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搜索文档
出席上合组织会议,加强多边领域协作,印媒关注印度两高官访华
环球时报· 2025-06-25 06:49
中印高层互动 - 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和国防部长辛格本周密集访华,参加上海合作组织相关会议,这是2020年中印边境对峙以来首位访华的印度防长 [1]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毅会见多瓦尔,强调两国关系取得积极进展,需要加强沟通增进互信,聚焦合作事项 [1] - 多瓦尔表示印中战略目标一致,聚焦发展是第一要务,愿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共同维护边境和平 [1] 双边关系进展 - 去年12月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3次会晤在北京举行,双方就边界问题和双边关系进行深入沟通 [2] - 6年来首批印度香客本周抵达中国西藏朝圣,未来数月内中印两国有望恢复直航 [2] - 专家认为去年中印领导人会晤为关系正常化奠定基础,目前落实成果有限但双方继续加强接触 [3] 上合组织会议 - 上海合作组织国防部长会议25-26日在青岛举行,重点讨论地区和全球安全及反恐问题 [2] - 印度防长辛格将出席上合国防部长会议,可能为印度总理莫迪今年秋季出席上合峰会做准备 [2] - 中国国防部表示本届会议将巩固成员国军事互信和务实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4] 印巴因素影响 - 印度在多瓦尔会谈中强调反恐和维护地区稳定,被解读为向中国施压要求对巴基斯坦采取行动 [3] - 印度防长辛格预计将在上合会议中聚焦反恐,同时强调上合框架内加强经济贸易合作的必要性 [3] - 专家认为中国在印巴问题上中立偏袒巴基斯坦可能影响印度对华政治信任,但对经贸关系影响不大 [4] 外部影响因素 - 美印关系变化特别是美国"印太战略"和产业链重组,试图将部分外资在中国的工厂转移到印度,对中印关系构成外部影响 [4]
设下豪华晚宴,简化会议议程,北约峰会费尽心思“取悦美总统”
环球时报· 2025-06-25 06:49
北约峰会安排与特朗普行程 - 北约峰会在荷兰海牙举行为期两天 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出席其第二任期内的北约峰会 [1] - 峰会日程经过精心设计 仅包含欢迎晚宴和一场2 5小时正式会议 议程比以往更紧凑以避免特朗普不满 [3] - 特朗普计划跳过24日多场会议 仅参加荷兰国王主持的晚宴 原定48小时的访问缩短至24小时 [3] 北约军费支出议题 - 峰会核心议题为成员国国防开支比例 特朗普长期要求盟友增加军费支出至GDP的5% [4] - 北约秘书长吕特主要任务是让特朗普满意 通过承诺提高军费支出来维护联盟团结 [4] - 比利时媒体分析称吕特需用模糊让步争取欧洲国家支持 但修补美欧裂痕难度增大 [4] 美欧在俄乌问题上的分歧 - 北约声明将简短处理俄乌问题分歧 重点突出新军费支出协议 [4] - 除美国外 北约盟友普遍将俄罗斯视为主要威胁 而特朗普视其为机会 双方立场分歧显著 [5]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计划与特朗普会晤 但未被邀请参加北约主要工作会议 [5] 俄罗斯对北约的回应 - 俄方批评北约提高军费至GDP5%的决定 指责该联盟走军事化道路并以对抗俄罗斯为目标 [5]
美媒:减少对美依赖,加拿大与欧盟签署防务协议
环球时报· 2025-06-25 06:49
加拿大与欧盟签署安全与防务协议 - 加拿大总理卡尼与欧盟签署全面安全与防务协议,系欧盟首次与加拿大深化此类伙伴关系 [1] - 协议签署于加拿大—欧盟联合峰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此举将加强加拿大在欧洲防务架构中的作用 [1] -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表示协议有助于提升战备能力,促进更高效防务投资 [1] 合作内容与资金计划 - 加拿大将参与欧盟1500亿欧元的"欧洲安全行动"(SAFE)计划,该计划向成员国提供武器采购贷款并开放联合采购 [2] - 加拿大与其他北约国家承诺大幅增加国防开支,相关承诺将在北约峰会重申 [2] 战略背景与动机 - 加拿大和欧盟试图减少对美国依赖,因双方对美国政府策略反复无常感到失望 [2] - 双方推动贸易伙伴多元化和供应链多样化战略 [2]
