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ker S2人形机器人

搜索文档
花旗:若优必选所有机器人订单都在今年交付 公司营收预测或上调约8% 重申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9-04 08:59
花旗称,优必选表示人形机器人订单已达4亿元人民币,若所有订单均在今年交付,花旗对优必选的 2025年营收预测有望上调约8%。注:周三优必选宣布获得2.5亿元人形机器人大单,该合同以具备自主 热插拔换电系统的Walker S2人形机器人为主,将在今年内启动交付。花旗分析师Jamie Wang等人在报 告中表示,预计该订单包含250-300台人形机器人,虽然管理层拒绝透露订单的任何细节。重申对优必 选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仍维持121港元。 ...
2.5亿元!优必选刷新人形机器人最大订单纪录
新浪财经· 2025-09-03 21:50
订单与合同 - 优必选科技获得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 [1] - 该合同刷新了7月近亿元的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订单纪录 [1] - 优必选将在今年内启动该合同交付 [1] 产品与交付 - 合同以具备自主热插拔换电系统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2为主 [1] - 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获得近4亿元合同 [1] - 包括H1已交付的近5000万元人形机器人订单 不包括天工行者人形机器人订单 [1] 应用场景与产能 - 人形机器人已从汽车工业场景进入更广泛客户群体 包括3C制造 重装设备 先进半导体制造 航空航天等行业 [1] - 预计今年工业人形机器人交付超过500台 [1] - 全年产能超1000台 [1]
深化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8-24 06:16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需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将科技创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1] 基础研究与原创性突破 -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大科学装置一期工程将于2024年底完成并启动试运行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工业创新和科学研究前沿 [2] -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 需形成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以赢得国际科技竞争战略主动 [2] - 当前面临缺乏从0到1原创性科研成果的问题 科研考核评价机制存在论文指标导向弊端 且缺乏长期稳定经费支持 [2] 关键技术攻关与产学研融合 - 需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引导高校院所围绕产业需求开展科技攻关 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3] - 探索建立企业牵头、需求牵引、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型攻关范式 使企业在创新中唱主角挑大梁 [3] - 建立原创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 打造体系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 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度权 [3] 新兴产业培育与产业升级 - 优必选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展示3分钟热插拔自主换电技术 已获得超过500台意向订单 进入吉利汽车、比亚迪等工厂实训 [4] - 202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2023年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左右 [4] - 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4] - 建议建设未来产业研究院 加快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创新 以国家标准引领数智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5] 区域协同与差异化发展 - 安徽科技大市场累计培养技术经理人3600余人 打造基地+基金+服务全链条孵化体系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6] - 河北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邯郸复兴区2023年实施数智化改造项目30多个 [6] - 各地需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有选择发展新产业 避免同质化布局和重复建设 对符合环保能耗标准的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 [6] - 科技部将统筹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打造创新链紧密衔接、产业链优势互补的创新型城市群 推动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和技术市场互联互通 [7]
“奋楫笃行”2025年中经济系列报道⑤ 人形机器人正在成为“打工人”
人民网· 2025-08-08 15:38
政府政策与行业定位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培育"具身智能"新兴产业 人形机器人被定义为典型代表 [1] - 北京提出到2027年突破不少于100项关键技术并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5] - 上海计划到2027年实现集聚百家骨干企业 落地百大应用场景 推广百件国际产品 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6] 制造业应用进展 - 优必选Walker S2人形机器人已在极氪汽车工厂实现高温环境物料搬运和自主换电 支持7×24小时不间断作业 [2] - Walker S系列覆盖汽车 3C电子 智慧物流三大领域操作 分拣和质检工种 [2] - 赛博格机器人推出高危工业场景专用Cyborg-R01 上海电气发布可胜任搬运装配任务的"溯元"机器人 灵宝CASBOT双足机器人已进入工厂执行螺丝装配作业 [3] - 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 236个行业中类 [3] 服务业应用拓展 - 擎朗智能XMAN-F1人形机器人可实现饮料制作和爆米花加工等精细化服务操作 [4] - 银河通用轮式人形机器人GALBOT G1实现无人药店商品拣选 智元机器人展示快递条码扫描与包裹分拣功能 [4] - 服务机器人在家用服务 仓储物流 商用服务 养老助残 医疗康复等领域渗透率显著提升 [4] 市场规模与发展阶段 - 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 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市场地位 [7] - 预计2024-2028年整机市场规模20-50亿元 2035年达500亿元 2045年后在用人形机器人超1亿台 市场规模达10万亿元级别 [7] - 人形机器人整体技术处于全球第一方阵 但工业化应用仍处于从实验室向"实训"过渡阶段 尚未实现规模化应用 [8] 技术驱动与行业挑战 - 具身智能技术创新成为行业核心驱动力 人形机器人未来发展主要取决于"大脑"智能水平 [8] - 人形机器人需应对比专用机器人更复杂的多场景应用挑战 目前实训需求增速较快但大规模商用仍需时间 [8]
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长38.0% 深圳工业机器人释放高产能
深圳商报· 2025-08-06 01:24
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8% 成为制造业回暖与产业升级的显著信号 [1] - 2023年深圳机器人产业总产值达1797亿元 位居全国首位 2024年产业链总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 [1] - 深圳机器人企业数量已达7.4万家 南山区"机器人谷"聚集越疆、众擎、智平方等技术型企业 产品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1] 产业链协同与商业化进展 - 深圳已形成从上游零部件研发到下游场景落地的完整产业链 企业间协同效率高 配件供应半径可控制在1小时车程内 [2] - 人形机器人从技术展示转向工程化落地 优必选近期斩获9051万元全球最大金额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 [2] - 摩根大通首次覆盖优必选并给予"增持"评级 目标价135港元 其客户包括比亚迪、富士康、吉利汽车等头部企业 [2] 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 - 优必选Walker S2实现全球首创自主换电功能 支持7×24小时作业 越疆"Atom"机器人可完成1800公里远程烹饪操作 [3] - 深圳计划开放100个应用场景 设立100亿元专项基金 加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 [3] - 政策推动形成"场景催应用、应用促迭代"的发展路径 加速产业集聚与技术突破 [3]
断电?不存在!深圳人形机器人自己换“心脏”,24小时作业
南方都市报· 2025-07-18 02:37
核心技术创新 - 全球首创人形机器人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实现3分钟极速换电且无需人工干预或关机,突破24小时连续作业瓶颈 [2] - 原创双电池动力平衡技术实现实时电量监测与动态电能均衡,支持带电热插拔并防止冲击电流/拉弧现象 [3] - 标准化电池仓快换技术采用零间隙分仓结构,使电池模块兼具能源功能与机身结构属性,支持双电池/单电池模式灵活切换 [3] - 双臂协同精准换电技术结合高精度定位与柔顺控制算法,完成电池仓自定位夹持及精准插拔操作 [3] 应用场景优势 - 系统具备动态能源优化能力,机器人可自主决策换电/充电策略以匹配任务优先级 [4] - 双重安全机制(物理隔离+快速断电)有效防范触电/爆炸风险,双电池冗余设计实现故障时无缝切换 [4] - 技术突破显著降低人力维护成本,消除充电停机导致的生产中断,提升工业场景运行可靠性 [2][4] 行业影响展望 - 该技术将推动工厂实现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作业,释放智能制造"新质生产力" [4] - 代表智能化飞跃,预计引发工业领域深远的效率与生产力变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