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报

搜索文档
清洁氢能项目面临大规模取消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38
项目取消原因 - 战略调整是最主要原因 占被取消产能48% 约600万吨/年氢产能 [2] - 缺乏强劲需求导致13%项目取消 实际需求增长远低于预期 [2] - 成本高企直接导致项目取消 尤其在缺乏承购协议情况下 [2] - 近20个项目因许可审批问题被取消 涉及环境影响及土地使用等 [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多数地区氢能项目成本短期内难以下降 成本估算参考点仍处探索阶段 [3] - 大型电解槽成为电网巨大负担 购电协议条款与承购协议存在错配 [3] - 行业高度依赖补贴和公共拨款 资金未能到位时项目往往被剔除 [3] - 印度和中国等地区仍有新项目不断公布 显示区域发展差异 [4] 发展路径与支持机制 - 政府持续支持发挥关键作用 需弥合政策雄心与商业可行性鸿沟 [4] - 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Ⅲ》等法规实施明确处罚条款 助力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型 [3] - 炼厂用绿氢项目投资印证政策有效性 行业需聚焦商业可行项目 [3][4] - 需真实市场信号和更明确投资指引 支撑行业转型发展 [4]
韩国小型石脑油裂解装置面临关停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38
行业重组背景 - 韩国石化行业因供应过剩启动全面重组 小型独立石脑油裂解装置可能面临关停 部分装置或通过合并应对危机[1] - 韩国十大石化企业计划削减270万至370万吨/年石脑油裂解产能 相当于现有总产能25% 旨在缓解供过于求局面并提升行业利润率[1] - 重组规模远超市场预期 企业需在年底前提交具体实施方案 政府将通过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措施推动重组[1] 原料需求影响 - 行业重组对石脑油需求的冲击大于液化石油气 因韩国82%乙烯生产依赖石脑油作为原料[1] - 进口美国乙烷生产乙烯可作为替代方案 但需投入资金建设新基础设施 短期内难以实现[1] 产业链影响 - 随着乙烯产能优化调整 韩国聚烯烃 芳烃及乙二醇等下游衍生品产能也将下降 整体石化产业链规模呈现收缩态势[1] 企业具体行动 - SK创新公司考虑关停一套石脑油裂解装置在内的多种方案[2] - 韩国第三大乙烯生产商YNCC可能关闭3套裂解装置中的1至2套[2] - 现代重工正与乐天化学洽谈收购其石脑油裂解装置或业务合并事宜 乐天作为韩国第二大乙烯生产商尚未置评[2]
基尔库克油田再开发协议开始实施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38
项目启动 - 英国石油公司工程师抵达伊拉克北部基尔库克省并启动对4座战略油田的初步评估工作[1] - 此举标志着250亿美元的基尔库克油田再开发协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1] 合作内容 - BP专家组着手开发基尔库克地区伊拉克国有企业的基础设施与生产设施[1] - 评估完成后将制定长期开发计划以提高油气产量并优化开采效率[1] - 合作涵盖石油、天然气、电力及水资源领域并可能拓展至勘探领域[1] 协议规模 - 伊拉克联邦政府于今年3月批准总投资约250亿美元的协议[1] - 协议首阶段目标为生产超过30亿桶油当量的油气资源[1] - 合同区及周边区域的潜在资源总量或高达200亿桶油当量[1] 项目范围 - 开发涉及基尔库克油田的巴巴穹隆和阿瓦纳穹隆构造[1] - 包括拜哈桑、詹布尔和哈巴兹油田均由伊拉克北方石油公司运营[1]
道达尔能源获刚果近海油气勘探许可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38
公司战略与资产拓展 - 道达尔能源获得刚果共和国近海Nzombo勘探许可证 持股50%作为运营者[1] - 区块面积达1000平方千米 毗邻其运营的Moho油田设施[1] - 通过高潜力项目拓展勘探组合 依托现有设施实现开发协同[1] 合作伙伴与股权结构 - 卡塔尔能源持股35% 刚果国家石油公司持股15%[1] - 进一步巩固与刚果共和国的长期合作关系[1] 地理位置与资源潜力 - 区块距黑角海岸约100千米(62英里)[1] - 紧邻Moho油田 该油田日产约10万桶油当量[1] - 有望提升西非地区油气供应水平[1]
马国油面临利润产量双降挑战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3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24% [1] - 税后利润同比减少19% [1] - 油气日均产量为240.3万桶油当量/日 较2024年同期的248.2万桶下降3.2% [1] 产量变化 - 国内天然气产量下降导致总产量减少 [1] - 国际石油产量同步减少 [1] - 整体油气产量同比下滑3% [1] 运营环境 - 油价下跌对经营造成压力 [1] - 宏观运营环境恶化加剧经营困难 [1] - 马来西亚本土面临增产困境 [1] 战略应对 - 公司聚焦资产组合优化提升长期竞争力 [1] - 通过战略合作和生产效率提升应对市场挑战 [1] - 加强成本管控以增强业务韧性 [1]
天然气产需增长并非逆潮流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38