法媒:多重因素影响下,塞尔维亚暂停弹药出口
环球时报· 2025-06-25 06:49
塞尔维亚军事装备出口暂停 - 塞尔维亚宣布暂停所有军事装备和弹药的出口,价值超16亿美元的出口军事产品转为国家军事储备物资 [1] - 停止出口的决定是在俄罗斯对塞尔维亚军工产品销售的批评加剧的背景下做出的 [1] - 所有军事装备和弹药出口的恢复必须通过特别决定,且需要得到相关部委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授权 [1] 塞尔维亚军工产品出口争议 - 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指控塞尔维亚通过"迂回"方式向乌克兰出口军工产品,增加对乌军的供应 [2] - 塞尔维亚生产的弹药主要用于重型远程武器系统,以整套零件形式运往北约国家,组装和装填主要在捷克和保加利亚进行 [2] - 俄罗斯方面称塞尔维亚制造商清楚其产品最终用户和用途 [2] 塞尔维亚对以色列弹药出口 - 塞尔维亚已停止向以色列出售弹药,这一决定是在以色列袭击伊朗导致中东紧张局势升级后宣布的 [2] -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强调以色列和伊朗都是塞尔维亚的友好国家 [2] - 尽管受到批评,塞尔维亚在2023年10月7日袭击事件后仍向以色列出售弹药 [2]
泰国封锁泰柬边境,泰总理发声,柬方回击
环球时报· 2025-06-25 06:49
边境封锁与贸易中断 - 泰国军方封锁与柬埔寨的16个边境口岸 暂停所有人员和车辆通行及贸易活动 仅允许人道主义过境[1] - 柬埔寨移民总局证实泰方关闭整个边境 24日早上才收到官方通知[1] - 沙缴府边境口岸出现混乱 约50名柬埔寨工人滞留 游客及商人受困 两国正协商滞留人员问题[2] 跨境犯罪指控与外交争端 - 泰国总理佩通坦指控柬埔寨为全球最大网络犯罪基地之一 誓言铲除境内诈骗团伙[1] - 柬埔寨邮电通讯部反驳指控 强调政府打击网络犯罪的立场 反指泰国是人口贩卖和电信诈骗中心[1] - 佩通坦与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通话录音泄露 泰总理否认涉及利益输送 称愿公开解释细节[2] 政治动态与内阁改组 - 佩通坦称执政联盟稳固 内阁改组已完成 人选正接受审查后将提交国王批准[2] - 执政联盟各党派表态支持改组 佩通坦强调联盟内部合作无间[2]
AI发展获嘉宾关注,亚洲贡献受世界重视,夏季达沃斯论坛热议“中国机遇”
环球时报· 2025-06-25 06:42
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概况 - 年会围绕五大主题支柱展开,包括"解读全球经济""中国展望""巨变中的产业""投资人类与地球"以及"新能源与材料" [1] - 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800名参会者,人数创历年之最 [1] - 约120名来自中东和北非地区的代表出席,较去年人数翻倍 [1] AI与新能源领域动态 - 首日多场活动聚焦人工智能(AI)、新能源以及气候话题 [3] - "AI+时代"讨论当前AI技术的普及态势及其应用差异对商业合作的影响 [3] - "社交机器人与我"探讨AI技术推动社交机器人发展带来的人机关系挑战、机遇与伦理考量 [3] - 诸多论坛关注能源转型前景、政府与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转变 [3] - 人形机器人、脑机交互设备等AI产品吸引中外嘉宾驻足了解 [3] - 与会嘉宾点赞中国科技创新发展速度,多次提到DeepSeek以及"杭州六小龙"科技出圈 [3] 中国科技与经济发展 - 人工智能正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注入新动能,通过效率提升促进增长,重构产业生态、培育新质生产力 [4] - 赛力斯集团通过全面引入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模型等技术,构建行业首创以场景定义安全的智能安全防护体系 [4] - 中国处于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前沿,吸引国际企业前来学习 [4] - 全球60%的GDP增长来自亚洲,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5] - 中国市场呈现出的韧性和多重机遇吸引外部关注 [5] - 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与超高速的创新生态系统相匹配,在电子商务物流、人工智能应用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引领全球 [5] 国际合作与投资机会 - 中国是新加坡企业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新加坡企业将本国优势与中国技术、产品和平台相结合 [5] - 中国是南非的重要贸易伙伴,南非寻求从中国引进更多投资并增加双边贸易 [6] - 中国在庞大经济基数上保持5%的经济增长预期,国际机构关注中国经济结构性变化 [6][7] - 摩根大通、高盛等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7] 全球经济形势 - 世界正面临数十年来"最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动荡正在"影响全球经济增长" [7] - 2025年和2026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分别为2.8%和3% [7] - 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面临严峻挑战,年会的召开是对经济全球化的支持信号 [7]
制造业迎来转机?德国6月PMI初值恢复增长引猜测
环球时报· 2025-06-25 06:42
德国经济指标改善 - 德国6月综合PMI初值从5月的48.5升至50.4,突破荣枯线并创34个月新高,显示制造业可能迎来转机 [1] - 服务业PMI初值从47.1升至49.4,收缩速度明显放缓 [1] - 4月制造业订单积压量同比增4%,环比增0.8%,其中汽车行业订单环比增长2.6% [2] 行业动态 - 汽车、飞机、船舶及火车等制造业领域订单出现增长 [2] - 德意志银行、莱茵集团、西门子等企业参与德国工业日活动,政商界呼吁加强合作应对挑战 [2] 政策与外部环境 - 德国新政府计划增加财政支出,推动投资者信心回升 [2] - 工业界认为经济复苏将缓慢,受美国关税冲突等外部因素制约 [3] - 德国央行强调经济增长前景取决于美德关税谈判进展 [3]
美媒:美今年前5个月贸易逆差或破纪录,“关税暂缓期”临近引发亚洲出口狂飙
环球时报· 2025-06-25 06:42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今年前5个月美国的贸易逆差或将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彭博社23日报道 称,随着美国"对等关税"暂停期限的临近,囤货效应推升美国与亚洲国家的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但进展 缓慢的关税谈判,也为这些亚洲国家对美出口的前景带来了不确定性。 日美之间也尚未达成任何协议。据雅虎财经24日报道,两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周二透露,日本首席贸易 谈判代表赤泽亮正正筹备最早于6月26日启程的第7次美国之行,旨在终结当前损害日本经济的关税措 施。 彭博社说,对美出口历史性的增长将体现在本周美国发布的5月份对外贸易数据中,并可能使美国政府 与亚洲各经济体就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谈判复杂化。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美国与亚洲主要贸易伙伴间的关税谈判依然进展缓慢,甚至陷入僵局。《印度时 报》23日报道称,担心对农民造成不利影响以及出于对美国转基因食品相关的担忧,印度政府拒绝了美 国玉米和大豆等农产品以低关税进入印度市场的要求。消息人士表示,谈判已陷入僵局。 据报道,越南、泰国5月出口均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其中,越南和泰国对美出口同比均激增35%。 另据《韩国先驱报》23日报道,韩国6月前20天出口额同比增长8.3%,其中 ...
