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自动驾驶(FSD)
icon
搜索文档
特斯拉(TSLA.US)Q3电话会:期待在明年第一季度展示Optimus V3
智通财经网· 2025-10-24 06:57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认为自身正处在将人工智能带入现实世界的关键拐点,并强调是现实世界AI领域的绝对领导者 [1] - 公司拥有所有AI中最高的“智能密度”,并且这一优势还在不断增强 [1] - 核心竞争力是在发展过程中动态形成的,通过内部孵化多个初创项目逐步构建起电池制造、储能产品、充电网络、芯片设计和AI软件等能力体系 [14] 全自动驾驶与Robotaxi业务 - 公司正处于大规模扩展全自动驾驶和Robotaxi的起点,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交通的性质,发展势头将如同“冲击波” [1] - 计划到年底在约8-10个都会区开展Robotaxi服务,扩展进度取决于各地区监管审批情况 [3] - 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在奥斯汀的大部分运营区域实现完全无安全员运营,无人驾驶车队在奥斯汀已累计行驶超过25万英里 [3] - 客户使用监督版FSD的总里程近期已达到60亿英里,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4] - 专门为完全自动驾驶场景设计的Cybercab车型计划于明年第二季度开始生产,该车型取消了方向盘和踏板,旨在实现最低的每英里综合运营成本 [12] 能源存储业务 - 通过电池存储特别是Megapack对能源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利用电池进行能量缓冲可有效将电网的能源输出翻倍,而无需增建新的发电厂 [2] - 已公布Megapack 4计划,该产品将集成变电站功能,能直接输出约35千伏的电压,从而极大提升部署能力和速度 [2] - Megapack和Powerwall市场需求持续强劲,订单已排至明年,随着AI技术发展,储能产品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应用需求显著增长 [5] - 在美国市场,政策变化带动住宅太阳能需求激增,公司已推出新的太阳能租赁产品,预计这一趋势将延续至2026年上半年 [5] Optimus人形机器人 - Optimus正处于重大突破的边缘,有潜力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产品”,具备类人运动与交互能力 [1][2] - 最大的工程挑战在于手部与前臂的研发,制造出与人手同样灵巧的机械手极为困难,其复杂度甚至超过了机器人的其他所有部件总和 [6] - 计划在明年第一季度展示Optimus V3,其拟真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看起来将如同“一个穿着机器人套装的人” [2] - 预估其年生产力可能达到人类的五倍水平,计划在明年年底前建成首条年产百万台的生产线,并展望未来实现千万台级甚至亿台级产能 [6][14][19] 芯片与技术路线图 - 下一代AI 5芯片采用了革命性设计,性能达到AI 4的40倍提升,预计在性能上提升2-3倍,在成本效益上实现10倍的突破 [8] - AI 5芯片将同时委托台积电和三星在美国本土进行生产,战略目标是实现产能充足甚至“供应过剩” [7][8] - 已经发布了FSD 14.1版本,并计划在14.3或14.4版本中引入“推理”能力,使车辆能够智能判断停车场情况并做出合理决策 [13][18] - 计划将模型参数规模提升一个数量级,未来全球特斯拉车队可能形成一个具有100GW算力规模的分布式计算网络 [13] 生产与产能规划 - 公司有信心扩大产能,目标是“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快地”扩大未来生产,预计将在24个月内实现年化300万辆的产量目标 [1][12] - 特斯拉Semi卡车的工厂建筑已完工,正在安装生产设备,预计明年上半年启动正式量产,第二季度开始产能爬坡 [11] - 在硬件升级策略方面,公司承诺将持续为HW3用户提供支持,并计划在2026年第二季度推出适配Hardware 3的V14精简版软件 [10] AI技术发展路径 - 公司的AI模型规模相对紧凑,专注于现实世界应用场景,其模型尺寸仅为Grok的5%-10%,这种设计使AI系统能够高效运行在车辆和机器人平台 [15] - AI系统在智能密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由于必须将全部智能压缩到AI 4计算平台中,实现了极高的智能密度,为未来的AI 5平台奠定基础 [18]
