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杭州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滨江:西兴“守艺人” 守护社区烟火气
杭州日报· 2025-05-21 10:45
社区公益服务发展 - 朱春梅坚持公益理发9年 每月为60岁以上老人理发超500人次 [1] - 西兴街道"守艺人"群体涵盖剪发、缝补、修家电等服务 今年以来开展近百场活动 服务超5000人次 [1] - 街道通过"暖兴同行"主题打造"守艺人"品牌 挖掘老手艺人并吸引新杭州人中的能工巧匠 [2] 品牌建设与推广 - 西兴街道启动"守艺人"品牌Logo征集 从27份设计稿中选定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方案 [2] - 计划推出印有Logo的周边产品 通过标识统一化提升居民认知 扩大公益服务影响力 [2] - 街道将打造"传统+现代"服务矩阵 使"守艺人"成为西兴文化名片 [2] 社会效益与传承 - 朱春梅与900多位社区老人建立深厚情谊 通过理发服务促进邻里互助 [1] - 传统手艺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淡出 "守艺人"项目旨在让小修小补回归社区 [2] - 项目既传承本土文化 又通过公益服务浸润居民生活 [2]
桐庐县域经济实现质的突破
杭州日报· 2025-05-21 10:19
桐庐县经济发展 - 2025年一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增幅居全市首位 [3]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9%,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增长11.9%、14.2%、13.6% [3] - 构建"141X"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1个快递物流地标性产业和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3] 快递物流与产业集群 - 快递物流为地标性产业,视觉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为四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3] - 低空经济、智能网联车等未来产业赛道正在发展 [3] - "链长+链主"协同机制推动产业集群效应 [3] 手术机器人产业 - 康基唯精SR01-200手术机器人完成60余例临床手术验证,实现高清成像与超低延时 [4] - 康基医疗与唯精医疗合作形成"头部械企+新锐科技"创新组合 [4] - 手术机器人量产基地落户桐庐经济开发区,预计6月底投产,达产后年产值1亿元 [4] 数字经济与产业链 - 海康机器人智能制造基地带动15家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完整生态圈 [5] - 视觉智能产业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22.4%,直接拉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15.9% [6] - 环球新材国际年产10万吨人工合成云母项目总投资103亿元,7栋主体建筑已封顶 [6] 重大项目建设 - 抽水蓄能电站、海康机器人智能制造基地、三诺电子厂房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6] - 17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40.02亿元,70%投向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6] - 桐庐建立"双周督查、月度推进、双月招引"动态调度机制保障项目高效推进 [6]
建德探索“1+1>2”的乡村“共富样本”
杭州日报· 2025-05-21 10:14
乡村共富实践模式 - 建德市通过"合作共富"联合体推进乡村片区组团发展,形成"互助长宁""浙硒共富""139乡宿共富""十里寿昌江"等多个特色联合体 [6] - "互助长宁"联合党委以长宁村为中心联合周边4个村,围绕"学、吃、游、购"四要素打造旅游线路,半年接待团队75批次、游客1.2万余人次,村集体增收300余万元 [8] - 杭金衢"浙硒共富"联合体由大慈岩镇、兰溪诸葛镇、龙游横山镇三地组成,2024年实现村集体增收650余万元,接待游客105万人次,农户增收超8000万元 [9][10] 产业联动发展 - 航川村构建"六上"立体式产业格局,2024年引入社会资本1.7亿元,落地10个业态,52户农户返乡开办民宿,月均增收3.5万余元 [11] - "139乡宿合作共富联合体"整合2县7镇13村资源,打造民宿产业带和研学精品线路 [12] - 寿昌镇"十里寿昌江"联合体整合5个村农业资源打造丝瓜产业集群,带动村集体增收超百万元,村民就业118名,月均增收4000元 [15] 工坊经济模式 - 建德市建成31个特色工坊,提供就业岗位700余个,低收入农户就业占比超20% [13] - "乡村共富学院"培训孵化200余名技能人才,42名村民获得专项技能证书 [13] - 梅城镇"千鹤红共富产业园"盘活3座厂房和2000多亩荒地,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45万元,带动50余人就业 [14] 运营机制创新 - 采用"运营前置"理念推动资源高效配置,明确片区联合体产业发展定位 [11] - 建立权责明晰的收益分配机制,包括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多种形式 [15] - 形成"联合体统筹资源、企业主攻营销、农户专注种植"的协同发展格局 [15]
深化多边经贸合作 何以从钱塘出发?
