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搜索文档
重磅政策中,藏着赚钱的机会?
虎嗅· 2025-09-22 14:36
最近有一个政策叫《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猛地一听,可能会觉得这是又让大家去花钱 去消费。其实不是,它听上去好像是跟花钱相关的,实际上它跟赚钱的机会相关。所以今天这条视频尽 量用大白话给大家讲一讲,扩大服务类消费到底意味着什么。 ...
高额“回扣”下,药企纷纷撤离英国
虎嗅· 2025-09-22 14:17
一场席卷英国的生命科学版图的暴风雨,仍在呼啸着。 9月10日,默沙东宣布关闭伦敦药物研发中心。这已不再是缩减规模或暂缓投资,而是一次彻底的清 场。所有研发业务转移至美国,只留下空壳般的注册存在。 紧随其后,礼来宣布叫停原定在英国的生物技术孵化器项目,声称要"等待生命科学环境更加明朗"。 这还不够,当本土巨头阿斯利康也加入队列,冻结了剑桥研究中心的2亿英镑投资时,信号已异常清 晰:英国正在愈发远离全球制药的舞台中心。 9月15日,法国赛诺菲也公开表态,将对英国采取类似立场,加入撤退阵营。 而这场风暴,或许远未结束…… MNC被迫出逃 站在MNC角度,这波撤退绝非主动选择,而是在英国层层叠叠的税收重压下的被迫出逃。 长期以来,药企在英国开展研发和商业活动,需要面对公司税、研发税以及药品销售返款等多重税收负 担。 提起英国NHS,大概是很多英国人颇为自豪的一项公共事业,常常被视为"免费医疗"的典范。然而,在 老龄化加剧、资金紧张重重困境下,NHS的动作正在变形,压力进一步给到药企身上。 根据英国法定定价方案和"品牌药定价、获取与增长自愿计划"(VPAG),药企必须将一定比例的销售 额返还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 ...
销量暴跌,红酒“下嫁”烧烤摊
虎嗅· 2025-09-22 14:10
不管是进口还是国产,葡萄酒这几年销售下滑,原因之一被认为在于以前的商务社交场景减少,靠传统打高端、打宴请这 类营销,只能抓住"越来越谨慎"的老板存量市场,却抓不住属于消费最大头、但对葡萄酒仍有点陌生的年轻人。 把葡萄酒变成"更接地气的酒"——为了增加与年轻人的接触锚点,很多葡萄酒行业的从业者,想到了通过开辟新消费场景、 来激发年轻人饮用的办法。 Homebar(家庭酒吧)、品酒会、乃至烧烤摊(店),都成了葡萄酒尝试集体"接地气"的新渠道。百元上下的适中价格,被 业者寄予了"葡萄酒窘境突围"的希望。 看来,要让葡萄酒再次伟大,得离开高脚杯。 一、Homebar、烧烤店,红酒消费新场景 周五下班后,上海的90后女孩Ella按照朋友给的地址,来到了黄浦区的一家Homebar,参加"葡萄酒之夜"。 Ella喜欢喝酒,尤其是那种色泽多彩、味道分层、酒精度不高的鸡尾酒特调,葡萄酒却极少涉足。 这是葡萄酒在中国遭遇尴尬的一个个体缩影。据业内公开数据,在中国酒水市场,白酒消费占据了72%,啤酒20%,葡萄酒 好不容易有个3%,但这个份额却并不牢固,各类洋酒正在分食年轻人的胃,就像加了奶茶的咖啡,正在集体抢夺星巴克的 王冠那样 ...
老师多到要缩编,为何教育责任还向家长转移?
虎嗅· 2025-09-22 14:10
教师出现过剩危机 近年来一到开学季,就会出现关于幼儿园关停、小学生减员、教师缩编等新闻。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小学在校生人数迎来2014年以来的首次下降。2024年,全国小学招生1616.63万人,比上年减少261.25万 人。 图源:城市财经 一些地区也逐步实行教师退出机制,或开始停招中小学教师,或因教师数量超编,采取各种方式消化"多余"教师,如通过公开选调转到行政事 业系统或转到初高中学校任教。 当前这些地区的做法,是生源数量减少之后的不得已之举,但是一转了之的做法需要慎重,是否转、如何转、转了之后怎么办,需要系统考虑 和持续跟进。 从教师角度而言,强行将教师转到其他学段或其他岗位,一方面会引起教师群体的不满及隐性抵抗。比如江西永新县"教师选调拟录取多名10分 以下考生"一事,部分参加考试人员因不愿到教学任务相对较重的农村初中任教,在考试中消极应对、故意放弃答题,通过打低分对看似自愿实 则强行的分流方式进行策略性抵抗;这一方式不仅没能达到遴选农村初中教师的目的,反而引发了一波舆情,该县的做法吃力不讨好。 另一方面,这些教师进入不熟悉的领域,不一定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有些小学教师被要求转 ...
隐藏式门把手退出,一点不值得可惜
虎嗅· 2025-09-22 14:04
大家发现没,有些设计火爆一阵子,然后就会被"清算"出舞台。 最近被点名的,是隐藏式门把手。 工信部在今年5月启动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明确要求全隐藏式门把手必须配备机械冗余结构。最近又传出,监管层拟 一刀切禁令,只允许半隐藏式和传统门把手继续存在,并要求车企在2027年7月前完成整改。 需说明,仅是全隐藏式门把手被限制,半隐藏式的不在此次清退范围内。 消息一出,有些人喊可惜:这么高级的设计,怎么说没就没了? 但我想说,真没必要遗憾。回顾汽车发展史,类似的案例太多了。 那问题来了:设计被淘汰的逻辑,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说没就没了? 隐藏式门把手,为啥受追捧,又为啥退出 隐藏式门把手被车企追捧,其实就两个原因: 第一,好看。全隐藏式门把手收起来时,车身线条顺滑,整车气场一下子就不一样,看起来更高级、更有未来感。对新势力来说,这种设计几乎成了标 配。 第二,能凑个性能卖点。门把手收起来以后能降低一些风阻。虽然这个风阻降低,对续航的提升没宣传得那么大,但放在宣传册里总能多几句说辞。 可问题也很明显:平时容易划手,冬天还怕冻住;一旦发生碰撞或者起火,车辆断电以后,电子系统失效,隐藏式门把手就彻 ...
