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自动驾驶(FSD)
icon
搜索文档
从电动车到AI神坛:特斯拉第四篇章是技术革命还是资本叙事?
36氪· 2025-09-03 16:36
9月1日,特斯拉在社交媒体平台X发布了备受外界期待的《宏图计划第四篇章》(Master Plan Part IV)。 特斯拉的新计划以"可持续丰裕"(sustainable abundance)为核心,旨在通过整合AI、制造业和自动化技术,消除资源匮乏,重塑劳动、 移动性和能源体系,打造一个"更清洁、更安全、更愉悦"的世界。其核心方向是打造将人工智能引入物理世界的产品与服务。 具体来看,计划围绕三大关键领域展开: 其一,以电动汽车为基础,重点推进自动驾驶技术,旨在显著改善交通的可负担性、可及性与安全性,同时减少污染,适配日益密集的 全球城市需求; 其二,扩大太阳能发电与大规模储能业务,进一步提升清洁电力在社区中的可获得性与可靠性,并以更低成本、更环保的方式实现,助 力能源领域向可持续转型; 其三,研发擎天柱(Optimus)自主人形机器人,通过承担危险或重复性工作重新定义劳动,让人们有更多时间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 同时,特斯拉强调自主技术必须惠及全人类,并且技术的更广泛普及将推动更大的增长。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对此在社交媒体X上发帖表示:"规模化推广全自动驾驶(FSD)与Op ...
9月2日早餐 | 工业母机新规划出炉
选股宝· 2025-09-02 08:07
海外市场与宏观经济 - 美股因劳动节假期休市 [1] - 贝森特称特朗普或在今秋宣布美国住房紧急状态 [2] -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约80%的价值将取决于Optimus机器人 [2] - 金价涨超0.8%逼近历史最高位,白银自2011年以来首次突破40美元 [2] - Evercore ISI预测标普500指数将在2026年底达到7,750点,较上周五收盘水平上涨20% [3] 国内政策与产业规划 -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决定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设立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等6个务实合作平台,制定人工智能合作等6项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4] - 国家标准委、工信部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目标到2026年基本建立高质量标准体系,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国际标准转化率达90% [5][17] - 交通运输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将于近期印发实施 [6] 人工智能与科技行业 - 谷歌已完成自有品牌AI眼镜研发 [2] - 摩根士丹利预计阿里云本财季营收增速加快至30%以上 [7] - 优必选CEO表示人形机器人已进入更广泛行业场景,预计全年产能超1000台 [8] - 阿里声明支持国产为真,但大规模采购寒武纪不实 [9] - 北京数据集团有望近期正式挂牌 [10] - 宇树科技公布数字孪生的机器人运动控制专利 [11] - 腾讯混元最新开源翻译模型发布 [12] - 文远知行首批Robotaxi GXR已抵达新加坡并开始测试 [14] - 国家四部门联合施行《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腾讯、抖音、快手等平台出台细化规则 [17]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 - 鸿蒙智行8月全系交付新车44,579辆,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13] - 