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
搜索文档
推动文明互鉴拓展合作空间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卓越贡献奖”在沪颁发
解放日报· 2025-10-18 10:05
活动概况 -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国际演艺大会及国际对话在上海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召开 [1] - 同期举行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年会并发布《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发展报告(2017—2025)》 [1] 行业荣誉与表彰 - 年会特设“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卓越贡献奖” [1] - 奖项授予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艺术节总经理达科·贝雷克、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主席康斯坦丁·基里亚克、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文化艺术基金会总经理古根·塔纳 [1] - 表彰获奖者在艺术交流、机制构建与项目推动方面的持久贡献 [1] 行业合作与项目推介 - 举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机构推介会”及“全球舞台·中国机遇——新兴市场与多元化合作专场”两场专题活动 [2] - 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中国国内的17家艺术机构集中展示了节展资源、演艺项目与场地信息 [2] - 推介项目聚焦古老文明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创新以及文旅融合新路径 [2] - 多个项目在现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2] 联盟发展规模 -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成员已覆盖52个国家和地区 [3] - 联盟机构总数达到196家 [3]
154个优质项目巅峰对决 聚全球人才直通前沿赛道 “海聚英才”总决赛海外项目逾八成
解放日报· 2025-10-18 10:05
记者 顾杰 AI+类器官芯片技术平台、高分子人工心脏瓣膜、具身智能海洋机器人、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直接 再生回收、4D波导天线毫米波雷达、肺动脉血栓清除系统……从高端装备制造到未来智能,从信息技 术到生命健康,来自全球各地的项目涵盖诸多前沿赛道。 人工智能成创新基因 记者注意到,此次总决赛围绕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兼顾项目成果原创性、潜在社会与经济价值, 同时注重国际领先性与国内空白填补能力,按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不同标准打分。参赛项目"早 小硬"特点更加明显,很多项目科技感十足。 比如,高端装备制造、未来智能、信息技术等赛道,有具身智能核心视觉感知传感器、新一代高分 辨率商业红外卫星研制、面向低空经济的导航安全技术等前沿科技项目;生命健康赛道,有面向微创精 准治疗的高磁响应可降解磁控微机器人、新型mRNALNP递送技术在原位CAR-T疗法中的应用及产业化 等医疗科技项目;绿色环保、文化创意、农业科技赛道,有智能化高效快装型小型风力发电机系统、人 工智能辅助基因编程大豆选种育种等创新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创新突破,各类底层技术和应用开发步伐加快,这一变 化也体现在本届总决赛的项目中,人 ...
全球千余专家相聚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 寻找更多产业创新“最优解” 诺奖得主看好“创新药械最友好城市”
解放日报· 2025-10-18 10:05
活动概况 - 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于10月13日至17日在张江科学会堂举行 活动主题为“链动全球 赋能产业” 包含一场开幕活动 一场成果展览和15场系列专题论坛 [1] - 活动吸引千余位国内外专家参与 旨在通过交流合作寻找产业创新最优解 [1] 产业创新生态 - 上海具备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国际一流创新生态和政策环境 能显著降低生物医药创新创业综合成本并打通研发全链条 [1] - 上海国投通过搭建以全生命周期基金矩阵为底座的创新生态圈 聚力赋能生物医药的源头创新与产业集聚 [2] - 上海在脑机接口等前沿产业具备优势 上游芯片和电极材料属于科研和产业强项 并能源源不断供给研发人才 拥有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临床转化医院 [2] 前沿技术与源头创新 - 诺贝尔奖得主格雷格·塞门扎在论坛上介绍其最新科研进展 一种能同时靶向HIF-1α和HIF-2α的双重抑制剂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癌症治疗潜力 [3] - 上海拥有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等顶尖高校 被视为孕育源头创新的沃土 高校与产业界紧密合作有望研发出从0到1的首创新药 [3] - 华东师范大学团队研发异体通用型CAR-T细胞 采用独特基因编辑策略 相关UCART产品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试验中取得很好疗效 论文发表于《细胞》期刊 [4][5] - 该异体通用型CAR-T细胞技术旨在解决现有自体CAR-T产品无法批量生产 价格高达百万元的问题 [4] 产业化与政策支持 - 华东师范大学的异体通用型CAR-T细胞项目已获得上海张江数千万元经费支持 正在建设GMP生产与转化平台以加快产业化进程 [5] - 上海推出“新优药械”支持政策 要求医疗机构在国家医保药品和“新优药械”产品更新发布1个月内以“应配尽配”原则配备使用 [6] - 在“新优药械”政策推动下 新药进全市医院的时间从过去几年缩短至现在几个月内 例如银诺医药的依苏帕格鲁肽α目前已进入42家上海医院 [6] - 截至今年8月 已有196种产品纳入上海市“新优药械”产品目录 包括64种药品和132种医疗器械 [6] - 银诺医药的依苏帕格鲁肽α入选上海市第五批“新优药械”产品目录 预计今年销售额将超1亿元 [6] 未来展望 - 展望“十五五” 上海计划进一步提升生物医药创新策源能力 健全产业发展体制机制 优化创新生态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6] - 目标是将上海建设成“创新药械最友好城市”和“全球投资首选地” [6]
家电家居以旧换新补贴今起报名
解放日报· 2025-10-18 10:05
