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控制权

搜索文档
宗馥莉行的基本盘,还都是父亲布的局
虎嗅· 2025-07-22 07:30
宗庆后去世后,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治下的娃哈哈一直风波不断。 近日,随着宗氏家族百亿遗产争夺愈演愈烈,公众再次质疑起宗馥莉对娃哈哈治理的不合理之处。 质疑中最具杀伤力的一个问题是,宗家究竟有没有逐渐将娃哈哈空心化?具体来讲,即宗馥莉有没有设立大量私人公司与娃哈哈集团进行关联交易,将本属 于娃哈哈集团的利益与资产倒腾出去? 虎嗅ESG组通过分析娃哈哈股权结构变更及其公司发展史发现,娃哈哈的"体外循环"路径早在宗庆后时代就已经开始,而宗馥莉所做的大概率是继承其父的 意志。 股权疑云 要想分析宗馥莉有没有"掏空"娃哈哈,核心是厘清娃哈哈的主要利润来源把控在谁手上。一个事实是,目前"娃哈哈系"大部分子公司的控制权基本在宗馥莉 手上,而娃哈哈主集团对于基于"娃哈哈"品牌生长出的商业帝国话语权十分有限。 经济参考报曾分析境内"娃哈哈系"与娃哈哈集团的资产及利润对比: 1. 截至2022年底,境内"娃哈哈系"(包括体外公司)总资产为370.47亿元,2022年营业收入为512.02亿元,营业利润为61.48亿元,净利润为47.67亿元,未分 配利润124.28亿元; 2. 而在2022年底,娃哈哈集团(及集团直接投资的1 ...
宗馥莉的继承之战
投中网· 2025-07-17 11:34
核心观点 - 宗馥莉对娃哈哈的控制权面临严峻挑战,主要源于350亿元遗产争夺战及复杂的股权结构 [3][4][6] - 娃哈哈股权结构呈现46%国有股、29.4%宗氏家族股与24.6%职工持股的三足鼎立格局,宗馥莉尚未完全掌握平衡术 [10][11][15] - 宏胜饮料集团是宗馥莉的关键底牌,掌控娃哈哈核心代工资源并推动战略转移 [29][32][40] - 商标归属问题成为双方博弈焦点,杭州国资叫停387件商标转让暴露信任裂痕 [46][48][54] 股权结构分析 - 娃哈哈集团改制后形成46%国有股、29.4%宗氏家族股、24.6%职工持股的混合所有制结构 [16] - 宗庆后通过"体外娃哈哈帝国"(200多家关联公司)和职工持股会实现实际控制,但该体系依赖个人威望难以复制 [18][19][22] - 三名非婚生子女主张分割29.4%股权及21亿美元离岸信托资产,争议标的总额达350亿元 [5][6] - 若股权变更,宗馥莉持股比例将大幅下降,控制权根基被动摇 [26][27] 宏胜系战略转移 - 宏胜集团由宗馥莉通过离岸公司全资控股,拥有20个生产基地、100多条生产线,承担娃哈哈1/3代工业务 [32][34][35] - 宗馥莉推动宏胜系人员接管娃哈哈13个核心部门,12省经销商合同主体变更为宏胜系公司 [38] - 关停18家工厂同时加大宏胜系产能投资(如河源10亿元项目、武汉5亿元扩产) [39][42] - 员工劳动合同转移至宏胜系并取消干股分红,引发老员工不满 [39] 商标权博弈 - 宗馥莉试图将387件商标转移至子公司被杭州国资叫停,暴露与最大股东的战略分歧 [46][48] - 宏胜集团快速注册"娃小宗""宗小哈"等新商标,推出"娃小宗"无糖茶产品应对潜在品牌割裂 [48][55] - 商标归属源于1996年达娃之争历史遗留问题,宗庆后通过实际运营权间接控制品牌 [50][52] 潜在控制权风险 - 元老杜建英可能接手46%国有股份,叠加股权诉讼或使宗馥莉失去实控人地位 [7][25] - 体外帝国股东涉及宗家亲戚、元老及地方合作方,利益分化增加过渡期变数 [24] - 渠道商与供应商信心受遗产纠纷影响,旺季价格战加剧经营压力 [12][13]
宗庆后的三个异母生子女与宗馥莉宫斗,娃哈哈该何去何从?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15 12:23
