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WPS AI
icon
搜索文档
WAIC人工智能大会观后感
2025-07-30 10: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工智能、数据标注、硬件、游戏、机械臂打印、药物研发、AI应用、SaaS、ToC、ToB、大模型、视频生成、出海营销 - **公司**:面壁科技、奥鹏中国(Appen)、出门问问、阿里、腾讯、百度、金山办公、宝信、索成、威胜、鼎捷、光云、佳点科技、Triple、Vast、声网、晶泰科技、智谱公司、Minimax、商汤科技、接月星辰、Kimi、快手可灵、泰动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AI产业趋势** - **Agent发展**:推理算力需求增加,Coding能力和工具调用能力成大模型评估核心,各大厂商积极开发相关应用[1][13] - **应用多元化**:端侧模型落地加速,如面壁科技在长安马自达车型应用;智能体多停留在框架搭建层面,需提升业务价值;数据标注行业增量来自企业和垂直行业赛道;硬件产品多样,如出门问问Take Note设备市场反响好[1][3] 2. **市场行情** - **乐观但缺新玩法**:从6月中开始路演对AI市场行情乐观,多数推介公司有正收益,高收益者达50%以上,预计GPT - 5支持该趋势[10] - **未达爆发节点**:2025年AI应用市场未爆发,多数公司收入增长十几个百分点,利润增长略快,有一到两亿AI相关收入;美国市场类似,应用SaaS公司以预期交易为主;选股难有显著个股阿尔法[18][19] 3. **公司动向** - **大型科技公司**:阿里、腾讯、百度积极布局AI应用,产品数量超预期,覆盖多品类,或影响A股计算机公司商业化[1][14] - **金山办公**:WPS AI升级至3.0版本,灵犀产品向Agent和自主智能体方向发展[1][15] - **鼎捷**:因台湾业务和NV产业链客户需求,预计2025年有两亿AI相关收入,受投资者青睐[20] 4. **未来展望** - **Agent类产品**:2026年Agent类产品收入预计增长,海外Coding和国内AI视频领域已显增长势头,国内市场可能达10亿人民币规模[21] - **市场投入**:当前市场对算力投入优先于应用,采取波段操作策略,预计延续至2026年[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大会亮点** - **WAIC大会**:H1展馆展示大模型和大厂创新成果,百度和阿里展台瞩目;H4展馆聚焦初创公司,有新兴技术展示;端侧模型落地加速,智能体应用多但价值待提升;数据标注行业奥鹏中国转向企业客户;硬件产品多样[2][3] - **WIC大会**:机器人实物展示增多,但自主性有限,核心竞争点在“大脑”自主化处理能力[11][12] - **2025年Web大会**:大模型数量收敛,厂商聚焦应用层面,垂类Agent和视频生成是重点;出现更多核心高管,有资本引荐和招商引资需求[27] 2. **技术进展** - **国内大模型**:智谱公司发布GLM4.5智能体大模型并开源,长视频理解有突破;Minimax公司明确MOE技术路径,发布多个视频生成工具和通用智能agent[28][29] - **视频生成技术**:成本显著降低,10秒钟视频生成成本10元以内,分钟级短片生成和剪辑成本最高不超千元,快手可灵单秒视频生成成本低至五六毛钱[37] 3. **产品应用** - **声网开源项目TEN**:支持快速语音交互,用户可实时对话、打断交流并使用多语言[4] - **AI小镇**:游戏环境,利用戏剧AI技术,有二次元风格[6] - **白日梦游戏**:无限流剧本游戏,应用AR技术,无大语言模型但有趣味性[7] - **山东某公司机械臂打印技术**:可进行异形3D打印,制作奇特花瓶和模型[8] - **晶泰科技机器人实验室**:结合物理世界数据驱动与计算机仿真,为药物发现提供新方式[9] 4. **ToC和ToB市场** - **ToC市场**:由大型科技公司和创业公司主导,需持续性投入,商业化周期长但空间大[17] - **ToB市场**:由偏行业软件公司主导,为特定行业提供定制化AI解决方案[17] 5. **政策支持**:政府重视AI产业,上海及浦东新区提供模型补贴、算力券补贴等政策支持[23] 6. **中美创业生态**:中美两国人工智能创业生态活跃,新兴公司不断涌现,产业新陈代谢健康[24] 7. **工程化和产品化趋势**:大模型基础上进行工程化和产品化修饰,如可编辑性属性使生成图片、视频可二次修改,web大会展示端到端闭环进展[41]
中国软件_ 25 年第二季度预览_ 订单势头向好,但盈利复苏尚需时日;买入金山办公、金蝶、-China Software_ 2Q25 Preview_ Better orders momentum while profit recovery takes time; Buy Kingsoft Office_ Kingdee_ Empyrean
