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经济网
icon
搜索文档
暑期小团游、非遗研学成亲子游热选 在线平台:私家团增速超100%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9:39
亲子游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中国在线亲子度假市场交易规模预计达到3000亿元 [1] - 美团数据显示"住宿+餐饮"跨界需求增长87%,"住宿+玩乐"增长99%,"住宿+机票"增长36% [1] - 300公里以上"中长线游"需求增速超15%,江苏、河南、山东、陕西和四川为亲子游Top5省份 [1] 家庭消费趋势转变 - 中高收入亲子家庭在景点游玩和度假消费中占比超70% [2] - 家庭消费逻辑从"物质刚需"转向"情感刚需",追求"体验更好"而非"拥有更多" [2] 亲子游产品升级 - 私家团年增速超100%,包车游增速达200%,反映对安全性和私密性需求提升 [3] - 含非遗体验的亲子游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5%,新一线及以上城市家庭为主要消费者 [3] - 前门大街非遗京扇子"漂漆扇"DIY等非遗项目增速显著高于常规亲子活动 [3] 即时零售与出行创新 - 美团推出"空包出行"服务,提供尿不湿、湿巾组合装等品牌礼包盲盒,最快30分钟送达 [4] - 儿童拖鞋订单量增长121%,驱蚊杀虫用品夜间订单量增长140%,婴儿湿巾/纸巾夜间订单量增长130% [5] 区域文旅增长表现 - 江苏暑期文旅预订量同比增长41%,海南增速达62%,五星酒店预订增速80% [6] - 新疆暑期文旅增速48%,宁夏增速接近40%,亲子游和自驾游带动西北环线热度 [6] 行业服务转型 - 亲子度假从"资源竞争"转向"服务竞争",高端市场注重将带娃旅行转化为"全家享受"品质时光 [6]
亿田智能扣非净利连降3年 2020上市两募资共11.7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7:1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7.03亿元,同比下降42.73%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54.14万元,同比下降85.17% [1][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124.74万元,同比下降93.17% [1][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95.46万元,同比下降86.89% [1][2] - 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80%,净利润同比下降14.64%,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6.00% [3][4] - 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5%,净利润同比增长0.08%,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66% [4][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758.18万元,同比下降54.59%,净利润-4264.57万元,同比转亏 [5][6] 权益分派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10元现金,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3股 [2] - 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30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6月3日 [2] 募资情况 - 2020年12月3日公司IPO发行2666.67万股,发行价24.35元/股,募集资金总额6.49亿元,净额5.95亿元 [6][7] - 2023年发行可转债520.21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5.20亿元,净额5.15亿元 [8] - 上市以来两次募资金额合计11.7亿元 [9] 历史数据 - 2021年营业收入12.30亿元,净利润2.10亿元,扣非净利润1.80亿元 [4][5] - 2020年营业收入7.16亿元,净利润1.44亿元,扣非净利润1.23亿元 [5][6]
爱科赛博跌6.52% 2023年上市即巅峰超募9.4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6:33
股价表现 - 公司今日收盘价为41.13元,跌幅达6.52%,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1] - 公司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为75.39元,为上市以来最高价 [1] - 公司发行价格为69.98元/股 [1] 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3年9月28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数量为2062万股 [1] - 保荐机构为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李海波、朱伟 [1] - 保荐人相关子公司长江创新获配824,800股,占发行数量的4%,获配金额57,719,504元,限售期24个月 [2] 募集资金 - 新股募集资金总额144,298.76万元,净额131,769.40万元 [1] - 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93,769.4万元 [1] - 原计划募集资金38,000万元,用于精密特种电源产业化建设等项目 [1] - 发行费用合计12,529.36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10,600.91万元 [1] 权益分派 - 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股现金红利0.51134元,每股转增0.4股 [2] - 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6月20日,除权(息)日为2024年6月21日 [2] - 新增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上市日为2024年6月21日,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4年6月21日 [2]
曼恩斯特跌2.77% 2023年上市超募15.8亿国联民生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6:25
公司股价表现 - 曼恩斯特今日收盘价为59 69元,跌幅2 77%,处于破发状态[1] - 公司发行价格为76 80元/股,当前股价较发行价下跌22 28%[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3年5月12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开发行股票3000万股[1] - 募集资金总额23 04亿元,净额21 07亿元,超募15 76亿元[1] - 原计划募集资金5 31亿元,用于安徽涂布技术产业化建设项目、总部基地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1] 发行费用 - 发行费用合计1 97亿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1 55亿元由民生证券获得[1] 2023年度权益分派 - 以剔除回购股份后的总股本1 19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2] - 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2股[2] - 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5月23日,除权除息日为2024年5月24日[2]
粤港澳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产业发展联盟揭牌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6:19
粤港澳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产业发展联盟成立 - 粤港澳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产业发展联盟正式揭牌,由中国建筑国际集团牵头成立[1][3] - 联盟经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共同指导成立[3] - 联盟将聚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推动粤港业界交流合作和优势互补[3] 《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跨境贸易指南》发布 - 《指南》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5] - 《指南》将打通原材料进口、加工制造到出口报关及退税的跨境贸易路径[5] - 《指南》为共建大湾区模块化建筑产业链提供制度支撑[5] 模块化建筑产业发展规划 - 广州市计划未来五年新建模块化建筑面积超600万平方米[5] - 广州市在全国率先给予模块化建筑6%的容积率奖励[5] - 深圳市模块化建筑实施面积已超160万平方米[5] - 深圳市重点打造模块化建筑全产业链集群[5] 模块化建筑企业活动 - 8家广东模块化建筑生产企业获得首批"组装合成"制造商认可证书[1] - 超过30家模块化建筑企业代表参加深圳座谈会[6] - 座谈会为粤港模块化建筑产业搭建交流平台[6]
