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网资讯
icon
搜索文档
星地量子直接通信技术首试“飞天”
环球网资讯· 2025-06-06 09:51
星地量子直接通信技术进展 -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成功完成星地量子直接通信系统模块级验证,标志我国该技术进入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构建阶段 [1] - 量子直接通信技术采用单信道结构,在直接传递信息同时能感知并阻止窃听,技术难度高于传统双信道保密通信 [1] - 相关设备需承受火箭升空时巨大加速度(约2.5公里高空阶段)和剧烈振动,以及太空中的极大温差和高能粒子辐射等极端环境考验 [1][2] 技术研发与优化 - 团队已将量子直接通信系统体积从5台电脑主机大小优化至约1台主机体积,以适应航天发射对重量和体积的要求 [2] - 通过设计改进降低航天标准器件成本,如优化机械设计抗振动、加装铝板提升抗辐照性能 [2] - 计划两年内将星地量子直接通信载荷送入太空,并分模块分阶段加快网络构建 [2] 应用前景 - 量子直接通信技术成熟后将在政务、金融、电信、能源等高安全需求领域构建量子增强的安全通信体系 [2] - 该技术将推动信息安全产业进入"量子+"新时代 [2]
青藏高原冻土研究等入选2024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环球网资讯· 2025-06-05 22:40
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核心观点 - 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发布2024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这些成果代表生态环境科技领域最新前沿成果 具有巨大转化潜力和应用价值 将为美丽中国建设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1][3][8] 科技进展分类总结 气候变化与碳中和领域 -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研究 为"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3] - 气候变化下关键大气成分演变规律与调控原理研究 提出有机气溶胶和臭氧污染防治框架 支撑重点区域多污染物协同控制 [3] - 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作用机制研究 揭示物种多样性与冠层结构在调节物候与碳汇中的协同作用 为制定适应与缓解气候变化策略奠定理论基础 [5] 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技术 - 环境气象多要素智能感知及大模型预报系统 实现"装备技术-感知机理-AI大模型"全链条创新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部门和行业 [3] - 排放与大气过程集成耦合模式(EPICC-Model)研发 推动国产模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对大气污染精准预报与科学调控有重要意义 [3] - 智能化烟气碳污协同减排关键技术 首创碳污协同减排系统 实现重点耗煤行业燃烧烟气碳污协同减排 [6] 生态修复与流域治理 - 渐进式生态修复理论与河流修复实践 发明固化载体微生物净水与修复技术 为全球生态保护贡献中国方案 [5] - 黄河流域增容-减污-降碳技术体系 形成大流域系统治理技术体系 支撑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 [6] 基础研究与数据应用 - 全球土壤微生物源碳估算新公式 整合全球数据与AI技术估算土壤微生物源碳储量及升温影响 为统筹生态保护与碳中和目标提供理论基础 [5] - 中国城市地面沉降格局及机制研究 首次量化2015-2022年82个大中型城市地面沉降速率与格局 为城市减灾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5] 组织背景 - 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由11家全国学会联合企业、研究机构等组成 已连续6年开展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遴选工作 累计发布科技进展60项 [8]
成都加快推动机器人“进”警队
环球网资讯· 2025-06-05 22:20
机器人警务场景应用 - 成都市公安局发布首批机器人警务场景"揭榜挂帅"榜单 包含轮足式公安智能巡防机器人 警用四足智能巡防机器狗 交通巡逻机器人 办证大厅警务应用机器人四项 [1] - 榜单为机器人企业提供明确技术研发方向 奠定成都警务场景智能化升级基础 [1] - 机器人技术应用是对传统警务模式的创新 也是科技赋能社会治理的重要体现 [3] 技术功能细节 - 轮足式公安智能巡防机器人面向公安巡逻防控需求 开发多功能 高集成度机器人 实现自主巡逻 伴随巡逻 无感盘查 远程控制 行为检测等功能 [3] - 交通巡逻机器人面向机动车乱停放违法行为识别需求 推动研究空地联动巡逻机制 无人机空中巡逻识别违停路段 指引路面机器人开展巡逻 [3] 政策与产业支持 - 活动由成都市经信局 成都市公安局联合主办 邀请18家成都市机器人企业参加 帮助企业与警务场景应用单位高效衔接 加速产品技术迭代 [3] - 成都公安将加快机器人技术在警务场景中的推广应用 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 推动科技与警务深度融合 实现警务工作智能化 高效化 [3]
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控” 专家吁构网络内生安全体系
环球网资讯· 2025-06-05 21:16
