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on Pro

搜索文档
苹果“脑控”iPad 首次公开演示:用一个念头重新拥抱世界
虎嗅· 2025-08-05 13:11
苹果与Synchron的脑机接口合作 - 苹果推出BCI HID协议 将脑信号纳入原生输入方式 与触控、键盘、语音并列 [4][5][8] - BCI HID协议实现脑电波与iOS/iPadOS/visionOS的无缝集成 通过切换控制功能替代传统操作 [9][10] - 该协议支持闭环交互 提供视觉反馈并允许绑定意念动作至系统快捷指令 [19][21][23] Synchron的Stentrode技术特性 - Stentrode通过血管植入大脑运动皮层 避免开颅手术 排异反应低且手术风险小 [33][34] - 设备含16个电极 通过蓝牙连接外部设备 电池续航达10年 [35][36][37] - 与Neuralink相比 信号分辨率较低但安全性更高 适合基础神经信号解码 [39][41][42] 临床应用与患者案例 - ALS患者Mark Jackson通过Stentrode实现脑控iPad/Vision Pro 完成应用启动、信息发送等操作 [3][12][15] - 全球首条脑电波推文由Synchron用户在2021年发出 早于Neuralink案例三年 [44][46] - 2025年展示认知AI模型Chiral™ ALS患者可意念控制智能家居系统 [55][56] 技术整合与行业影响 - 结合GPT-4o实现智能预测、多模态输入等功能 显著提升操作效率 [51] - 苹果计划开放BCI HID标准接口 推动第三方开发者生态建设 [60] - 潜在用户规模庞大 美国约15万上肢障碍患者 全球1540万脊髓损伤患者 [62] 技术理念差异 - Synchron主张非侵入式方案 通过血管植入 与Neuralink开颅植入形成对比 [29][31][33] - 苹果选择Synchron合作 核心考量为安全性与医疗场景适配性 [41]
苹果“脑控”iPad技术曝光
财联社· 2025-08-05 08:31
苹果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苹果公司正在与脑机接口公司合作开发"使用大脑信号操纵苹果设备"的技术标准 该技术旨在将脑信号转化为iPhone iPad Mac及Vision Pro能够理解的操作[2] - 苹果试图建立一套全新的专为脑信号定制的操作语言和交互逻辑 不同于业内常见的让计算机"误以为"脑信号是鼠标输入的技术路径[2] - 苹果的合作方包括初创公司Synchron 其核心产品Stentrode通过颈静脉微创手术植入大脑运动皮层所在的血管表面 截至今年5月已有10位患者完成植入[2] 技术应用案例 - 患有渐冻症的马克·杰克逊作为首批植入Stentrode的患者 仅凭意念就能在iPad上选择目标 打开应用程序并撰写信息[4] - 马克通过大脑"想要轻点食指"的操作 即可控制iPad返回首页 展示了BCI HID协议的"快捷指令"功能[5][6] - BCI HID具有脑机版"快捷指令" 通过预设的"想法"来执行如"返回主页"、"回复邮件"等操作[5] 技术交互机制 - BCI HID能实时反馈用户神经活动 在"开关控制"功能中用颜色深浅变化标记神经信号强度 信号越强边框填充越完整[8] - 反馈机制增强了设备可控性 帮助使用者更好地聚焦思维 提升操作准确性[8][10] 市场前景 - 摩根士丹利预估美国有15万严重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可能成为脑机接口设备的早期用户[10] - 大摩预期此类设备首次商业批准将在2030年 但Synchron首席执行官认为产品获批时间可能早于2030年[10]
光大证券:苹果(AAPL.US)FY3Q25业绩超预期 但仍需持续关注AI+关税进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8-03 15:36
业绩表现 - 苹果FY3Q25营收达940.4亿美元(yoy+10%),超出彭博一致预期893亿美元(yoy+4%)及公司中低个位数增长指引,创FY1Q22以来最强季度增长 [1][2] - 毛利率达46.5%位于指引上限,关税负面影响8亿美元低于预期的9亿美元,净利润234.3亿美元(yoy+9.3%),EPS 1.57美元(yoy+12.1%)超预期1.43美元 [2] - 服务业务收入274.2亿美元(yoy+13.3%)连续11个季度创新高,毛利率75.6%,占总收入29%/毛利润47% [7][8] 产品线分析 - iPhone收入445.8亿美元(yoy+13%)超预期402.2亿美元,全球出货4640万台(yoy+1.5%),中国区营收同比增4%实现两年来首次正增长 [4] - Mac收入80.5亿美元(yoy+14.8%)超预期72.6亿美元,受M4芯片新品带动,新兴市场及新用户双位数增长 [5] - iPad收入65.8亿美元(yoy-8.1%)受高基数影响,可穿戴设备收入74亿美元(yoy-8.6%)低于预期77.8亿美元 [5][6] 下季度指引 - 预计FY4Q25营收中高个位数增长,服务业务增速维持13%,毛利率指引46%-47%包含11亿美元关税成本 [3] - 运营费用156-158亿美元,税率约17%,假设全球关税政策及谷歌搜索协议不变 [3] 战略与市场关注点 - 市场更关注AI进展而非基本面,苹果端侧AI优势在于硬件载体+自研芯片+私有云架构,但核心功能"Siri升级"延至2026年 [8] - 需警惕印度新关税及谷歌反垄断案裁决风险,后者涉及Safari默认搜索引擎协议(占营收6%/营业利润20%) [9]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FY2025-2027 GAAP净利润至1104/1128/1169亿美元(原预测上调8.7%/14.3%/20.8%),反映生态韧性及业务优化 [9]
库克罕见动员全公司:苹果“必须赢下AI这场仗”
搜狐财经· 2025-08-03 13:02
公司战略与目标 -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罕见召开全员大会,向数万名员工传达公司"必须"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胜利的目标,并将为此投入"不设上限"的资源 [1] - 库克强调人工智能的影响将超越智能手机与互联网,公司必须布局该领域以避免落后 [3] 历史经验与信心 - 库克援引公司历史表示,苹果并非首次后发制人,如Mac、iPhone、iPad均重新定义了行业标准 [3] - 公司对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成功充满信心,认为有能力再次重塑行业 [3] 技术布局与投资 - 苹果将自研下一代Apple Silicon芯片,AI加速器规模将翻倍,成为所有终端设备的核心引擎 [3] - Siri项目被重构,原混合架构因质量未达标被放弃,交由Vision Pro负责人团队重新设计端到端大语言模型架构,预计2025年发布重大升级 [3] - 公司已评估收购或深度合作多家AI初创公司,包括Perplexity与Mistral [3] - 苹果继续与OpenAI、Anthropic保持技术对话,以加速AI功能落地 [3]
库克罕见全员动员:苹果“必须赢下AI这场仗”
环球网资讯· 2025-08-03 13:01
公司战略与目标 -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罕见召开全员大会 明确公司必须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胜利 并将投入"不设上限"的资源 [1] - 库克强调苹果历史上多次后发制人 重新定义行业标准 包括Mac PC iPhone智能手机 iPad平板电脑 人工智能的影响将超越智能手机与互联网 [2] 技术研发与产品规划 - 下一代Apple Silicon将把AI加速器规模翻倍 成为所有终端设备的核心引擎 [2] - Siri原混合架构因质量未达标被放弃 项目交由Vision Pro负责人迈克·罗克韦尔团队重新设计端到端大语言模型架构 预计2025年发布重大升级 [2] 合作与收购动态 - 苹果已评估收购或深度合作多家AI初创公司 包括Perplexity与Mistral [2] - 苹果继续与OpenAI Anthropic保持技术对话 以加速AI功能落地 [2]
库克罕见“打鸡血”:AI 革命属于苹果
虎嗅· 2025-08-02 15:45
公司战略与AI布局 - 苹果CEO蒂姆·库克在内部动员会上强调AI革命的重要性,认为其影响力可能超越互联网、智能手机和云计算,并承诺公司将加大投资[4][5] - 公司承认在AI领域起步较晚,但库克指出苹果历来通过创造"现代版本"后来居上,如Mac、iPhone和iPad,并计划在AI领域复制这一策略[6][7][8] - 苹果正在开发全新架构的Siri版本,放弃早期混合架构方案,预计2025年春季发布,该项目目前是公司最高优先级[9][11][12][13] 研发与人才投入 - 过去一年新增12000名员工,其中40%加入研发部门,凸显对AI研发的重视[15] - 公司正在开发代号为"Baltra"的服务器芯片并建设休斯顿AI服务器工厂,以支持AI功能[15][16] - Vision Pro负责人Mike Rockwell接管Siri团队后,团队能力已"超级增强"[13] 全球扩张与产品规划 - 零售战略聚焦新兴市场,计划在中国、印度、阿联酋等国开设新店[18][19] - 