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艾雪
icon
搜索文档
蒙牛乳业(02319.HK):周期底部回升盈利修复
格隆汇· 2025-06-27 02:17
公司战略与管理层变动 - 2024年公司新总裁高飞上任,提出"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围绕常温、低温、鲜奶、奶酪、冰品、奶粉六大核心业务强化主业,同时发展创新业务和国际化业务 [1] - 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中粮集团,直接/间接持股24 24% [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6 75亿元,液体乳/冰淇淋/奶粉/奶酪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2 40%/5 84%/3 74%/4 87% [1] - 东南亚冰淇淋品牌"艾雪"2024年营业收入超30亿元,驱动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5 3% [1] 核心竞争力分析 - 奶源端通过战略投资现代牧业、中国圣牧等大型牧业集团,与多家牧业公司建立长期合作,掌控上游优质奶源 [2] - 渠道端持续调整体系,推进扁平化改革和下沉,终端网点掌控力提升,形成全国化网络 [2] - 产品端通过创新满足多元化、高端化、健康化需求,形成全品类矩阵,并通过体育/娱乐营销塑造高端国际化品牌形象 [2] 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主动优化渠道库存,当前库存水平回归正常区间 [3] - 2024年计提商誉减值11 5亿,贝拉米商标减值34 9亿 [3]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04 4亿/940 3亿/973 4亿,同比增速1 99%/3 97%/3 52% [3]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6 7亿/56 5亿/61 2亿,同比增速4371%/21%/8% [3] 行业环境与展望 - 上游奶源去化初显成效,散奶价格企稳回升,预计原奶产能持续出清 [3] - 2025年奶价有望环比企稳,成本红利仍存,竞争格局改善将助力盈利能力修复 [3] - 当前收盘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12/10/10x,低于可比公司伊利股份等21/18/15x的估值水平 [3]
蒙牛乳业(02319):周期底部回升,盈利修复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5 14: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给予公司未来一年 814 亿元人民币的目标价,当前市值还有 40%上涨空间 [3][8][8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新总裁上任提出“一体两翼”战略,奶源、渠道和产品创新构筑核心竞争力,2024 年经营压力出清,2025 年有望恢复性增长 [7][10] - 2025 年原奶价格环比企稳,成本红利和减值风险减少利于盈利改善 [7][10] - 预测 2025 - 2027 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给予买入评级 [8][82][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管理稳定 核心竞争力扎实——一体两翼新征程 内部管理:中粮为第一大股东,管理稳定 - 中粮集团为第一大股东,截止 2024 年末直接/间接持股 24.24%,推动公司完善供应链和业务布局 [17] - 2024 年高飞接任总裁提出“一体两翼”战略,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激励核心团队 [22][27] 蒙牛乳业的核心竞争力:奶源、渠道和产品创新 - 奶源端:通过战略投资和合作掌控上游优质奶源,现代牧业和中国圣牧是主要原奶来源,成本波动小于市场 [29][31] - 渠道端:适时调整渠道模式,“镇村通”工程强化下沉,23 年覆盖乡镇网点超 80 万个 [34][37] - 品牌/产品端:产品创新满足多元需求,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通过体育和娱乐营销提升品牌影响力 [37][39] 否极泰来——一体两翼新征程 - 经营变化:2024 年主动清理渠道库存,预计 2025Q2 收入恢复性增长,2024 年毛利率提升但净利率下降因减值 [44][49] - 核心主业改善:液体乳鲜奶业务有望增长,奶粉业务调整后有望改善,奶酪业务妙可蓝多激励计划或促回升 [52][53] - “两翼”协同:布局“营养健康平台”和“海外平台”,迈胜品牌领跑运动营养行业,艾雪冰淇淋在东南亚表现良好 [54][55] 2025 年原奶价格环比企稳——带来盈利改善契机 - 供给端:2024 年以来牧场产能出清,2025H1 