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搜索文档
西班牙这次真敢怼北约?
虎嗅· 2025-07-22 09:00
西班牙此举被视为是对美国常驻北约代表的"警告"作出了正面回应,西班牙也成为第一个以主权为名在 北约制度框架内公开拒绝"5%军费门槛"的"出头鸟"。 拉锯战步步升级 此次关于增加支出的争端已持续多轮,至少可追溯至2025年年初。4月22日,西班牙将预算提升到2%。 但美方继续施压,致使争端开始公开化,西班牙成为特朗普及美方官员点名批评的"重点对象"。但西班 牙政府内部达成政治共识,不接受"5%"目标作为硬性义务,即便写入北约峰会宣言也不具约束力。 自5月起,北约秘书长吕特开始将特朗普政府的北约军费扩张计划提上日程,争端进入制度层面,西班 牙也打破沉默,正式展开对抗。桑切斯提出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支出纳入国防预算,使防务概念广义化和 综合化,试图规避增加军费支出;西政府甚至明确表示军费支出维持在GDP的2.1%左右,已经可满足 各项能力目标;随后还专门在海牙峰会前夕抢先与北约达成相关豁免协议,使之无须强制性履行将军费 支出提高至GDP的5%的新标准。 根据不久前在荷兰海牙举行的北约峰会发布的宣言,北约成员国承诺在2035年前把年度国防开支占国内 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从目前的2%提高至5%。但西班牙、斯洛伐克等国对 ...
结束20年婚姻,龚琳娜终于不忐忑了
虎嗅· 2025-07-22 08:41
音乐事业与个人成长 - 龚琳娜从5岁开始登台表演,12岁赴法国演出,16岁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一路保送至声乐系,25岁获青歌赛专业组民歌唱法银奖 [13] - 2002年一次万人广场假唱经历让她感到愧疚,促使她追求音乐艺术的自由表达 [13] - 遇见老锣后从体制内歌唱家道路出走,开始探索中国新艺术音乐 [15] - 疫情期间在大理独居时通过读书、练琴、采风等方式实现艺术独立 [16] - 近年来持续在各地采风学习民歌戏曲,认为土地里生长的声音才有生命力 [38][39][40] 音乐风格与艺术理念 - 以《忐忑》为代表作被贴上"神曲女王"标签,但实际长期探索中国新艺术音乐 [35] - 主张音乐要直击人心,通过"学牛叫""学鸡叫"等趣味方式传授发声技巧 [32] - 认为艺术不应高高在上,喜欢戏谑幽默的表达方式 [36] - 在国风音乐会中融入各地采风学到的民歌,创造观众互动参与的狂欢氛围 [32] 生活哲学与创作状态 - 疫情期间在大理山居生活,形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创作节奏 [42] - 将孤独恐惧转化为创作动力,认为唱歌是与生俱来的绽放方式 [42] - 达到"自在"状态:打太极、种菜做饭、对月起舞等日常生活都成为创作养分 [43] - 比喻自己如同月见草自然开放,创作就像"床前明月光"般自然而然 [42]
如何告别一台死去的iPhone
虎嗅· 2025-07-22 08:41
智能手机行业 - 智能手机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外置器官,承担出行、支付、社交等核心社会功能,缺失会导致生活严重受限[8][40] - 高端机型如iPhone 15定价策略推动用户长期使用,512G存储版本可承载多年数据积累[9][10] - 国产安卓机存在千元机细分市场,闪购模式可实现40分钟极速配送[5] 消费电子用户行为 - 用户对电子产品产生情感依赖,平均每日使用时长高达6-7小时,形成"电子生命"的拟人化认知[30][35] - 数据迁移形成独特生命周期,iPhone可通过本地传输延续4-5代设备的使用记忆[10][16] - 30%用户仍拒绝云端备份,本地存储导致数据永久丢失风险[11] 智能硬件生态 - 游戏主机呈现跨区域特性,国行PS5可通过USB实现海外版系统移植[30] - 投影仪极米H5创造新型家庭娱乐场景,两年内可承载上百部影视内容消费[33] - 二手电子产品流转存在情感溢价,转卖时用户会附加特殊情感条款[33] 移动支付市场 - 智能手机支付覆盖房租、交通等生活全场景,现金支付仅占应急场景21%[20][40] - 共享单车等物联网服务依赖手机作为唯一交互终端,丢失会导致服务中断[2][5] 数据安全领域 - 用户相册数据价值凸显,单设备可存储从高中到30岁的人生影像记录[10][12] - 未开启查找功能的iPhone丢失后找回率低于10%,存在硬件完全损毁风险[4][38]
