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民航网
icon
搜索文档
青岛空管站为6月9日强雷雨天气保障提供“分钟级”支撑
中国民航网· 2025-06-15 17:04
气象预警与保障措施 - 青岛机场遭遇强雷暴天气,阵风高达23m/s,雷雨持续53分钟,对机场运行造成较大影响 [1] - 气象台以7分钟误差准确预报雷雨过程,通过"早关注、早预警、早会商、早决断、早告知"策略保障飞行安全 [1] - 重点研判雷暴引发的偏北大风、低空风切变及跑道风向转变叠加风险,强调其对航班起降的直接威胁 [2] 精细化气象服务 - 发布《天气专报》,包含雷雨、大风预报及航路受影响信息,提升服务精度 [2] - 首次标注强对流回波覆盖关键航线的精确时间窗口,为航班绕飞提供指引 [2] - 从强度、时段、空间范围三维度锁定天气影响,避免决策信息模糊 [2] 信息传递与用户反馈 - 通过多平台同步发布预警,实现管制、航空公司等单位的"零死角"信息覆盖 [3] - 雷雨后启动闭环优化流程,收集材料并定向发放7份满意度调查表,结果显示用户满意度达100% [4] - "早"和"准"服务支撑管制部门科学决策,优化流量管理和跑道资源配置 [4]
张家界机场开启“民航进校园”之旅,共赴暑期便捷出行新征程
中国民航网· 2025-06-15 17:04
活动概述 - 张家界机场联合各大航司开展"民航进校园,助力暑期行"活动,针对高校师生提供便捷出行选择[1] - 活动通过布展、海报、易拉宝、发放乘机指南等方式进行宣传[1] - 机场和航司工作人员现场介绍机场服务、航线网络及空管知识,并开展问答互动[1] 营销策略 - 推出高校师生专属机票产品,提供优惠购票服务[1] - 设置互动和抽奖环节,赠送小礼品以提高参与度[1] - 通过校园公众号等多渠道宣传,吸引超200人次师生参与[2] 航线优化 - 暑运期间张家界机场加密多条热门航线:上海日均4班 西安/成都/南京日均3班 北京/沈阳日均2班[2] - 新增定期执飞航线包括仁川、清州、大邱、釜山等国际航线及烟台、兰州等国内航线[2] - 计划新增加密呼和浩特、宁波、岳阳、上海、仁川等航线[2] 合作成效 - 活动有效拓展高校师生客源,刺激暑期出行需求[2] - 加强了机场、航空公司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2] - 未来将继续加强合作,畅通空中通道,服务地方经济发展[2]
东航:服务区域发展 在“九省通衢”建设“航线上的湖北”
中国民航网· 2025-06-15 13:01
武汉天河机场及东航武汉公司发展概况 - 武汉天河机场端午小长假出入境旅客达1 12万人次 同比增长18 03% 显示其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空中门户的地位日益提升 [1] - 东航武汉公司已成为中部地区机队规模最大 湖北地区资产规模最大 利税贡献最多的航空企业 [1] 国际及地区航线布局 - 东航在武汉运营10条国际及地区航线 占天河机场总量的50% 居各航司首位 包括东京 吉隆坡 曼谷 大阪 新加坡 河内 悉尼等 [4] - 2025年1-5月东航武汉出港国际旅客运输量同比大幅增长64 62% [4] - 武汉—大阪直航航线成为湖北省参与2025年大阪世博会"湖北活动周"的重要纽带 [4] 国内航线网络建设 - 汉沪快线日均12班 实现半点出发均匀布局 汉蓉快线每日6班 [5] - 武汉—昆明准快线日均6班 武汉—北京大兴日均最高5班 武汉—恩施日均4班 [5] 机队规模与运力提升 - 东航武汉机队规模增至36架 稳居中部地区首位 执管运力及航班完航率均为天河机场最高 [6] - 2025年1-5月东航在汉旅客吞吐量361 78万人次 同比增加2 6个百分点 [6] - 2025年暑运预计执行航班超1 18万架次 日均超180架次 运营航线70余条覆盖全国省会及热门城市 [6] 中转服务体系 - 构建"支线+干线"国内转国际及"干线+支线"国内转国内双中转网络 完成通程航班备案2300余对 [7] - 2025年1-5月天河机场中转客流46 44万人次 占机场中转总量35 5% 较2024年提升5个百分点 [7] - 通过天合联盟网络可通达全球1050个目的地 [7] 服务保障创新 - 推出60分钟急转旅客"专班"保障及"HOT"行李标识优先处理 [9] - 提供免费住宿 餐食 摆渡及乐惠旅游 Citywalk体验 机场巴士8折等增值服务 [9] - 参与"航空+文旅"活动 对接知音号 欢乐谷等景区 探索票务与联合推广合作 [10] 未来发展规划 - "十五五"期间机队规模将达55架 运营航线近100条 强化"航线上的湖北"战略定位 [12]