2025-07-29 10: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软件行业 - **公司**:Kingsoft Office、Empyrean、Glodon、Thundersoft、Yonyou、Kingdee、iFlytek、ZWSOFT、Sangfor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整体情况 - **营收与利润**:预计2025年二季度九家软件公司营收增长较一季度有所恢复,部分领域(如建筑)IT支出仍面临短期逆风;二季度利润仍较弱,下半年有望因运营效率提升和人员优化实现更好的利润增长[1] - **关注问题**:AI产品升级与货币化、客户IT支出和项目展望、人员计划、新业务机会[1] - **投资偏好**:偏好早期实现AI货币化、经常性收入贡献高、现金流健康的优质公司,推荐买入金山办公、金蝶国际、华大九天[1] 各公司情况 1. **Kingsoft Office** - **核心观点**:二季度增长逐步恢复,维持买入评级;下调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目标价降至440元 - **论据**:展示WPS AI 3.0升级功能,预计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至13亿元,得益于付费率提升;2025年专注AI功能升级和拓展用户群,推出ToB版本;因近期客户IT支出低迷下调ToB解决方案收入预期,研发支出增加[7][16] 2. **Empyrean** - **核心观点**:二季度营收增长恢复,维持买入评级;下调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目标价降至157元 - **论据**:预计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7%,受益于数字/内存EDA业务扩张、低基数效应和客户对本地EDA工具验证兴趣增加;持续招聘新人才,二季度运营费用率维持高位;终止收购Xpeedic,继续采用内部研发和收购策略;因模拟EDA工具收入下降和数字设计EDA及代工EDA工具研发支出增加下调盈利预测[8][20] 3. **Glodon** - **核心观点**:二季度增长疲软,维持中性评级;下调2025 - 2028年盈利预测,目标价降至14.3元 - **论据**:建筑客户IT支出挑战大,核心产品增长受限,预计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净利润率因产品组合升级和员工生产率提高而改善;员工数量减少,资源向优质业务转移;因新建筑项目低于预期和客户软件支出低迷下调建筑成本工具收入预期,增加新AI产品支出[10][26] 4. **Thundersoft** - **核心观点**:二季度物联网软件营收增长突出,给予卖出评级;下调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目标价降至46元 - **论据**:预计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0%,受益于物联网业务在智能边缘设备的增长和AI智能座舱及智能手机功能需求增加;与物联网模块供应商相比有优势,但物联网业务占比高影响盈利能力;因汽车软件收入下降和产品组合向低利润率物联网软件转变下调盈利预测[13][30] 5. **Yonyou** - **核心观点**:二季度营收指引符合预期,维持中性评级;上调2026 - 2027年盈利预测,目标价升至16.16元 - **论据**:二季度净亏损收窄,营收同比恢复增长;预计金蝶国际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3%,得益于大型企业客户支出增加和员工生产率提高;因大型和中型企业云客户Gen - AI支出增加上调盈利预测[14][35] 6. **Kingdee** - **核心观点**:上半年营收增长,维持买入评级;上调2026 - 2027年盈利预测,目标价升至18.87港元 - **论据**:预计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3%至32亿元,得益于大型企业客户支出增加和员工生产率提高;因大型企业云业务收入增加和运营效率提高上调盈利预测;采用两阶段DCF和P/S估值方法,更新目标P/S比率,上调自由现金流假设[14][38] 7. **iFlytek** - **核心观点**:发布新一代AI推理模型,维持中性评级;目标价54元 - **论据**:发布升级的AI推理模型Spark X1,升级行业AI模型和AI代理;二季度营收中点预计同比增长11%,净亏损因AI模型和应用开发支出增加;看好公司优化算法和提供低成本解决方案的能力,但大规模货币化仍需时间[15] 8. **Sangfor** - **核心观点**:给予卖出评级,目标价69.3元 - **论据**:基于2026年P/E估值,目标P/E倍数39倍,根据同行交易P/E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相关性确定[43] 