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发展网
icon
搜索文档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年下半年水生态环境工作会议
中国发展网· 2025-07-29 15:11
水生态环境工作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传达了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暨美丽海湾保护建设推进会议和水污染问题整改视频调度会会议精神 [1] - 通报了全省河流水质达标、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 - 要求各地做好下半年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1] 水质保达标措施 - 加强河流断面日常管控,开展跨界联防联控和企业点源污染管控 [2] - 出现劣V类断面要排查原因并及时上报 [2] - 加强汛期水环境监管,明确河流水质断面主体责任 [2] - 提升申诉材料质量,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2] - 配合做好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 [2] 重点工作任务 - 将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作为重中之重,确保完成2025年入河排污口全域排查 [2] - 排查梳理工业园区存在问题,推动责任主体开展整改 [2] - 大力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开展"十五五"流域规划编制工作 [2] - 做好年度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保专项行动 [2] - 积极谋划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 [2]
三门峡卢氏县:党建引领聚合力 “红莘帮办”暖民心
中国发展网· 2025-07-29 15:11
党建服务品牌建设 - 卢氏县打造"红莘帮办"党建服务品牌 团队85名成员中党员占比超三分之二 通过佩戴党徽和志愿服务标识强化红色理念 [1] - 品牌确立"三个绝不"服务标准:不推诿群众难题 不因流程延误时限 不让政策卡在最后一公里 [1] - 从追求服务范围广覆盖转向服务质量深扎根 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将企业服务 养老医疗教育等高频需求纳入核心服务项 [3] 服务模式创新 - 推行"一企一策"定制服务 党员干部担任"项目管家"主动对接企业 通过并联审批+线上预审将某生物科技公司20天审批流程压缩至7天 [2] - 服务模式从"坐等办事"转为"主动服务" 办事平均时间缩短40%以上 累计完成帮办服务2000余次 [2][3] - 引入群众满意度反向测评机制 由群众评价服务效果 当前满意度达95%以上 [3] 营商环境优化成效 - 跨省企业开办手续办理时间缩短至3天 获得企业家高度评价 [1] - 通过打通部门壁垒实现数据多跑路 企业少跑腿 某企业项目提前半个月开工建设 [2] - 累计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0余件 形成"遇事找帮办 办事更省心"的共识 [3] 团队能力建设 - 定期组织业务培训 邀请专家讲解政策法规和审批流程 提升帮办人员应对复杂问题能力 [2] -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 鼓励创新服务方式 窗口工作人员服务主动性显著提升 [2] - 针对企业开办 项目审批等痛点开展专项服务 党员干部带头深入企业了解需求 [2]
汕头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
中国发展网· 2025-07-29 15:11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效 - 汕头市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澄海中学、东厦小学获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龙湖区徐煜翔同学获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称号[1] - 全市拥有全国文明校园6所、广东省文明校园3所、市级文明校园643所,文明校园覆盖率超60%[1] - 累计培养全国新时代好少年1位、省级16位、市级174位,激发青少年使命感[1] 创新教育模式与实践 - 澄海中学思政课堂运用VR技术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潮阳区贵屿镇龙港小学开展非遗英歌舞活动[2] - 创新打造"鮀城大思政"品牌,开发10条红色研学路线,创作《潮汕英烈故事》系列动画,截至2025年上半年开展活动50余场[3] - 潮阳区博物馆红色文化研学活动通过革命文物沉浸式体验强化红色精神教育[3] 侨乡文化与非遗传承 - 开展"侨批文化进校园"活动250场,培养小讲解员300余名,以"侨批纸短 家国情长"主题深化华侨爱国精神教育[3] - 龙港小学"非遗英歌舞"项目获广东省优秀案例,全市64个镇街实现乡村少年宫全覆盖,年均开展活动超1200场[4] - 金平区开展"院士科学家进校园"活动,澄海区组织143支科技志愿服务队开展社区科普活动266场[4] 科技创新与竞赛成果 - 2025年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汕头学子斩获13个奖项,"智能红树林监测系统"获工程组一等奖[4] - 澄海区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队深入乡村社区开展科普活动,彰显创新实力[4] 生态文明与特色活动 - 开展"汕护古树 根植文明"系列活动,发动百所中小学结对守护百棵古树,招募千名守护卫士[5][6] - 举办10场巡回展,发动企业为100棵古树投保,面向中小学生征集守护古树创意设计[6] - "岭南童谣征集传唱活动"3年入选省优秀作品6首(一等奖2首、三等奖4首),市文明办2次获优秀组织单位[6] 心理健康与阵地建设 - 构建"市-区-校"三级心理健康防护网络,"同在阳光下"项目培训志愿者500余人,开展心理援助课800余场,危机干预成功率100%[7] - 4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1个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年均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人次[7] - 义务教育阶段思政课占比6%-8%,联合公安部门开展安全教育4000余场,覆盖25万人次[7] 家校协同与社区服务 - 全市643所中小学建立规范化家长委员会,每年召开1次家长委员会会议和2次家庭教育指导会[8] - 金平区小学推出"家长智库"项目,开发家长课程56门,实现家校共育"双向奔赴"[8] - 市妇联组建208支家庭教育讲师团(346名讲师),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构建"15分钟服务圈"[8]
滨州:上半年交出了“产城人”深度融合的优异答卷
中国发展网· 2025-07-29 15:01
