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化工报
icon
搜索文档
宁波工程获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最高荣誉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31
中化新网讯 8月28日,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工程公司)获中沙古雷乙烯项目"EHSS管 理金旗单位"和"最佳EPC承包商"最高荣誉,还获得"优秀EPC承包商""水韵匠心先锋奖",成为该项目建 设以来唯一在同一建设周期包揽四项大奖的参建单位,也是首家荣获"EHSS管理金旗"的参建单位。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宁波工程公司充分发挥全业务链一体化协同效能,采用"国际规则+国内模式"复合 管理体系,全面落实"五化"管理标准,构建"工程设计—施工作业"双向协同机制,通过做深项目计划、 强化设计采购协同、优化施工组织、严控节点进度等措施,提升项目建设效率。 此外,该公司创新构建数字网格化管理体系与二维码追溯技术平台,形成涵盖承包商准入审核、渗透式 管理、高风险作业管控的全方位安全网络,同时配套建设了标准化质量数据台账系统,建立"检查—发 现—整改—验证"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全程可追溯。 作为EPC总承包方,宁波工程公司主要负责中沙古雷乙烯项目60万吨/年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高密 度聚乙烯装置、聚乙烯包装及仓库、西部水系统等建设任务。该公司在多种烯烃聚合装置建设领域具有 显著的技术工程优势,自2000年 ...
从“满月红”到“三百红”——金新化工携手泽玛克刷新BGL气化炉连运纪录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31
2022年,BGL单台气化炉连续运行达356天,创同类装置世界最高纪录;2025年7月26日,3台BGL气化 炉同步、连续、安全、稳定运行310天,刷新世界纪录;7月27日,金新化工合成装置创连续安全运行 310天的佳绩,实现"三百红"。 另一个重要的节点是2014年1月BGL气化装置首次实现"百日红"。"那时候,生产运行中频繁出现煤气水 管线结垢和阀门泄漏等问题。为此,双方技术人员对BGL气化系统继续进行消化吸收、优化工艺操作。 我们对褐煤气化、除尘及水处理系统进行攻关,对原工艺及设备重新升级迭代,对排渣程序进行优化改 进,装置运行周期及负荷同步提升。至2016年,金新化工'50·80'项目实现达标达产。"张平介绍说。 "我们在提升中不断寻求突破。2018年1月,金新化工首次实现了生产装置全系统'百日红'佳绩。"金新 化工生产运营中心党支部副书记、总经理曹腊春回忆道,他们聚焦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堵点进行攻 关,先后完成对煤锁渣锁锥阀升级改造、煤锁气系统及氮气系统优化提升、气化炉顺控自动化提升,解 决了制约气化炉长周期运行的难题,实现了BGL气化炉连续稳运200天的突破。 据曹腊春介绍,此后,他们对工艺运行参 ...
天华院、北化大石化装备智能监控展区投用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31
展区通过概念演示、技术原理阐释及应用案例,重点展示了卧式反应器搅拌轴防碰撞预警、齿轮副润滑 不良故障自愈调控、轴系不对中故障自愈调控技术等多项前沿技术,以及具有实时监测、智能诊断、预 测性维护及初步自愈能力的可视化系统平台。参观者可通过动态数据大屏、数字孪生交互系统、实战案 例区,构建起对装备智能运维的认知体系,感知智能运维的未来图景。 中化新网讯 近日,中国中化旗下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华院)与北京化 工大学(以下简称北化大)联合打造的"石化装备健康智能监控与自愈化联合实验室"专题展区在甘肃兰州 正式落成投用。该展区集中展出了多项行业领先的装备智能运维与自愈调控技术,展示了石化装备智能 化升级的最新成果与发展方向。 ...
