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资讯

搜索文档
两岸融合人工智能发展系列活动在福建南安举办
环球网资讯· 2025-06-27 20:33
两岸融合人工智能发展系列活动 - 活动以"智享成功·翼展鸿图"为主题,逾百名两岸人工智能相关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参与,共话AI领域新机遇,共谋融合发展新未来 [1] - 12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计划总投资超30亿元,覆盖无人机研发设计、高端制造、新材料、跨境贸易等领域 [1] 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 《计划》聚焦基础支撑层、技术产品层和应用示范层三大发展重点,通过四大行动及13项具体任务推动区域AI产业能级跃升 [3] - 力争到2027年底实现人工智能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实施三年倍增计划,打造福建省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创新示范区和应用先导区 [3] 南翼高新区南安区域发展 - 南翼高新区南安区域承载要素完备、产业腹地广阔,正探索打造南安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 [3] - 南安将打造"服务直通车",为两岸合作项目落地提供全流程、全要素保障 [3] 两岸融合服务生态建设 - 依托石井至金门的海上"黄金水道",持续加强对金货运直航、客运直航和对台小额贸易"三条通道"建设 [5] - 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设立大陆首个"海事+海关"台胞台企服务站等,推动台胞服务从证件办理到生活服务全覆盖 [5] 两岸合作机构成立 - 两岸(南安)人工智能促进中心、南安市台胞台企联谊中心、南安市金门同胞联谊会联络点正式揭牌成立 [5] - 台湾人工智能发展协会、泉州市人工智能学会获颁人工智能发展专家顾问单位牌匾 [5]
沈阳电商产业进入加速发展快车道
环球网资讯· 2025-06-27 17:15
活动概况 - 沈阳市2025畅享E商周暨电商供应链对接活动以"畅享E商,嗨购沈阳"为主题,由沈阳市商务局和沈阳市电子商务协会联合主办 [1] - 活动通过供应链资源整合、产销精准对接和全渠道营销推广,推动沈阳电商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1] - 活动旨在助力东北数字经济枢纽城市建设,为东北振兴注入新动力 [3] 活动亮点 - 《沈阳市电商热力地图》发布,展示电商产业分布及重点企业布局 [3] - 《区域优品名录》揭晓,涵盖粮油、食品、服饰鞋帽、沈阳智造、宠物等区域特色品牌 [3] - "E商周星推官"计划启动,首批7名直播人才获颁聘书,将参与后续电商推广活动 [3] - 4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涵盖跨境电商、数字营销等领域,其中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与易禾跨境电商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3] 展会情况 - "超级畅享电商集市"设置二次元互动区、萌宠派对等创意展区,吸引超万余人次观展 [4] - 现场设置14个区县特色产品展、沈品集市、外贸优品特展等展区,展示沈阳电商产业成果 [4] - 各大电商平台同步开展线上促消费活动,通过满减、买赠、折扣等方式扩大沈阳品牌商品网络销售规模 [4] 行业影响 - 沈阳具备发展电商产业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活动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造"买全国、卖全国"的电商生态圈 [3] - 沈阳电商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通过政企协同、全链整合、创新驱动,努力打造辐射东北、面向全国的电商产业新高地 [4]
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发展战略对策研讨会在京举行
环球网资讯· 2025-06-27 16:54
行业趋势 - 全球生命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成为政府部门、基因科研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 [1] -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中国基因科学与产业25年来迅猛发展 [2] - 波士顿咨询公司亨德森研究所预测2050年全球生物经济规模可能达到30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约三分之一 [2] 技术发展 - 中国再生医学新成果为人类受损器官重建与再生提供重要靶标,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期刊 [2] - 耳郭器官再生研究较为明确,为器官再生领域指明方向,但距离临床应用仍有距离 [2] - 未来研究重点将聚焦中枢神经系统再生,特别是脊髓再生,以解决瘫痪等严重疾病 [2] 学术与产业活动 - "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发展战略对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多部门联合主办 [1] - 会议探讨"大国经济科技竞争态势及对策"、"患者驱动的医学创新"、"公共卫生领域前沿与挑战"等主题 [1] -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强调创新与合作对推动中国生命科学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1]