出清放缓,下半年有望加快,不确定性在需求侧 [58][70] - 需求端:终端需求压力大,若需求回暖原奶价格 Q4 或回升,需求疲软奶价环比下行空间有限 [76] - 对蒙牛利好:成本红利,喷粉减值减少,竞争格局改善 [77]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收入端 - 液态奶业务: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0.49%/2.57%/1.99% [82] - 冰淇凌业务: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5%/7%/6% [82] - 奶粉业务: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2%/4%/4% [83] - 奶酪及其他业务:2025 - 2027 年奶酪业务分别同比增长 25%/22%/20%,其他业务规模稳定 [83] 利润端 - 毛利率:2025 - 2027 年分别为 40.57%/40.87%/41.07% [84] - 投资收益:2025 年亏损 9 亿,2026 - 2027 年为 0 [86] - 其他费用:2025 - 2027 年分别为 16/17/17 亿 [86] 股价表现的催化剂及核心风险假设 股价表现的催化剂 - 突破性的产品创新有望上修业绩预期 [91] - 终端需求改善利于常温液奶收入恢复 [91] - 市场竞争改善利于盈利能力提升 [91] 核心风险假设 - 原奶价格大幅波动影响成本稳定性 [92] - 食品安全问题损害品牌力和业绩 [92] - 竞争格局恶化影响费用投放和盈利 [92]
狂撒530亿的印尼,成了中国小老板的新“天堂”
芯世相· 2025-05-12 12:49
中国品牌在印尼市场的成功 - 中国全景相机和泡泡玛特LABUBU新品在欧美引发抢购热潮,排队现象堪比苹果新品发布[4][6] - 印尼市场对中国品牌接受度极高,部分在中国知名度不高的品牌在印尼年收入达数亿元[8] - 印尼电商平台Shopee上70%的3C卖家来自华强北,60%标榜"本土制造"的产品实际采用中国供应链[11] 手机与汽车行业表现 - 2024年Q3印尼手机市场增长11.3%,中国品牌市占率超70%,OPPO、vivo门店数量超过便利店[15][17] - 充电宝品牌Anker常年霸榜印尼电商,UGREEN数据线年销超200万条,过时机顶盒成为抢手货[20][21] - 比亚迪2023年11月以2842辆销量创历史新高(市占3.8%),奇瑞销量同比暴涨310%[26] - 五菱3款电动车稳居印尼最畅销电车,比亚迪、广汽埃安计划2026年前在当地建厂[26][27] 快消与电商领域突破 - 美的耐湿热空调占32%市场份额,海信防雷击电视打开市场缺口[32] - 蒙牛旗下艾雪冰淇淋成为印尼国民品牌,覆盖超市冰柜[34] - 2023年印尼电商交易额达538亿美元,11年增长90倍[40] - 美妆品牌Skintific通过本土化包装(印尼国旗、古兰经片段)实现快速增长,总部位于广东[41] 电商平台与物流竞争 - Shopee采用"砍一刀"策略实现4800万日活,Lazada设立3000个自提点[46] - TikTok通过收购Tokopedia突破电商禁令,卖家交易量平均增长30倍[48] - 极兔在印尼实现7*24小时服务,两年内从新晋品牌做到市占率第一[45] 印尼市场特性与政策转变 - 印尼人口2.7亿,34岁以下占比56.9%,多岛结构形成差异化需求[53] - 废除TKDN政策后,新能源汽车企业可享10年免税,部分产品上市周期缩短40%[57] - 印尼工业部长公开支持中国车企,提供税收优惠[29] 供应链与本地化策略 - 中国品牌通过跨境电商试水后逐步本地化,如宁德时代布局电池原材料加工[57] - 斋月期间88%印尼人计划消费宗教补贴,中国品牌推出头巾彩妆等定制产品[43]
一体两翼,蒙牛的逆周期增长极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28 20:03
导语 :"乳业的真正周期,不在供需曲线里,而在消费者日益精进的味蕾与健康诉求中。" 来源:同花顺财经 "反常"现象的背后,必有深刻的缘由。乍一看,净利润暴跌这么多,感觉蒙牛的天都要塌了。但其 实,蒙牛2024年的利润大跳水,主要缘于旗下澳洲奶粉品牌贝拉米(ASX: BAL)和联营企业现代 牧业(01117.HK)的拖累。 若剔除这两项非现金减值影响,蒙牛的核心净利润实际与上年持平,且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至 8.2%,毛利率同比提升至39.6%。并且,蒙牛的经营性现金流已经实现连续五个季度的正增长,具 有很强的抗周期能力。 这也是为何蒙牛发布最新财报,选择在2024年一次性计提减值贝拉米和现代牧业后,股价不降反 升。因为投资者最担心的"雷"已经被蒙牛自己引爆、清理掉了,往后不用再担心这部分的亏损会拖 累业绩。 可以看出,蒙牛通过一次性释放历史风险,换取资产负债表的轻量化,使得未来净资产收益率 (ROE)的改善空间被放大。与此同时,尽管乳制品行业仍处于下行期,但投资者似乎更关注蒙牛 的增长战略,而非传统财务指标。 这种"利空出尽即利好"的市场反应,本质是对企业战略和前瞻布局的双重押注——毕竟当下,蒙牛的低 谷期已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