智能体验新标杆,吉利银河M9这点绝了
虎嗅· 2025-09-22 13:51
新发布的吉利银河M9,堆料狠、配置卷,性价比炸裂,带来AI新体验,可以说重新定义你的开车生 活,本期视频就来聊聊吉利银河M9。 ...
镇街合并,拉开大幕
虎嗅· 2025-09-22 13:2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原文标题:《撤并镇街,突然开始了》,头图来自:AI生成 镇街合并,拉开大幕。 日前,广东汕尾、揭阳、肇庆三地相继发布公告,推进部分镇街合并,减少行政管理层级,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做强镇街经济。 经济第一大省,为何也要合并镇街? 过去20多年来,我国经历了多轮区划调整,从"撤镇设街"、"撤县建市"、"撤县设区"再到"省会扩容",一直都是增量扩张思维。 如今,当人口格局发生变化,城市步入存量时代,区划调整的天平开始向另一端倾斜,"撤并镇街"乃至区县调整陆续登场。 当所有人以为东北、中西部避无可避,没想到广东先行一步。 过去几年来,全国已有多地推进镇街合并,力度最大的当属东北,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的"撤区设县"、"撤街设镇"。 从镇街合并到区县合并,还有多远? 一 要知道,广东是人口第一大省,也是人口净流入第一大省,一直保持增长态势。 这一次纳入调整的镇街,多数位于粤东西北地区,或珠三角边缘地带,都有一些共同特征:街道面积较小,户籍人口较少,且存在人户分离现象。 所谓"人户分离",常住地与户籍地不在一起,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许多人去了 ...
一颗小钢球背后的AI质检革命
虎嗅· 2025-09-22 13:18
你能想象吗?一颗直径不到4毫米的小钢球,竟然能难倒一家年产值几亿的轴承厂。 前段时间,我和得到AI学习圈的同学,也是北京凡钢科技的创始人卢无为沟通时,他跟我分享了这么一个案例:他们用AI帮一家山东轴承公司解决了困 扰多年的钢球质检难题。当我听到背后的具体细节后,发现这个案例特别有意思。 一、一颗小钢球的质检难题 你可能想不到,就是这么一颗不起眼的小钢球,撑起了多少设备的正常运转。你家里的窗帘滑轨、橱柜滑轮、洗衣机滚筒里,其实都有它的身影。在工业 领域,钢球更是轴承里的核心零件,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人形机器人等热门产业里。可以说,没有高质量的钢球,就没有可靠的设备。 但就是这么一颗看似简单的小钢球,对它做质检的难度和挑战很大。 卢同学告诉我,他们检测的钢球直径最小只有3.969毫米,而钢球表面的缺陷往往是微米级的——擦伤、划伤、裂纹、凹坑、杂质,这些缺陷用肉眼根本 看不清楚。 人工显微镜下看到的钢球 传统的质检方式是人工抽检,比如一批次生产十几万颗钢球,然后按10%左右的比例进行抽检。这个抽检还不是机器直接识别,是通过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借助检测仪来做。 这种检查方式的局限性,我不说你都能想到。 一是效率低得要命 ...
美议员出馊主意:不给稀土,就不让中国航班落地
虎嗅· 2025-09-22 13:06
据路透社和众议院网站消息,当地时间9月18日,穆勒纳尔致信美国总统特朗普,敦促特朗普政府及美 国盟友采取强有力的协调行动,对中国航班的着陆权下手,胁迫中方供应稀土。穆勒纳尔的提议,表面 上看是强硬施压,实则透露出美国在稀土问题上的焦虑。 ...
关于户晨风被封,我所想到的二三事
虎嗅· 2025-09-22 12:33
我对户晨风了解得不多,始于他创造的那两个惊世骇俗的词汇:"苹果人VS安卓人"。短短几个星期之内,以"苹果"指 代高端、"安卓"指代中低端的说法,如同怒火燎原一般传遍了全网。 用不着去刷户晨风本人的短视频账号,我也能在微博、知乎、小红书……上面,天天刷到网友对他的评价。当时有人 预言,再这么发表群体性歧视言论,被封只是时间问题;我表示赞成,只是我不知道他被封得这么快。另外,至今我 们还不知道户晨风的被封到底是什么性质,毕竟他在各大平台的账号尚未明确显示"封禁"。 户晨风这个人,莫名其妙地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个微博小网红"菜市场经济学家"(后改名"财上海""财宝宝")。此 人原创或二创了很多争议性极强的言论,根据我的记忆,援引如下: "京沪永远涨"。(注:不清楚是否其原创,如果是的话,太厉害了) "凡是预测房价下跌的都是买不起房的卢瑟。" 首先,在这个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时代,你不需要取悦所有人,只需要团结一小撮基本盘就够了。不管在什么平 台,拥有百万粉丝都堪称大V,拥有千万粉丝就堪称顶流——而这仅仅是主流平台DAU的一小部分而已。 只要你确定人群当中有1%~3%的人能被你稳定触达和打动,你就已经成功了,没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