活动时间安排 - 第三轮报名时间为10月18日0时至10月20日20时 [1] - 中签消费者须在10月23日0时至10月24日24时期间领取补贴资格券 [1] - 补贴资格券自领取之日起14天内有效 [1] 活动参与规则 - 参与对象为上海市内的个人消费者 [1] - 报名截止后由第三方公证机构通过摇号方式限量抽取中签消费者 [1] - 中签结果通过原报名渠道及短信方式通知 [1] 补贴核销机制 - 逾期未领取或核销补贴资格券视为自动放弃 [1] - 消费者后续可继续参与该品类活动报名 [1] - 消费者可选择线上或线下参与活动的商户完成核销 [1]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 八大板块将举办各类演出展览活动1200余场
解放日报· 2025-10-18 10:05
活动概况 -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于10月17日开幕,活动持续至11月27日 [1] - 艺术节秉持"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办节宗旨 [1] - 艺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上海市政府承办,自1999年至今已举办23届 [1] 活动规模与内容 - 艺术节涵盖八大板块,包括"艺享全球"舞台演出、"艺聚百家"国际对话等 [1] - 将举办各类演出展览活动500余项,共计1200余场 [1] - 开幕演出为上海昆剧团与故宫博物院联合出品的《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季) [1] 历史参与度 - 累计吸引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家境外艺术团体参与 [1] - 累计吸引66000余名艺术家参与 [1] - 直接覆盖中外观众超8000万人次 [1]
航运界“达沃斯论坛”在沪连办五年 全球影响力逐年提升 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将发布重磅成果
解放日报· 2025-10-18 10:05
上海港运营表现 - 今年前9个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4153.6万标准箱 [1][2] - 同期上海港国际中转箱量为600.4万标准箱 [2] - 上海港已成为全球少数同时具备LNG和甲醇船到船加注能力的港口之一 [3] 上海航空港运营表现 - 今年前9个月上海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 [1][2] - 同期上海空港航班起降量、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为62.79万架次、1亿人次、328.69万吨 [2] - 三项航空指标分别同比增长4.39%、8.04%、6.72% [2] - 2024年上海机场定期通航48个国家291个客货运航点,货邮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二 [2] 上海邮轮港运营表现 - 今年前9个月上海邮轮港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25艘次 [2] - 同期邮轮旅客吞吐量达151.41万人次,同比增长近45% [2] 航运论坛与行业协作 -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将于10月19日至21日举行,主题为“协作共促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 [1] - 论坛嘉宾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计划发布50余项最新行业成果 [1] - 论坛旨在推动全球航运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升级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1] 航运金融与衍生品 -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上市后日均成交额突破15亿美元,在全球航运衍生品市场中位居前列 [3] -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保赔险入会总吨突破1亿大关 [3] 智慧航运与数字化 - 洋山深水港四期全自动码头成熟运营,上海港生产智慧指挥中心一期建成 [3] - 航贸数字化平台正式上线,航运枢纽区块链基础设施搭建完成 [3] 海事仲裁与法律服务 - 上海率先构建多层次、全链条临时仲裁制度规则体系 [3] - 2024年8月全国首例涉外海事临时仲裁案件在沪裁决,首例“海事调解”对接“海事仲裁”确认案件成功办结 [3] -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仲裁委员会相继设立境外分支机构 [3]
有章有法一笔一划把蓝图描实 市规划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
解放日报· 2025-10-18 10:05
记者 吴頔 龚正指出,要统筹好打造高品质生产空间和高品质消费空间的关系,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 度融合预留空间,打造舒适便利、充满活力魅力的世界级商圈,形成生产与消费相互促进、更高水平的 动态平衡。要统筹好增量扩张和存量提质的关系,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持续推进"两旧一村"改造、老 旧商务楼宇更新提升、老旧工业区更新改造,同时深入谋划上海未来发展新的战略空间。要统筹好上海 龙头带动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系,重点围绕主城区、五个新城、上海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四 个圈层",完善区域发展格局。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规划建设一批基础性、功能型、网络化的 基础设施,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龚正指出,要真抓实干,确保总规动态维护规划方案落实落地。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规划的组织实 施,维护城市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章有法、一笔一划把蓝图描实。 副市长张小宏出席。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汇报"上海2035"总规五年实施评估报告和动态维护规划方 案编制工作情况。 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全体会议昨天召开,审议"上海2035"总规五年实施评估报告和动态维护规划方 案。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 ...
