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

搜索文档
苏州力推“车路云一体化”
苏州日报· 2025-05-22 06:37
政策概述 - 苏州市发布《推动智能车联网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旨在加快"1030"产业体系建设和"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建设 [1] - 政策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1] - 政策包含4个部分20条内容,涵盖产业集聚发展、创新能力提升、要素保障和生态完善等方面 [1][2][3] 产业集聚发展 - 对获评国家级、省级智能车联网或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先导区、示范基地的,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奖励 [1] - 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可获得每年最高200万元支持,最多支持5年,累计不超过1000万元 [1] - 高新技术企业可获得市、县级市(区)联动最高100万元奖补 [1] - 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获得最高300万元、100万元奖励 [1] 创新能力提升 - 苏州市创新领军企业先进技术研究院连续3年按研发投入10%给予补助,累计最高5000万元 [2] - 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获得配套支持、最高2000万元、300万元奖励 [2] - 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可获得最高2000万元支持 [2] 要素保障 - 支持头部企业新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按建设总投资20%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 [2] - 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可获得最高3000万元项目支持和200万元购房补贴 [2] 发展生态完善 - 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公务用车、出租车、环卫、邮政、城市物流配送、港口等公共领域应用 [3] - 支持跨域道路测试互认互通和"车路云一体化"商业模式创新 [3] 产业背景 - 智能车联网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是苏州市"1030"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3] - 苏州市于2022年7月入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3]
助推演艺经济高质量发展 苏州市政协常委会议进行专题协商
苏州日报· 2025-05-22 06:37
演艺经济发展现状 - 苏州演艺经济规模效益稳步提升 以演唱会市场为牵引 协同发展剧院演出和新业态演出 将人员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1] - 行业已形成《关于推动我市演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案(草案)》 肯定发展成绩 同时指出市场培育、产业链配套、资源整合、赋能关联、政策扶持等方面的不足 [1] 发展建议与方向 - 提出五点对策建议 助推建设具有苏州特色、时代特点、国际影响的"演艺名城" [1] - 需紧密结合本地实际 借鉴各地成功经验 扬长避短 破解难题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 - 需加强对年轻群体消费需求研究 加大复合型演艺人才培养 大力扶持演出运营公司 [2] 政策与组织动态 - 市政协将持续关注演艺经济课题 通过深入调研和协商 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2] - 会议通过人事调整 涉及市政协社会法制委、港澳台侨外事委、经济和农业农村委等部门职务变动 [2]
“百团千企”出海 首站东京告捷
苏州日报· 2025-05-22 06:37
苏州"百团千企"出海计划 - 苏州市稳外贸工作专班启动"百团千企"出海计划,重点围绕电子信息、小家电、机械设备、纺织服装等产业,征集苏州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1] - 计划助力企业精准对接欧洲、中东、北非、南美、澳新、日韩等市场,抱团出海抢订单 [1] - 22家苏州企业参与首站日本东京活动,包括莱克电气、科沃斯、苏州函数集团、龙泉禧里等 [1] 企业参与情况 - 莱克电气销售总监表示已与乐天、亚马逊等平台对接,达成十多个日本客户初步合作意向 [1] - 莱克电气计划从贴牌代工转型为自有品牌发展,通过对接会打通产品端到销售端连接 [2] - 企业认为活动创造了直接与日本客户面对面沟通的机会,推动适销对路产品在日本销售 [2] 配套服务建设 - 常熟琴川街道、苏州跨服生态科技公司与日本山忠商社签约成立"跨服日本中心" [2] - 建立日本海外仓,构建苏州直达日本的跨国供应链网络 [2] - 为苏州外贸企业提供全链条"出海"服务 [2] 后续计划 - 苏州经贸促进团组已分赴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交流对接 [2] - 计划6月底前继续组织14个团组分赴欧洲、中东、北非、南美等地开展经贸对接 [2]
智造苏州 向“新”而跃
苏州日报· 2025-05-22 06:37