网络安全格局重塑 - AI技术快速发展导致网络安全格局被重塑 攻击方利用AI可进行更精准和自动化攻击 易攻难守 [1] - 专家建议网络安全应由"被动响应"向"主动防控"转变 重塑内生安全体系 [1] - AI、量子信息、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加速突破和应用 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范式发生巨大变化 [1] AI对网络安全的影响 - AI为网络安全提供新工具和手段 同时拓展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边界 带来新安全威胁 [1] - 量子信息技术有望为网络安全提供新技术支持 但可能对现行加密方法构成新挑战 [1] - 网络安全与低空经济、车联网、卫星互联网和算力网络等领域融合趋势明显 风险挑战愈加严峻复杂 [1] 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升级 - 传统"围栏式""铁桶式""单点防御式"防护理念难以应对大规模网络攻击 [2] - 网络安全是系统工程 需坚持体系作战思维 打造国家网络安全联合防御体系 [2] - AI是全球网络安全竞争博弈的重点科技领域 也是掌握网络空间主动权的先手棋 [2] AI赋能网络安全的建议 - 加快AI赋能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构建具备内生安全的AI安全底座 提升数据集安全性、模型可信性、输出可靠性 [2] - 构建AI赋能网络安全的技术标准体系 促进安全大模型产品和服务协同互通 开展模型评估 [2] - 推动AI安全技术产品创新发展 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加大研发投入 开展高级别安全场景技术攻关 [2] 实战化应用与人才培养 - 强化AI在漏洞分析和安全态势感知等方面的实战化应用 构建智能化安全防护体系 [3] - 通过技能竞赛、专业认证等方式加快AI和网络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 [2] - 企业应从顶层设计入手 将安全能力建设融入产品研发、运营管理、数据流通等各环节 [3] 企业安全体系建设 - 企业需构建统一高效、协同联动、动态演进的内生安全体系 推动防护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控"升级 [3] - 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 加大研发投入 拓展应用场景 勇于探索实践 [3] -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促进网络技术与国际互通、标准互认、信任互建 [3]
中国团队解读卫星遥感如何守护“地球水塔”:全方位监测冰川变化
环球网资讯· 2025-06-05 20:46
冰川监测技术 - 卫星遥感成为全方位监测冰川变化最主要手段 通过多光谱 合成孔径雷达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可监测冰川面积 运动 厚度变化及平衡线 [1][5][6] - 光学遥感通过波段运算结合AI算法实现冰川轮廓自动化识别 克服云雾遮挡及积雪干扰问题 精确计算面积变化 [6][8] - 合成孔径雷达对物质粗糙度 含水量敏感 可穿透表层区分干雪 湿雪 粒雪 裸冰分布 揭示冰川物质平衡过程 [8][11] 冰川变化影响 - 冰川加速消融直接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给 生态环境及海平面上升 威胁小岛屿和沿海城市生存环境 [2][9] - 冰川快速运动易引发冰湖溃决或河流堵塞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可监测毫米级位移 用于灾害预警 [8] 国际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气象组织将2025年定为国际冰川保护年 提升公众对冰川保护重要性的认知 [2] - 冰川遥感技术直接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气候行动" 增强灾害预警及脆弱区适应能力 [10] 技术应用价值 - 短期监测可预防冰川跃动 冰湖溃决等灾害 长期数据有助于制定气候适应策略 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 [5][10] - 中国科学院空天院团队通过遥感技术立体记录冰川变化 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6][8][10]
量子“追光者”勇闯科研“无人区” 稳拿“必须指标”
环球网资讯· 2025-06-05 20:26
科研团队成就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空间主动光电技术青年团队荣获"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集体",团队平均年龄仅32岁 [1] - 团队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参与"嫦娥"揽月、"墨子"传信、"天问"探火、"天宫"巡天等项目 [1] - 张亮团队成功完成热气球量子密钥分配实验,克服零下10℃恶劣环境,创造抢修奇迹 [2] - 团队参与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工程项目,连续15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确保100%成功率 [2] 技术突破 - 张亮攻克空间光传输难题,完成精确跟踪控制子系统研制,难度被形容为"从万米高空飞行的飞机上连续将硬币投入地面旋转的储蓄罐" [1] - 团队研制量子光传输载荷,实现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 [3] - 在激光通信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制深海远距离光子计数通信样机,实现深海数百米级高速数据传输 [3] - 主导研发卫星激光通信终端,实现星间数千公里级跨网通信 [3] 未来发展方向 - 团队正在研制中高轨量子卫星等后续工程任务,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 - "墨子号"目前只是科学实验卫星,离真正应用还有距离 [2] - 团队以空间量子技术为基础,推动跨域通信系统实用化进程 [3]