“红楼无梦,是87版《红楼梦》的一大遗憾”
虎嗅· 2025-07-22 08:15
87版《红楼梦》改编分析 - 筹备5年多拍摄近3年完成影视化改编 成为经典剧集 [2] - 首次相对完整呈现《红楼梦》故事 突破以往仅聚焦"宝黛钗爱情悲剧"的局限 [22] - 选角采用"生脸"演员 通过形似最终达到神似效果 [23] - 音乐创作突破时代限制 王立平以"十三不靠"风格成功诠释原著精髓 [23] 后四十回改编争议 - 舍弃程高本续作 按曹雪芹原意重构结局 将小悲剧升华为家族时代大悲剧 [3][4] - 后四十回存在人物性格突变(如贾宝玉参加科举) 关键矛盾(如邢王夫人冲突)被弱化等硬伤 [27][28][29] - "掉包计"桥段存在逻辑漏洞 不符合王熙凤精明人设和贾母对黛玉的疼爱 [31] 红学研究与传播 - 《红楼梦》中服饰/饮食/礼仪等"杂学"研究不足 但恰是理解作品的关键维度 [8][10] - 通过饭局视角可系统考察贵族生活形态 人物塑造手法及虚实相生的艺术哲学 [14] - 短视频平台成为新传播阵地 两年制作数百条视频拉近学者与公众距离 [7] - AI技术为《红楼梦》IP开发提供新可能 包括虚拟场景构建和互动观剧体验 [38][39] 文化产业延伸 - "红楼宴"形成系列文化产品 北京/扬州等地均有落地 曾作为文化外交载体 [13] - 原著服饰文化可开发为现代产业 弥补当前传统服饰设计的美学缺位 [40] - 数字技术能重构大观园/太虚幻境等场景 创造沉浸式文化消费空间 [39] 学术规范与大众解读 - 红学需区分"红内学"(文本研究)与"红外学"(作者版本考证) 均需证据支撑 [44] - 当前存在过度解读现象 如否定曹雪芹著作权等缺乏实证的"民科"观点 [45] - 快餐文化下原著阅读减少 需通过多元切入点(如饮食/服饰)降低理解门槛 [48][49]
《南京照相馆》,适合带孩子去看吗?
虎嗅· 2025-07-22 08:08
电影《南京照相馆》内容分析 - 电影围绕南京城里的吉祥照相馆展开,导演申奥选择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角度来讲述南京大屠杀的故事 [3] - 电影通过影像这一直接证据来记录和传递80多年前的历史事件 [4] - 电影中出现了多个南京地标如挹江门、中山门、紫金山、莫愁湖等,增强了地域真实感 [6] 演员表现评价 - 日本随军摄影师的表演获得认可,刘昊然、王传君、高叶和王骁的表演都受到好评 [4] - 高叶在电影中自如使用上海话和南京话,展现了演员的专业功力 [4] - 王骁在电影结尾举着相机走向日本军人的场景特别打动人心 [4] 暑期档电影比较 - 在四部暑期档电影中,《南京照相馆》是唯一能让观众保持清醒的作品 [10] - 《F1》被认为是最好的爆米花电影,可能激发青少年对赛车的兴趣 [11] - 《戏台》更适合年长观众和话剧爱好者 [11] 观众反应 - 电影成功引发了观众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参观兴趣 [7] - 电影内容促使观众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区分历史事件与当代日本 [8] - 尽管主题沉重,但电影仍然获得强烈推荐 [12]
“找不到电视遥控”的美国人,撑起月入千万的垂类赛道
虎嗅· 2025-07-22 07:43
电视遥控器App市场概况 - 截至2022年,美国家庭平均配备2.3台电视,成年人每周看电视32小时,高设备密度和使用频率催生电视遥控器App需求[1] - 2024年5月电视遥控器App全球下载量超2000万次,当月用户支出达1100万美元,美国为核心收入市场[1] - 过去12个月累计内购收入超100万美元的电视遥控器App达21款,头部产品17个月总收入达1600万美元[3]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非赢家通吃,用户随机选择搜索结果靠前产品,品牌忠诚度低,开发者进入门槛较低[2] - 现存1705款相关应用,Google Play占多数但iOS收入更高,21款百万美元收入App中19款主要收入来自App Store[6] - 