经济发展与产业融合 -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6.1%,增速高于全省平均0.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4位 [2]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43元,增速5.8%,列全省第1位,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比收窄至1.7 [2] - 新增城镇就业20216人,人口集聚效应显著增强 [2] - 完成工业技改项目112个,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900万千瓦,2家企业获评省级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试点 [3] 城镇化建设与项目推进 - 35个项目纳入省城镇化重点项目库,较去年增长25%,累计在库项目达70个,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80.2亿元 [2] - 惠民县创新创业产业园项目获批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城镇化建设专项资金860万元,资金额度列全省并列第一位 [2] - 新增绿色建筑220万平方米,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4个,雨污管网新建改造40公里,更新改造燃气管道47.85公里 [3] 城乡融合与公共服务 - 农村土地流转率64.3%,县域物流共同配送率100% [3] - 建成6家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7所中职学校入选省高水平立项建设单位,新增托位715个 [3] - 特色小镇上半年营业收入超77.3亿元,营业利润6.29亿元,累计吸纳就业6.7万人 [4] 试点示范与政策支持 - 惠民县成功创建国家级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试点,邹平市、惠民县分获2024年度全省"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市"和"高质量发展进步明显县" [2] - 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产值23亿元,生态补偿转移支付金额810万元,获得省级以上称号的各类平台数量55个 [4] - 出台《滨州市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实施方案》,"一县一策"明确主导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要求 [5] 特色产业与县城发展 - 邹平市构建"1+3+N"立体化铝产业生态体系,县城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4] - 8个特色小镇形成"特色产业+就业吸附+服务共享"融合新路径 [4] - 组织开展新型城镇化网络专题培训班,提升各县(市、区)推动县城建设的本领水平 [4]
生产稳、需求足、质效升 泰安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态势明显
中国发展网· 2025-07-29 13:31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泰安市GDP达1923.4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8%,第二产业增长5.5%,第三产业增长7.2%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进出口总值增长18%,显示"三驾马车"协同拉动 [1][4][5] - 财政收支稳健运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6.2亿元(+4.2%),支出245.5亿元(+5.0%) [6] 产业发展态势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0.8亿元(+4.5%),种植业(279.4亿元,+3.8%)、畜牧业(77.9亿元,+4.6%)和农林牧渔服务业(46.2亿元,+9.3%)贡献率达95.4% [2]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制造业增长9.3%贡献率达95%,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12.1%和10.2% [2] - 建筑业总产值610.3亿元(+5.7%),安装工程产值305.3亿元(+7.4%),建筑工程产值294.8亿元(+4.0%) [2] 服务业与消费 - 1-5月规上服务业营收162.1亿元(+11.0%),8/10行业门类正增长,20/29行业大类实现增长 [3] - 限上零售额增长13.2%,家电类(+44.5%)、粮油食品类(+18.4%)、石油类(+15.4%)和服装类(+17.4%)为主要拉动品类 [4] - 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4.9%,反映服务业活跃度提升 [7] 投资与外贸 - 工业投资增长23.3%,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6.9%,"四新"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6.1%和28.3% [4] - 出口总值273.4亿元(+27.9%),对非洲(+58.4%)和拉美(+36.3%)等新兴市场出口表现突出 [5] -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7389.1亿元(+10.5%)和5322.9亿元(+9.2%),显示金融支持力度 [7] 工业与能源 - 在统37个工业大类中25个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7.6% [2] - 全社会用电量144.3亿千瓦时(+1.6%),工业用电量增长2.0% [7]
山西截至6月底,全省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为669元/人/月,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为555元/人/月
中国发展网· 2025-07-28 19:50
部署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提升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水平,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开展全省性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报、现场抽查检查和专项抽查审计工作。常态化开展行业协会 商会乱收费清理整治工作。部署开展2025年全省性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加大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 力度,全省查处非法社会组织24家,公布1批取缔劝散非法社会组织名单。截至目前,全省共登记社会 组织19702家。 地名管理方面 中国发展网讯 赵志斌 记者郭建军报道 "截至6月底,全省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为669元/人/月,农村低 保平均保障标准为555元/人/月。"7月25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民政厅副厅长(正厅 长级)曾庆勇介绍上半年山西省民政重点工作有关情况。 民生兜底保障方面 持续推进低保扩围增效,指导各地科学调整确定低保标准,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推进低 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对低收入人口的信息汇聚、常态监测、快速预警。打造"晋心 救"一站式社会救助服务平台,实现救助业务"掌上办""指尖办"。稳步推进"服务类社会救助"与"防止返 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工作 ...
