%-85% [8] - 发动机排量2-3升、车龄超3年的二手车报废税从130万卢布(约11.4万元人民币)飙升至237万卢布(约20.8万元人民币),涨幅近83% [8] - 2025年1月1日起,俄罗斯将进口汽车关税系数调整为20%-38%,中国汽车清关费用最高增加30000卢布(约2637元人民币) [9] 俄罗斯市场环境与需求变化 - 俄罗斯基准利率长期维持21%,汽车贷款年化利率飙升至30%,购车成本攀升抑制需求 [11] - 俄罗斯消费者对丰田、宝马等外资品牌重返市场抱有期待,产生观望态度 [14] - 燃油车仍是俄罗斯市场主流需求,部分消费者将新能源车视为“大玩具” [4] 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的表现 - 2025年9月俄罗斯汽车销量前十品牌中,中国自主品牌占据六席,但集体销量下滑 [11] - 哈弗品牌9月销量约1.7万辆,同比下滑15.5%;吉利销量9741辆,同比下滑39.3%;奇瑞与长安销量均有约50%的跌幅 [11] - 2025年一季度俄罗斯关闭的274家汽车展厅中,约213家为中国汽车展厅,占比达78% [11] 行业转型与本地化战略 - 前两年中国汽车对俄出口的高增长被视为“外资撤出后的填补式增长”,缺乏长期竞争力 [16] - 公司正从“赚快钱”转向“扎下根”,通过本地化生产规避高额进口税并享受本土产业补贴 [18] - 例如长城汽车在图拉州的工厂采用KD组装模式,本地化率已达65%以上 [18] 售后服务与品牌建设挑战 - 中国智能电动车在俄罗斯市场售后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如电池维修问题可能影响品牌口碑 [14] - 行业分析建议将核心部件本地化率提升至60%以上,并提升服务覆盖率至90%以上 [19] - 需针对俄罗斯消费者“低价低质”的刻板认知,通过技术背书建立高端形象 [19]
俄罗斯大幅加税,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08:41
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现状 - 2025年前9个月,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35.77万辆,同比下滑58% [3] - 俄罗斯从中国汽车第一大出口目的国滑落至第三位,次于墨西哥(41.07万辆)和阿联酋(36.78万辆) [3] - 行业已进入低利润、高度竞争阶段,单车净赚数万元人民币的高利润时代已成过去 [3][4] 出口下滑的核心原因 - 俄罗斯自2024年10月1日起将新进口汽车报废税率提高70%至85%,部分二手车报废税从130万卢布(约11.4万元人民币)飙升至237万卢布(约20.8万元人民币),涨幅83% [5] - 2025年1月1日起,俄罗斯将进口汽车关税系数调整为20%至38%,清关费用最高增加30000卢布(约2637元人民币) [5] - 俄罗斯经济面临结构性衰退,通胀率达10%,基准利率维持21%,汽车贷款年化利率飙升至30%,购车成本攀升抑制需求 [7] - 俄罗斯消费者对丰田、宝马等西方品牌重返市场抱有期待,产生观望情绪,影响当前销售 [10] - 中国汽车品牌在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短板,如新能源车电池维修不及时,影响品牌口碑 [10] 主要中国品牌在俄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俄罗斯汽车销量前十品牌中,中国自主品牌占据六席,但集体销量下滑 [7] - 哈弗销量约1.7万辆,同比下滑15.5%,位列第二;吉利销量9741辆,同比下滑39.3%,位列第三;奇瑞与长安销量均有约50%的跌幅 [7] - 2025年一季度俄罗斯关闭的274家汽车展厅中,约213家为中国汽车展厅,占比达78% [7] - 头部车企如奇瑞开始缩减俄罗斯营运规模并出售部分当地资产 [7] 行业转型与破局方向 - 行业从“赚快钱”的投机心态转向深耕长期价值,致力于本地化运营 [13] - 破局关键包括深化本地化生产,将核心部件本地化率提升至60%以上,以规避高额进口税并享受本土补贴 [14] - 需加强极寒环境下产品研发,如优化电池低温性能,并搭建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覆盖率至90%以上 [14] - 需通过技术背书与场景化营销重塑品牌价值,扭转俄罗斯消费者“低价低质”的刻板认知,建立高端形象 [14] - 具体案例显示,长城汽车俄罗斯工厂采用KD组装模式,本地化率已达65%以上 [14] - 中国汽车全球化应追求建立“安全、可靠、高端”的新形象,而非只追求规模和速度 [15]