收入Top5产品均来自越南和塞浦路斯开发者,命名和图标高度同质化,缺乏品牌辨识度[8] 产品功能与用户需求 - 智能电视渗透率从61%提升至70%,流媒体主导内容消费,复杂操作需求推动遥控器App发展[7] - 头部产品支持多品牌电视(Roku、TCL、Sony等),Top5均覆盖通用智能电视而非单一品牌[10] - 功能延伸至语音输入、键盘输入、触控板模拟、流媒体快速切换及投屏等增值服务[11][12] 商业模式与收入结构 - 采用广告+订阅混合变现,默认3天免费试用后自动续费,美国用户贡献70%-90%收入[13][14] - 自动续费设计为核心盈利点,部分产品通过高定价年订阅(如39.99美元/年)提升ARPU[14][15] - 收入Top3产品中,周订阅模式为主流(6.99-8.99美元/周),自动续费项目与主要收入来源高度匹配[16] 增长策略与行业趋势 - 增长依赖应用商店优化(ASO)和Apple Search Ads,头部App覆盖数千关键词提升搜索曝光[18] - 行业增长逻辑为"先被找到先盈利",用户主动搜索场景占比极高,ASA平均投放超6000关键词[17][18] - 智能电视普及和流媒体发展使遥控器App部分体验优于传统遥控器,具备长期工具潜力[19]
“日本人优先”成选举焦点,自民党遭遇历史性惨败
虎嗅· 2025-07-22 07:37
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果 - 执政党自民党首次在国会众参两院皆未能取得过半数席位[1] - 在野党共获得78个改选议席 加上非改选议席达到参议院总议席的一半[1] - 自民党和公明党共获得47席 加上非改选议席为122席 较改选前的141席大幅减少[1] 石破政府表现 - 石破内阁支持率降至20.8% 不支持率升至55% 为其执政以来最高值[10] - 石破在13天内仅奔赴42个地点发表竞选演讲 低于前任首相的演讲频率[8] - 自民党地方组织出现"如果石破首相前来 我们会丢票"的传言[9] 政党政策主张 - 在野党主张下调消费税税率 国民民主党提议全面降至5%[16] - 自民党强调"将从根本上加强防卫能力" 日本维新会承诺防卫费增至GDP的2%[18] - 各政党推动教育改革 公明党呼吁免除高中学费并提供免费午餐[22] 参政党崛起 - 参政党异军突起 一举拿下14个席位[3] - 该党倡导"反对过多接纳外国人"和"日本优先"政策[27] - 通过社交媒体吸引对现状不满的选民 但缺乏实质性政策建议[31][32] 经济与关税谈判 - 野村证券分析现金补贴仅能推动GDP增长0.1% 而削减消费税效果更显著[18] - 日美关税谈判僵持不下 特朗普威胁从8月1日起将对日关税提高至25%[23] - 分析认为谈判拖延将导致不利局面 日方或需做出大胆让步[25] 政治格局变化 - 自民党需要重构跨党派合作策略 否则重要政策法案恐难推进[35] - 在野党极为分散 由在野党组成联合政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36] - 日本政治日益碎片化 选民政治认同趋于分散[40]
宗馥莉行的基本盘,还都是父亲布的局
虎嗅· 2025-07-22 07:30
宗庆后去世后,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治下的娃哈哈一直风波不断。 近日,随着宗氏家族百亿遗产争夺愈演愈烈,公众再次质疑起宗馥莉对娃哈哈治理的不合理之处。 质疑中最具杀伤力的一个问题是,宗家究竟有没有逐渐将娃哈哈空心化?具体来讲,即宗馥莉有没有设立大量私人公司与娃哈哈集团进行关联交易,将本属 于娃哈哈集团的利益与资产倒腾出去? 虎嗅ESG组通过分析娃哈哈股权结构变更及其公司发展史发现,娃哈哈的"体外循环"路径早在宗庆后时代就已经开始,而宗馥莉所做的大概率是继承其父的 意志。 股权疑云 要想分析宗馥莉有没有"掏空"娃哈哈,核心是厘清娃哈哈的主要利润来源把控在谁手上。一个事实是,目前"娃哈哈系"大部分子公司的控制权基本在宗馥莉 手上,而娃哈哈主集团对于基于"娃哈哈"品牌生长出的商业帝国话语权十分有限。 经济参考报曾分析境内"娃哈哈系"与娃哈哈集团的资产及利润对比: 1. 截至2022年底,境内"娃哈哈系"(包括体外公司)总资产为370.47亿元,2022年营业收入为512.02亿元,营业利润为61.48亿元,净利润为47.67亿元,未分 配利润124.28亿元; 2. 而在2022年底,娃哈哈集团(及集团直接投资的1 ...