特斯拉25Q3财报电话会交流纪要(全文实录)
美股IPO· 2025-10-23 09:15
一、简介 Q:特斯拉当前的战略核心及关键业务进展是什么?更新后的企业使命是什么? A:战略核心是将人工智能落地至现实世界,特斯拉在真实世界AI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智能密度行业最高。关键业务进展包括:全自动驾驶(FSD)与Robotaxi 规模化启动,将从根本上改变交通形态;能源存储业务(Powerwall、Megapack)通过电网储能缓冲,可显著提升能源输出效率;Optimus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史上 规模最大的产品,具备类人运动与交互能力。更新后的企业使命为"可持续富足",旨在通过Optimus与自动驾驶技术,构建无贫困、人人可享受优质医疗的世界。 Q:2025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的核心财务与交付数据表现如何?各地区交付增长情况怎样? A:Robotaxi运营数据持续提升,奥斯汀已实现无安全员运营,累计行驶超25万英里;湾区仍配置安全员,累计行驶超100万英里。预计年底前在奥斯汀全面移除安 全员,并拓展至内华达、佛罗里达、亚利桑那等8-10个都会区。截至目前,用户使用有监督FSD的累计里程已达60亿英里,安全性表现优异。无监督FSD部署的核 心障碍为监管审批,当前正与中国、欧洲等地区监管机构沟通;技术层面,V ...
特斯拉创纪录销量难改背后“隐忧”
美股研究社· 2025-10-13 20:32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斯拉当前约1.4万亿美元的市值被严重高估,其创纪录的业绩主要由一次性因素驱动,公司基本面呈现萎缩态势 [1][15] 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 - 第三季度汽车总交付量创纪录,达到497,099辆,其中Model 3/Y交付量为481,166辆 [4][5] - 季度交付量比产量(447,450辆)高出10%以上,主要原因是9月底美国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到期前消费者集中购车,此需求驱动因素具有一次性属性 [5] - 第三季度产量为44.7万辆,同比实际下降数个百分点,表明公司基本面处于萎缩状态 [5] - 包括Cybertruck在内的“其他车型”销量为15,933辆,表现低迷,显示公司在核心车型外未能实现业务增长 [5] 财务状况 - 公司市值约为1.36万亿美元,但过去12个月的自由现金流仅为5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收益率低至0.4% [8] - 过去12个月的自由现金流中,约45%来自2024年第三季度,预计随着下一季度数据公布,该指标将进一步下滑 [8]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为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汽车业务营收为166.61亿美元,同比下滑16% [8] - 2025年第二季度运营利润为9.23亿美元,同比大幅下滑42%;运营利润率仅为4.1%,同比下降219个基点 [8] - 2025年第二季度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33美元,同比下降18% [8] 市场前景与竞争态势 - 自2023年以来,公司销量未实现增长,市场份额持续下滑,欧洲市场是长期薄弱环节 [9] - 在自动驾驶领域,特斯拉技术大幅落后于竞争对手Waymo,后者全自动驾驶里程已达1亿英里,付费行程突破1000万次 [11] - 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因未采用激光雷达而发展陷入瓶颈,并受到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调查 [11] - Optimus机器人业务参考竞争对手Figure AI(市值390亿美元)进行估值,即便给予其两倍估值(800亿美元),也仅占特斯拉当前市值的6%,无法支撑现有高估值 [12]