比亚迪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73,626辆,与去年同期几乎持平,产量约353,100辆同比下滑约3.8% [15] - 特斯拉扩大全自动驾驶(FSD)和Optimus机器人的规模是达成宏图第四篇章的最关键要素 [2] 工业制造与高端装备 - 工业母机行业将向自动化成套、客户定制化和换档升级方向发展,产品由普通机床向数控机床升级 [17] - 天奇股份与亿纬锂能签署战略协议,共同构建锂电池"制造-应用-逆向回收-再生利用"全链条闭环体系 [22] - 三星医疗子公司签订埃及智能表项目,合同金额5,880万美元约合4.19亿元人民币 [23] 光伏与储能产业 - 多晶硅主连期货大涨6%,棒状硅主流报价上涨至55元/千克,颗粒硅报价49元/千克 [18] - 隆基绿能参股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正在接触另一家储能企业考虑收购 [14] - 多晶硅限产若落实到位,9月份产出有望环比持平,供需压力暂缓 [19] 折叠屏与消费电子 - 华为宣布刘德华担任MateXTs非凡大师品牌大使,将于9月4日发布新款三折叠屏手机,支持天通卫星通信和5G-eMBB技术,预装鸿蒙系统 [20] - IDC预计2025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1,983万台同比增长6.0%,2029年接近2,729万台五年复合增长率7.8%,中国市场份额稳定在全球40%以上 [21] 上市公司动态与并购 - 京东集团向CECONOMY AG作出自愿公开收购要约 [15] - 苏大维格计划以不超过5.1亿元收购常州维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不超过51%股权 [22] - 柯力传感拟1.22亿元收购华虹科技45%股权 [25] - 正泰电器终止分拆子公司正泰安能至上交所主板上市 [25] - 中国重工A股股票将于9月5日终止上市 [25] 创新药与医疗器械 - 苑东生物盐酸纳呋拉啡口崩片获得药品注册证书,为国内首家仿制药获批上市 [25] -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地舒单抗注射液获美国FDA批准 [25] - 成都华微发布4通道12位40G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ADC芯片并收到意向订单 [25] 市场表现与新高个股 - 宏裕包材涨幅29.99%、荣亿精密涨幅29.98%、迈威生物涨幅20%、腾景科技涨幅20%、源杰科技涨幅20% [24] - 锐捷网络涨幅16.02%、致尚科技涨幅14.9%、中际旭创涨幅14.42%、光库科技涨幅13.99%、全志科技涨幅12.08% [24] - 天孚通信涨幅11.9%、泰凌微涨幅10.57%、杰普特涨幅10.12%、汇绿生态涨幅10.03%、旭光电子涨幅10.01% [24][26]
缩减Dojo项目,核心人才流向DensityAI,特斯拉AI战略迎来大调整?
华尔街见闻· 2025-08-12 16:35
项目调整 - 特斯拉解散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 核心为提升资本效率的AI战略重心调整 [1] - 项目负责人Peter Bannon即将离职 约20名前员工加入初创公司DensityAI [1][5] - 公司计划增加对英伟达 AMD等外部技术伙伴的依赖 [1] 财务影响 - 项目占用大量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 2025财年资本支出指引超90亿美元主要由AI相关支出构成 [3] - 第二季度运营支出增加由AI项目和德州超级工厂AI训练规模扩大驱动 [3] - 终止项目直接有助于控制庞大开支 [3] 战略重心转移 - 从自研硬件转向聚焦机器人商业化和车辆分布式推理云等应用落地领域 [1][6] - 更多资源投入降低Optimus人形机器人物料清单成本和提升可制造性 [7] - 强化与马斯克旗下xAI的协同合作 利用X平台数据和特斯拉视觉数据训练模型 [6] 外部环境变化 - GPU资源短缺情况较两年前缓解 英伟达年研发投入超150亿美元覆盖机架连接软件服务 [9] - AMD可能在2026年提供机架规模解决方案 形成可行替代方案 [9] - 自研芯片仅在工作负载与英伟达重点(如通用生成式AI)截然不同时才有意义 [9] 技术目标与人才流动 - Dojo初始目标为处理特斯拉汽车海量视频数据 训练全自动驾驶和Optimus机器人机器学习模型 [2] - DensityAI由特斯拉前AI负责人Ganesh Venkataramanan领导 处于隐身模式 旨在构建机器人和物理世界AI代理计算基础设施 [5] - 该公司正进行数亿美元融资 前投资者关系主管Martin Viecha也已加入 [5]