9. **ZWSOFT** - **核心观点**:给予卖出评级,目标价48.14元 - **论据**:基于2026年目标P/E估值,P/E倍数32.5倍,根据同行PEG和运营利润率确定[4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估值方法和风险**:各公司采用不同估值方法,如P/E、P/S、DCF等,并列出了相应的价格目标风险,包括客户需求、竞争、技术发展、宏观环境等因素[19][23][29][34][37][43][45][46][47][48][51][52][53][55] - **研究相关说明**:介绍了GS Factor Profile、M&A Rank、Quantum等研究工具和概念,以及评级、目标价格、覆盖范围等相关定义和政策[59][61][62][74] - **全球产品和分发实体**:高盛全球投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为客户生产和分发研究产品,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分发实体和相关规定[78] - **一般披露**:研究报告的适用范围、信息来源、利益冲突、交易风险等相关披露[81]
金山办公田然:办公正走向人人都有AI助理的时代
贝壳财经· 2025-07-28 18:27
公司动态 - 金山办公发布WPS AI 3.0版本WPS灵犀,与WPS Office深度协同,引入全新PPT创作模式 [1] - WPS Office全球月度活跃设备数达6.47亿(截至2025年3月底) [1] - 2023年推出WPS AI,围绕AIGC、Copilot、Insight三大方向推出AI功能 [1] - 2024年推出WPS AI 2.0,聚焦企业场景,构建"企业大脑" [1] - WPS AI 3.0探索重新定义用户、AI与软件的交互关系,推动AI办公向Agentic Software演进 [1] 产品技术 - WPS灵犀实现发布即交付,将推动办公智能体大规模应用 [1] - AI与办公软件深度融合,针对场景做双向改造,软件为AI设计专有能力,AI与软件深度交流 [2] - 解决AI行业问题:AI能力无法完全发挥、单次生成内容不实用 [2] - 通过用户、软件、AI多轮交流输出真正可用内容 [2] 行业趋势 - 办公行业正在走向人人都有AI助理的时代 [1] - AI与办公软件关系进入新阶段,从功能叠加转向深度协同 [1][2]
对话金山办公助理总裁田然:AI PPT续费率极低,好的AI助理要像人一样
新浪科技· 2025-07-28 15:18
WPS AI 3.0版本发布 - 金山办公发布WPS AI 3.0版本——WPS灵犀,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多轮对话完成文档创作、演示文稿生成及语音助手等功能,全程无需复杂操作和外部跳转 [2] - WPS灵犀是公司从2023年发布WPS AI至今探索出的更实用、更接近用户的产品形态 [2] - 公司助理总裁田然表示,好的AI办公软件应像真人助理一样自然沟通 [2] 产品优势与行业定位 - WPS AI PPT产品负责人陆炜俊指出,公司核心优势是拥有37年Office编辑器理解能力,这是办公软件领域的"芯片"级能力 [3] - 全球范围内只有微软和金山办公具备承接网页制作的核心能力 [3] - 目前多家创业公司主动寻求与金山办公合作 [3]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 当前生成AI PPT产品的续费率非常低,用户留存数据远低于一般产品平均线 [2] - 现有产品只能解决简单基础问题,无法满足高要求的实用需求 [2] - 公司将重点解决实际PPT制作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创作难题 [2]
商汤科技20250727
2025-07-28 09:4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工智能行业,涵盖大模型技术、机器人、金融、教育、航空等多个领域 - **公司**:商汤科技、英伟达、质谱公司、小米、金山办公、华为升腾、值得买科技、第四范式、科大讯飞、银河通用、库帕斯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大模型技术发展 - **技术范式转变**:大模型技术从预训练为主、监督学习为辅的范式逐渐转移到强化学习范式,提升了推理能力,但也带来幻觉、冗长思考等挑战[22] - **未来发展方向**:一是扩展当前范式以接受自然语言反馈,实现测试时群体交互;二是向自主在线代理方向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智能体[25] - **架构创新**:传统Transformer架构在算法向RL迁移时遇到阻碍,未来可能重新考虑RN类架构设计[28] 数据问题 - **数据枯竭**:互联网数据逐渐枯竭,需寻找新的数据来源和方法,以实现人工智能尤其是AGI方向上的进一步突破[30] - **数据不足解决方法**:使用物理模拟生成模拟场景训练模型,但需建立反馈机制,结合真实世界的基准测试和验证[31] - **行业数据重要性**:行业内有大量未被利用的数据,可通过行业场景大模型进行预训练激发出来[33] 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 - **挑战**:数据中心能耗巨大,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将占总用电量的8%,推理阶段能耗可能成为主要来源[2][8] - **能效提升方法**:从基础设施、云、大模型以及应用层多层面优化,通过软件、硬件和制造工艺创新提升能效,也可进行能源优化[9] - **赋能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能够显著减少重工业碳排放,帮助工厂节能减排,推动整体能源消耗平衡并最终减少碳排放[11] 行业应用与商业化 - **金融领域**:大规模人工智能技术落地面临数据质量、安全和资源利用等挑战,需优化资源配置和改进数据处理方法[38] - **商汤科技成果**:通过SenseNova大模型及研发体系,推动高效率、低成本、规模化的AI创新和落地,在多模态技术、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有诸多应用[41] - **生产力转化**:实现从生产力工具到实际生产力的转化需要多模态融合分析和自动化处理,小浣熊产品是典型例子[49] - **人机交互**:大语言模型的发展推动人机交互进入新范式,AI从辅助角色转变为主动执行任务,人类进行监督和指导[51] 国际合作与发展 - **中印合作**:中印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涵盖政府、工业、大学等多个层面,有助于解决AI治理核心问题,促进本地创新[17] - **中国举措**:中国通过开源贡献、提出愿景方案、建设合作中心等举措,推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8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香港国际机场应用**:香港国际机场在2020 - 2025年期间逐步引入多种人工智能应用,如自动化行李分拣系统、自主巡逻车等,以应对运营效率、安全等挑战[72] - **智能体发展**:智能体已成为大模型应用的重要关注点,其产业链逐渐形成,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78] - **具身智能**:2025年具身智能发展取得进展,但进入各行各业和家庭还需解决数据问题,合成数据与真实数据结合是有效策略[82] - **AI发展影响**:AI发展对人类工作、生活及独特性提出挑战,科学家应提前思考,确保具身智能与人类关系安全[89]
中国AI应用市场:国企需求强劲,中小企业接纳订阅制,C端变现缓慢
华尔街见闻· 2025-07-12 19:52
中国AI应用市场结构性分化 - 国企正成为AI应用需求的"主力军",需求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具体应用落地 [1] - 中小企业快速接纳低成本标准化垂直AI应用,订阅制年费1万至5万元人民币 [3] - C端市场变现迟缓,受消费疲软和互联网巨头竞争影响 [1][4] 国企AI需求特征 - 需求重心明确转向应用软件,国防装备和制造业领域需求刚性 [2] - 用友网络2025年上半年纯AI产品订单达1亿元人民币 [5] - 能科科技AI产品2024年收入2.7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接近翻倍 [5] 中小企业市场动态 - 北森控股推出AI面试官等产品,畅捷通AI工具目标2025年服务50万客户 [6] - 订阅模式推动规模化增长,但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3] C端市场现状 - 金山办公WPS AI月活用户2000万,但商业化推进谨慎 [8] - 海外对比显示Cursor年收入超5亿美元,Kling月收入破1亿元人民币 [7] 行业增长预期 - 汇丰预计2025年下半年国企AI软件需求将加速增长 [2] - 畅捷通计划2026年AI服务终端客户达100万 [6]
高盛:中国生成式AI应用的商业变现之路(英文)
搜狐财经· 2025-06-25 13:43
