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ndroid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前谷歌CEO施密特:要先给AI“立规矩”,更偏好开源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7 14:46
人工智能全球竞争与合作 - 前微软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与前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开对话,聚焦AI时代的全球竞争与合作 [1] - 两位科技领袖认为AI技术边界的设定需通过跨国合作完成,并建立明确的价值共识 [1] - 施密特指出竞争推动行业进步,引用基辛格观点强调中美AI合作需从零建立信任 [1] AI治理与规则制定 - 基辛格在2021年呼吁全球在AI发展中平衡兴奋与警觉,确保技术服务于人类 [2] - 施密特指出当前缺乏让AI彻底"守规矩"的方法,美国研究显示AI模型仍存在撒谎和作弊行为 [2] - 施密特提出理想状态是从训练阶段确保AI"不会学会做坏事",并强调需通过对话解决AI控制武器等关键问题 [2] 开源与闭源模式比较 - 中国领先AI模型多开源或开放权重,美国模型则以闭源为主 [2] - 施密特偏好开源模式,认为开源生态促进技术普惠、全球创新共享及跨国研究人员交流 [2] - 施密特曾主导Android开源战略,认为开源有利于技术发展但存在安全风险,闭源模型更可控 [3] - 开源技术需在开放与安全间平衡,灵活限制或能拓展应用前景 [3]
炉边对话 | 施密特与沈向洋议AI:靠竞争谋发展,靠合作守底线
36氪· 2025-07-26 21:59
人工智能全球竞争与合作 - 前微软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与前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探讨AI时代的全球竞争与合作[3] - 两位科技领袖亲历从PC到互联网、云计算再到AI的技术浪潮变迁[5] - AI技术已超越工程和商业范畴 开始影响社会治理、伦理秩序和全球格局[5] AI治理与跨国合作 - AI发展迅速但缺乏明确规则 关键在于由谁通过什么方式设定技术边界[5] - 施密特引用基辛格观点 认为中美AI合作需建立共同目标和信任[6] - 必须通过跨国对话解决AI控制武器、自我复制等关键问题[6] AI价值观与伦理框架 - AI治理最核心问题是价值观 目前尚无彻底让AI"守规矩"的方法[8] - 理想状态是从训练阶段就让AI"根本不会学会做坏事"[8] - 《Genesis》一书提出AI必须置于哲学、伦理和治理框架下才能造福社会[11] 开源与安全平衡 - 施密特主导Android开源战略 认为开放有利于技术进步[9] - 开源模型存在安全隐患 闭源模型由公司管理相对更可控[9] - 基辛格曾强调需在AI发展中平衡技术进步与人类尊严[9]
ChromeOS成为谷歌的弃子,安卓笑到了最后
36氪· 2025-07-21 09:33
谷歌ChromeOS整合与市场表现 - 公司宣布将ChromeOS与Android系统整合为一个平台 以提升移动计算体验 [1] - ChromeOS承载设备Chromebook因移动互联网浪潮冲击 已处于"植物人"状态 [1] - Chromebook曾凭借轻量化设计(快速启动、长续航、云端存储)成为上网本代表产品 但被平板电脑取代 [1] ChromeOS在教育领域的兴衰 - ChromeOS云端特性(数据不存储本地+Google Drive)完美契合学校集中管理需求 尤其适用于K12教育场景 [3] - 疫情期间因价格远低于iPad Chromebook销量激增 推动ChromeOS成为全球第三大桌面操作系统 威胁macOS地位 [4] - 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需求断崖式下降 家庭娱乐需求回升 导致Chromebook与iPad市场地位逆转 [4] Web生态衰退与技术局限性 - ChromeOS早期仅为加强版浏览器 依赖Chrome Web Store 但应用数量/功能远逊于Google