马斯克被股东告了,控诉特斯拉夸大无人出租安全性
36氪· 2025-08-07 17:01
特斯拉股东集体诉讼 - 特斯拉股东发起集体诉讼,指控CEO马斯克和几位现任及前任高管在Robotaxi上存在证券欺诈 [1][4] - 诉讼称特斯拉及其高管作出重大虚假和误导性陈述,夸大自动驾驶技术有效性和Robotaxi安全性,抬高公司股价 [4] - 诉讼由股东丹尼斯·莫兰领导,要求特斯拉对2023年4月19日至2025年6月22日期间的表现进行赔偿 [4] - 被起诉的高管包括马斯克、现任CFO Viabhav Taneja和前任CFO Zachary Kirkhorn [4] - 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回应,指责集体诉讼律师为分一杯羹而行骗 [4] FSD技术更新计划 - 马斯克透露特斯拉正在培训升级版FSD模型,参数量可能是现有模型的10倍,视频压缩性能将改进 [5][6] - 全新FSD模型可能在下个月(9月)发布 [6] - 升级版FSD有望提升Robotaxi的系统决策能力 [8] Robotaxi业务进展 - 特斯拉Robotaxi在奥斯汀的扩张已开始,其他一些城市的测试也已展开 [8] - 未来几个月内,Robotaxi服务将扩展到湾区、亚利桑那州和佛罗里达州 [8] - 马斯克目标到今年年底为一半美国人口提供Robotaxi服务,但需获得监管部门批准 [8] Robotaxi测试问题 - 2025年6月下旬特斯拉在奥斯汀对Robotaxi进行公开测试,出现多项危险行为 [9] - 方向盘"画龙",车辆左右晃动,多次踩双黄线,甚至试图驶入逆向车道 [11] - 因远处非车道内静止警车突然急刹,前方无障碍物时出现非必要减速 [13] - 多次超速违规,如在限速20英里/小时路段以35英里/小时行驶 [15] - 在多车道道路中间或十字路口让乘客下车 [17][19] - 与旁边凯美瑞车身发生碰撞 [21] - 此次测试导致特斯拉股价两日内下跌6.1%,市值蒸发约680亿美元 [21] 行业前景与挑战 - 全球Robotaxi市场预计到2030年规模达400亿至45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60% [23] - 特斯拉Robotaxi若能突破技术瓶颈并获得监管支持,有望占据市场一席之地 [23] - 特斯拉需在技术迭代、监管合规与加强公众信任之间找到平衡 [23] 其他相关事件 - 8月1日特斯拉被判为2019年一起自动驾驶致死事故承担部分责任,赔偿约2.43亿美元 [8]
马斯克被股东告了!控诉特斯拉夸大无人出租安全性
搜狐财经· 2025-08-07 16:57
特斯拉FSD更新与Robotaxi进展 - 公司正在培训参数量为现有模型10倍的升级版FSD系统,视频压缩性能将改进,预计9月发布[7] - 全新FSD模型有望提升Robotaxi系统决策能力,奥斯汀测试已启动,计划扩展至湾区、亚利桑那州和佛罗里达州[7] - 马斯克目标在2024年底为一半美国人口提供Robotaxi服务,但需监管部门批准[7] 股东集体诉讼与法律风险 - 股东指控公司高管夸大自动驾驶技术有效性和Robotaxi安全性,涉嫌证券欺诈,要求对2023年4月至2025年6月期间的损失赔偿[2][5] - 被告包括CEO马斯克、现任CFO Vaibhav Taneja及前任CFO Zachary Kirkhorn[6] - 佛罗里达州陪审团裁定公司需对2019年Autopilot致死事故承担部分责任,赔偿2.43亿美元(约17.52亿元人民币)[7] Robotaxi测试暴露的技术缺陷 - 奥斯汀公开测试中车辆出现超速(限速20英里/小时路段行驶35英里/小时)、突然刹车、驶入逆向车道等危险行为[9][10][12][14] - 系统存在转向混乱(压双黄线、试图逆向行驶)、因非车道内静止警车误刹、多车道中间违规下客等操作问题[10][12][14] - 测试期间发生与凯美瑞的碰撞事故,导致股价两日下跌6.1%,市值蒸发680亿美元(约4883亿元人民币)[16][18] Robotaxi市场前景与挑战 - 高盛预测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2030年达400亿-457亿美元(约2872亿-3282亿元人民币),CAGR超60%[19] - 技术迭代(如10倍参数FSD模型)与监管合规是规模化落地的关键挑战[7][19] - 需平衡技术突破、法规适应及公众信任以释放长期潜力[19]