中国生成式AI应用的商业变现之路 - 核心争论聚焦于货币化、护城河与知识产权、用户案例和成本四个方面[1][6] - 消费级AI应用月活跃用户突破1000万,付费比率3%-13%[1][8] - 企业级AI软件目标客户约1000家,收入贡献目前为个位数到十几[1][8] AI定价策略 - 消费级AI工具年定价20-200美元,多模态内容成本更高[2][9] - 企业级AI应用订阅费80-1000美元/用户/年,或3000-20000美元许可费[2][9] - 消费级提供7-30天试用期,企业级为大规模客户提供预训练定制服务[2][10] AI用户案例分类 - AI创作包括图像、视频、音频生成与编辑[2][28] - AI生产力涵盖数据分析、排程、编码、文档生成[2][28] - AI行业工具涉及教育、医疗、建筑等领域[2][28] - AI企业服务包含金融、人力资源、供应链等[2][28] 供应商差异化优势 - 用户愿为差异化功能付费,如美图AI摄影自然美化功能[2][10] - 企业级AI需执行复杂任务并产生高ROI,从高管层开始采用[2][10] - 平台整合AI与软件功能优化工作流程,积累行业知识形成护城河[6][10] 当前AI三大不同点 - 计算成本降低,DeepSeek API令牌费0.6美元/百万,低于OpenAI的1.6-8.0美元[3][16] - 从AI副驾驶发展到能规划工作流程的AI代理[3][16] - 个人或企业知识中心可生成更高准确度的定制化答案[3][16] 企业级AI付费驱动因素 - 企业偏好能带来高ROI、理解业务知识并独立完成复杂任务的AI工具[17][18] - 应用供应商开发行业级AI模型和标准化解决方案[17][18] - 企业初期在管理层投入更多,逐步扩展到所有员工[17][18] 消费级AI付费驱动策略 - 聚焦1-3项AI功能,利用70-130亿定制化模型增强性能[18][19] - 面临平台供应商竞争,通过更长试用期优先扩展用户[18][19] - 保留用户依靠优质AI功能和更好效果[18][19]
高盛:中国软件_ Gen-AI apps 商业化_差异化功能、人工智能代理及定制化知识中心,推动付费率提升
高盛· 2025-06-12 15: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AI软件的货币化、护城河与知识产权、用户案例和成本等核心辩论点展开,探讨AI软件货币化进展、定价策略、主要用户案例和软件供应商护城河等问题,指出AI软件当前营收贡献较低但被视为未来关键增长驱动力,同时介绍不同应用的货币化现状和能力,并认为金山办公、金蝶国际、用友网络等公司是AI货币化的早期受益者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I货币化进展 - 单款ToC AI应用月活超1000万,付费率3% - 13%;单款AI软件企业客户目标今年达约1000家;今年AI软件营收贡献低,个位数到十几,但软件供应商视AI为未来关键增长驱动力,AI基础模型API代币费用持续下降 [6] AI定价策略 - ToC AI工具年收费20 - 200美元/用户,AI创作工具因多模态内容成本高,价格高于AI生产力工具;ToB AI应用年收费80 - 1000美元/用户,或年许可费3000 - 20000美元;ToC供应商提供7 - 30天试用,ToB供应商为大客户提供预培训系列 [6][7] 主要AI用户案例 - AI应用分为AI创作、AI生产力、AI行业工具和AI企业服务四个细分领域;多基础模型使AI应用能深度推理生成内容,AI智能体简化流程 [10] 软件供应商护城河 - ToC方面,通用AI助手和聊天机器人免费,用户更愿为有差异化功能的工具付费;ToB方面,企业要求AI完成复杂任务、产生高投资回报率,需深入理解企业业务和行业知识,应用供应商正开发行业级AI模型和标准化解决方案 [10][15] 早期受益公司 - 金山办公(AI生产力)、金蝶国际/用友网络(AI企业服务)、虹软科技(AI摄影)、科大讯飞(AI教育/医疗)、广联达(AI BIM)是AI货币化的早期受益者 [3]
国产Agent不断演进,通用协议推进系统性应用
国元证券· 2025-06-09 16: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产Agent不断演进,通用协议推进系统性应用 [2] 各部分总结 第一部分:国产智能体技术创新,C端产品百花齐放 - 互联网大厂争夺AI互联网时代新交互入口,AI Agent继承APP核心基因且更具优势,有望超越原有APP生态 [9] - 字节跳动2025年4月启动Coze Space产品内测,5月开放测试,是集MCP Client和MCP Server于一体的通用Agent产品,可创建多种工具解决问题 [13] - 扣子空间有规划/探索双模式协作,规划模式下AI将任务拆解,执行中反复确认用户需求;还提供用户研究专家和华泰A股观察助手两个专家Agent [14][17][19] - 2025年4月25日百度发布心响APP,可免费使用,能准确识别用户复杂需求中的子意图,拆解需求后调用子智能体和工具完成任务 [32][36] - 心响APP有“灵感”“我的”和形似神灯标志三个底边栏目,“灵感”预设任务模板,支持超200种任务类型 [39] - 2025年5月22日昆仑万维发布天工超级智能体,采用AI Agent架构和deep research技术,能生成多模态内容,包含5个专家智能体和1个通用智能体 [46] - 2025年4月23日纳米AI上线MCP万能工具箱,支持MCP协议,是国内首家开放生态MCP平台,生态覆盖多场景 [56] 