危险品出口“批次检验”试点落地宁夏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28
"'批次检验'改革切实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以往出口每批产品都需要经过海关现场检验后才能发往口 岸,纳入试点后,从申报到放行,整体检验流程压缩90%以上,企业仓储、物流、船期订舱等更加灵活 便利,预计每年将为企业节约成本费用超过200万元。"中汇化工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化新网讯 9月1日从银川海关获悉,在该关所属兴庆海关监管下,宁夏中汇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45吨 危化品正己烷目前已顺利放行,以海运坦克罐方式运输,经由青岛口岸启运发往韩国,此举标志着出口 危险品"批次检验"改革试点正式落地宁夏。 "批次检验"是海关总署推出的监管模式创新举措。该模式秉承顺势监管理念,在坚持"批批检验"核心原 则不变前提下,将检验方式优化调整为"批次检验"模式,在"批次检验"周期内,企业首批出口危险品经 现场检验合格后,符合"同一生产商、同一工艺、同一成分/组分、同一危险特性"批次生产的出口货 物,只要经单证验核即可直接放行。 在科学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银川海关率先将包括此次出口产品企业在内的多家企业纳入出口产品"批次 检验"改革试点,通过"一企一方案",一对一开展政策培训,精准制定监管方案,手把手指导企业建立 工作档案,保障试点改革顺利 ...
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回升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24
四是部分重点行业保持扩张。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1.9%和50.5%,比上月上升1.3和 0.2个百分点,支撑引领作用持续增强;消费品行业PMI为49.2%,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 PMI为48.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景气水平连续回升。 五是市场预期总体向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 中化新网讯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8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为49.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二是价格指数连续回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3.3%和49.1%,比上月上升 1.8和0.8个百分点,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水平继续改善。 三是大型企业PMI持续扩张。大型企业PMI为50.8%,扩张步伐有所加快;中型企业PMI为48.9%,景气水 平回落;小型企业PMI为46.6%,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指出,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回升,具体体现 在五方面。 一是产需指数均有回升。生产指数为50.8%,比上月上 ...
市场监管总局严查氯化石蜡行业乱象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21
监管行动背景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针对12个省市区发布润滑脂和氯化石蜡行业执法通知 旨在打击违规添加氯化石蜡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1] - 执法依据为《斯德哥尔摩公约》管控清单附件A 自2024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短链氯化石蜡的生产销售和使用[1] - 违规行为包括润滑脂生产过程中过量添加氯化石蜡 以及假冒商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1] 行业乱象现状 - 部分氯化石蜡生产企业违反禁令非法生产短链氯化石蜡 主要动机为牟取利益[1] - 少数润滑脂生产企业为压缩成本违法添加价格低廉的氯化石蜡 利用价格优势挤占市场份额[1] - 违规行为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扰乱行业正常竞争秩序[1] 执法措施要求 - 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内生产企业进行核查 全面清查生产销售情况并依法查处违法行为[2] - 建立跨区域执法协同机制 对跨区域违法线索实施通报移送和联合执法[2] - 加强生态环境等部门协作 提供政策制度和技术标准支撑 同步推进行刑衔接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2] 行业影响预期 - 措施落实将有效遏制短链氯化石蜡扰乱市场行为 严格落实国际公约义务[2] -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 促进国内环保型中链氯化石蜡企业的生存发展[2] - 通过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形成警示震慑效应 推动行业规范发展[2]
橡胶行业:锚定绿色智能高端和国际化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21
产业规模与成就 - 2024年橡胶行业利润较2019年增长62.8% [1] - 规模以上橡胶制品企业数量增加26.3% [1] - 行业营业收入增长18% 出口交货值增长40.2% [1] - 子午线轮胎数量增长36.7% [1] - 生物基橡胶节能降碳效果显著 蒸汽硫化机转变为电硫化机 [1] - 中低端产品向高端转型 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1] - 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 出口额持续增长 [1] 当前挑战 - 产能扩张过快导致中低端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 [1] - 行业竞争加剧利润波动 [1] - 轮胎出口量占比超50% 受国际反倾销反补贴政策冲击严重 [1] - 天然橡胶进口依赖度高 特种合成橡胶存在生产技术瓶颈 [1] 绿色低碳转型 - 需适应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国际政策要求 [2] - 践行ESG理念推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 [2] - 实现行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2] 智能化升级 - 生产端引入智能装备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流程精准调控 [2] - 研发具备路面感知和数据传导功能的智能轮胎 [2] - 应用AI技术提升配方研发和结构设计效率 [2] 高端化发展 - 提升天然胶合成胶等基础原材料的高端产品占比 [3] - 强化上下游协同与产学研用跨界融合 [3] - 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3] 国际化与品牌建设 - 构建全球化发展格局增强抵御外部风险能力 [3] - 以研发创新夯实产品竞争力培育自主品牌 [3] - 从产品出口向品牌认同跨越 [3]
82万吨/年生物燃料项目,不建了!