打造低空经济“东阳样板” 东阳市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启动
中国民航网· 2025-06-15 12:59
低空经济试点启动 - 东阳市成为浙江省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之一,以"低空+影视文体旅"深度融合为特色,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先行先试,打造全国低空经济新典范[1] - 试点启动仪式在横店通用机场举行,该机场是中国首个镇级通用机场,也是全国首批航空飞行营地和民航科普教育基地[2] - 横店通用机场已吸引约30家通航企业60架航空器进驻,年均飞行量超1万架次[2] 横店通用机场扩建规划 - 机场正在进行1800米跑道改扩建,建成后将成为华东地区跑道最长、设施设备最齐全、保障能力最完备的大型综合性通用保障机场[2] - 计划打造全国首个特色公务机机场,构建具有横店特色的影视旅游航线网络和产品体系[2] - 全国首个eVTOL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机试飞基地、平流层飞艇实验试飞基地等将陆续落户横店[2] 低空经济业务发展 - "空中看横店"低空游览项目已推出10条低空航线,覆盖13个影视拍摄景点[6] - 机场常态化运营"横店-建德(千岛湖)"1小时通勤航线和"横店-上海"影视直升机专线[6] - 高空跳伞项目年接待量超万人次,已建成省级应急救援基地配备专业救援直升机[6] 产业合作与人才培养 - 活动现场签署了《无人机综合保障服务基地项目合作协议》等多个合作协议[8] - 无人机综合保障服务基地和东阳市无人机实训基地正式揭牌[8] - 同步举办无人机职业技能大赛,推动无人机技术交流与发展[8]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低空经济被定位为东阳重点打造的产业链,试点启动标志着发展新起点[5] - 计划在低空基建建设、运行管理、产业培育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5] - 目标形成具有东阳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路径,为全国提供实践样本[5]
暑运出行新选择:银川机场新开5条航线、加密10城航班
中国民航网· 2025-06-15 10:09
航线优化升级计划 - 银川机场新增银川至丽江、泸州、喀什、奇台、绵阳等5个热门航点的航班 [1] - 银川机场加密银川至青岛、北京、广州、深圳、成都、上海等10个城市的航线航班 [1] - 新增航线各具特色,如银川至丽江航线开启浪漫之旅,银川至泸州航线方便领略酒城文化,银川至喀什航线助力深入西域,银川至奇台航线解锁新疆壮美,银川至绵阳航线架起两地交流合作与旅游往来的空中桥梁 [2] 航班加密情况 - 7、8月暑运期间,银川至北京航线日均航班将达到13班 [2] - 银川至上海航线航班日均10班 [2] - 银川至成都航线航班日均9班 [2] - 银川至广州航线航班日均8班 [2] - 银川至杭州、济南航线航班日均7班 [2] - 银川至昆明航线航班日均6班 [2] - 银川至青岛、重庆、乌鲁木齐航线航班日均5班 [2] 航线调整的影响 - 航线调整规模大、覆盖广,吸引长龙航空、首都航空、祥鹏航空、西藏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参与 [2] - 加密航班进一步优化航班时刻,满足暑期出行高峰需求 [2] - 体现银川机场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把握,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 [3] - 加强银川与国内各大城市的联系,促进区域间的经济、文化、旅游交流 [3] - 推动宁夏的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 [3] 航班信息发布与购票服务 - 宁夏机场有限公司与各航空公司合作,通过官方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及各大机票销售平台同步发布航班动态 [3] - 机场服务热线24小时为旅客提供票务咨询和预订服务 [3]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启动服务品质提升“星火行动”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中国民航网· 2025-06-15 09:59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服务品质提升"星火行动"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举行服务品质提升"星火行动"启动仪式,43家驻场航空公司及200余名一线员工代表参与[1] - T5航站楼投运使机场形成"双区三楼"运营格局,硬件设施达国际一流水平,年旅客吞吐量达8300万人次[1] - 行动聚焦运行效率、服务流程、标准执行、产品创新、氛围营造五大领域,构建全链条服务优化体系[1] 服务升级具体措施 - 以旅客需求为导向推动服务从标准化向人性化、智慧化升级,将满意度纳入绩效考核[2] - 通过数字化工具实时监测服务质量,整合各方智慧力量打造"一流企业、行业标杆"[2] - 目标是为旅客提供更便捷高效、舒心愉悦的出行体验,助力建设世界一流航空枢纽[2] 基础设施与战略定位 - 机场拥有世界最大减隔震建筑和全国首个"集中式+单元式"混合构型航站楼[1] - 公司践行"精品服务"理念,响应民航局"创先争优"号召,目标打造"中国最佳机场"品牌[1]
民航云南监管局开展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联学共建活动
中国民航网· 2025-06-14 19:47
党建活动 - 民航云南监管局联合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祥鹏航空公司等单位开展"以廉为基,警钟长鸣"主题党日联学共建活动 [1] - 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仪式启动,并组织观看反腐倡廉题材话剧《初心》,揭示权力异化过程 [1] 教育形式创新 - 采用沉浸式教育手段,结合"观剧+教育"形式,融合理论学习与警示案例,强化纪律意识 [3] - 参与党员认为话剧形式使廉政教育"有声有色""接地气",增强了警示教育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3] 后续计划 - 云南监管局将推进"警示教育+业务交流"常态化机制,通过多形式、分层次的纪律教育活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4] - 活动旨在为保障民航安全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纪律保障和作风支撑 [4]
浙江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小飞警”破圈漫展 打造民航安全文化传播新范式
中国民航网· 2025-06-14 17:52
政务宣传模式创新 - 浙江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通过"小飞警安全能量站"展台在中国国际动漫节亮相,成为顶流打卡点,标志着政务宣传模式创新取得突破 [1] - "小飞警"是全国民航公安首创的专属卡通IP形象,融合警种特色和时尚元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构建了涵盖机场公安所有业务场景的文化图谱和产品体系 [3] - 该创新模式将民航空防安全知识融入漫展语境,实现高效、精准且极具穿透力的传播,为民航公安提升知名度和塑造亲民形象开辟新航道 [5] 品牌影响力与传播效果 - "小飞警安全能量站"日均接待超万人次,话题互动超8万次,"浙江机场平安联盟"公众号增粉5000+,并吸引央视等国家级媒体直播报道 [7] - 通过游戏心理战、集章打卡目标激励等"特种战术",成功将安全知识手册与集章卡功能融合,实现宣传物料从"被动接收"到"主动珍藏"的转变 [9] - 四位个性鲜明的小飞警IP形象分别对应不同警种核心业务领域,将专业职能可视化、人格化,打破传统安全宣传的刻板语境 [9] 战略准备与实施路径 - 该品牌建设历时三年,从"小飞警文化战队"建设到形象设计,从系列文创品开发到文化活动推广,形成融合发展"组合拳" [7] - 以开拓创新机制为依托、文化创意研发为支撑、文化产品质量为基础,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最前沿"、企业"最难处"、基层"最需处" [8] - 成功将现场"人气爆棚"的压力转化为线上线下"口碑飙升"的持久胜势,探索出高亲和力、强穿透力、长效生命力的政务宣传新范式 [9]