库克透露产品管线令人兴奋,可能包括折叠屏iPhone、轻量级Vision头显及智能家居产品,2025年适逢iPhone 20周年[20][21] - 第二季度销售额增长近10%,App Store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缓解了对iPhone需求和中国市场的担忧[27] 挑战与应对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将带来11亿美元成本压力,但上季度因此产生的恐慌购买反而提振了财报[24][26] - 公司面临全球监管审查加强,但库克表示将积极沟通而非被动应对[25] - 库克要求全员加速AI应用,强调"不这样做就会被抛在后面"[28][29]
iPhone销售强劲、中国市场回暖,苹果(AAPL.US)Q3营收增速创逾三年来最快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8-01 12:07
财务表现 - 第三财季营收同比增长9.6%至940亿美元,创2021年12月以来最快增速,远超分析师预期的893亿美元 [1] - 第三季度每股盈利1.57美元,超过预期的1.43美元,上年同期为1.40美元 [1] - 预计第四财季营收增长10%-20%,优于分析师预期的3% [4] - 毛利率预计46%-47%,第三财季实际毛利率46.5%,较预期高60个基点 [4][7] - 关税影响低于预期,实际损失8亿美元,低于预计的9亿美元 [6][7] 区域市场表现 - 大中华区营收154亿美元,同比增长4.4%,超过预期的152亿美元 [7] - 大中华区销售扭转前两季度下滑趋势(第二财季降2%,第一财季降11%)[7] - 全球多数市场呈现增长加速态势,包括大中华区和新兴市场 [7] 产品线表现 - iPhone营收446亿美元,同比增长13%,超预期45亿美元 [9] - 新低端机型16e售价599美元推动增长,前代iPhone SE售价429美元 [10] - Mac销售额80.5亿美元,超预期73亿美元 [17] - iPad营收65.8亿美元,同比下降8.1%,低于预期71亿美元 [17] - 可穿戴设备部门营收74亿美元,同比下降8.6%,低于预期78亿美元 [17] 服务业务 - 服务业务营收274亿美元,同比增长13%,超预期268亿美元 [12] - 预计第四财季服务业务增速与第三财季13%增幅类似 [4] - 与谷歌的默认搜索引擎协议每年带来约200亿美元收入 [12] 人工智能战略 - 公司视AI为"最具深远意义的技术之一",投资大幅增加 [14] - 年内已收购约7家公司以推进AI发展路线图 [14] - Siri AI增强版发布推迟,但在个性化方面取得进展 [16] - AI投资显著增加但未进行大规模资本支出 [16] 研发与资本支出 -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支出8.87亿美元,资本支出3.46亿美元 [15] - 研发支出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Q4为4.98亿美元)[15] 新产品规划 - 计划推出新款iPad Pro搭载M5芯片 [17] - 将推出新款Ultra手表具备卫星连接功能 [19] - 开发新AirPods、Apple TV更新版及智能家居设备 [19] - Vision Pro头显更新机型计划今年推出,重大改进需等到2027年 [18]
苹果一个月内四名AI研究员跳槽Meta
国际金融报· 2025-07-30 22:45
人才流失与竞争 - 苹果公司核心多模态AI研究员张博文离职加入Meta旗下"超级智能"团队,这是近一个月内苹果"基础模型(AFM)"团队第四位被Meta挖走的AI专家 [1] - 此前AFM团队负责人庞若鸣、马克·李、汤姆·古特尔已先后跳槽至Meta [1] - 张博文属于苹果AFM团队核心成员,该团队负责推动苹果自研AI基础模型,是"Apple Intelligence"系统的底层支持 [3] - 苹果公司虽已对AFM员工略微调薪,但仍远无法与Meta提出的超高薪酬匹敌 [3] Meta的AI战略布局 - Meta成立"超级智能"团队,整合旗下FAIR、Meta AI、产品和基础模型团队,意在弥补Llama 4效果不佳及巨兽模型推出延迟带来的压力 [2] - 前Scale AI创始人汪滔被任命为首席AI官,负责集团通用人工智能(AGI)战略布局 [2] - 除了苹果公司的张博文、庞若鸣外,团队还招募了OpenAI前研究员李元志与Anthropic前工程师安东·巴赫廷 [2] - Meta对顶尖人才提供基本薪资、签约奖金和股票激励,OpenAI CEO曾表示Meta提供过高达1亿美元签约奖金 [2] 行业人才争夺现状 - 