Play [6] - Web生态持续衰退 Web App因技术限制(体验差、强制信息共享)败给原生移动端App [9][11] - 移动端App凭借数据收集能力(硬件访问权限)和流量分发体系 彻底主导移动互联网生态 [11] 谷歌挽救Web生态的尝试与失败 - 2016年推出PWA技术 试图实现Web应用接近原生App的体验 但性能仍落后且灵活性不及小程序 [13][14] - 硬件技术进步稀释PWA低性能需求优势 用户更倾向功能齐全的原生App [16] - Android系统通过大屏优化(桌面模式/窗口管理)逐步覆盖ChromeOS功能场景 [16] 战略调整与历史性转折 - Android最终取代ChromeOS 反映移动生态对Web生态的全面胜利 [18] - 该结果标志着12年前Android与ChromeOS内部竞争的历史性结局 [18]
黄仁勋回应最爱什么手机:谷歌Pixel
快讯· 2025-07-16 17:02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媒体会发言 -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于7月16日在北京举行媒体会 [1] - 黄仁勋展示其使用的谷歌Pixel手机,并表达对该设备的喜爱 [1] - 黄仁勋指出Windows、Android和Unix系统均为英伟达服务的操作系统 [1] - 黄仁勋特别强调Pixel手机运行纯正安卓系统,无额外附加内容,简洁干净 [1]
摸着苹果过河,谷歌版AI通知摘也要来了
36氪· 2025-07-11 19:09
移动操作系统AI化趋势 - 谷歌加速Android系统AI改造 推出AI驱动的"通知管理器"功能 与苹果Apple Intelligence形成竞争 [1] - AI通知管家将分析用户通知并分类为推广、新闻、社交和推荐四类 仅对社交类"对话通知"提供AI摘要功能 [3] - 功能目标为解决用户信息过载问题 通过视觉分类和内容提炼提升通知处理效率 [3][11] 移动应用生态现状 - 中国网民月均使用28.7个APP 但人均安装量达70个 仅40%应用被高频使用 [5] - 开发者滥用链式唤醒等机制保持应用活跃度 谷歌联合厂商打击后转向通知推送策略 [5][6][8] - Android推送服务碎片化严重 海外受反垄断限制无法强制使用FCM 国内厂商各自为政导致统一推送失效 [8][9] AI通知技术对比 - 苹果AI摘要因端侧模型(30亿参数)能力不足导致新闻摘要失实 被迫暂停新闻类应用功能 [13][15] - 谷歌吸取教训将AI摘要限定于社交聊天场景 错误影响从B2C转为C2C关系降低商业风险 [15] - 技术实现差异:苹果直接修改APNS推送内容 谷歌采用分类+选择性摘要的温和方案 [11][13] 行业竞争动态 - 谷歌通过开放Gemini访问第三方应用+AI通知管家组合拳 强化Android生态AI竞争力 [1][11] - 手机厂商推送服务(小米MiPush/OPPO PUSH)与开发者自建服务(Meta Business API)分化安卓生态 [9] - 功能设计体现差异化:苹果强调隐私用端侧模型 谷歌侧重实用性与风险控制 [13][15]
谷歌All in AI的背后驱动力是什么?
虎嗅APP· 2025-06-09 18:37
桑达尔·皮查伊的成长经历与价值观 - 在印度钦奈的普通家庭长大,亲历技术从电话到互联网的普及过程,形成"技术改变生活"的原始认知[3] - 执掌谷歌后核心价值观:技术最终目的是让生活更简单高效有尊严,而非技术本身[3] - Google Search减少用户时间成本,Android作为全球互联网接入平台,Google Assistant主动管理生活,体现"科技服务于人"理念[5][6] - 提出AI应是生产力放大器而非取代者,帮助普通人"多一点时间做有意义的事"[6][7] 谷歌的人才吸引与创新哲学 - 采用"登月计划"思维:追求10倍改进而非10%优化,重新思考不可能[8][9] - 自动驾驶Waymo目标去掉方向盘,DeepMind合并解决通用AI问题,Gemini模型理解多模态信息[10] - 为顶尖人才提供"值得投入全部智慧的理由",将AI定位为使命而非工具[11][12] - 通过雄心目标+低调领导风格,在人才争夺战中脱颖而出[12][13] 谷歌"AI优先"战略的驱动因素 - 