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日报客户端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应用场景齐亮相,首钢园上演“机器人总动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6 21:15
机器人产业生态峰会暨投资人大会 - 首程控股联合首程资本举办机器人产业生态峰会暨投资人大会 超50家机器人企业携创新产品亮相 [2] - 会场内机器人从业者和专家共话产业投资趋势和行业机遇 会场外户外展区向公众开放展示工业、医疗、服务等多场景应用 [2] - 首程控股宣布启动"机器人综合体验店"全球招募计划 打造机器人从"发布-测试-销售-服务"的完整消费闭环 [5] 机器人产品展示 - 宇树科技展示工业级四足机器人 已应用于智能电力巡检、智能消防救援等场景 [2] - 万勋科技展示"麒麟座"柔韧自动充电机器人 可模拟人类手臂柔性动作 已在车企智驾体验升级等场景规模化商用 [2] - 万勋科技另一款清洗机器人搭载可大范围伸缩、多角度灵活转向的柔韧臂 适用于大厦外墙、高塔等高空清洁场景 [2] - 萌友智能展示机器人宠物Ropet 具备温度感知、视觉跟随、食物识别学习等交互功能 每只机器人宠物都有独特性格 [3] - 展示水上巡检机器人"欧卡鲸灵" 搭载20余种传感器 能自主识别水域障碍物和水面垃圾 实现全自动清洁 [5] 机器人产业投资 - 首程控股2023年底投资设立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并联合设立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5] - 首程控股投资的机器人领域头部公司包括宇树科技、星海图、松延动力、未磁科技、万勋科技、云鲸智能及地平线机器人等 [5] - 在人工智能热潮推动下 机器人赛道受到众多投资人追捧 [5]
蚂蚁集团加速AI医疗健康布局,独立应用AQ上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6 19:47
蚂蚁集团AI医疗健康应用AQ发布 - 公司推出独立AI健康应用"AQ",提供健康科普、就诊咨询、报告解读、健康档案等上百项功能,连接全国超5000家医院、近百万医生及近200个名医AI分身 [1] - 应用基于支付宝"AI健康管家"升级而来,后者已服务超7千万用户,新版本具备"问答更专业、服务更全面、健康更懂你"三大特点 [1] - 中国75%人口面临亚健康问题,每日超2亿人次在线搜索健康信息,市场存在专业服务缺口 [1] 核心技术与服务能力 - AQ采用医疗大模型技术,能模仿真人医生追问症状细节,支持千亿参数视觉识别,可精准分辨50种常见皮肤疾病 [2] - 平台支持拍照问诊功能,涵盖复杂报告、皮肤问题、药盒病历等场景,并实现AI自动匹配全国5000家公立医院资源 [2] - 200余家医院提供云陪诊服务,AI可全程引导线下就医流程 [2] 专家资源整合 - 中国工程院廖万清院士、王俊院士等近200位三甲名医上线"AI分身",提供7×24小时服务 [2] - 每个医生智能体需经过原团队严格训练测评,10余所顶级三甲医院学科带头人组成专业顾问团参与质量把控 [2] - 为老年用户特别开发语音通话功能,降低使用门槛 [2] 应用成效与愿景 -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案例显示,医生通过AI分身单日服务能力从月均600人提升至11万人次,服务范围扩展至全国 [3] - 公司CEO表示目标是打造"全民健康管家",推动普惠医疗发展 [3]
聚力低空产业新赛道,中关村(延庆)无人机产业园开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6 18:52
中关村(延庆)无人机产业园项目概况 - 项目总投资3.9亿元,总用地面积1.74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4.46万平方米,由4栋研发智造空间构成 [3] - 园区设计适配无人机重型需求,核心货运通道宽度达2.4米,并设置两处26米×48米的专属室外试飞场 [3] - 由中关村发展集团成员企业领航公司主导建设运营,整合延庆政策与空域优势,打造研发智造、孵化加速、检测认证等一体化产业中心 [4] 低空技术产业政策与发展前景 - 国家政策明确支持低空技术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技术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3] - 政策法规完善、资金支持加大、空域开放加速,低空技术产业将迈向"万亿蓝海" [3] - 