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与政策支持 - 苏州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达1465.19亿元,增速12.5% [2] - 苏州出台《"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创新提升行动(2023-2025)》,目标到2025年实现阶段性跃升 [2] - 苏州提出"苏州智造十大行动",打造全球领先的"智造之城" [4] 基础设施与生态优势 - 苏州累计建成5G基站6.1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46个,实现5G网络和千兆光网全覆盖 [3] - 苏州拥有17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覆盖日化、汽车零部件、医药等多个优势产业 [3] - 16家国家级双跨平台落户苏州,培育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和52个省级重点平台 [3] 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 - 福莱盈电子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智能生产,2023年产值增长30% [4] - 普达迪泰科技将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精密测量设备,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如FAST射电望远镜 [4] - 天瞳威视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覆盖超3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技术出海 [5]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 - 苏州维伟思医疗的AI心电监测仪实时识别异常心律,服务数万患者 [5] - 苏州厨芯科技为全国近4万家餐饮门店提供智能清洁和烹饪服务 [5] - 苏州目标到2026年打造四大万亿级产业,培育15个超千亿级产业,规上工业产值目标5万亿 [6] 安全与人才建设 - 苏州同维电子、苏州联通等3家企业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安全典型案例 [6] - 苏州拥有157家省级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星级企业和7家省级工业信息安全服务支撑机构 [6] - 苏州构建多层次人才供给链,包括工信部重点领域产业人才基地和国家级实训基地 [6] 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 苏州推广"龙头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的协同发展模式 [7] - 苏州作为"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打造省内领先的5G工厂项目 [7]
“八个一”激发消费新动能
苏州日报· 2025-05-22 06:37
文商旅融合发展 - 苏州市市场监管局与姑苏区政府联合开展古城重点街区消费环境提升行动,覆盖十全、山塘、平江、观前四大旅游消费重点街区 [1] - 创新推出"八个一"工作举措,包括线下无理由退货扩面、食品安全监管提质、放心消费环境共建等,释放消费新动能 [1] - 四大街区共有商户1600余户,涵盖餐饮、零售、文创、住宿等多业态,形成"吃住游娱购"多维消费链条 [2] 消费纠纷处理优化 - 四大街区消费投诉集中在售后响应慢、商品瑕疵、卫生不达标等问题,近期投诉量随消费活跃度提升而增长 [2] - 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接诉即办"机制高效处理纠纷,例如某旗袍定制投诉4小时内解决并退款4480元 [2][3] - 本月累计办结消费纠纷近4000件,覆盖12315平台、便民服务中心等渠道 [3] "八个一"工作举措详情 - **行政指导书**:为商户定制价格、广告、食品安全等合规指南 [4] - **信息公示栏**:集中公示商户证照及监管信息,增强消费信任 [4] - **放心消费展示牌**:公示商户计量、服务质量等水平,提升消费透明度 [4] - **诚信经营承诺书**:商户签署并公示承诺,接受社会监督 [5] - **消费"吴优"二维码**:整合投诉、退货、美食地图等一站式服务 [5] - **综合服务工作站**:联合多部门实体化运行,源头化解纠纷 [5] - **志愿者监督队伍**:由党员、外卖小哥等组成,不定期巡查商户 [6] - **优质商户流动红旗**:通过评分评选优质商户,获奖商户客流量平均增长20% [6] 行动成效数据 - 四大街区线下无理由退货商户覆盖率近100%,姑苏区累计退货4900余件,涉及金额1000余万元,满意率100% [7] - 餐饮店100%实现明厨亮灶,400多家小餐饮完成标准化建设 [7] - 商户营业额显著提升,例如十全街某面包店月营业额从70万元增至150万元,某饭店从36万元增至60万元 [8][9] 未来推广计划 - 以四大街区为示范样板,在全市推广消费环境提升行动,强化"诚信苏州·消费吴优"品牌 [9]
长江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评选 吴江入选
苏州日报· 2025-05-21 06:52
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模式 - 苏州市吴江区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模式获评长江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 [1] - 吴江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 将太湖水环境治理提升作为工作重心 加大资金投入 依靠科技赋能 创新机制模式 [1] - 吴江高标准建设全国水务行业首个自主可控的全信创智慧水务平台 入选住建部城镇水环境治理类典型案例 [1] - 全国首创"联合河湖长制" 常态化运行五大机制 开创跨区域联合治水新局面 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50典型案例》 [1] - 首创"太浦河云管家"智慧管理平台 重点打造三大应用场景 构建跨区域现代化治水新模式 [1] - 获评首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1] 治理成效 - 太湖连续17年安全度夏 水质创30年来最好水平 首次实现全年达"良好"湖泊标准 总体达Ⅲ类 [1] - 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首次提高到"优秀"等级 流域物种数增加到6899种 [1] 技术发布 -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发布基于工业控制 物联网 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城市水管家智慧系统 [2]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掀起“苏州热”