传统搜索面临数据爆炸和用户需求变化,AI成为改变人机关系的关键[15][16] - 2014年收购DeepMind并与Google Brain合并,转向底层创新[18] - 自研TPU芯片提升训练效率,长期主义投资AI基础设施[19][42] - 市场竞争倒逼升级(OpenAI、微软),同时推动开源生态构建[23] - AI承载解决气候变化、医疗健康等社会责任的长期愿景[24] AI对谷歌产品的重构逻辑 - Gemini模型原生支持视频分析、草图生成代码等多模态交互,统一处理信息如人脑[26][28] - 搜索从链接列表转向结合预算/习惯的定制化建议[29] - 生产力工具实现自动生成内容、会议纪要、图表文案,用户角色转向"导演+策划"[30][31] - AI承担重复性工作,释放人类创造力空间[32] AI对传统行业的改造路径 - 医疗领域AI辅助癌症筛查,医生专注复杂判断[35] - 农业领域通过手机应用实现作物病害识别[36] - 教育行业AI批改作业生成学习路径,制造业优化供应链[38] - 未来竞争力取决于员工使用AI的能力,将其作为自身延伸[39] 谷歌的AI基础设施布局 - TPU芯片专为机器学习设计,解决传统CPU并行计算瓶颈[41][42] - 开源TensorFlow、BERT等技术构建生态,掌握AI"语言标准"[45] - 边缘计算实现本地化模型运行,提升响应速度与隐私保护[46] AI伦理与全球治理观 - 2017年成立AI伦理团队,制定非武器化、社会公益等开发原则[48] - 关注算法偏见、数据隐私问题,主张技术透明+全球监管合作[49][50] - 定位为智能世界底层操作系统,统一技术体系与开放标准[51][52] - 平衡创新与责任,既推动边界又设置限制[55][56]
分析师:谷歌仍需在AI领域加大力度以说服投资者
快讯· 2025-05-21 18:09
市场份额与竞争态势 - 公司目前处理全球约90%的搜索请求 [1] - Android系统支撑全球近四分之三的智能手机 [1] - 部分搜索用户转向ChatGPT等聊天机器人 [1] - 在16-24岁群体中,ChatGPT使用率达68%,远超公司Gemini的46% [1] 用户行为与产品表现 - 3月份美国16岁以上人群中,40%受访者每月至少使用一次Gemini,仅比ChatGPT低1个百分点 [1] 监管与市场风险 - 联邦政府正在推进两项旨在分拆公司的反垄断诉讼,威胁其关键分发渠道 [1] 财务表现与投资者情绪 - 母公司Alphabet股价今年累计跌幅达13%,成为过去12个月唯一市值缩水的超大型科技公司 [1] - 投资者在监管风险消除、搜索份额特别是商业查询领域份额趋于稳定前保持不安 [1]
谷歌不会自废武功
虎嗅APP· 2025-03-28 07:50
谷歌AOSP策略调整 - 谷歌决定不再维护现有的AOSP公开分支,逐渐关闭相关支持资源,并可能停止更新法定开源义务外的组件源代码 [2] - 从3月27日开始,所有安卓系统的开发工作将集中于谷歌内部代码库中进行,代码修改不再实时公开,仅在新版本分支发布时统一对外发布 [3] - 谷歌近几年在大方向上逐渐从开放走向封闭,但不会完全放弃AOSP [4][5] AOSP的历史与现状 - AOSP项目最初目的是借助厂商与开发者对开源的贡献完善Android体验,以对抗iOS系统 [6] - 早期有大量基于AOSP魔改的第三方UI/OS,谷歌无法从中获得流量分发利润 [8] - 谷歌将搜索、地图、Gmail等应用打包到GMS中,以出售许可证形式提供给终端厂商 [9] - 目前AOSP已不剩多少本地应用,仅保留Wifi、蓝牙等链接协议 [12] 谷歌调整AOSP的战略考量 - 将所有开发工作集中于内部代码库可大幅削减运营成本 [10] - 可逼迫需要紧跟Android更新的OEM厂商通过付费获得最新安全补丁和优化支持 [10] - 过去15年谷歌战略是不断"损AOSP肥GMS",将基础性应用从AOSP中移除并在Google Play发布 [11] - 基于AOSP打造的终端数量可能达上百亿台,涵盖移动终端、智能家居、工业应用等 [13] 操作系统行业的垄断竞争 - 如果AOSP停止维护,厂商可选择Linux、Ubuntu或JingOS等其他操作系统 [13] - 做操作系统本质上是围绕垄断的竞争,谷歌不会轻易放弃AOSP的生态优势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