西部航空:成立十八年服务超9588万旅客
中国民航网· 2025-06-14 17:50
公司发展历程 - 西部航空成立于2007年,从最初1架飞机、4条航线发展到2025年拥有近50架飞机、年旅客运输量超千万人次 [1] - 十八年来累计执行航班逾63万班,运送旅客超9588万人次 [13] 党建与企业文化 - 公司构建以思想建设、责任担当、创新发展、监督指导为核心的四项引领机制,形成党委、总支、支部、党小组、班组的五级联动机制 [2] - 党组织体系包含3个二级党委、38个党支部,一线基层党组织占比达82%,2024年发展新党员84名创历史新高 [2] - 开展"党建+"工作模式,2025年春运党员干部带头运送旅客125.54万人次,执行客运航班8079班 [3] 安全管理体系 - 累计安全飞行逾143万小时,修订《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手册》明确各岗位安全责任 [4] - 实施全空客系列单一机队战略(A319/A320/A321),2024年安全投入约13.79亿元同比增长35.2% [6] - 荣获民航局"飞行安全一星奖",25人次飞行员获安全飞行"金、银、铜"奖章 [6] 服务创新 - 推出"公务舱升舱""地面尊享""急客畅行""爱宠出行无忧"等差异化服务产品 [7] - "紫辰"乘务示范组收获900余封感谢信、50余面锦旗、1400余通表扬电话,2024年获"年度最美乘务组"等称号 [8] - 2020年加入海航金鹏俱乐部共享旅客奖励计划 [10] 航线网络与机队 - 以重庆为主基地,协同郑州和合肥形成"一体两翼"布局,开通国内60个城市170余条航线 [11][13] - 2024年引进5架飞机,2025年1月新增空客A319neo,机队规模达46架 [11][15] - 重点拓展拉萨、昌都、林芝等高高原航线 [13] 社会责任 - 十八年累计纳税35亿元,提供近3000个就业岗位 [14] - 2024年实现燃油消耗减少3.8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25万吨 [14] - 开展"紫梦起航""紫愿有你""曙光行动"等公益项目,捐赠助学金18万元 [14] - 2025年1月紧急运输救灾物资支援西藏日喀则地震灾区 [16]
2025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与首届交通科创大会在苏州召开
中国民航网· 2025-06-14 17:22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于6月12日在苏州开幕 主题为"迈向可持续的综合交通体系" 吸引了全球交通运输领域的院士专家、行业管理者、企业代表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参与 [1] - 大会设置了4场主题论坛和12场专题论坛 主题论坛聚焦交通—能源—材料融合创新、人工智能与交通融合应用技术等新兴领域 专题论坛涵盖数智赋能交通工程、智慧交通与绿色出行等议题 [1] - 6月13日-14日同期举办首届交通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科创大会") 主题为"人工智能+交通运输" 重点探讨AI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落地 [1] 大会内容 - 科创大会包含平行论坛、交通科技博览会、科技成果发布及特色活动四大板块 集学术研讨、成果展示、合作对接于一体 [2] - 论坛议题涵盖AI交通大模型与跨界合作、产业创新变革、绿色综合交通与运输服务创新等内容 [2] - 70余家交通行业企业参展 展示数智技术、智能建造机器人等领域最新技术成果和产业实践案例 [2] - 大会期间共发布50余项技术成果 并开展"AI驱动交通变革"等特色活动 [2] 行业影响 - 大会由七大国家级学会联合主办 包括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铁道学会等权威机构 [2] - 大会为正处于转型期的交通运输行业搭建重要交流平台 行业当前面临动力转换、理念革新、业态升级等挑战 [2] - 大会为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指明了发展路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