《你行你上》醋不少,但姜文拍的不是电影
虎嗅· 2025-07-21 21:55
姜文新片《你行!你上!》市场表现与创作分析 - 姜文第七部导演作品《你行!你上!》上映 引发广泛关注 作为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作者型"导演 其作品兼具商业与艺术价值 [1] - 影片名义为琴童励志成长片 实际被解读为共和国历史隐喻 上映时恰逢影业萧条环境 获得罕见瞩目 [2] - 影片资本结构显示 唯一制片人为姜文夫人 四家出品公司中两家由姜文方掌控 制作主导权高度集中 [14] 影片内容与风格特点 - 影片叙事逻辑混乱 视觉暴力堆砌 荷尔蒙过度宣泄 暴露创作自恋与意识孱弱 [5] - 符号与现实对应机械 如琴童反抗老师直接对应历史事件 缺乏真实教育压迫描写 [20] - 大量明星客串但角色功能化 剪辑过快 台词故作深刻 观感凌乱 [19] 与姜文过往作品对比 - 以往作品如《让子弹飞》符号与权力博弈叙事深度绑定 形成互文关系 [5][6] - 早期作品善于通过画面道具暗示"不可说之事" 保持风格张狂与内核空虚的张力 [6] - 曾成功改编王朔《动物凶猛》和马识途《盗官记》 展现独特资源调动与改编能力 [10] 行业与创作环境分析 - 影片反映当前文化生态困境 创作者倾向讨好特定群体 用安全符号替代原创表达 [20] - 左翼文化作品面临批判性丧失风险 从深刻揭露沦为口号式宣泄 [20] - 电影行业市场改革背景下 姜文曾凭借独特政治诠释跻身大师行列 但近年创作摇摆 [13][14] 制作与市场反馈 - 相比北洋三部曲精细打磨 《你行!你上!》呈现赶工痕迹 标志性视觉元素缺失 [14] - 观众反馈冷淡 影院出现长久沉默 影片未能实现预期共情效果 [19] - 影片被质疑从立项到上映仅用一年半 可能为应对现实考量的"救命稻草" [14]
虎嗅【作·嗅之星】周榜第271期
虎嗅· 2025-07-21 21:48
虎嗅【作·嗅之星】周榜第271期 榜单内容 - 2025年7月11日至2025年7月17日期间,虎嗅发布第271期作·嗅之星周榜,评选出9篇优秀文章 [1][3] - 榜单TOP 1为《公司不在乎你干了多少活》,作者叶小钗,探讨职场效率与价值评估 [3][5] - TOP 2《十年过去了,为什么外卖还在大战?》由君泽撰写,分析外卖行业持续竞争态势 [3][5] - TOP 3《努力真的越来越贬值了?》作者九边,讨论劳动力价值变化趋势 [3][5] - TOP 4《阿里的"进"与拼多多的"退"》由表外表里撰写,对比两家电商巨头的战略差异 [3][5] - TOP 5《山姆上架好丽友,中产不干了》作者山农下山,反映消费品牌与客群冲突 [3][5] 评选机制与激励 - 榜单依据文章质量、热门程度及读者互动数据(阅读、分享等)综合计算生成 [8] - 虎嗅为获奖作者提供奖金及站内推荐资源,以扶持优质内容持续产出 [4][8] 其他上榜文章 - TOP 6《99%的程序员都将失业吗?》来自腾讯研究院,探讨技术替代风险 [3] - TOP 7《一代SUV霸主宣布破产》由投资界发布,涉及汽车行业变动 [3] - TOP 8《为什么那些"停航中国"的外航不回来了?》旅界分析航空业市场策略 [3] - TOP 9《北京的住房空置率到底有多少?》知识分子研究房地产现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