第二部分:MCP开放协议持续扩圈,跨平台协作提升Agent商业价值 - 2025年4月Google推出A2A全新开放协议,让不同AI智能体沟通协作,得到超50家合作伙伴响应;5月微软宣布两大开发平台支持A2A [69] - A2A促进客户端和远程智能体通信,交互过程包括能力发现、任务管理、协作和用户体验协商 [72] - 2025年5月Anthropic为Claude推出Integrations功能,使其能与远程MCP服务器无缝协作,首批支持多个服务集成 [74] - 2025年5月22日OpenAI宣布核心API——Responses API支持MCP服务,开发者可将模型配置为指向MCP服务 [77] - 2025年5月20日微软提出“智能体网络”概念,让智能体互联互通,依托MCP形成“AI的USB - C”,并加入MCP指导委员会 [80] 第三部分:相关标的 - 卓易信息收购艾普阳科技完成IDE业务布局,有专业IDE工具软件,低代码IDE + AI工具产品SnapDevelop和AI + IDE工具产品EazyDevelop,支持MCP调用 [84][85] - 普元信息采用低代码Copilot模式提升开发效率,在全部平台和产品中启动MCP适配工作 [89] - 合合信息旗下TextIn上线文档处理领域首批MCP Server服务,解析稳定率高、耗时短,推动AI应用在多行业发展 [90] - 金山办公推出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办公助手,WPS AI 2.0包含多种应用,AI伴写功能提供多场景角色 [96]
AI行业专题报告:国产Agent不断演进,通用协议推进系统性应用
国元证券· 2025-06-09 12: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产Agent不断演进,通用协议推进系统性应用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国产智能体技术创新,C端产品百花齐放 - AI Agent领域呈现新摩尔定律,智能体能力急剧提升,自2022年ChatGPT发布后,大模型带动AI智能体能力提升,AI智能体完成任务时长呈指数增长,顶尖AI系统完成任务长度每7个月翻一番 [5] - 互联网大厂争夺AI互联网时代新交互入口,AI Agent继承APP核心基因且在多方面更具优势,有望超越原有APP生态 [9] - 字节跳动的扣子空间于2025年4 - 5月开启内测和开放测试,是集MCP Client和MCP Server于一体的通用Agent产品,有规划/探索双模式协作,还提供用户研究专家和华泰A股观察助手两个专家Agent [13][19][20] - 百度于2025年4月25日发布心响APP,是首个移动端通用超级智能体APP,能拆解用户需求并调用工具完成任务,支持超200种任务类型 [32][36][39] - 昆仑万维于2025年5月22日发布天工超级智能体,采用AI Agent架构和deep research技术,能生成多模态内容,包含5个专家智能体和1个通用智能体 [46] - 纳米AI于2025年4月23日上线MCP万能工具箱,是国内首家开放生态MCP平台,生态覆盖多场景 [56] 第二部分:MCP开放协议持续扩圈,跨平台协作提升Agent商业价值 - 2025年4月Google推出A2A全新开放协议,让不同AI智能体可相互沟通协作,微软5月宣布两大开发平台支持该协议,A2A促进客户端和远程智能体通信,有能力发现、任务管理、协作、用户体验协商等交互过程 [69][70][72] - 2025年5月Anthropic为Claude推出Integrations功能,使其能与远程MCP服务器无缝协作,首批支持多个服务集成 [74] - 2025年5月22日OpenAI宣布核心API——Responses API支持MCP服务,降低开发者连接外部服务的复杂性 [76][77] - 2025年5月20日微软在大会上提出“智能体网络”概念,依托MCP形成“AI的USB - C”,并宣布加入MCP指导委员会,贡献新成果 [80] 第三部分:相关标的 - AI Agent + 编程的卓易信息收购艾普阳科技完成IDE业务布局,有低代码IDE + AI工具产品SnapDevelop和AI + IDE工具产品EazyDevelop,效率提升显著且支持MCP调用 [84][85] - AI Agent + 编程的普元信息采用低代码Copilot模式提升开发效率,在全部平台和产品中启动MCP适配工作 [89] - AI Agent + 办公的合合信息旗下TextIn上线文档处理领域首批MCP Server服务,解析稳定率高、处理耗时短,推动AI应用多行业发展 [90] - AI Agent + 办公的金山办公推出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办公助手,WPS AI 2.0有AI伴写等功能,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写作建议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