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资讯

搜索文档
裴瑞敏:基础科学全球遇冷,为何中国“升温”?
环球网资讯· 2025-07-16 06:55
来源:环球时报 日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戴维·格罗斯在一次谈话中,表达了对全球基础科学投入缩减的担忧和对中 国持续投入战略定力的认可。他表示,中国正通过稳定的政策支持,为全球基础科学发展注入新动力。 而同期在北京开幕的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再次展现了中国持续加大基础科学投入的战略眼光与国际 认可。面对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的基础科学,是追求短期绩效,还是展现战略定力、持续加码,是 一个艰难但关键的抉择。如今基础科学"全球遇冷"和"中国升温"的鲜明对比,是中国面对这一抉择交出 的亮眼答卷。 《三体》的故事警示我们,基础科学的停滞意味着文明发展的停滞。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飞跃背后, 几乎都有基础科学的支撑。结束二战的原子弹,是核物理理论的突破;苏联卫星上天和美国登月计划, 得益于轨道力学与计算数学的发展;互联网诞生是基于对信息论和分布式系统的基础研究;现代芯片则 源于半导体物理的深入探索。正是这些看似"远离应用"的成果,为技术革命提供了原理基础与方法工 具。基础科学提供的是"看不见却不可或缺"的认知能力,谁在这一领域持续投入,谁就可能在未来的科 技竞争中掌握主动。 长期以来,中国科技体系以技术应用主导,在基础 ...
国家安全部:警惕!AI助手的“阴暗面”!
环球网资讯· 2025-07-16 06:45
AI技术应用与风险 - AI技术正渗透到各行业和日常生活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 深度伪造技术可用于影视 游戏 广告等行业 创造逼真虚拟角色和场景 [2] - 生成式AI具备强大学习能力 依赖大量数据进行多模态创作 [4] AI技术滥用风险 - 深度伪造技术可能被用于生成虚假视频 误导舆论并威胁国家安全 [2] - AI工具可能收集存储用户隐私信息 存在数据泄露风险 如境外AI模型曾泄露用户聊天记录标题 姓名 支付地址等 [4] - AI算法可能被植入偏见性数据 输出特定意识形态 被用于煽动社会对立 [6] AI治理与防范措施 - 国内已出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部门规章 规范AI治理 [8] - 需加强公众AI安全意识 提升信息辨识能力 防范隐私数据上传风险 [8] - 使用AI工具时应限制权限 禁止非必要应用获取通讯录 相册 地理位置等敏感信息 [8] 行业监管与举报机制 - 公众可通过12339电话 网络平台等渠道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AI服务行为 [9]
往太空“送快递” 业内人士称商业航天未来大有可为
环球网资讯· 2025-07-15 22:38
商业航天行业发展前景 - 商业航天未来大有可为 低轨卫星和互联网市场将驱动需求 未来10年可能有几万颗卫星进入太空 [1]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商业航天发展 2014年起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航天科研生产 当前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2] - 民营企业正成为商业航天重要力量 越来越多企业加入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2] 星河动力航天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定位为太空"快递"服务商 通过自研火箭为客户提供卫星发射服务 收取发射服务费及运费 [1] - 产品线覆盖多型号运载火箭 运载能力从几百公斤到几十吨 未来将实现可重复使用以降低成本 [1] - 已完成19次火箭发射任务 成功将81颗卫星送入太空 是国内发射次数最多且成功率最高的民营火箭公司 [1] 市场需求与战略布局 - 低轨卫星互联网市场催生巨大太空运输需求 公司针对性布局多系列火箭型号 [1] - 采用差异化运载工具策略 类比地面交通工具形成"小汽车+大巴车"产品矩阵 [1]
科学家揭示“蜂源纳米水凝胶”可替代抗生素,促进细菌感染伤口修复
环球网资讯· 2025-07-15 21:14
行业突破 -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团队成功研发具备抗菌、抗炎、抗氧化、促愈合多重功效的新型纳米水凝胶,为慢性伤口管理提供无抗生素解决方案 [1] -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论文题为"多靶向调控角质形成细胞促进感染性创面再生" [1] - 该成果为"以蜂产品为基础的功能性医用材料"开辟全新路径 [1] 技术原理 - 蜂王浆中10-羟基-2-癸烯酸(10-HDA)占脂质组50%以上,是关键生物活性分子,但疏水性导致生物利用度低 [3] - 团队采用"纳米递送+持续释放"策略,通过碳量子点(CDs)载体提升10-HDA稳定性和活性释放效率 [3] - 构建HON/SA-DA复合水凝胶网络负载10-HDA@CDs纳米粒子,实现高效释放并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4] 产品特性 - 10-HDA@CDs@HON/SA-DA水凝胶整合10-HDA生物活性与水凝胶物理屏障保护、湿性愈合环境维持等特性 [4] - 在小鼠感染创面模型中显著加速愈合进程,改善愈合质量,促进血管生成和抗炎因子表达 [6] - 单细胞RNA测序显示该水凝胶能调控角质形成细胞亚群平衡,激活Wnt、JAK-STAT等关键再生信号通路 [6] 研究团队 - 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周恩宁,通讯作者为吴黎明研究员和李强强副研究员 [8] - 研究得到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创新计划等项目支持 [8]