特斯拉:伟大的公司,不合理的价格
美股研究社· 2025-10-10 20:53
核心观点 - 特斯拉是一家富有远见且具有颠覆性的公司,但其当前估值远超基本面与增长前景所能支撑的水平,股票评级为“强烈卖出” [1][4][19] - 公司正面临盈利增长放缓、利润率压缩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其估值倍数已预设了未来业务的完美成功,留给新投资者的安全边际微乎其微 [1][9][13] - 市场以高端科技公司的估值倍数为其定价,但其业务属性日益趋于大宗商品化,存在估值倍数压缩的挑战 [4][5][14] 公司优势与颠覆性 - 特斯拉是最具颠覆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重新定义了电动汽车的可能性,并打造出拥有“粉丝式”忠诚度的品牌 [3] - 公司从零搭建起全球供应链,自2020年以来营收已增长两倍,自由现金流从28亿美元大幅增至约56亿美元(TTM) [3][7] 财务表现与估值分析 - 营业利润率从2022年的16.8%压缩至过去12个月的略高于6%,尽管2024年营收创下新高,但营业利润水平与两年前基本持平,盈利增长陷入停滞 [9] - 公司估值极高,企业价值与销售额比率超过15倍,远期市盈率接近300倍,远高于同业 [4][10] - 与同业相比,特斯拉估值显著偏高:其远期市盈率为296.78倍,而比亚迪为142.49倍,福特为17.41倍,大众为3.09倍 [12] 业务板块与增长挑战 - 电动汽车领域竞争加剧,比亚迪、现代及传统汽车巨头正逐步缩小技术差距 [14] - 全自动驾驶技术推出近9年仍处于测试版阶段,商业化落地受限于监管、安全验证和硬件约束 [14][15] - 储能业务前景可期,但营收占比不足10%,且扩张需要巨额资本支出和时间 [14][16] - 人形机器人项目“Optimus”商业化仍停留在理论层面,需解决生产、可靠性和安全监管问题 [15][16] 同业比较与投资替代 - 在科技或机器人领域,特斯拉估值也处于溢价水平,例如英伟达远期市盈率约为42倍,ABB和发那科的企业价值与销售额比率介于4倍至4.3倍之间 [11] -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莫利纳医疗、卡骆驰和赛zzle等公司呈现出更优的风险收益比 [1][19]
招聘!特斯拉招芯片人才!
国芯网· 2025-09-24 20:18
特斯拉半导体战略 - 公司正在积极招募半导体专家,以增强其下一代AI6芯片的开发和量产能力[2] - 招聘职位明确要求候选人在光刻、沉积、测量等前后端工艺以及全栅极环绕(GAA)技术方面经验丰富[4] - 公司首席执行官宣称AI6芯片有望成为迄今为止最好的AI芯片,并亲自参与量产监督以加快进度[4][5] 特斯拉与三星合作 - 三星电子晶圆代工部门已获得特斯拉AI6芯片的制造订单,双方于2025年7月签署了价值165亿美元的晶圆制造合同,此为三星代工史上最大单笔交易[2][4] - 此次招聘旨在提高AI6芯片的良率并加强与三星的代工厂合作,候选人需要具备良率提升和代工厂合作的专业知识[2][5] - AI6芯片预计将采用三星的2nm GAA工艺,量产目标时间为2028年,峰值产量预计在2029年至2032年之间[4] AI6芯片应用与规格 - AI6芯片是一款高性能系统半导体,设计目标为广泛应用于特斯拉下一代全自动驾驶(FSD)、机器人和数据中心等领域[4] - 特斯拉AI5芯片的设计评审已成功完成,为AI6芯片的开发奠定了基础[4] 三星半导体业务展望 - 三星晶圆代工近期获得多个先进工艺订单,市场乐观情绪高涨[5] - 随着三星晶圆代工部门亏损收窄和存储销售额增长,其半导体各业务部门的运营业绩预计将有所改善[5]
突传利好!特斯拉大消息 Robotaxi有新进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9-20 14:38