延庆区拥有374平方公里独立空域(真高1098米),为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5] 延庆区低空产业生态与集聚效应 - 延庆已集聚航天飞鸿、理工全盛、远度科技等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形成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 [5] - 国内首个无人系统产业生态联盟、北京市首个中关村低空技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落地延庆 [5] - 产业园将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集聚效应,并探索无人机与环保、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绿色低碳技术融合 [5] 产业园战略定位与服务体系 - 目标打造延庆经济发展新高地和低空产业创新策源地,引入中关村发展集团服务体系助力企业成长 [4] - 通过"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政策与空域资源,构建尖端研发与硬科技创新孵化平台 [4][5]
北京多家市属国企总部,相继落地城市副中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6 18:41
首旅集团总部迁入首旅大厦 - 首旅大厦落成启用标志着集团开启高质量发展、创建世界一流文旅企业的新篇章 [2] - 首旅集团总部于2021年4月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 [2] - 首旅大厦位于北京环球度假区北部 是集办公和酒店业态于一体的高品质建筑 [2] 首旅大厦项目发展历程 - 2022年7月首旅集团获得总部大厦土地使用权 [2] - 项目于2022年11月26日开工建设 [2] - 随着总部及部分所属企业入驻 将带动周边商业、会展、文创等配套产业集聚 [2] 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情况 - 北京环球度假区于2021年9月开园 成为北京文化旅游新地标 [2] - 副中心全方位释放承载空间 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2] - 加快推动央企二三级企业、北京市属国企及跨国企业总部搬迁入驻 [2] 北京市属国企入驻情况 - 已有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多家北京市属国企总部落地城市副中心 [3] - 华夏银行总行办公大楼近期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3] - 华夏银行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实现外立面亮相 建成后将成为北京最大超低能耗示范项目 [3]
明知故蹭,“标题党”蒙人更害己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6 15:40
标题党现象分析 - 标题党通过蹭名人、搞噱头的方式吸引读者注意力,例如使用"邓超主动投案"、"杭州马某被抓"等含混不清的标题 [1] - 标题党手段升级,从早期的"重磅""震惊"体演变为刻意阉割关键信息、恶意扭曲文章本意等更具迷惑性的方式 [1] - 标题党操作不仅让新闻变味走样,还可能对相关人士造成负面影响,如"杭州马某被抓"导致相关企业股票一度大跌 [1] 标题党与流量关系 - 数据显示标题党使用次数与账号粉丝数、阅读量、点赞量呈正相关,促使相当一部分账号趋之若鹜 [2] - 调查表明超80%受访者反感标题党,这种操作长期来看会消耗账号公信力 [2] - 读者对标题党标题形成预判后,未来即便使用真标题报道真信息也难以获得认可 [2] 行业治理与反思 - 有关方面已多次开展专项行动整治网络传播乱象,强化治理将使标题党失去生存土壤 [2] - 在流量为王的环境下,传播者需要保持定力,不为流量裹挟而放弃事实本位 [2] - 行业需思考如何将不因点击诱惑而模糊是非曲直作为一种基本操守 [2]
英特尔决定放弃汽车业务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6 15:29