厚植自由包容土壤
环球网资讯· 2025-06-27 15:56
科技强国建设 - 建成科技强国需要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 [1] -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依赖创新文化生态降低原创成本并提高模仿代价 [1] 创新文化生态要素 - 原创性科研需要激发创造力、包容多样性、鼓励冒险并宽容失败的文化生态 [2] - 追求卓越价值理念,瞄准"从0到1"突破,重视研究深度和质量而非产出数量和速度 [2] - 宽容失败的价值认同,设立"失败奖"等机制认可科研遗产和基础性工作价值 [3] - 多元自由的学术土壤,鼓励颠覆性探索和跨界思维,打破学科壁垒 [3] 创新文化生态完善路径 - 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推行5-10年长周期评价,引入国际同行"双盲评议",设立容错机制 [4] - 改革科研资助机制,设立原创探索专项基金和"非共识项目"绿色通道,建立"失败资助"机制 [4] - 优化学术环境,实施"三年沉默期"规则,采用反效率主义资源分配营造宽松科研环境 [5] 科学发现与创新文化 - 伟大科学发现是"冒险者的游戏",需构建"以卓越为目标,以失败为阶梯"的创新文化 [6]
首届STM亚太会议召开,专家建议——加强国际合作 发展开放科学
环球网资讯· 2025-06-27 15:36
开放科学平台发展现状 - PubScholar公益学术平台由中国科学院于2023年发布,整合了科技成果资源、科技出版资源和学术交流资源,涵盖开放获取论文和开放科学数据 [2] - 截至当前,平台访问量达10亿次,下载量120万次,注册用户超37万人,服务覆盖全球158个国家和地区 [2] - 2023年中国学者发表开放获取论文29万余篇,占总发文量的43.2% [1] 开放科学国际合作计划 - Open for Science项目计划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牵头提出,旨在通过共建开放科学信息基础设施推动全球知识共享 [2] - 项目三大目标:构建开放技术架构、建立中国开放科学示范平台、监测全球开放科学发展态势 [2] - 实施分三阶段:建立中国平台→推动全球共享网络建设→形成优秀实践案例 [3] 开放科学面临的挑战 - 需平衡开放获取与学术质量、传统模式与创新生态的关系 [3] - 开放获取期刊数量激增带来质量挑战,需聚焦高水平科研成果、高质量论文和高品质期刊 [3] 技术创新与行业建议 - 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为选题策划、内容生产提供支持,应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3] - 需推动出版方式创新,探索新型学术出版范式,适应开放科学时代需求 [3] - 建议深化国际合作,促进全球资源互联互通 [4] 国际合作进展 - STM协会与中国出版机构合作数量持续增加,双方愿加强合作学习 [5] - 中国科学院向全球发出邀约,共同建设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和制定相关规范 [5]
国际最新研究:笑声或引发倭黑猩猩情感共鸣并影响行为
环球网资讯· 2025-06-27 12:59
倭黑猩猩行为研究 - 研究发现倭黑猩猩在听到笑声时更可能接近可能有或没有奖励的物品,表明笑声可能引发情感共鸣并影响行为 [1] - 研究对4只倭黑猩猩进行监测,它们会根据盒子是否可能装有食物而与盒子互动或忽略盒子,表明积极声音可能影响觅食和搜索行为 [3] - 人科动物在玩耍和挠痒时会发出类似人类大笑的声音,这些声音被认为演化出来以降低玩耍被误解为攻击的风险,并可能展示个体间情感共鸣 [3] 实验设计与结果 - 研究评估了4只倭黑猩猩的认知能力,包括14岁雌性Mali、12岁雄性Teco、41岁雄性Kanzi和24岁雄性Nyota [5] - 倭黑猩猩被安排熟悉一个有食物奖励的黑盒子和一个空的白盒子,并被训练按按钮拒绝白盒子,同时有3个"模棱两可"的灰色盒子间歇呈现 [5] - 在播放倭黑猩猩笑声或环境风声的情况下进行测试,倭黑猩猩在93%的情况下接近黑盒子,仅1%接近白盒子 [5] - 倭黑猩猩接近深灰盒子的情况较浅灰的频繁,听到笑声后接近灰盒子的概率较对照组高3.4倍 [5] 研究意义与局限 - 研究表明笑声可能引发倭黑猩猩情感共鸣并影响行为,使其更容易接近模棱两可的刺激物 [7] - 研究样本量很小,建议未来研究聚焦于笑声在灵长动物社会连接演化中的作用 [7]
湖南:推动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
环球网资讯· 2025-06-27 10:08
量子科技产业发展现状 - 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量子产业已初具规模,正加速推动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 [1] - 湖南在量子科技领域构建了完善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搭建近1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2] - "十四五"以来湖南累计投入1.71亿元科研经费支持量子科技产业链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 [2] 技术研发与创新成果 - 取得"银河鲲腾系列"光量子计算系统、PT光力量子精密测量等标志性成果 [2] - 在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新方法、新技术研发上突破传统理论极限 [2] - "长沙造"量子绝对重力仪测量精度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量产 [4] - 研发国际领先水平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4] 产业化推进措施 - 成立湖南量子测量产业创新联合体,由18家单位共同发起,聚焦量子测量前沿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 [3] - 计划依托世界计算·长沙智谷打造量子产业园,开放应用场景促进技术迭代 [4] - 启动首期1000万元"量子科技种子基金"支持创新创业项目 [5] 产业链发展目标 - 5年内建成从部件到设备再到服务的全产业链 [5] - 形成与传统产业深度协同的应用生态 [5] - 打造具有全球辨识度的量子科技产业名片 [5] 科研机构与企业参与 - 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联合中国长城科技等企业开展技术攻关 [2] - 长沙量子测量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攻关光腔锁频仪、动态重力仪等关键技术 [4] - 湖南大学科研团队在量子算法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4]
“24小时的电子哨兵”,移动看家让牵挂有迹可循
环球网资讯· 2025-06-27 09:29
智能家居安防行业 - 移动看家摄像头通过实时监控和远程查看功能解决职场人士家庭照护难题 [1] - 产品具备360度全视野镜头和云化AI多算力摄像机技术 [2] - 服务可识别特定行为(玩手机/写作业)并设置电子围栏区域监控 [2] 家庭场景应用 - 针对双职工家庭提供暑期儿童监护解决方案 [2] - 为患病老人(如阿默海兹综合征患者)提供异常行为监测和自动告警功能 [4] - 通过双向对讲功能替代传统电话提醒实现"云照看" [4] 情感连接功能 - 产品具备清晰无杂音的双向对讲功能实现远程亲情陪伴 [6] - 可作为日常生活的远程协助工具(如提醒服药/收被子等) [6] - 将安防设备延伸为维系家庭情感的沟通工具 [8] 技术创新方向 - 整合AI技术开发老人看护应用中的"智能守护"功能 [4] - 通过行为识别算法实现特定场景监控(如陌生人经过) [2] - 将安防硬件转化为综合性家庭生活解决方案 [8][9]
“党建+双碳”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在京成立
环球网资讯· 2025-06-27 09:03
联盟成立与背景 - 京能集团党委牵头发起"党建+双碳"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联合26家单位包括华北电力大学、寒武纪等共同签约 [1] - 联盟旨在搭建资源对接、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三大平台,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体系 [1] - 京能集团已建成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部署29个"党建+双碳"人工智能项目 [1] 联盟发展方向 - 聚焦"能源—算力—应用"全栈能力建设,从底层芯片算力释放到顶层应用打造人工智能全产业链能力 [2] - 围绕智慧供热、智慧电厂、智慧煤矿、智慧养老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开发垂直领域AI模型 [2] - 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链建设,在实践中培育人才,助力北京打造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高地 [2] 公司战略与成果 - 京能集团大力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北京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1] - 公司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坚实底座 [1] - 通过联盟深化合作,推动产业链共融共生,共享发展新成果 [2]
广西低空飞行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上线测试运行
环球网资讯· 2025-06-26 21:02
广西低空飞行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上线 - 广西低空飞行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上线测试运行,标志着广西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进入体系化、规范化、智能化新阶段 [1] - 平台由广西交通运输厅组织、广西北投低空经济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依托广西低空飞行服务站 [1] - 平台旨在实现空域管理部门"一网协同"、有人机无人机"一网统管"、区市联动"一网通览" [1] 平台功能与架构 - 平台搭建空域管理部门高效协同中枢,实现统一态势掌握、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发布、统一运行控制 [3] - 支持低空有人机及无人机用户线上办理飞行计划审批,动态监控审批流程 [3] - 构建全区"1+N"低空服务管理体系:1个自治区级平台统管全区数据,N个地市级平台执行具体监视管理 [3] - 北海市已率先完成市级节点平台对接 [3] 技术实现 - 平台搭建飞行动态与解析模块,完成对有人机及无人机融合飞行数据的标准化修正及转发 [4] - 通过监视设施地面站布局和机载设备配备,实现3000米以下空域航空器飞行动态监视和特殊情况告警 [4] - 对无人机航线进行风险量化计算,逐步构建合规可信的无人机低空航线网络 [4] - 将开放低空飞行信息资讯公众服务门户,支持政策查询、适飞空域查询及违规举报 [4] 应用场景 - 重点服务城市无人机应用,包括政务飞行、无人机物流、电网巡检、农林植保等行业应用 [3] - 纵向打通空域管理部门,横向互通政府职能部门,促进低空经济发展 [3] - 平台将催生更多"低空+"创新业态,助力广西低空飞行服务水平提升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