特斯拉Robotaxi业务进展 - 特斯拉已获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测试配备安全监督员的全自动驾驶机器人出租车,计划在凤凰城大都市区进行测试[1][3] - 此前公司已获美国内华达州批准测试Robotaxi,并于6月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正式启动试点服务,初期车队规模为10至20辆车[5] - 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计划在年底前向约一半美国人口推出全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并表示服务区域和车辆数量将以"超指数速度增长"[5]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及AI芯片进展 - 公司正在设计Optimus V3机器人,将拥有复杂手部设计,每条手臂搭载26个执行器,预期在2026年实现量产[5] - 马斯克计划对AI5芯片设计进行技术评估,并召开关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及机器人产量的会议[6] 马斯克旗下xAI融资动态 - 有报道称xAI正以2000亿美元估值筹集100亿美元,但马斯克回应此为"假新闻",并称xAI目前没有筹集资金,但未来几个月会进行融资[2][7][8][9] - 今年3月,xAI与社交网络X合并,对xAI的估值为800亿美元[9] 特斯拉股价表现与机构观点 - 特斯拉股价自9月初以来累计涨幅超过27%,总市值增长近3400亿美元,突破1.4万亿美元[2] - 贝尔德分析师将特斯拉股票评级从"中性"上调至"跑赢大盘",估算到2035年公司股价将达到每股1400至3000美元[10][11] - 分析师认为市场对公司的关注重心正转向其长期发展潜力,新的高管薪酬方案设定了交付2000万辆汽车等雄心勃勃的目标[10][11] 相关ETF市场数据 - 游戏ETF近五日上涨3.64%,最新份额为56.2亿份,增加了55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763.2万元[13] - 科创半导体ETF近五日上涨7.82%,最新份额为6.9亿份,增加了6400万份[13] - 云计算50ETF近五日下跌0.37%,市盈率为122.42倍,估值分位为91.38%[14]
利空突袭!机器人板块集体大跌,发生了什么?
天天基金网· 2025-09-19 16:11
牛市来了还没上车?上天天基金APP搜索777注册即可领500元券包,优选基金10元起投!限 量发放!先到先得! 周五的市场,走得非常震荡,盘中三大指数出现多次直线拉升、直线跳水的情况,一起看看 发生了什么事情。 A股大震荡 9月19日,沪指全天震荡,创业板指冲高回落。截至收盘, 沪指跌0.3%,深成指跌0.04%, 创业板指跌0.16%。 两市共1911只个股上涨,59只个股涨停,3404只个股下跌。 | 880005 涨跌家数 | | | | --- | --- | --- | | 其中 涨停 | | 59 | | 涨幅 | > 7% | 88 | | 涨幅 5-7% | | 63 | | 涨幅 3-5% | | 230 | | 涨幅 0-3% | | 1520 | | 跌幅 | 0-3% | 2766 | | 時幅 3-5% | | 463 | | 跌幅 5-7% | | 105 | | 跌幅 > 7% | | 70 | | 其中 跌停 | | 26 | | 上涨家数 | | 1911 | | 下跌家数 | | 3404 | | 平盘停牌 | | 117 | | 总品种数 | | 5432 | | 总成交 ...
利空!集体大跌
中国基金报· 2025-09-19 15:51
市场表现 - 沪指下跌0.3% 深成指下跌0.04% 创业板指下跌0.16% [4] - 两市1911只个股上涨 3404只个股下跌 总成交额23494.13亿元 [5][6] - 旅游板块午后拉升 桂林旅游 曲江文旅等涨停 西域旅游涨幅达12.61% [6][7] 板块表现 - 光刻机概念延续强势 西陇科学等涨停 [7] - CPO概念持续活跃 天通股份 长飞光纤等涨停 [8] - 银行板块普遍下跌 农业银行跌1.11% 工商银行跌1.23% [9] 机器人板块异动 - 机器人概念集体调整 金发科技 万向钱潮等多股跌停 豪恩汽电跌幅达11.92% [10] -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辟谣 否认特斯拉与PharmAGRI签署1万台Optimus Gen3+人形机器人部署意向书 [10] 特斯拉长期规划 - 特斯拉新薪酬方案计划授予马斯克最多4.237亿股权 占调整后股本12% [13] - 方案设定四大产品目标:累计交付2000万辆车 实现1000万份FSD订阅 交付100万台Optimus机器人 投入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运营 [13] - 公司市值目标从1万亿美元增长至8.5万亿美元 达到当前市值的8倍 [13]