携手合作推动绿色发展 龚正会见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
解放日报· 2025-10-18 10:05
冰岛驻华大使易卜雷、中国驻冰岛大使何儒龙参加会见。 龚正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对托马斯多蒂尔总统到访上海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中国和冰岛两国传 统友谊深厚,上海十分重视与冰岛的友好往来。近年来两地在经贸、文化、旅游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 作,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当前,我们正按照习近平主席和中央政府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加快建成具 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冰岛与上海经贸合作空间广阔,我们愿加强与冰岛的交流 合作,实现更高层次的互利共赢。热忱欢迎冰岛企业参加第八届进博会,我们乐见两地企业携手,围绕 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地热开发、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强广泛交流和务实合作,为推动绿色发展贡献力 量。我们也期待两地高校、科研机构等深化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项目合作。冰岛被誉为"冰与火之 国",上海是全球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希望推动更多游客到对方旅游,领略彼此风光,增进双方友谊。 托马斯多蒂尔说,此次到访上海,对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深刻印象。冰岛是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 济地位的西欧国家,也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的欧洲国家,冰岛和中国有很多互补性和共性。冰 岛拥有地热、海产品等丰富资源,经济充满活力,有很多创新创意企业, ...
诺奖得主看好“创新药械最友好城市”
解放日报· 2025-10-18 09:06
活动概况 - 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于10月13日至17日在张江科学会堂举行 主题为“链动全球 赋能产业” 活动内容包括一场开幕活动 一场成果展览和15场系列专题论坛 [1] - 活动吸引千余位国内外专家参与 旨在通过交流合作寻找产业创新最优解 [1] 产业创新生态 - 上海具备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国际一流创新生态和政策环境 能有效降低生物医药创新创业综合成本并打通研发全链条 [1] - 上海国投通过搭建全生命周期基金矩阵和多元伙伴协同的网络 聚力赋能上海生物医药的源头创新与产业集聚 [2] - 上海在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的上游芯片和电极材料领域具备科研和产业强项 并能源源不断地供给研发人才 拥有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临床转化医院以推动产品上市 [2] 前沿技术策源 - 诺贝尔奖得主格雷格·塞门扎在活动上介绍其最新科研进展 一种能同时靶向HIF-1α和HIF-2α的双重抑制剂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癌症治疗潜力 [3] - 上海拥有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等顶尖高校 高校科研团队与产业界紧密合作 有望在未来全球创新药研发中扮演重要角色并研发出从0到1的首创新药 [3] - 华东师范大学团队研发的异体通用型CAR-T细胞取得突破 相关论文于去年7月登上国际顶级期刊《细胞》 该UCART产品已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试验中取得很好疗效 [4][5] - 企业已获得来自上海张江的数千万元经费支持 正在建设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产品GMP生产与转化平台以加快产业化进程 [5] 政策支持与商业化 - 上海推出“新优药械”支持政策 要求医疗机构在国家医保药品和“新优药械”产品更新发布1个月内以“应配尽配”原则配备使用 [6] - 截至今年8月 已有196种产品纳入上海市“新优药械”产品目录 包括64种药品和132种医疗器械 [6] - 银诺医药的依苏帕格鲁肽α入选目录后 已在几个月内进入42家上海医院 预计今年销售额将超1亿元 相比过去新药进院需几年时间大幅提速 [6] - 展望“十五五” 上海计划进一步提升生物医药创新策源能力 优化创新生态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建设“创新药械最友好城市”和“全球投资首选地” [6]
国际自然保护周本周六揭幕
解放日报· 2025-10-17 09:25
活动概述 - 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活动将于10月18日至10月24日举办 [1] - 本届自然保护周将组织开展十大主题科普活动和特色宣传活动 [1] 活动内容 - 十大主题活动包括国际交流活动、环保科普活动、青少年主题活动、生态践行活动、主题摄影展、手机随手拍、人与自然市民科普活动、主题科普影视展映、科普场馆主题活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展 [1] - 活动期间39家上海市环境教育基地和90家上海市环保设施单位将集中向公众开放 [1] - 市民可通过"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微信小程序预约前往参观 [1] 生态研学路线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推出首批11条生态研学路线 [1] - 路线范围从徐汇西岸"生态艺术骑游"到崇明湿地"生物多样性探秘" [1] - 每条路线均为自然与人文融合的实践课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