温州大学:聚焦导电油墨技术突破,助力国产电子标签产业升级
环球网资讯· 2025-06-05 18:37
科研突破 - 温州大学本科生团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导电油墨 [1] - 导电率提升6倍 成本降低35% [1] - 采用镓掺杂配方 最小线宽达50μm 显著提高电子标签响应速度 [3] 研发过程 - 团队进行137次配方调整 上百次工艺优化 [3] - 查阅200多篇专业论文 构建完整知识产权体系 [3] - 在国际期刊发表6篇SCI论文 申请8项专利 [3] 产业影响 - 助力印刷电子标签摆脱对高价进口材料的依赖 [3] - 预计6月完成50-100公斤级中试阶段 [3] - 已与星谷光电 浙江玛尚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3] - 量产后可使电子标签生产成本降低约40% [3] 社会价值 - 展现新时代青年科技报国志向 为国产电子材料产业发展贡献智慧 [5] - 为青年投身科技创新树立榜样 [5]
黑龙江省印发“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指引” 破解高校院所、医疗机构成果“不敢转”问题
环球网资讯· 2025-06-05 18:17
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指引 - 《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指引(试行)》正式印发 旨在破解高校院所和医疗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敢转"的问题 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1] - 制度明确了11种可认定为尽职免责的具体情形 覆盖科技成果转化从决策到执行各环节 并配套清晰操作流程 [1] - 首次将医疗机构纳入科技成果转化免责体系 激励医学科研人员推动成果转化 促进医疗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结合 [2] - 创新性引入审计厅作为联合发文单位 通过审计专业力量在资产处置等关键环节实施精准监督 确保免责认定严谨合规 [2] - 要求高校院所和医疗机构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内部管理制度 制定决策程序和内控机制 做到履职尽责有章可依 [2]
湖南长沙:“湘江·太空城”正式启航,“火箭男孩”空降体验
环球网资讯· 2025-06-05 17:45
湖南省首个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 湖南省首个以太空探索和科幻场景为主题的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湘江·太空城"即将启动,位于长沙大王山景区核心地段 [1] - 基地由湘江集团·湘江通航打造,背靠"湖南航空应急救援中心基地"(A1类直升机场),涵盖低空飞行、深空探测、航空应急和太空探索 [6] - 基地围绕"低空经济+航天工程+科幻体验"三大主题,配备太空展览、专家讲座、空天工程、知识迷宫、星际赛道等多个模块 [6] 项目特色与创新 - 基地1:1还原了科幻小说中的N395核动力飞船场景,包括时空之门、实验室、指挥室、睡眠舱等,飞船内设太空农场可观测水熊虫 [7] - 7名机组人员将作为NPC不定期出现,打造沉浸式"太空剧本杀"体验 [8] - 项目设计灵感来源于中科协特聘专家颜翔的科幻小说,通过小说体融合低空、航空、航天知识,增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 [7] 教育与商业价值 - 基地定位为沉浸式成长空间,旨在激活青少年的想象力、实践力和创造力,提供研学实践、亲子活动、科学训练营等长期活动 [6][8] - 聘请"火箭男孩"严弘森担任"首席体验官",并在N395实验室设立"森行号智能火箭·严弘森长沙工作站",强化品牌影响力 [8] - 目标群体覆盖学校研学、家庭亲子及科技爱好者,通过青少年飞行体验、航天发射文旅等活动实现商业化运营 [8] 社会关注与资源整合 - 发布会吸引省市区各级领导、教育界人士及"火箭男孩"严弘森参与,后者因独立发射固体燃料火箭获航天员和院士认可 [3][5] - 项目整合了航天领域专家资源(如杨利伟等航天员)、科研机构(两院院士)及国际学者(诺贝尔奖得主基普·索恩)的背书 [5] - 通过媒体传播(如严弘森家庭自媒体账号)和明星校长参与(博才小学、青园小学等),扩大社会影响力 [3][5]
俞敏洪率东方甄选团队深入玉树,探秘三江源生态与康巴文化
环球网资讯· 2025-06-05 17:32
新东方教育公益项目 - 自2008年起在玉树开展教育公益项目,2010年地震后通过捐款捐物支援灾区重建 [1] - 支持的双师课堂项目已惠及玉树近万名学生 [1] 东方甄选青海文旅直播活动 - 俞敏洪携团队赴青海进行15天深度体验,其中3天深入玉树,展示人文与自然风光 [1] - 通过直播形式分享三江源生态保护成效,包括冬格措纳湖、澜沧江网状水系等示范点 [3] - 与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签订战略协议,捐赠100万元支持生态保护 [3] - 在可可西里直播呼吁杜绝野生动物制品交易,藏羚羊种群数量从2万只恢复至7万只 [5] 玉树特色产业推广 - 团队探访曲麻莱县牦牛养殖基地,该基地年养殖30万头牦牛,年出栏5万头 [7] - 计划通过东方甄选平台流量和品牌赋能,推动"玉树牦牛"走向全国市场 [7] - 直播推介囊谦红盐、知多虫草、曲麻莱牦牛肉等高原特产,结合文化故事营销 [7] 文旅合作与生态文化传播 - 玉树州文旅局认可"文旅+直播"模式,推动风光、文化、特产全国传播 [8] - 未来计划深化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