业务重组与裁员计划 - 公司宣布关闭汽车业务并裁撤该部门大部分员工,作为新任CEO陈立武此前预警的"持续数月"裁员计划的最新动作 [2] - 公司通知芯片生产部门员工将从7月开始裁减15%-20%的员工,裁员规模可能逾万人 [7] - 2024年已实施过一轮裁员涉及1.5万名员工,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员工数为10.9万名 [7] 汽车业务发展历程 - 公司曾通过2017年收购Mobileye进入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第一阵营,并持有其多数股权 [3] - 2024年CES展上高调宣布进军汽车市场,主攻智能座舱芯片、电车能源AI管理、开放式汽车芯片定制平台三大方向 [4] - 2024年北京车展宣布汽车业务总部正式落户中国,并在上海车展发布第二代AI增强型软件定义汽车SoC [5] 战略转型与财务表现 - 新任CEO陈立武表示将剥离非核心资产,专注于AI专用芯片和代工业务,目标是成为最优秀的晶圆代工厂 [7] - 2021-2024年公司年营收分别为790亿、631亿、542亿、531亿美元,2024年净亏损188亿美元 [8] - 核心代工业务2024年亏损134亿美元,成为拖累业绩的主因 [8] 汽车业务现状与影响 - 全球有5000万辆汽车的信息娱乐系统使用公司芯片,关闭汽车业务不会直接影响Mobileye运营 [3] - 公司表示将确保客户平稳过渡,但未披露汽车业务部门的具体营收或员工规模 [3] - 公司在中国的汽车业务未来走向以及与各合作方的业务处理成为行业关注重点 [5]
从拼自主走向拼“性价比”,龙芯新一代处理器亮相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6 15:24
产品发布 - 龙芯中科发布基于龙架构的服务器处理器3C6000系列、工控及移动终端处理器2K3000/3B6000M芯片 [1] - 新一代处理器实现性能与成本优化突破 性价比成为服务器领域选用主因 [1] - 3C6000系列单核/多核性能达到英特尔2021年16核至强Silver 4314和32核至强Gold 6338水平 综合性能达2023年市场主流 [1] 技术突破 - 公司通过设计优化实现14nm工艺达到7nm性能 [1] - 系统掌握通用处理器、图形处理器、AI处理器及基础软件设计核心技术 进入大力发展AI处理器新时期 [2] - 基于自主龙架构实现全场景产品矩阵 推动产业生态跨越式发展 [3] 市场应用 - 3C6000系列满足通用计算、智能计算、存储等多场景需求 已获央企/金融企业核心业务系统采用 [2] - 48家企业发布基于3C6000的服务器/存储/工控设备 部分产品核心元器件100%国产化 [2] - 产品将应用于党政、国防、金融、能源、电信、云计算、AI等关键领域 [2] 产业生态 - 北京市汇聚3400余家信创企业 构建"龙芯+统信"主流技术路线 [3] - 海淀区集成电路企业2025年1-5月营收同比增长20% 提供最高1500万元流片补贴 [3] - 自主指令集架构突破国外授权依赖 推动信息技术体系底座升级 [3]
为什么直接到美国设厂?这家新能源企业谈中企出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6 12:39
中国企业出海优势 - 中国新能源企业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生产工艺、标准体系、供应链管理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形成成熟解决方案 [1] - 晶科能源通过垂直一体化布局构建超过100吉瓦产能规模,并在东南亚市场积累丰富海外建厂经验 [1] - 企业需先在国内市场具备竞争优势,才能向外拓展制造能力 [1] 技术竞争力 - 电池效率直接影响度电成本,技术是新能源行业最重要的竞争力 [3] - 晶科能源过去10年30次打破电池效率世界纪录,代表全球最先进光伏技术水平 [4] - 公司采用"研发一代,量产一代,领先一代"路线,快速实现技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 [4] 出海动因演变 - 20年前中国光伏行业依赖海外市场,现阶段出海受地缘政治和本地制造诉求驱动 [5] - 太阳能作为技术驱动型能源,各国希望建立自主供应链,尤其低碳转型意愿强的国家 [5] 目标国选择策略 - 优先选择与中国关系密切、经济政治稳定的国家,如东南亚和"一带一路"共建国 [6] - 当地市场容量是关键考量因素,倾向"本地制造,本地供应"模式 [6] - 马来西亚、越南、沙特工厂因双边关系良好成为重点布局区域 [6] 美国市场布局 - 美国工厂2018年投产,目前仅2吉瓦组件产能,占公司总产能比重较小 [7] - 新关税和大而美法案对公司美国战略有显著影响,政策走势需持续关注 [7] - 直接在美国设厂而非墨西哥,因"本地制造,本地供应"是应对多变市场的理想策略 [8] 海外产能规划 - 当前海外产能占比约20%,暂无新国家拓展计划 [9] - 发展重心是提升海外工厂生产效率至中国工厂同等水平 [9]