白云机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将“航空+美食”写入暑运服务新范式
中国发展网· 2025-07-28 18:43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 首次将"航空+美食"写入暑运服务新范式 [1] - 公司定位为广州联通世界的"第一会客厅" 上半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人次 [1] - 公司致力于打造机场商业新标杆 以场景创新激活流量价值 以文化体验重塑商业生态 [1] 业务发展举措 - 公司举办美食节联动一号 二号航站楼77家餐饮品牌 实现湾区风味全覆盖 [2] - 通过数字化营销和主题化运营将航站楼打造为"空中美食会客厅" [1] - 活动提供限时礼遇叠加"春风服务" 让旅客享受星级美味与广式温度 [2] 活动运营细节 - 美食节活动时间为7月26日至30日 为期五天 [2] - 旅客可通过航站楼内统一活动立牌畅享优惠 [2] - 活动旨在让"经白云 游湾区 品世界"成为旅客独特记忆 [1] 战略意义 - 美食节是"餐饮+航空+文旅"跨界融合的实践 助力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1] - 公司通过美食节向世界递出可吃 可逛 可带走的"城市名片" [1] - 活动推动"流量"加速转化为"留量" 提升旅客沉浸式湾区体验 [1]
第20届萨克斯管大会在中国哈尔滨开幕
中国发展网· 2025-07-28 17:59
活动背景与意义 - 第20届萨克斯管大会于7月26日在哈尔滨开幕 系1969年创办以来首次落户中国[2] - 该活动为第37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注入全新活力[2] - 哈尔滨获得2025年第20届世界萨克斯管大会举办权 系中国城市首次举办世界级萨克斯管大会[3] 参与规模与范围 - 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千名萨克斯管演奏家和爱好者参与[3] - 世界萨克斯管委员会主席阿诺·伯恩坎普及中国萨克斯协会会长尹志发等领导出席开幕式[2] 活动内容安排 - 7月26日至31日期间举办开幕式萨克斯与交响乐团音乐会 大师班讲座 学术研讨交流等活动[4] - 包括国际萨克斯大师音乐会 闭幕式百人萨克斯重奏音乐会等专项演出[4] 文化价值与影响 - 大会进一步增进世界各地音乐文化交流与互鉴 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2] - 为萨克斯乐器在中国的传播与交流提供宝贵平台[3] - 让萨克斯管融入中国音乐文化血脉具有深远意义[3]
重庆坚持项目为王 牵引发展动能加速集聚
中国发展网· 2025-07-28 16:56
市级重点项目投资进展 - 上半年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09.5亿元 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0.2% 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1] - 开工项目207个 开工率52.5% 完成投资563.8亿元 [2] - 在建项目350个投资进度过半 完成投资1287.9亿元 [2] - 完工项目64个 完成投资557.9亿元 包括中国移动成渝数据中心一期等 [2] 重点领域投资分布 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 415个项目完成投资584.8亿元 [3] - 285个制造业项目投资464.8亿元 进度58.2% 推动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3] - 40个科技创新项目投资23.1亿元 促进产业创新融合 [3] 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 - 119个项目投资499.3亿元 [4] - 81个交通项目投资456.2亿元 含铁路174.6亿元/枢纽33.1亿元/高速公路210.2亿元 [4] - 38个物流项目投资43亿元 提升物流效率 [4] 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 596个项目投资1166.6亿元 [5] - 286个基建项目投资797.6亿元 含轨道交通202.4亿元/路桥隧106.4亿元 [5] - 112个能源项目投资204.4亿元 [5] 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 59个项目投资99.2亿元 [5][6] - 农村公路新改建1150公里 巫溪物流园区工程进度60% [5] - 农业项目如合川蔬菜基地主体完工 开州产业园完成65% [6] 美丽中国先行区 - 63个项目投资59.7亿元 [6] - 污染治理项目如鸡冠石污水处理厂试运行 大足产业园进度83% [6] - 生态修复工程如渝中"两江四岸"完工 巴南河道治理进度91% [6]
四川攀枝花: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奏响文旅融合发展强音
中国发展网· 2025-07-28 16:51
记者了解到,此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两份至关重要的文件 ——《中共攀枝花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推进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 展、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决定》和《中共攀枝花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生态美市、加快建设美丽攀枝花的实施意见》。这两份文件的出台,是攀枝花立足自 身发展实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重大举措,为城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何要将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展和全面推进生态美市进行一体研究部署?唐忠柱给出了明确答案,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量。首先,两者逻辑基础共生, 美好的生态环境是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就如同大厦的地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文旅康养产业便无从谈起;而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则是生态美市 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能让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其次,两者目标指向一致,都是为了顺应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 求,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提升城市的宜居度、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让攀枝花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宜居之城。最后,两者路径 举措相通,在根本路径上都需要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在规划布局、设施建设、服务供给、产品打造等主要举措上相互配合、共同促进,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