浙江黎明实控人之子控制企业拟减持本人不减 股价跌停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5:58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易凡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4,3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2.93%,其中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460,000股,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930,000股 [1] - 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25日至2025年10月24日 [1] - 截至公告披露日,易凡投资持有公司9,16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6.24%,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1] 实际控制人承诺 - 实际控制人俞黎明、郑晓敏承诺未来12个月内不减持所持公司股份 [1] - 一致行动人俞振寰承诺未来12个月内不参与易凡投资减持计划的分配 [2] - 减持计划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3]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通过浙江自贸区黎明投资有限公司和浙江自贸区佶恒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公司42.55%和25.53%股份 [3] - 易凡投资持有公司6.24%股份,俞振寰持有易凡投资44.65%股份 [3] - 俞黎明、郑晓敏及俞振寰合计持有公司70.87%股权 [3] 公司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1月16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发行数量3672万股,发行价格17.37元/股 [3] - 募集资金总额6.38亿元,净额5.66亿元 [3] - 保荐机构光大证券获得承销保荐费4564.78万元 [4]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拟用于年产2730万件精密冲裁件建设项目、发动机缸内制动装置研发及生产项目、智能工厂改造及信息系统升级建设项目、补充营运资金 [4]
佳都科技拟发行H股加快国际化布局 近3年有2年亏损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5:34
公司H股上市计划 - 公司拟启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相关筹备工作 [1] - 该计划已通过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 [1] - 上市目的为提高综合竞争力、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 [1] - 具体上市细节尚未确定,将与中介机构商讨推进 [1] 上市审批流程 - 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 [2] - 需取得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等相关机构的备案、批准或核准 [2] - 能否通过审核并最终实施具有不确定性 [2] 财务数据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9.49亿元,同比增长27.64% [2][3] - 2023年营业收入62.28亿元,2022年53.36亿元 [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下降129.10% [2][3]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5亿元,2022年-2.62亿元 [2][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0亿元,同比增长117.57% [2][3]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292.84万元,2022年-1.89亿元 [2][3]
鑫磊股份募资管理违规收监管函 2023上市中泰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5:34
监管违规事件 - 鑫磊股份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在2024年5月7日董事会通过使用不超过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后,未在12个月到期后补充审议,直至2025年5月28日才补充披露 [1][5] - 公司行为违反《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修订)》第1.4条、第5.1.1条及《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第1.3条、第6.3.6条、第6.3.10条 [2][6] - 董事长钟仁志、总经理钟佳妤、财务总监金丹君因未勤勉尽责被同步追责,分别违反上市规则中关于高管义务的条款 [2][6]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2023年1月19日创业板IPO发行393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发行价20.6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8.12亿元,净额6.98亿元,超募2.45亿元 [2][3] - 原计划募集4.53亿元用于螺杆式空压机技改(3万台/年)、小型空压机技改(80万台/年)、离心式鼓风机项目(2200台/年)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中泰证券作为保荐机构收取保荐及承销费用7952.99万元,总发行费用1.14亿元 [4] 监管处理结果 - 深交所下发创业板监管函(〔2025〕第87号),要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整改问题并杜绝再犯 [5][7] - 浙江证监局同步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2025〕129号) [5]
康泰生物实控人前妻拟减持 2020定增募30亿跌破增发价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5:19
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袁莉萍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减持不超过11,160,000股(占总股本1%)[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时间窗口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三个月内[1] - 减持不会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和控制权稳定性[1] 股东持股结构 - 袁莉萍为公司第二大股东,直接持股201,730,680股(18.06%),通过关联方间接持股45,200,000股(4.05%),合计持股比例达22.11%[2] - 袁莉萍为加拿大籍,与控股股东杜伟民为一致行动人关系[2] - 一致行动人包括杭州合琨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及博普私募系列基金等10个主体[2] 公司历史资本运作 - 2020年4月完成非公开发行27,272,727股,发行价110元/股,募资净额29.85亿元[3] - 当前股价低于2020年定增发行价[3] - 2022年实施分红方案:每10股转增6股并派息8.5元(税前)[3] 股东关系变更 - 杜伟民与袁莉萍于2020年5月解除婚姻关系[3]
和林微纳拟发H股 A股上市4年共募10.5亿扣非连亏2年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4:55
公司H股上市计划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以推进全球化战略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优化资本结构 拓展融资渠道 [1] - 本次H股上市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化 具体方案需经董事会 股东大会审议及中国证监会备案 香港联交所审核 [1] - H股上市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需通过监管审议和审核程序 [2] 公司融资历史 - 2021年科创板IPO发行2000万股 发行价17.71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3.54亿元 净额3.12亿元 比原计划少1530.03万元 [2] - 2021年IPO募集资金用途:1.41亿元用于MEMS精密电子零部件扩产 7619.65万元用于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扩产 1.10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 [2] - 2022年定向增发987.45万股 发行价70.89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7亿元 净额6.90亿元 [3] -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10.54亿元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69亿元 同比增长99.13%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870.81万元 同比减亏(上年-2093.91万元) [4]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988.33万元 同比减亏(上年-3553.05万元) [4]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05.12万元 上年为-1105.72万元 [4] 发行费用 - 2021年IPO发行费用4224.25万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3164.53万元 [3] - 2022年定向增发发行费用1048.15万元(不含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