全球首部AI微电影作品集首映 AIGC剧作时代已至?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6 12:34
AI与影视行业融合 - 全球首部AI微电影作品集《新世界加载中》由快手可灵AI与星芒短剧联合出品,包含7部单元电影,涵盖科幻、奇幻、荒诞喜剧、历史等多元题材,总时长达180分钟,采用"人+AI"共创生产方式 [1] - 该作品展示了AI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包括角色口型与对话精准匹配、复杂场景流畅呈现以及实现创作者构想的奇异画面 [1] - 快手可灵AI已推出全新2.1系列模型,可应用于专业影视内容生产、营销广告、游戏制作等不同场景 [3] 行业应用与趋势 - AI在短剧领域有广泛应用潜力,快手星芒短剧将联合可灵AI加大对AIGC微短剧的投入,提供灵活多元的商业合作模式和激励措施 [3] - 互联网"大厂"、长视频平台和专业影视制作团队纷纷试水AI影视作品,如Netflix发布AIGC动画短片《犬与少年》,FizzDragon的AI作品《海上女王郑一嫂》在新加坡上映 [3] - AIGC技术正在改变公众对AI无法完成完整情节、流畅画面和一致性人物形象的固有认知 [3] 技术创新与创意表达 - AI技术不仅提升了影视制作效率,还释放了创意潜力,实现了人物与风格一致性以及丝滑转场效果 [1] - AIGC被认为是下一代内容结构的雏形,能够辅助导演及编剧团队实现更富有想象力的表达 [1]
“中国药谷”领航生命健康“兴”力量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6 12:03
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发展概况 - 作为首都生命健康产业主阵地,汇聚国家药监局六大直属中心、12个国家级检定研发机构及120余个服务平台,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审批监管全覆盖[1] - 2025年计划高质量建设国际影响力"中国药谷",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贡献核心力量[1] - 园区已获批临床一类新药66款(上市5款)、创新医疗器械31款(上市23款),累计上市药品器械超1000款[13] 扩区建设与重点项目进展 - 实施22.5平方公里扩区计划(原13.4+新增9.1),南扩3.6平方公里聚焦工业研发生产,北扩5.5平方公里配套首都医科大学等重点项目[4] - 2025年Q1安德医美大健康产业园破土动工,预计带动南扩区项目集聚效应[3] - 中检院二期工程3月18日开工,显著提升区域检验检测能力与科研创新水平[5] - 首都医科大学临检中心新址3月启动建设,加速科研转化与产业融合[4] 产业集群与创新成果 - 构建"3+5"产业体系:巩固疫苗/中药/高端医疗器械三大支柱,布局细胞基因治疗/核酸药物/动物药/合成生物/医美五大前沿赛道[7] - 2025年新增5个高影响力项目:全球科学家转化项目、三甲医院新药项目、抗体制剂研发等[6] - 创新药研发突破:以岭药业中药1.1类新药芪防鼻通片获批上市,九芝堂干细胞疗法获ASD临床批件,舜景医药心梗抗体药获FDA快速通道[6] - 计划拓展医美和动物药械新板块,推动20余家企业在津冀布局生产环节[7] 数字化转型与AI应用 - 同仁堂健康C2M基地实现"前店后厂"新零售转型,打造中医药科技体验标杆[8] - 集聚诚益通、医疗器械大数据中心等数智项目,覆盖研发-生产-供应链全环节[10]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等机构完成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开启AI新药研发新阶段[10] 产业服务生态优化 - 搭建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中关村医疗器械小试平台、细胞基因治疗CDMO平台、全国领先的实验动物服务体系[9] - 建立高值仪器共享平台,开放4家机构355台设备降低企业研发成本[11] - "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上线,领导班子网格化走访解决50余项企业诉求[12] - 2025年协助30家企业申报国家级/市级政策支持,涉及50个项目[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