俄罗斯大幅加税,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1辆净赚几万已成过去,有商家暂停对俄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08:09
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市场现状 - 2025年前9个月,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量为35.77万辆,同比下滑58% [4] - 俄罗斯从过去两年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目的国,下滑至第三大目的国,前两位分别为墨西哥(41.07万辆)和阿联酋(36.78万辆) [4] - 行业已进入低利润、高度竞争阶段,过去出口一辆新能源车到俄罗斯净利润可达数万元人民币的情况已不复存在 [4][6] 俄罗斯市场政策变化的影响 - 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进口汽车的报废税率提高70%至85%,例如特定二手车的报废税从130万卢布飙升至237万卢布,涨幅达83% [8] - 2025年1月1日起,俄罗斯将进口汽车关税系数调整为20%至38,导致中国汽车清关费用最高增加30000卢布 [8] - 俄罗斯国内经济状况严峻,基准利率长期维持21%,汽车贷款年化利率飙升至30%,购车成本攀升抑制需求 [8] 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的表现与挑战 - 2025年9月俄罗斯汽车销量前十品牌中,中国自主品牌占据六席,但销量普遍下滑,例如哈弗销量同比下滑15.5%,吉利下滑39.3%,奇瑞与长安跌幅约50% [8] - 2025年一季度,俄罗斯关闭的274家汽车展厅中,约213家为中国汽车展厅,占比高达78% [9] - 部分头部车企开始收缩在俄业务,例如奇瑞汽车在招股书中披露开始缩减俄罗斯营运规模并出售部分当地资产 [9] 市场挑战与消费者心态变化 - 俄罗斯消费者对丰田、宝马等外资品牌重返市场抱有期待,产生持币待购的观望心态,影响当前销售 [11] - 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售后服务存在短板,例如新能源汽车电池出现问题后维修不及时,对品牌口碑造成影响 [11] - 前两年的高增长被行业专家认为是“外资撤出后的填补式增长”,缺乏长期竞争力 [13] 行业转型与未来破局方向 - 行业共识是从“赚快钱”的投机模式转向“扎下根”的长期经营,重点构建本地化生产、售后服务体系 [13][15] - 具体转型案例包括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图拉州的工厂采用KD组装模式,本地化率已达65%以上,有效规避高额进口税 [15] - 专家建议中国车企需将核心部件本地化率提升至60%以上,加强极寒环境产品研发,并提升服务覆盖率至90%以上 [16] - 中国汽车全球化应致力于建立“安全、可靠、高端”的新形象,向全球质量标杆和一流品牌迈进 [16]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1辆净赚几万已成过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07:25
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市场剧变 - 2025年前9个月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35.77万辆,同比下滑58%,俄罗斯从中国汽车第一大出口目的国滑落至第三位 [4] - 同期中国对墨西哥汽车出口41.07万辆成为第一,阿联酋以36.78万辆位列第二 [4] - 过去两年俄罗斯一直是中国汽车第一大出口目的国,当前变化反映出口格局生变 [1] 俄罗斯市场环境恶化原因 - 自2024年10月1日起俄罗斯新进口汽车报废税率提高70%-85%,发动机排量2-3升、车龄超3年汽车报废税从130万卢布(约11.4万元人民币)飙升至237万卢布(约20.8万元人民币),涨幅83% [9] - 2025年1月1日起俄罗斯进口汽车关税系数调整为20%-38%,中国汽车清关费用最高增加30000卢布(约2637元人民币) [9] - 俄罗斯基准利率长期维持21%,汽车贷款年化利率飙升至30%,购车成本攀升抑制需求 [11] - 俄罗斯通胀率达10%,卢布汇率波动加剧,购买力持续萎缩 [11] 中国品牌在俄销售表现与战略调整 - 2025年9月俄罗斯汽车销量前十品牌中中国自主品牌占六席但集体销量下滑,哈弗销量约1.7万辆同比下滑15.5%,吉利销量9741辆同比下滑39.3%,奇瑞与长安销量均有50%左右跌幅 [11] - 2025年一季度俄罗斯关闭274家汽车展厅中约213家为中国汽车展厅,占比78% [11] - 奇瑞汽车在招股书中披露2025年开始缩减俄罗斯营运规模并出售部分当地资产及经销渠道 [11] - 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图拉州工厂采用KD组装模式,本地化率已达65%以上以规避高额进口税并享受本土产业补贴 [20] 行业转型与未来发展方向 - 前两年中国汽车对俄出口高增长是外资撤出后的填补式增长,缺乏长期竞争力,当前行业进入低利润、高度竞争阶段 [4][16] - 中国车企在俄罗斯市场需深化本地化生产,将核心部件本地化率提升至60%以上,并加强极寒环境下产品研发如优化电池低温性能 [21] - 需搭建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覆盖率至90%以上,并做好品牌价值重塑与精准营销以改变低价低质刻板认知 [21] - 汽车出口发展是一场持久战,需三到五年培育期,应从追求规模速度转向建立安全、可靠、高端新形象 [16][21]
俄罗斯大幅加税,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1辆净赚几万已成过去,有商家暂停对俄业务,如何破局?专家建议“扎下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00:27
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格局变化 - 2025年前9个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571万辆,同比增长21% [1] - 墨西哥以41.07万辆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目的国,阿联酋以36.78万辆位列第二,俄罗斯以35.77万辆滑落至第三位 [1][3] - 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量同比下滑58%,反映出口目的地格局生变 [1][3] 俄罗斯市场环境与政策影响 - 俄罗斯自2024年10月1日起提高新进口汽车报废税70%-85%,部分二手车报废税从130万卢布飙升至237万卢布,涨幅83% [7] - 2025年1月1日起俄罗斯调整进口汽车关税系数至20%-38%,清关费用最高增加30000卢布 [7] - 俄罗斯基准利率维持21%,汽车贷款年化利率达30%,购车成本攀升抑制需求 [7] - 俄罗斯通胀率达10%,卢布汇率波动加剧,购买力持续萎缩 [7] 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俄罗斯汽车销量前十品牌中中国占六席,但集体销量下滑 [8] - 哈弗销量约1.7万辆同比下滑15.5%,吉利销量9741辆同比下滑39.3%,奇瑞与长安销量跌幅约50% [8] - 自2019年至2025年1月1日俄罗斯签订4302份汽车经销商合同,其中62%为中国汽车品牌合同 [3] - 2025年一季度俄罗斯关闭274家汽车展厅,其中约213家为中国汽车展厅,占比78% [9] 行业盈利模式与战略调整 - 早期出口一辆新能源车到俄罗斯净利润可达数万元,当前行业进入低利润、高度竞争阶段 [3][5] - 前两年高利润驱使数千家中国车商涌入俄罗斯市场,当前部分车商撤退或转型 [14] - 奇瑞汽车在招股书中披露2025年开始缩减俄罗斯营运规模,并出售部分当地资产及经销渠道 [9] - 中国汽车对俄出口高增长被分析为"外资撤出后的填补式增长",缺乏长期竞争力 [14] 本地化与长期发展战略 - 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图拉州工厂采用KD组装模式,本地化率已达65%以上,规避高额进口税并享受本土补贴 [16] - 行业建议将核心部件本地化率提升至60%以上,加强极寒环境下产品研发,提升服务覆盖率至90%以上 [17] - 企业战略从"赚快钱"转向"扎下根",通过构建全价值链平台提供售后保障服务 [16] - 中国汽车出口需三到五年培育期,应建立"安全、可靠、高端"的新形象而非只追求销量 [17]
从单车净赚10万元到断崖式下跌!出口俄罗斯“退烧”,中国车商做了个大胆的决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9 23:41