杭州日报· 2025-05-21 10:14
钱塘(新)区经济表现 - 2024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元 规上工业总产值达3700亿元 连续3年保持增长 [1] - 汇聚超1600家外资企业 包括78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 制造业投资总量持续保持全市第一 [1] - 2024年一季度实现进出口额265.29亿元 同比增长11.7% 跨境电商出口额同比激增134% [10] 金砖国家经贸合作 - 2024年杭州对金砖国家进出口达2028.8亿元 同比增长9.3% 占全市进出口总额25.1% 其中出口1321.57亿元(增2.7%) 进口707.23亿元(增13.1%) [2] - 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在钱塘揭牌 承载打造经贸合作"样板"使命 已促成美团10亿美元投资巴西等重大项目 [4][5] - 推出《"买在金砖"专项行动方案》 构建"1+2+4+N"模式 包括选品中心 销售渠道 重点综保区和系列活动 [9] 企业国际化案例 - 盒马建立柬埔寨-越南-中国腰果产业链 实现跨境资源最优配置 [7][8] - 蜜雪冰城成为巴西咖啡豆采购大户 中广核在巴西建设可再生能源中心 远景科技创建拉美首个净零工业园区 [5] - 国通集团实施"两国双园"计划 与俄罗斯共建龙城电商产业园 创新物流和供应链金融模式 [8] 钱塘区开放创新 - 拥有71项跨境电商制度创新成果 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 正争取金砖国家跨境"即买即提"政策 [10][11] - 中企国际服务中心签约19家机构 建成全链条出海服务体系 已服务超200家企业 [12] - 启动60亿元TOD综合开发项目 规划面积1.76平方公里 打造产城融合典范 [12] 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 新开发银行强调将提升各国特殊经济区效能 促进协同发展 [6] - 中国合作中心LOGO象征全球化属性 彩带代表金砖国家多样性 潮水造型寓意合作动能 [6] - 杭州发挥"数字自贸区+全球数贸博览会"叠加效应 三年内力争建成全球数贸港核心区 [9]
市政协召开提案工作交流会
杭州日报· 2025-05-21 10:12
提案工作成效总结 - 2024年度市政协好提案评选情况已通报 2位好提案代表和3个好提案承办单位代表作交流发言 [1] - 过去一年提案工作成效显著 健全了"五全"工作机制(全流程引导、全覆盖督办、全方位协商、全过程参与、全周期办理) [1] - 提案工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提案作用更加凸显、质量更加精良、协商更加深入、办理更加务实、督办更加有力 [1] 新阶段工作部署 - 政协提案定位明确 是党和政府听取民声民意的重要渠道 是专门协商机构服务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 是人民政协发挥统战组织功能的有效载体 [2] - 提高提案质量新要求 需增强针对性、逻辑性、时效性 推动提案工作常做常新 [2] - 提案审查机制优化 推动由"立不立"向"好不好"转变 通过高质量审查保障立案提案质量 [2] 提案办理机制创新 - 提案分办流程优化 确保分办准确 加大同类提案归并力度 做好综合提案合理拆分 [2] - 建立四级督办机制 包括政协领导牵头办理、专委会分工负责、政协委员全程参与、提案督办全面覆盖 [2] - 实施三重评价体系 通过委员评、专委会评、两办评深化提案成效评估 [2]
退税率最高11%!杭州离境退税服务升级 国际游客“血拼”更尽兴
杭州日报· 2025-05-20 16:12
离境退税政策实施效果 - 杭州大厦作为首批"即买即退"试点商场,该服务显著拉动境外游客消费,部分游客在获得现金退税后会进行二次消费[1] - "即买即退"服务要求商品需在试点商店购买且属于可退税范围(服装、化妆品等,不包括食品),退税率分为8%和11%两档[1] - 杭州市2024年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达1.1亿元,同比增长130%,退税额1121.66万元,2024年1-4月销售额5452.82万元,同比增长70.37%[2] 离境退税政策具体要求 - 适用对象为境内连续居住不超过183天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单日单店消费需满200元人民币,商品需在购买后90天内离境[3] - "即买即退"需签订协议并办理信用卡预授权,购物后25日内需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离境,单次退税金额不超过20000元[3] - 杭州是全国唯一支持支付宝账户直接退税的城市,退税环节从机场前移至商场实现即时退税[2][3] 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 离境退税新政有效提升中国品牌国际竞争力,通过退税柜台推动"中国制造"走向国际市场[3] - 政策释放境外游客消费潜力,带动"中国游"吸引力提升,形成"中国购"消费热潮[3]
“黑科技”变“伴手礼” 把“未来感”装进行李箱
杭州日报· 2025-05-20 11:08