财经观察:“日美联盟”能改变全球钢铁格局吗
环球时报· 2025-06-25 06:42
收购交易概述 - 日本制铁以每股55美元价格收购美国钢铁公司全部股份,总交易金额约141亿美元[2] - 交易历时18个月,经历美国两任总统干预最终完成[1] - 美钢成为日铁全资子公司[2] - 日铁对美钢投资从最初20多亿美元追加至110亿美元[2] 交易条款与让步 - 美国政府获得"黄金股",保留对美钢重要事项的最终决定权或否决权[2] - 日铁承诺在宾夕法尼亚州新建生产设备和研发基地[2] - 经营核心成员包括CEO为美国籍,维持美国国内生产[2] - 日铁CEO桥本英二通过博弈达成"逆转胜利"[5] 行业影响与战略布局 - 合并后公司粗钢产量将达5782万吨,接近全球第三的鞍钢集团[10] - 日铁构建"铁三角"增长体系:日本、印度和美国市场[10] - 美国钢材年需求8900万吨,自给率仅55%,市场空间大[9] - 美国将钢铁进口关税从25%提升至50%,推动本地化生产[9] 公司发展前景 - 日铁目标重返世界顶级钢铁制造商行列[9] - 收购有助于提升产业链完整度,加强美欧市场渗透[10] - 日铁在印度建设年产能700万吨钢铁厂[10] - 美钢拥有可扩大产能的斯洛伐克炼钢厂[10] 全球钢铁格局 - 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拥有行业主导权[11] - 日美钢铁联盟被视为抗衡中国钢铁产业的举措[10] - 日本钢铁行业寻求新发展方向应对中国竞争[11] - 全球钢铁行业格局将因大国博弈发生巨大变化[11]
【环时深度】美对伊政策背后的鹰派与“MAGA孤立主义者”之争
环球时报· 2025-06-25 06:42
美国对伊政策变化 - 特朗普政府初期倾向于通过外交途径与伊朗解决核问题,但6月21日转为军事行动,实施"午夜之锤"空袭计划,轰炸伊朗3处核设施 [2] - 政策转变受共和党内"战争鹰派"游说影响,包括福克斯新闻主持人莱文、中央司令部司令库里拉、参议员格雷厄姆和科顿等 [2][3][4][5] - 莱文通过白宫午餐会向特朗普传递伊朗"几天内将造出核武器"的虚假信息,促使特朗普对美伊谈判失去耐心 [3] 共和党内部分歧 - 共和党分裂为"战争鹰派"和"MAGA孤立主义者",前者推动对伊军事行动,后者反对美国卷入海外战争 [1][7][11] - 68%共和党人支持空袭伊朗,但党内分歧明显,麦康奈尔等传统共和党人批评"MAGA孤立主义者" [10][11] - MAGA群体内部部分成员最初反对空袭,但随后转向支持特朗普的"谨慎果断"行动 [12] 关键人物影响力 - 库里拉策划并执行"午夜之锤"行动,主张对伊激进军事行动,获国防部长授权部署中东军事资产 [4] - 格雷厄姆公开呼吁美以联合作战打击伊朗核设施,其提出的轰炸计划与6月21日行动高度相似 [5] - 科顿长期推动对伊强硬政策,曾联合46名共和党议员致信伊朗领导人质疑伊核协议可持续性 [5][6] 媒体与舆论作用 - 福克斯新闻被指控为美伊开战"啦啦队",默多克旗下媒体通过右倾报道影响特朗普决策 [7][8] - 班农指责福克斯新闻代表外国利益煽动战争,卡尔森批评莱文夸大伊朗核威胁以推动政权更迭 [7][9] - 民调显示46%美国成年人反对空袭伊朗,70%民主党人和51%独立人士持反对态度 [10] 潜在后果 - 分析认为若伊朗报复导致冲突升级,特朗普的MAGA联盟可能分裂 [12] - 美对伊行动可能引发核扩散风险,其他国家或认为发展核武器是必要防御手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