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市场现状 - 俄罗斯市场从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目的国滑落至第三位,前9个月出口量为35.77万辆,同比下滑58% [4] - 同期对墨西哥出口41.07万辆成为第一,阿联酋以36.78万辆位列第二 [4] - 行业进入低利润、高度竞争阶段,部分经销商暂停或减少对俄业务 [4][7] 俄罗斯市场政策变动影响 - 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进口汽车报废税率提高70%-85%,部分二手车报废税从130万卢布飙升至237万卢布,涨幅83% [8] - 2025年1月1日起,进口汽车关税系数调整为20%-38%,清关费用最高增加30000卢布 [8] - 高报废税导致客户可能放弃订单,10台订单仅交付1台的情况出现 [2] 俄罗斯市场环境与需求变化 - 俄罗斯基准利率维持21%,汽车贷款年化利率达30%,购车成本攀升抑制需求 [10] - 通胀率10%,卢布汇率波动加剧,购买力萎缩 [10] - 消费者对丰田、宝马等外资品牌重返市场有期待,产生观望情绪 [14] - 燃油车仍是主流,新能源车被部分消费者视为"大玩具" [5] 中国品牌在俄销售表现与战略调整 - 2025年9月俄罗斯汽车销量前十中中国品牌占六席,但集体下滑,哈弗销量1.7万辆同比下滑15.5%,吉利销量9741辆同比下滑39.3%,奇瑞与长安跌幅约50% [10] - 2025年一季度俄罗斯关闭274家汽车展厅,其中约213家为中国品牌,占比78% [10] - 奇瑞汽车在招股书中披露2025年开始缩减俄罗斯营运规模并出售部分当地资产 [10] - 头部车企如长城汽车采用KD组装模式,在俄工厂本地化率已达65%以上以规避高额进口税 [19] 行业挑战与转型方向 - 早期出口存在售后服务跟不上的问题,如新能源车电池维修不及时影响品牌口碑 [14] - 前两年高增长被分析为"外资撤出后的填补式增长",缺乏长期竞争力 [15] - 行业共识是从"赚快钱"转向本地化深耕,需提升核心部件本地化率至60%以上,加强极寒环境产品研发,搭建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19][20] - 中国汽车全球化需建立"安全、可靠、高端"的新形象,而非只追求规模和速度 [20]
九号公司:“双十一”抢先购期间智能电动车自营销售额超6亿元
中证网· 2025-10-21 19:20
公司业绩表现 - “双十一”抢先购期间智能电动车自营全渠道销售额突破6.18亿元,同比增长114% [1] - 线上销售额超过4.1亿元,同比增长164% [1] - 线下销售额超2亿元,同比增长53% [1] 公司战略与竞争力 - 销售佳绩得益于公司长期坚持研发投入与科技创新 [1] - 公司成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的智能化竞争力 [1]
九号公司“双十一”抢先购成绩出炉:智能电动车自营全渠道销售额突破6.18亿元,同比增长114%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18:17
公司业绩表现 - 九号公司智能电动车自营全渠道在10月15日至20日期间销售额突破6.18亿元,同比增长114% [1] - 线上销售额超过4.1亿元,同比增长164% [1] - 线下销售额超2亿元,同比增长53% [1] 行业竞争地位 - 在天猫电动二轮车整车交易榜前10位中,九号公司产品占据8席 [1] - 在天猫电动摩托车交易榜前10位中,九号公司产品占据9席 [1] - 在京东电动摩托车热卖榜前10位中,九号公司产品占据8席 [1]
九号品牌携手代言人易烊千玺 微电影《记忆奇旅2》多平台同步上映
环球网· 2025-10-20 17:27
品牌营销活动 - 九号品牌推出科幻微电影《记忆奇旅2:最后上传》并由其全球代言人易烊千玺领衔主演 [1] - 该影片是“记忆奇旅”系列的全新篇章,旨在品牌在“未来出行”命题下进行深度表达 [1] - 公司在全国30个城市通过九友会开展微电影连映观影活动,邀请3000多名用户进入万达等院线体验 [5] 品牌理念与定位 - 品牌核心不止于产品,更在于精神共鸣,通过持续创新的产品与内容探索科技与人文的交汇点 [5] - 公司使命是“简化人和物的移动,让生活更加便捷和有趣”,价值信仰是“以用户为中心” [6] - 品牌认为未来出行不是单一的答案,而是在效率、自由、个性与科技之间的平衡与选择 [3] 产品与技术愿景 - 影片中“凌波胶囊舱”与“九号微电影概念车”分别象征“科技与效率”与“个性与自由”,承载对未来出行的哲学思考 [3] - 公司从平衡车、电动滑板车到智能电动车、全地形车,不断探索物理出行维度及意识漫游的升维 [5] - 品牌用科技让生活更便捷,用想象让出行更有温度,认为智能出行不仅是到达远方,更是让人在路途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