杭州科技新特产与文旅融合 - 杭州推出10款"科技新特产"包括哈浮飞行相机、深海豚Easleep智能睡眠仪、宇树健身泵、Queen Studios《黑神话:悟空》周边等产品,展示科技创新实力 [5][6] - 首批60余名境外游客体验杭州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新政及科技新特产 [5] - 科技新特产市集在杭州大厦B座1楼临时展示,技术人员用中英文双语讲解 [5][6] 科技新特产征集与推广 - 杭州4月中旬启动首批"科技新特产"海选,征集80余项智能硬件、数字文创、健康科技等领域产品 [6] - 入选产品需具备高创新性、强实用性、趣味化设计及操作便捷性,聚焦本土科技企业创新商品 [6] - 首批产品在杭州大厦"杭产品销售专区"开售,未来将在生活街区、智慧商圈设沉浸式体验空间,淘宝开设线上专区 [7] 文旅活动与低空经济 - 杭州举办"2025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10家景区推出5月19日门票优惠 [7] - 推出"CityFly"低空旅游产品,结合湘湖直升机基地、永安山滑翔伞基地等体验点 [7] - 德国游客及高校留学生参与科技新特产互动,展现国际吸引力 [6] 企业参与与产品特色 - 宇树科技AI健身泵复刻亚运会同款智能健身体验 [6] - 灵伴科技AR眼镜实现古迹数字化展示 [6] - 强脑科技Easleep智能安睡仪主打睡眠改善功能 [6]
西湖审计打造民生项目监督新模式
杭州日报· 2025-05-20 11:08
"老旧小区改造伊始,我们在跟踪中就发现'四问四权'工作开展普遍不到位,征求意见居民数占比 不高,各镇街征询的覆盖率和深度也不一致,完工项目也没有及时开展满意度调查。我们以专报形式反 映问题,并提出了5点建议,全部被区委、区政府采纳,主管单位统一制定了意向调查表、意见签字表 等,充分保障了全体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西湖区审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西湖区审计局在跟踪审计时发现,老旧小区电瓶车"飞线"充电存在安全隐患,向主管部门提 出建议后,区住建局制定了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技术导则,明确要求改造中要因地制宜设置非机动车 集中停放车棚,配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在重大民生项目中,我们还审计调查了西湖区2021年-2023年实施的69个老旧小区项目、18个未来 社区改造项目,发现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推广力度不足,建议主管单位发动各 镇街仔细梳理符合安装条件的老旧小区,试点先行、稳妥扩面,提高老小区内新能源充电桩安装 率。"西湖区审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西湖区已经有4个街道的8个老旧小区项目新建了64个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去年至今,西湖区审计局在全区重大民生 ...
杭州发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跑计划”
杭州日报· 2025-05-20 11:08
杭州科技成果转化"助跑计划" - 杭州发布"双十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跑计划" 目标包括年引进省级以上领军人才30人以上 年催生高价值发明专利300项以上 年落地杭州转化科技成果30项以上 [4] - "双十平台"指杭州"1+2+33+7+N"高能级科创平台矩阵中的省实验室和省技术创新中心 [4] - 计划围绕"培土""发掘""熟化""嫁接""扎根"五大行动展开 覆盖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 [4][5] 助跑计划实施机制 - 建立"科技工兵+科技红娘+科技店小二"三位一体的"助跑团" 由市科技局和市投资促进局牵头 [5] - 每个"双十平台"设立3人工作小组 包含技术转移中心人员 区县牵头部门人员和平台成果转化员各1名 [6] - 通过与金融机构联动发展科技金融产品 解决创新项目资金需求 [6] 计划实施效果 - 推动科研人员以市场思维解决技术问题 使科技项目更易转化为产业化项目 [5] - 天目山实验室案例显示 计划帮助科研人员从追求技术先进性转向经济可行性 提升成果市场化成功率 [5] -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追踪反馈机制 确保每个项目有明确进展 [6]
长三角10城代表“City Walk”上城区
杭州日报· 2025-05-20 11:08
长三角楼宇经济合作 - 长三角10个城市中心城区代表齐聚杭州上城区 通过City Walk形式感受楼宇经济活力并探讨一体化发展 [1] - 参与城区包括上海黄浦区 杭州上城区 南京鼓楼区 苏州姑苏区 宁波鄞州区 合肥庐阳区/蜀山区 无锡梁溪区 南通崇川区 常州新北区 [1] - 2023年底提出构建"七个一"品牌工程 楼宇互访体验是核心项目之一 [1] 杭州楼宇经济定位 - 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创新活力之城 楼宇发展推动城市经济转型 塑造从古典到现代的城市天际线 [1] - 上城区副区长强调区域兼具千年历史底蕴与现代国际范 是展示杭州形象的核心窗口 [2] - 代表参观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 考察富春路"百亿大道"及华联UDC时代大厦 探讨楼宇品牌化建设 [2] 区域联动发展 - 活动旨在强化长三角中心城区辐射作用 通过交流合作探索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新路径 [2] - 上城区以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等场景为载体 推动文旅融合与城市温度提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