中国化工报· 2025-09-05 17:05
壳牌生物燃料项目调整 - 壳牌宣布放弃荷兰鹿特丹82万吨/年生物燃料综合体建设计划 因成本过高和项目竞争力不足 [1] - 该项目为壳牌新建旗舰低碳项目 原计划2025年投产 但2024年7月已因市场条件不佳暂停建设 [1] - 经过商业和技术审查 成本上升和市场条件使得项目不可行 公司优先考虑回报率更高的项目 [1] 壳牌低碳投资进展 - 2023年至2024年期间投入80亿美元用于低碳项目 包括电力、碳捕获与储存、氢气和低碳燃料 [1] - 2024年交易超过100亿升低碳燃料 销售量是产量的10倍 [1] - 成为全球领先可持续航空燃料供应商之一 在北美和欧洲总销售额中占比近20% [1] 欧洲生物燃料行业挑战 - 欧洲生物燃料项目面临通货膨胀、高昂建筑成本和不可靠政策支持等挑战 [2] - 芬兰耐思特推迟荷兰鹿特丹130万吨/年生物燃料和生物炼油厂扩建项目至2027年投产 [2] - 芬欧汇川取消鹿特丹50万吨/年生物质原料燃料和化学品生产厂建设计划 [2]
丁二烯工艺暴增 市场或走弱?
中国化工报· 2025-09-05 15:19
全球丁二烯市场供应状况 - 炼厂检修季结束及新装置投产导致全球丁二烯供应激增 拖累市场[1] - 道达尔能源法国贡夫勒维尔装置重启和陶氏公司德国博伦工厂复产加剧供应压力[1] - 乐天化学印尼新建14万吨/年丁二烯装置5月下旬投产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综合体7月投产[1] - 美国2025年下半年每季度至少有两船丁二烯货物供应本地市场 因套利窗口关闭限制出口[2] - 欧洲夏季降负荷生产使供应稳定 但内部需求持续疲软 预计低迷态势延续至第四季度[2] 区域市场价格与价差 - 2025年上半年鹿特丹与中国市场丁二烯价差达270.50美元/吨 刺激欧洲货物转向亚洲[1] - 2025年上半年美国墨西哥湾丁二烯均价43.88美分/磅(966.32美元/吨) 较2024下半年下跌15.7%[2] - 亚洲丁二烯价格保持全球最高 但新建装置投产将收窄远洋货物套利空间[1] - 美国生产商仅在丁二烯价格跌破30美分/磅时才会增加出口[2] 价差结构与成本变化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丁二烯与日本石脑油价差为641.17美元/吨[2] - 预计下半年丁二烯与石脑油价差收窄至400美元/吨 因亚洲市场走弱[2] 贸易流向与套利机会 - 套利窗口开启促使欧美货物持续向价格较高的亚洲市场转移[1] - 欧洲贸易商密切关注8月末至少两批运往亚洲的货物走向[2] - 海外价格低迷和美国套利窗口关闭限制美国丁二烯出口机会[2] 需求端影响因素 - 中国对欧轮胎出口疲软 受欧盟5月反倾销调查影响 加剧亚洲丁二烯市场压力[1] - 欧洲多套下游装置计划检修 但不会显著改变市场平衡[2] - 预计9月初欧洲买家假期归来后需求仅缓慢恢复 全球供应压力持续[2]
8月韩国石化产品出口额同比降18.7%
中国化工报· 2025-09-05 14:59
出口表现分化 - 韩国8月石化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18.7%至33.8亿美元[1] - 半导体出口额同比增长27.1%至151亿美元[1] - 汽车出口额达55亿美元创月度历史新高[1] 贸易整体趋势 - 8月总出口同比增长1.3%至584亿美元[1] - 进口同比下降4.0%至519亿美元[1] - 贸易顺差收窄至65.1亿美元[1] 外部环境影响 - 美国对钢铁/铝制品征收50%关税导致相关出口下滑[1] - 8月7日起美国实施15%对韩商品附加关税拖累出口[1] - 制造业PMI微升至48.3但产出和新订单持续收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