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网资讯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首个枸杞属植物国际测试标准获得通过
环球网资讯· 2025-07-11 19:08
行业标准制定 - 中国主导制定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成为全球首个枸杞属植物国际测试标准 [1] - 该指南历时5年研发,基于1886份种质资源和46个审定保护品种的64个形态指标数据分析 [1] - 最终筛选出27个规范化特征指标,并详细定义测试方法、部位和时间 [1] - 经过2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专家的5次论证后获得通过 [1] 产业影响 - 指南的通过标志着中国在枸杞新品种DUS测试领域取得国际话语权 [2] - 将为全球枸杞种质资源保护和商业化育种提供统一规范 [2] - 将成为国际枸杞种苗贸易纠纷裁决的法律依据 [2] - 推动枸杞产业标准化与国际化进程 [2] 国际合作 - 宁夏作为中国枸杞核心产区,将强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和UPOV成员国的技术交流 [2] - 计划分享育种经验、种植技术及标准化管理模式 [2] - 鼓励本土企业参与国际品种权交易,推动自主培育品种走向国际市场 [2]
让算力“飞上天”,中科曙光与中科星图如何“编织”普惠太空算网?
环球网资讯· 2025-07-11 18:20
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产值从2020年的1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9%,预计2025年达到2.8万亿元 [3] - 全球卫星发射计划未来将达到十万颗量级,卫星载荷和分辨率提升将催生大量数据及计算需求 [3] - 太空经济正从愿景加速迈向现实,商业航天技术依托商业动能融入千行百业,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 [6] 技术瓶颈与挑战 - 传统"天数地算"模式面临数据传输瓶颈,卫星数据难以实时传输至地面,成像能力与高价值应用受限 [3] - 太空算力部署成本较地面场景增长1000倍,现有CPU等器件在太空环境中可靠性降低,需重新设计能耗与算法 [4] - 卫星数据传输受带宽及延迟限制,大量数据无法充分下传,制约应用落地 [3] 合作与技术突破 - 中科曙光与中科星图签署《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1] - 双方将研发面向太空计算场景的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专用核心部件,推动"芯片-整机-算网-数据-应用-生态"全链路技术创新 [5] - 合作建设覆盖"用户-星上-天基-地基"的天地一体化协同智能计算架构,实现算力资源互联调度与数据实时处理 [5] 应用场景与生态构建 - 基于"在轨智能处理+地面深度应用"模式,打造应急救援、气象、海洋、农业等传统场景及低空空域管理、电磁感知等新兴领域的行业应用标杆 [6] - 太空计算服务将赋能通信、环境监测、智能交通、导航、边缘计算与物联网等多个行业 [6] - 推动太空算力服务普惠化,服务全球有需求的国家、行业与企业,弥合全球算力鸿沟,促进太空信息资源全球共享 [6] 产业链协同与标准制定 - 合作双方将推进太空芯片接口规范、空天数据处理模型等核心技术与应用标准制定 [5] - 汇聚软件开发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与产品打造,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率 [5] - 构建协同发展的太空计算产业生态体系 [5]
东方草本“遇见”现代科技
环球网资讯· 2025-07-11 17:48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趋势 - 世界经济正从全球化转向逆全球化 中国市场在逆全球化趋势中保持开放、创新、活力、包容的面貌 吸引全球品牌进入[1] - 国际企业将中国市场视为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本土品牌加速全球化 形成全球品牌与中国品牌竞争共生关系[1] -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从2023年一季度的59 42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63 38 增长6 7个百分点 消费品质显著回升[1] 中国市场吸引力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凸显 成为全球品牌国际业务布局的核心市场 为国际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稳定预期[1] - 2025年中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将突破20万亿元 占GDP比重超过10% 增速居全球前列[6] - 全球健康经济规模2023年达6 3万亿美元 占全球GDP6%以上 预计2028年接近9万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7 3%[10] 仙妮蕾德中国战略 - 公司深耕中国市场30余年 以中华传统食养文化为根基 探索国际品牌本土化发展路径[2] - 1993年作为首批美资企业进入中国 在广州建厂 成为外资布局中国的创新样本[4] - 全球布局5大高科技生产厂房 美国得州与中国广州黄埔为供应链核心 在中国运营近300家特许经营店[5] 产品与技术创新 - 将东方草本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从原料源头把控品质 赢得消费者信赖[4] - 创新成为企业安身立命之本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4] - 线下体验中心聚焦草本健康场景化打造 线上会员制电商平台"仙妮荟"注册会员超1万 复购率40% 客单价高出平均50%[6] 营销与市场拓展 - 采用"场景营销 消费分享"理念 体验中心构建新场景 电商平台发掘分享价值[8] - 中国创新经验辐射全球 在韩国等亚洲市场实现协同增长 展现"中国创新辐射全球"价值[8] - 从"适应市场"转向"共建生态" 通过文化融合与创新实践与中国消费市场同频共振[8] 长期战略目标 - 以全球健康产业创新者角色 推动草本健康理念全球化普及[12] - 以中国市场为支点 为全球健康产业注入新力量[12] - 平衡市场需求捕捉与技术创新 突破同质化竞争 迈向可持续发展[10]