特斯拉20250723
2025-07-23 22:3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为新能源汽车、储能、AI 及机器人行业,公司为特斯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汽车业务** - **产销情况**:2025 年第二季度产量 41 万台与去年同期持平,销量 38.4 万台同比下降 13.5%,第一季度销量 33.7 万台同比下降 13%,二季度较一季度有增长[2][5][6] - **区域市场影响**:2024 年全球总销量约 178 万台,中国、美国、欧洲分别占 37%(65.7 万台)、35%(61.8 万台)、18%(32.7 万台);2025 年二季度中国交付量 10.7 万台同比降 26%,美国 12.5 万台同比降 18.35%,欧洲 3.9 万台同比降 31.6%,欧洲 4 月同比下滑 50%后回升[7] - **销量下滑原因**:主力车型 Model 3 和 Model Y 竞争力下降,欧洲市场受政治因素影响[2][8] - **销售前景**:第三季度预计维持一定水平,恢复增长取决于公司措施,若价格不变二季度营收或同比降 15%[2][9] - **收入占比**:汽车业务贡献约 80%的收入[4] - **储能业务** - **收入占比**:能源业务(含储能和光伏)占比约 10%[4] - **发展趋势**:美国市场需求增长,一季度部署量同比增 150%以上,预计全年同比增 50%以上,但关税推高成本或抑制需求,二季度或持平或略下滑[11] - **价格与毛利率**:行业处于降本周期,关税使成本上升带来价格反弹拐点,一季度毛利率 28.8%,需关注关税对毛利率影响[11] - **服务及其他业务**:包括特斯拉保险、充电桩以及全自动驾驶(FSD)等,占比约 10%[4] - **AI 业务** - **Robotaxi** - **进展**:2025 年 6 月 22 日在奥斯汀测试,首批 10 - 20 辆车,副驾有安全员,单车收费 4.2 美元,采用 Model Y 改款硬件平台,预计 Cybertruck 版本三季度推出,无人公交车版本 2026 或 2027 年推出[12] - **硬件和软件表现**:硬件按计划推出,需观察 Cybercab ;软件行驶平稳但有违反交规问题,需提升软件能力,计划 2025 年扩展至北美形成数千辆规模车队[13] - **优劣势**:优势是硬件和软件自研自产把控力强;劣势是硬件成本无优势,Model Y 改款平均成本 25 万人民币,运营区域小[14] - **发展节奏**:分限定区域测试、获测试及试运营牌照、取得全无人牌照并扩大运营范围实现商业化盈利三阶段,关注 Cybercab 两座版能否降成本[16] - **挑战与商业化**:面临数据采集和监管提交挑战,一到两年后见商业化数据,目前单车收入亏损,需提高订单量和扩大运营网络[2][16] - **Optimus 机器人** - **进展**:自 2023 年底发布 Optimus General Two 版本后向第三代迭代,计划 2025 年生产 5000 - 10000 台,截至二季度末仅下线 1000 多台[17][18] - **问题**:面临硬件(电机过热、灵巧手不足、寿命和续航问题)和软件(电池车间搬运效率不到工人一半)问题,项目负责人更换或致短期内进度延迟[17][18] - **新车型** - **6 座版 Model Y**:计划三季度秋季在国内发布,关注发布会后情况及是否与 XAI 合作[22] - **廉价版 Model 2 或 Model Q**:推出时间影响公司估值,面临降本挑战,需控制单车成本在 1.5 万美元以内[19][20][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业绩前瞻**:2025 年二季度预计销售收入下降约 15%,关注汽车毛利率、储能业务部署量和毛利率,以及 Robotaxi 和 Optimus 进展[19] - **新车型发布关注点**:关注制造成本、是否采用新工艺降本、销量数据及市场反应、是否有与其他公司合作等协同提法[23]