两岸青年研习直播电商 在共觅机遇中融合发展
环球网资讯· 2025-07-15 20:16
直播电商行业 - 宁波(前洋)商学院院长江燕将成功的直播比喻为精心编排的舞台剧,强调其专业性和系统性 [1] - 直播电商采用"短视频引流+直播转化+AI复盘"全链路模型,结合生成式AI应用和主流平台对比等课程提升效果 [3] - 宁波前洋直播中心集聚1500名网红主播,与各平台深度合作,带动年销售额超600亿元,成为两岸农产、文创出海重要通道 [3] 两岸青年合作 - "甬台电商直播创造营"活动助力两岸青年共同寻觅直播电商新机遇,为期两天 [3] - 台湾青年通过实践环节化身美食主播,使用现学话术推介产品,50分钟直播成交额近千元 [3] - 台湾应届毕业生宇淇认为大陆直播产业活力超乎想象,希望将所学分享给更多台胞 [3] 直播电商新业态 - 江北区正打造"直播+"新业态,推动共创共享成为两岸融合常态 [4] - 台青雅晴通过研习发现AI工具可帮助台湾文创对接大陆市场,开辟新路径 [3] - 直播电商不仅是商机,更成为两岸青年心手相牵的新桥梁 [4]
探索电池奥秘 2025巴斯夫科普活动“小小化学家”北京站启动
环球网资讯· 2025-07-15 19:05
公益活动 - 巴斯夫®小小化学家公益活动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办 活动时间为7月15日至7月20日 面向6到12周岁儿童[1] - 活动已持续二十多年 累计为超过21万名学龄儿童提供科学探索课堂[1] - 今年活动覆盖台北 高雄 北京 湛江和上海等多个城市[1] 活动内容 - 推出全新实验"电池的奥秘"和"电解魔法探索" 单次实验时长约45分钟[1] - "电池的奥秘"实验引导儿童选择电极材料和电解质 搭建原电池架构[1] - "电解魔法探索"实验观察不同溶液的电解反应现象 学习电解质和电解反应等化学概念[1] 合作与展望 - 中国科技馆与巴斯夫进行馆企合作 共同开展科学教育实践[3] - 中国科技馆期待持续深入合作 研发更丰富的科学教育内容[3] - 巴斯夫表示愿以该项目为纽带 携手合作伙伴持续丰富科普生态[3]
脑机接口与科技自强•智能创新与未来趋势专题论坛在京举办
环球网资讯· 2025-07-15 18:45
论坛概况 -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系列学术活动—脑机接口与科技自强•智能创新与未来趋势专题论坛在北京举办 [1] - 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中国康复医学会承办 [1] - 核心议题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前沿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突破、智能创新方向及其对未来科技发展、产业变革的战略意义" [1] - 近百名脑机接口与康复医学领域、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神经内外科知名专家、青年学者、行业同仁参加论坛 [1] 主旨报告 - 8位专家围绕脑机接口技术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及前沿突破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 [1] - 中国科学院赵继宗院士作《脑机接口的临床实验研究》报告 [3] - 北京理工大学闫天翼教授作《无创神经调控技术与应用》报告 [5] - 昌平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刘河生教授作《脑功能定位与调控》报告 [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陈勋教授作《多源神经信号计算》报告 [7]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何晖光教授作《基于脑机接口的视觉修复与重建》报告 [7]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源申康复研究院院长单春雷教授作《脑机接口赋能功能康复的思考》报告 [9] - 华南理工大学李远清教授作《脑机接口:一项造福人类的前沿科技》报告 [9]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吴文教授作《脑机接口技术在运动康复中的应用》报告 [11] 现场讨论 - 与会专家围绕"神经信号的编码解码准确度"、"侵入型、非侵入型脑机接口发展"、"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现状与突破"、"脑机接口的标准化发展路径"、"脑机接口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20]