美国科技领域对AI人才的争夺犹如职业体育选手交易,薪酬竞争激烈,福利待遇堪比顶级运动员合同 [3] - Meta CEO马克·扎克伯格亲自参与招聘,与应聘者直接洽谈,凸显其对AI战略的高度重视 [3] 苹果公司的应对措施 - 庞若鸣曾领导团队100多名开发者,离职后团队指挥权重构、高层动荡显著 [3] - 核心研究人员的接连离职可能推迟苹果原计划的AI产品上线,削弱其自主AI技术路线的凝聚力 [3] - 苹果已决定由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克雷格·费德里吉和Vision Pro项目负责人麦克·洛克威尔接管AI项目 [4] - 苹果内部考虑引入第三方AI模型(如OpenAI、Anthropic)以增强Siri的能力 [4]
“砍单”后遗症未消,歌尔股份推百亿并购,果链依赖或将加深
证券之星· 2025-07-29 14:18
并购交易核心信息 - 公司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约104亿港元(约95亿元人民币)收购香港米亚及昌宏实业100%股权[2] - 标的公司2023年未经审计合计营收约91.1亿港元[4]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由苹果单一零件供应商升级为"子系统集成供应商"[5] 业务结构分析 - 2024年三大业务板块营收占比:精密零组件14.9%(150.51亿元)、智能声学整机26.05%(262.96亿元)、智能硬件56.66%(571.99亿元)[4] - 精密结构件业务毛利率达21.51%,显著高于智能声学整机和智能硬件(均不足10%)[4] - 智能硬件业务营收同比下滑2.57%,智能声学整机增长8.73%,精密零组件增长15.85%[4] 苹果供应链依赖 - 2021年苹果占公司营收比例达42.49%,前五大客户合计占比86.54%[7] - 子公司歌尔微2025年Q1来自苹果收入占比达62%[8] - 2022年苹果砍单导致归母净利润从42.75亿元(2021年)降至10.88亿元(2023年)[7]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Q1末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226.36亿元,短期债务162.03亿元[6] - 收购后现金储备将无法覆盖短期债务[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6.65亿元(同比+144.93%),但仍低于2021年水平[8] 新兴业务布局 - 2023年收购驭光科技强化VR技术布局[9] - 2024年9个研发项目中至少4项涉及AR/AI眼镜[9] - 全球VR设备出货量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同比下降12%[10] - AI眼镜行业仍面临续航、交互和生态瓶颈[10]
阿里字节等巨头涌入 AI智能眼镜风口将至?
广州日报· 2025-07-28 00:29
行业趋势 - 全球智能眼镜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82.3%,中国市场增速达116.1%,而AR/VR产品下滑23.9% [3] - 行业呈现轻便化、眼镜化趋势,Meta取消第四代Quest头显计划,转向代号"Phoenix"的眼镜类产品 [2] - AI+AR被视为智能眼镜核心发展方向,行业"iPhone时刻"或将在2027-2028年到来 [6] 公司动态 - 阿里巴巴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亮相,深度融合通义千问基座模型及支付宝生态,支持导航、支付、比价等功能 [1][3] - 字节跳动布局研发AI智能眼镜,整合豆包大模型,计划开辟智能穿戴第二条产品线 [2] - 华为、小米、XREAL聚焦消费级影音娱乐,微软、Meta深耕企业级生产力工具,行业呈现两极分化 [4] 技术挑战 - 芯片算力瓶颈、光学显示难题、生态建设滞后是行业主要技术壁垒 [1][4] - 产业链成熟度不足导致产品交付难、用户体验参差不齐、退货率高企 [4] - 缺乏杀手级应用和成本高企制约规模化落地,如苹果Vision Pro面临大众市场推广难题 [4] 竞争格局 - 阿里、字节入局将开创AI原生穿戴设备新品类,集成摄像头、麦克风等多功能 [4] - 行业进入"百镜大战"阶段,但需警惕过度竞争导致资源浪费,应专注核心技术研发 [5] - 硅谷巨头苹果、Meta、Google、微软、OpenAI已布局智能眼镜赛道超10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