苏州日报· 2025-05-21 06:52
中国馆设计 - 中国馆外观设计如一轴展开的历史书简,镌刻《枫桥夜泊》诗句[1] - 馆内影厅播放《中国人的十二时辰》,画面包含苏州吴门三桥(蟠龙桥、泰让桥、人民桥)[1] 文创产品销售 -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风格的十二生肖杯垫在中国馆文创商店几乎断货[1] - 桃花坞木版年画以红、黄、蓝、绿为基调,人物头大身宽,风格对比鲜明[1] 非遗展演 - 昆曲与评弹结合的《枫桥夜泊》在中国馆非遗展演区吸引外国观众拍摄[2] - 江苏省演艺集团评弹团创新编曲,融合昆曲和评弹两种艺术形式[2] 苏绣展示 - 苏绣艺术家俞君瑶现场展示金鱼图,丝线可劈成128股,正反两面图案一致[2] - 展台陈列双面绣《水乡人家》、双面异色绣《螳螂猫》等经典作品[2] -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姚惠芬介绍苏绣技艺,助力苏州非遗走向国际[2]
苏州市“5·20世界计量日”活动举行
苏州日报· 2025-05-21 06:52
苏州计量工作成果 - 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去年计量工作优秀成果 围绕农贸市场电子计价秤监管 仪器仪表产业园建设 计量人才队伍建设等作专题交流 [1] -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聚焦产业发展需求 加强计量技术研究和测试服务 促进计量测试与产业深度融合 加快培育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1] - 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省冷链物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省纳米材料及微纳加工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1] - 制定36项产业计量校准规范及测试方法 研制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计量标准装置和检测设备 显示器闪烁率校准装置等20多个项目填补国内空白 [1] - 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服务产业链企业600余家 提供计量解决方案100余件 [1] - 全市产业计量服务综合能力和水平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1] 苏州仪器仪表产业发展 - 苏州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迅速 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 电子测量仪器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 实验分析仪器制造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等细分领域形成较强竞争优势 [2] - 2024年苏州高新区获批建设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 目前已聚集仪器仪表类相关企业约250家 产业规模居国内同类区域前列 [2] 计量宣传活动与未来规划 - 近期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开展计量走进社区 乡村 学校 企业等系列宣传活动 通过惠民检测 开放实验室 专题讲座等形式展示计量作用 [2] - 未来将以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 发挥苏州计量测试技术优势 调动社会资源 共同建设产业计量创新策源高地 计量测试服务供给高地 计量先进技术应用示范高地和计量高端人才聚集高地 [2]
主动作为 助力外贸企业“逐浪前行”
苏州日报· 2025-05-21 06:52
外贸金融创新 - 苏州金融机构通过机制创新、产品迭代、服务升级构建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外贸企业出海[1] - 中信银行苏州分行为中信博新能源提供创新授信机制、自贸区跨境资金池、"分离式"跨境保函等定制化服务,支撑其全球业务扩展[3] - 工商银行苏州分行设立3000亿元专项授信额度,推出"跨境e电通"等产品,近两年为70家企业办理25亿美元新型离岸业务[4] - 农业银行苏州分行推出10余种外汇避险产品,交通银行推广电子单证业务,常熟农商银行针对中小微企业推出订单融资等快速贸易融资产品[4] 汇率风险管理 - 农业银行苏州分行设立全省首家"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服务中心",截至2025年5月服务400余家企业,促成衍生签约总量2.35亿美元[5][6] - 工商银行苏州分行通过银担合作模式为中小微企业核定2000万元衍生授信,累计节约财务费用200万元[7] - 交通银行苏州分行开通电子渠道即期/远期结售汇业务,并探索银企直连将汇率避险模块嵌入企业财务系统[7] 精准化服务 - 苏州金融机构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为重点外贸企业提供"一对一"金融顾问和"一对多"信用保险服务[8] - 出口信用保险与内贸险协同发力,通过提高承保能力、优惠费率、快赔预赔等措施稳定企业信心,分散贸易风险[8] 行业展望 - 苏州金融机构将持续围绕"便利、创新"双核心,为外贸企业注入金融活水以应对复杂国际经贸形势[9]
“暂停”咱不停 先争168小时
苏州日报· 2025-05-21 06:52
公司经营情况 - 苏州荣文库柏照明系统有限公司是苏州荣文集团的子公司,深耕照明领域40多年,在北美灯具市场占据稳定地位 [1] - 公司近期出口量剧增,每天装运10柜以上货物发往美国 [1] - 2023年荣文集团出口额达5000万美元,其中40%来自美国市场 [1] - 受145%关税影响,4月2日起部分已有订单停止供货 [1] - 5月12日中美经贸会谈后,公司收到大量美国客户订单,紧急调整生产计划并新增50名员工以应对需求 [1] 行业动态 - 2月至4月期间美国持续增加关税至145%,对行业造成压力 [1] - 5月12日中美联合声明宣布大幅降低关税水平,90天内暂停实施24%关税 [1] 公司战略调整 - 近年来公司积极开拓本土市场 [2] - 公司向新能源汽车等新赛道转型 [2] - 公司依靠数十年技术积累、市场经验和完善产业链应对不确定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