四川邛崃山首次发现“仙女的拖鞋”野生种群 将改写学术界传统“认知”
环球网资讯· 2025-07-11 17:48
雅致杓兰的发现与科学意义 - 科研人员在四川成都邛崃山系成功记录到珍稀濒危植物雅致杓兰的野生种群,打破了学术界对该物种仅分布于西藏、云南及喜马拉雅南麓的传统认知 [1] - 此次发现将雅致杓兰的分布范围向东扩展了数百公里,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1] - 邛崃山系的发现表明该物种可能具有比已知更强的环境适应性,同时证明邛崃山可能成为高山植物应对气候变化的"避难所" [7] 雅致杓兰的生物学特征 - 雅致杓兰是兰科杓兰属小型地生草本,植株玲珑娇小,通常一朵植株只开一朵花 [3] - 花朵直径约1厘米,萼片与花瓣呈淡黄绿色底色,内表面密布栗色或紫红色条纹,形成独特的"导航路径" [3] - 唇瓣特化为近球形的囊状结构,被称为"仙女的拖鞋" [3] 雅致杓兰的历史分布与生境 - 历史分布记录极为狭窄,被学界视为横断山区的特有种,传统分布区仅包括西藏南部的亚东、吉隆等地及云南西北部丽江、香格里拉区域 [5] - 分布海拔为3600-3700米,生境高度特化,主要生长在透光林下、林缘或灌丛中腐殖质丰富的特定生境 [5] 雅致杓兰的濒危原因 - 杓兰属植物普遍面临生存危机,种子细小且胚乳退化,在自然条件下几乎无法独立萌发,必须依赖与特定微生物的共生关系 [9] - 分布海拔狭窄且需要腐殖质丰富的特定生境,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 [9] - 2024年对同属濒危种福氏杓兰的研究发现,该物种存在严重的遗传瓶颈事件,遗传多样性非常低,种群结构复杂,基因流受限 [9] - 杓兰属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历史上曾遭受过度采集,非法采集的风险始终存在 [9] 雅致杓兰的保护现状 -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收录,受威胁等级评定为"濒危"(EN) [7] - 在我国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到法律严格保护 [7]
中外人士共话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环球网资讯· 2025-07-11 17:33
人工智能对文明交流的促进作用 - 人工智能极大拓展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实现跨语言跨文化高效便捷交流,为文明对话创造更广阔空间 [1] - 人工智能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有助于构建互联互通、具有韧性的全球文化体系 [1] - 人工智能提升文化创新活力,成为重要文化传承力量,可更好阐释文化遗产和历史符号,为考古研究注入新生命力 [1] 人工智能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 全球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文物修复和博物馆教育 [2] - 敦煌研究院通过人工智能学习数万份敦煌遗书样本,实现自动补全缺失笔画及推测残损内容 [2] 人工智能对文明发展的挑战 - 人工智能挑战社会就业结构,复制人类独有能力(如写作、绘画、决策等),冲击人类自我认知边界 [3] - 算法推荐系统强化主流文化传播优势,加剧文化同质化,导致弱势文化边缘化风险 [3] - 英语内容主导AI训练语料库,小语种和地方性知识面临数字生存危机 [3] - 人工智能可能塑造单一审美标准、扩大全球技术鸿沟、引发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 [3] 弥合全球智能鸿沟的措施 - 需加强国际合作并开源AI技术,提升服务可及性,确保女性和儿童平等接触AI的机会 [4] - 应利用AI技术记录和保护濒危语言,避免语种多样性危机 [3][4]
中国科研团队研发出新型量子纠缠光源
环球网资讯· 2025-07-11 15:04
研究成果 -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提出全新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 [1] - 研发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式新型微纳量子纠缠光源 [1] - 研究成果于7月9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 [1] 技术突破 - 采用"人造原子"结构实现自发双光子辐射,双光子产生概率从小于0.1%提升到约50% [2] - 设计超高品质光学微腔,在微纳尺度上精细调控光子产生过程 [2] - 突破"光子辐射的二阶量子过程必然远弱于一阶过程"的传统认知 [2] 应用前景 - 量子纠缠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等多个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1] - 该技术可提升量子通信安全性、量子计算可靠性、量子计量精度 [2] - 实现按需触发式纠缠光子对源制备 [2]
泰雷兹在香港成功部署创新型进近间隔工具,获航空业界高度认可
环球网资讯· 2025-07-11 15:04