化工生态环境前沿交叉新技术专题论坛在京举办
环球网资讯· 2025-07-15 18:45
论坛背景与主题 -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化工生态环境前沿交叉新技术"专题论坛于7月8日在北京举办 [1] - 论坛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化工学会承办,聚焦化工过程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交叉研究 [1] - 旨在推动化工与生态环境领域的协同创新,展示前沿技术进展 [1][7] 上午报告环节核心内容 -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静海探讨工业智能化的多层次时空复杂结构解析 [3] - 江桂斌院士分析新污染物研究面临的问题 [3] - 清华大学李俊华教授展示烟气碳捕集利用技术与工程应用最新成果 [3] - 大连理工大学全燮教授介绍导电分离膜及其水处理电膜工艺优势 [3] - 南京工业大学丁晓斌教授研究面向大气污染物治理的分离膜技术 [3]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杨天学研究员聚焦固废分质利用与污染控制对"无废城市"建设的贡献 [3] 下午报告环节核心内容 -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华林分析碳污减排与资源化路径 [5] - 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长黄晶解读碳中和背景下化工行业前沿交叉技术趋势 [5] - 哈尔滨工业大学王爱杰教授提出低碳约束下工业园区水系统智能管控方案 [5] - 上海交通大学唐鸿志教授探讨合成生物学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5] - 天津商业大学陈冠益教授等学者分别就化工固废热化学处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石化环保技术等课题进行报告 [5] 论坛成果总结 - 论坛覆盖"新污染物-碳中和-绿色技术"全链条研究 [7] - 展示了化工生态环境领域前沿交叉新技术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 [7]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刚肯定论坛对行业协同创新的推动作用 [7]
聚焦脑机接口技术发展与应用 中国科协年会举办两场专题论坛
环球网资讯· 2025-07-15 17:41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 - 中国科协年会举办两场脑机接口专题论坛,聚焦技术发展和康复应用 [1] - 论坛汇集近百名来自脑机接口、康复医学、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专家和行业代表 [1] - 脑机接口技术被视为人类认知边界探索和生命可能性拓展的革命性技术 [4] - 中国在脑机接口领域持续突破创新,为功能障碍患者带来康复新希望 [4] 技术研究与创新 - "脑机接口与科技自强"论坛关注前沿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突破和智能创新方向 [3] - 8位专家分享脑机接口临床实验、脑功能定位、无创神经调控、视觉修复等最新研究成果 [3] - 专家研讨神经信号编码解码准确度、侵入/非侵入型技术发展、标准化路径等关键议题 [3] - 脑机接口被认为是推动科技自强的重要前沿技术 [3] 康复医学应用 - "脑机接口在康复领域"论坛聚焦神经康复、运动功能重建等临床应用 [6] - 20位专家深入交流脑机接口提升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创新应用 [6] - 论坛讨论技术前沿突破、临床应用场景、系统集成和未来发展战略 [6] - 脑机接口被视为康复医学范式的革命,重新定义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边界 [6] - 技术突破承载着患者恢复运动、表达和连接能力的希望 [6] - 中国有望在脑机接口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战略转变 [6]
护航天舟九号发射 中国电科编织飞天“测控通信网”打造“能源矩阵”
环球网资讯· 2025-07-15 16:21
天舟九号发射任务技术保障 - 中国电科构建新一代陆海天基测控通信系统,具备轨道测量、遥测遥控和数据传输功能,通过"基带池"实现多模式兼容和智能资源分配 [1] - 国内首部大口径雷达遥测一体化系统实时提供火箭距离、方位、俯仰等精确信息,保障主动段外轨道测量 [1] - 测量雷达相比光学跟踪和遥测更具可靠性,不受天气和火箭设备状态影响,具备更高精度和智能化发射舱识别能力 [2] 航天器能源与通信技术 - 电科蓝天研发国内独创半刚性太阳电池阵,实现高电压、万瓦级大功率输出,降低工作温度 [2] - 网通院研制卫星通信系统搭建天地信息通道,实现指令、数据和影像实时传输,配备实况电视系统传回关键画面 [2] - 9所开发高相位一致性、低损耗、宽温适应性的小型化器件,保障信号稳定传输 [2] 航天器关键部件创新 - 23所研制轻量化、小型化、高可靠航天电缆,适应宇宙极端环境,保障网络信号传输 [3] - 55所配套多款核心芯片和功放模块,建立天地信息传输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