核心观点 - 天然气需求和产量增长顺应减碳和能源需求 并非逆能源转型潮流 [1] - 液化天然气成为满足人工智能驱动电力需求的关键稳定清洁能源 [2] - 国际能源署预计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 欧洲可再生能源发展未显著降低天然气需求 [3] 行业需求趋势 - 全球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 液化天然气需求表现突出 [1][3] - 人工智能时代推动全球电力需求飙升 风电和太阳能无法完全满足新增需求 [2] - 欧洲可再生能源大幅增长未显著降低天然气需求 [3] 企业战略布局 - 壳牌计划到2030年新增1200万吨/年LNG产能 [2] - 道达尔能源计划2030年将控制LNG量提升50% 通过自有项目和贸易合作实现 [2] - 英国石油公司在塞内加尔和毛里塔尼亚近海启动新LNG项目 计划打造大型LNG枢纽 [2] - 埃克森美孚计划2030年将LNG资产增加50% [2] - 雪佛龙打算进一步扩大全球LNG业务 [2] 市场前景判断 - 国际能源署报告预计天然气需求将持续增长 [3] - 结合人工智能增长前景 未来天然气需求将更加稳固 [3] - 天然气发电被认为是最稳定和清洁的能源供应方式 [2]
潞安丰喜平陆打响现金流保卫战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31
三胺车间的"液尿互送"创新同样亮眼。检修时,车间通过专用管线互送液尿,尿素消耗从3.01吨压减至 2.98吨的历史最优;托品车间严把原料入口关,甲醛醇含量严控在1%以下,系统连运周期延长至70天 以上,醇耗、电耗持续下降。"现在每个班组都有'消耗台账',超一点就分析原因,降本已经成了全员 的行动自觉。"生产调度中心主任段宏伟说。 设备挖潜:修旧利废激活"新效益" 在设备维修车间内,师傅们正拿着扳手调试修复好的阀门,旁边的"修旧利废登记本"上,详细记录着每 一件旧件的修复情况:"3月15日,修复碳化循环水阀门3个,节省采购费1200元;3月20日,维修换热器 密封件2套,减少外委费2000元。"丰喜平陆分公司将"能修不换、能省不花"刻进设备管理基因,建 立"旧件回收—检测—修复—再利用"闭环,针对生产中易损耗的阀门、密封件、泵体配件等,优先开展 自主维修,仅今年一季度就通过修旧利废节省外委费用12万元。 全员过"紧日子" 处处有"金点子" "主产品消耗回归历史最优,每日可减亏2.35万元;办公用电月降3万千瓦时,生活用水月省600立方 米。"近日,在潞安化工丰喜平陆分公司(以下简称丰喜平陆分公司)现金流保卫战阶 ...
齐翔腾达“三招”为新职工成长筑基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31
人才培养机制 - 公司实施双导师制度 为新职工配备业务导师和政治导师 业务导师传授专业技能与实战经验 政治导师关注思想动态并引导职业观价值观 [1] - 构建立体化培训赋能体系 覆盖全员并贯穿全程 结合线上线下及理论与实践 打造党委加支部等多维度思政课堂 [1] - 通过新职工座谈交流会及工匠人才培养座谈会 建立公司领导与青年职工的沟通桥梁 [1] 实践与能力提升 - 将新入职大学生安排到关键岗位和重点工程项目 采用一对一带徒方式进行深度实践 以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和应对复杂工况 [2] - 开展技术比武 岗位练兵和青工技能大赛 全面检验新入职员工综合素质 发掘高技能人才并树立标杆 [2]
山西焦化三阶段推进竞争力提升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31
公司战略举措 - 为应对煤焦市场持续下行挑战 公司聚焦提升成本竞争力 科技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实现降本增效和高质量发展[1] - 通过拓宽煤源市场 调整采购结构和深化配煤研究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成本竞争优势[1] - 推动数智化赋能注入科技动力 加强煤焦联动销售和拓宽焦炭市场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及影响力[1] 三阶段实施计划 - 第一阶段全方位对标行业先进水平 查找成本管控 科技研发和市场开拓短板 制定提升方案和工作清单[2] - 第二阶段成立成本管控领导组 开展成本压降行动 推进应收款项清收和扭亏减亏专项行动 与兄弟单位合作提高市场占有率[2] - 第三阶段全面评估工作成效并建立长效机制 通过数据化效果评估对比KPI指标 将有效经验固化为标准规范 结果作为经营调整和考核激励依据[2]
宁波工程获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最高荣誉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31
中化新网讯 8月28日,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工程公司)获中沙古雷乙烯项目"EHSS管 理金旗单位"和"最佳EPC承包商"最高荣誉,还获得"优秀EPC承包商""水韵匠心先锋奖",成为该项目建 设以来唯一在同一建设周期包揽四项大奖的参建单位,也是首家荣获"EHSS管理金旗"的参建单位。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宁波工程公司充分发挥全业务链一体化协同效能,采用"国际规则+国内模式"复合 管理体系,全面落实"五化"管理标准,构建"工程设计—施工作业"双向协同机制,通过做深项目计划、 强化设计采购协同、优化施工组织、严控节点进度等措施,提升项目建设效率。 此外,该公司创新构建数字网格化管理体系与二维码追溯技术平台,形成涵盖承包商准入审核、渗透式 管理、高风险作业管控的全方位安全网络,同时配套建设了标准化质量数据台账系统,建立"检查—发 现—整改—验证"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全程可追溯。 作为EPC总承包方,宁波工程公司主要负责中沙古雷乙烯项目60万吨/年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高密 度聚乙烯装置、聚乙烯包装及仓库、西部水系统等建设任务。该公司在多种烯烃聚合装置建设领域具有 显著的技术工程优势,自20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