特斯拉 Dojo 为何失败?埃隆・马斯克的 AI,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搜狐财经· 2025-09-12 13:47
项目终止背景 - 特斯拉于2025年8月正式解散Dojo团队并全面终止该项目[1] - 该项目曾被视为公司超越电动汽车制造商、转型AI企业的标志性项目[1] - 一年前公司仍宣称将通过第二代Dojo在2026年实现商业化[1] 技术目标与设计初衷 - Dojo是为训练自动驾驶神经网络而自主设计的超级计算机[3] - 核心采用自研芯片D1/D2系列[3] - 旨在打造不依赖英伟达GPU的低延迟高速运算架构[3] 战略愿景与应用规划 - 通过Dojo实现基于视觉的自动驾驶技术[5] - 计划应用于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和类人机器人(Optimus)项目[5] - 依托海量行驶影像数据训练模拟人类视觉的人工智能[5] 失败原因分析 - 芯片性能未能追上英伟达H100/H200等通用GPU的进化速度[6] - AI生态系统主流软件均针对GPU优化形成技术阻碍[6] - 成本、人力与技术层面的说服力逐渐流失[6] 行业启示 - 自研芯片与超级计算机实现完全技术自主被证明是高风险战略[6] - 暴露出在追赶AI半导体行业发展速度时的资源与生态系统局限性[6] - 特殊技术项目对人才依赖性极强 核心人员流失导致项目崩塌[8] 战略转型 - 从自主研发转向利用合作伙伴资源[8] - 与三星签订下一代AI6芯片开发合约[8] - 推进基于英伟达/AMD/三星AI6芯片的超级计算机"Cortex"扩容[8] 业务影响 - 全自动驾驶(FSD)最新版本训练已由Cortex超级计算机负责[8] - 电动汽车销量增速放缓[8] - 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推出有限[8] 企业定位思考 - Dojo夭折使公司AI企业定位陷入动摇[8] - AI芯片战略退缩向投资者与行业敲响警钟[8] - 项目成为高风险领域果敢尝试的经典案例[9]
刚刚!马斯克,突爆大消息!
券商中国· 2025-09-07 13:10
特斯拉自研AI芯片进展 - AI5芯片已完成设计评审 被描述为史诗级产品 预计成为参数规模约2500亿以下模型的最佳推理芯片 具有最低硅片成本和最高性能功耗比 [1][3] - AI6芯片将在AI5基础上实现更大突破 有望成为迄今为止最出色的AI芯片 [1][3] - 特斯拉决定集中所有芯片人才专注于单一架构开发 解散了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 以优化资源分配 [3][4][5] 芯片制造与供应链策略 - AI5芯片由台积电代工生产 定位为过渡性或特定场景主力芯片 [4] - AI6芯片将由三星电子代工 被定位为特斯拉未来AI生态的统一心脏 特斯拉已与三星签署价值165亿美元的芯片代工协议 [4] - 特斯拉加大对外部合作伙伴的依赖 包括英伟达 AMD和三星电子 以获取先进GPU和AI芯片制造能力 降低研发和硬件建设成本 [4] 马斯克薪酬方案与业绩目标 - 特斯拉提出规模达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 涉及4.237亿股普通股 占调整后股本的12% [7] - 薪酬方案与多项经营目标挂钩:交付2000万辆汽车 实现1000万份全自动驾驶活跃订阅 交付100万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 让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投入商业化运营 将公司市值从1万亿美元增长至至少8.5万亿美元 [7] - 方案要求实现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目标:首个目标为500亿美元 最终需在连续四个季度内实现4000亿美元 [7] 市场反应与股东意见 - 韦德布什分析师认为该薪酬方案旨在留住马斯克并激励其继续领导公司 维持对特斯拉股票跑赢大盘评级 目标股价500美元 [7][8] - 部分投资者批评该方案不负责任 认为资金应用于研发或收购 有投资者考虑联合提出挑战 [8][9] - 三大外部股东先锋集团 贝莱德集团和道富公司尚未表态投票意向 去年先锋和贝莱德曾支持马斯克560亿美元薪酬方案 而道富投反对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