核心观点 - 中国香港民航处与泰雷兹合作部署创新型进近间隔工具(AST),预计每年减少16500吨燃油消耗和5200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1][3][4] - 该工具通过优化飞机进场间隔提升空中交通效率与可持续性,已实现与泰雷兹TopSky-ATC空管解决方案的全球集成 [3][5] - 技术革新为航空生态系统带来多重效益,包括提升机场容量、增强安全性、降低环境影响及改善乘客体验 [3][4] 技术应用与集成 - 进近间隔工具基于气象条件、飞行器性能和跑道容量等实时因素精确计算最优下降间隔,提供图形化界面辅助空管员监控 [3] - 工具已在中国香港完成部署并全球投入使用,支持各地空中导航服务单位(ANSP) [3][4] - 与泰雷兹TopSky-ATC空管解决方案全面集成,重新定义航空未来 [5] 环保与效率成果 - 香港国际机场通过该工具提升运行效率,每年减少16500吨燃油消耗和52000吨二氧化碳排放 [1][4] - 促进空域低碳化转型,助力实现全球环境目标,获CANSO 2023年度"绿色天空"类别亚军 [4] - 优化进港航迹直接降低油耗及碳排放,同时增加跑道吞吐量 [3][4] 公司战略与行业影响 - 泰雷兹持续拓展航空技术边界,致力于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空中旅行解决方案 [5] - 创新体现公司在全球航空运营解决方案中的独创性,反映对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的承诺 [6] - 技术突破为飞行员、空管人员、机场运营方等利益相关方创造多重价值 [3][4]
中国专家创新治疗范式 推动“细胞修复大脑”走向更多临床场景
环球网资讯· 2025-07-11 14:38
医学研究突破 - 中国医学专家首次证实通过替换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致病性小胶质细胞可成功阻断成人起病轴突膨胀伴色素胶质细胞脑白质病(ALSP) [1] - 研究实现了从遗传机制到临床验证的全链条闭环 开启脑疾病细胞修复新阶段 [1] - 复旦大学团队在动物模型中实现超90%的小胶质细胞高效替换 并在多例ALSP患者中完成两年随访 [1] ALSP疾病特点 - ALSP是一种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 患者成年后发病 平均生存期仅3年至6.8年 [2] - 相关基因突变导致小胶质细胞功能异常 数量锐减且从"大脑保卫者"变为"破坏者" [2] - 引发认知与运动功能退化等 最终导致神经功能丧失 [2] 治疗技术发展 - 2020年复旦大学团队首次提出"小胶质细胞替换策略"并开发出三种路径 [2] - 研究团队构建了模拟人类ALSP病理的关键动物模型 为机制研究和疗效验证提供可靠工具 [2] - 患者接受基于tBMT的小胶质细胞替换治疗后 小胶质细胞代谢显著提升 脑结构损伤停止进展 [2] 技术应用前景 - 研究建立了"基因突变-细胞功能异常-精准替换"的治疗范式 [3] - 研究团队已向全球公开小胶质细胞替换操作方案 [3] - 计划将该技术拓展至更多以小胶质细胞功能异常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疾病 [3]
2025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举办 发布“学术科协”平台
环球网资讯· 2025-07-11 14:38
论坛概况 - 2025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 主题为"破界·重构·赋能——共筑学术出版新生态" [1] - 设置1个主旨报告和4个专题研讨板块 包括平台支撑期刊提质 期刊自主评价体系构建 一流期刊建设 学会主导型期刊平台建设 [1] - 论坛正值"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任务全面推开关键之年 受到科技界和期刊界广泛关注 [8] 主旨报告内容 - 多位专家作主旨报告 涵盖期刊助力产业创新 AI赋能学术平台 构建国际话语权 推动融合出版 促进数据共享等方向 [3] - 报告人包括《极端制造》主编郭东明院士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主编孙坦 《芯片》执行主编金贤敏等 [3] 学术科协平台 - 论坛发布"学术科协"平台 由科技导报社建设 [5] - 平台整合中国科协两级学会科技期刊文献和数据资源 实现编辑出版全流程一体化运行和文献数据本地安全存储 [5] - 平台将为期刊提供出版传播和学术诚信监测服务 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智能化知识服务 [5] 论坛讨论重点 - 与会代表聚焦加快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加快自主出版和数据平台建设等热点话题 [8] - 开展理论争鸣 学术探讨和实践分享 助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 [8]
第八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将于7月17日启幕
环球网资讯· 2025-07-11 09:47
大会概况 - 第八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将于7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网聚创新力量 文映万千气象",聚焦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推动网络文学精品创作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1] 活动架构 - 大会由"1+4+2"主题论坛和"1+1+3"配套活动两大板块构成 - "1+4+2"主题论坛包括1场主论坛、4场分论坛(创作评论、科技赋能、版权保护、青年力量)、2场分享沙龙 [2] - "1+1+3"配套活动包含1个宣传长廊、1个网文精品推荐活动、3个特色活动(IP之夜、创作采风、云上阅读季) [2] 论坛内容 - 主论坛将发布年度网络文学发展报告,分论坛将探讨网络文学繁荣发展的新方向与新路径 [2] - 分享沙龙将邀请作家、平台运营者、专家学者等,讨论短篇创作趋势、衍生开发及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等话题 [2] 配套活动亮点 - "创新"主题宣传长廊通过实物、互动装置和沉浸式体验展示网络文学融合发展最新成果 [2] - "IP之夜"活动将发布网文精品创作成果、征文大赛结果及微短剧转化计划,线上线下联动打造IP盛宴 [2] - 作家采风活动设计两条路线,"云上阅读季"活动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2] 主办单位 - 大会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等五家单位联合主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