出海速递|小米汽车在欧洲设研发和设计中心/几千家新能源小厂涌进非洲:毛利30%,两个月冲垮赞比亚
36氪· 2025-04-23 18:50
访问36氪出海网站letschuhai.com,获取更多全球商业相关资讯。 今日好文 指南|为什么现在更应该去海外开公司? 了不起的外贸老板们,关键是找到对的地方。 小米汽车在欧洲设研发和设计中心,目标不只是刷赛道 布局欧洲研发,小米瞄准高性能调校能力;出海欧洲,小米汽车向全球市场突破。 襁褓中的 AI 硬件,迎接最激烈的关税战 "笼统地说,越创新的品类越依赖美国市场,受到美国关税的影响越大。" 日本餐厅搜索预订平台 Tabelog 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上线微信小程序 云厂商加码海外。 最高3521%!东南亚光伏双反落地,中国光伏怎么办 本土化产能布局或成当前光伏供应链全球化的新方向和应对不确定性的良方。 几千家新能源小厂涌进非洲:毛利30%,两个月冲垮赞比亚 荒蛮故事:中国储能小厂的非洲掘金记。 在印尼创业的中国人 印尼市场像掺着沙子的黄金,既有流淌着金钱的诱惑,也暗藏硌人的石子。 中国式红人运营,难管美国"李佳琦" 弱的约束力和信息的不透明,使得海外红人营销变成了一场"租账号搏流量"的概率游戏。 追觅内部孵化 3D 打印项目获数千万融资,优先布局欧美等海外市场 全球超过94%的消费级 3D 打印机均在中 ...
《经济学人》发文警示:马斯克旗下公司正面临严重威胁,各大竞争对手正占据优势
观察者网· 2025-03-24 22:01
核心观点 - 马斯克旗下公司SpaceX和特斯拉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 市场份额和估值受到威胁 竞争对手正抓住机会获利 [1][2][13] SpaceX竞争态势 - SpaceX在全球航天器发射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去年全球每六次发射中有五次由该公司完成 [4] - 星链拥有太空中60%的卫星 去年12月公司估值达3500亿美元 较前期水平增长67% [4] - 星链业务今年预计创造超过110亿美元营收和2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 [4] - 但马斯克威胁终止乌克兰星链服务引发客户信任危机 欧洲通信卫星公司因此股价上涨三倍多 [5] - 亚马逊柯伊伯计划将发射3000多颗低轨道卫星 直接挑战星链的太空宽带网络 [5] - 蓝色起源加快火箭发射业务发展 火箭实验室预计今年推出新型中子号火箭形成竞争 [6] 特斯拉市场挑战 - 特斯拉市值从去年12月峰值1.5万亿美元下跌约50% [8] - 在北美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从两年前68%下降至今年预计53% [8] - 公司采取降价策略导致利润率收窄 同时因胶水问题召回几乎所有赛博皮卡 [9] - 在中国市场面临严重挑战 2月销量同比下降49% 而比亚迪同期增长161% [9] - 比亚迪占据中国电动汽车市场15%份额 是特斯拉市场份额的三倍多 [9] - 比亚迪推出五分钟超充系统 充电速度比特斯拉快一倍 [9] 自动驾驶技术竞争 - 特斯拉FSD系统被归类为2级自动驾驶 需驾驶员持续监控 [9] - 特斯拉估值中近75%依赖于未来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的开发预期 [10] - 比亚迪推出天神之眼驾驶辅助技术 无需额外费用 而特斯拉FSD系统需支付约9000美元 [10] - 比亚迪技术突破与特斯拉简化版FSD在中国发布同时发生 形成直接竞争 [10] 公司未来布局 - SpaceX正在测试星舰巨型火箭 运载能力远超现有猎鹰9号 [13] - 特斯拉计划与xAI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 目标明年生产5万台 [13] - 公司宣布将生产无人驾驶出租车 每辆组装时间不到5秒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