娃哈哈控制权纠纷核心事件 - 宗庆后去世后出现三名自称同父异母的子女(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起诉宗馥莉,要求分割21亿美元信托权益并阻止其处置汇丰银行资产[4][5][6] - 三名子女中两人母亲为娃哈哈元老杜建英,另一人为宗庆后美国别墅管家,网传均为美国国籍[6][9][12] - 宗馥莉已转走信托账户中110万美元用于东南亚市场开拓,引发海外子女诉讼[19] 遗产争议焦点 - 存在两份矛盾遗嘱:2005年遗嘱主张资产100%归宗馥莉,2020年遗嘱涉及海外资产支配权但见证人资格受质疑[12][33] - 香港设立的21亿美元离岸信托资金出现缺口,当前剩余18亿美元由宗馥莉掌控[17][19] - 非婚生子女主张法定继承权,若遗嘱无效则遗产可能由四子女平分[20][33][35] 公司治理结构变化 - 2024年3月宗馥莉突然辞去集团所有职务,同期宗继昌联合元老发起董事会改组[15] - 沈阳娃哈哈荣泰食品等多家分公司关停,该公司由宗馥莉、杜建英及三名子女共同关联[25][26] - 杜建英与宗馥莉共同关联12家企业,与宗继昌共同关联7家企业[26][27] 股权结构现状 - 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持股46%为第一大股东,宗馥莉持股29.4%,职工持股会24.6%[37] - 宗继昌出现在多家子公司股东名单,但美国籍身份或成接班障碍[37][39] - 宏胜饮料被指侵吞集团利润,该公司由宗馥莉100%控股[15][30] 潜在影响 - 诉讼可能持续2-3年,将影响公司管理权稳定和上市进程[35][36] - 经销商表示管理权未定将暂停进货,直接影响经营[36] - 需平衡家族利益与企业治理,否则可能动摇民族品牌根基[39]
卫龙CEO和CFO接连请辞,刘氏家族收权能否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7-14 16:00
高管变动 - 四个月内CEO孙亦农和CFO彭宏志接连辞职,彭宏志将于2025年8月31日正式离职,由执行董事余风接任CFO [1][4] - 彭宏志2010年加入公司,任职15年,2024年总薪酬达1821.5万元(含564.1万元酌情花红和1044.7万元股份支付) [2][3] - 现任核心管理层均为创始人亲属:董事长刘卫平与副董事长刘福平为兄弟,执行董事刘忠思、余风分别为堂弟和表弟 [7] 股权结构 - 刘卫平及刘福平兄弟合计控制公司78.33%股权,彭宏志/刘忠思/余风分别持股0.25%/0.28%/0.22% [7] - 彭宏志在离职前曾减持23.66万股套现超300万港元 [4]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收入突破60亿元(62.66亿元),年内利润超10亿元 [7] - 核心产品结构显著变化:调味面制品收入占比从52.3%降至42.6%,蔬菜制品占比从43.5%升至53.8% [8][9] - 蔬菜制品收入同比大增59.1%至33.71亿元,调味面制品仅增长4.6% [8] 产品与市场 - 魔芋爽成为明星产品但面临激烈竞争,盐津铺子、良品铺子等品牌均布局同类产品 [10] - 2024年5月魔芋爽陷入"缺斤短两"风波,实际净含量仅为标注值(15克)的59.3% [10] - 行业分析师指出质量问题反映生产管理体系存在纰漏 [10] 股价表现 - 高管变动公告次日股价单日下跌13%,收盘价12.62港元/股,总市值306.81亿港元 [4]
分红280亿背后 谁的科兴
经济观察报· 2025-07-12 15:55
分红事件 - 科兴生物宣布每股55美元现金股息,总分红达39.5亿美元(约280亿元人民币)[5] - 股息率高达850%(按停牌价6.47美元/股计算)[1][2] - 至少四个投资方分别获得超20亿元现金回报,包括强新资本、赛富基金、尹卫东等[2][9] 股东分红明细 - 强新资本及相关方获约6.88亿美元(49.3亿元人民币)[9] - 赛富基金获约5.93亿美元(42.5亿元人民币)[9] - 尹卫东获约3.5亿美元(25亿元人民币)[9] - 鼎辉投资获约3.3亿美元(23.6亿元人民币)[9] - 尚珹资本与维梧资本各获约3.2亿美元(23.3亿元人民币),但暂未发放[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1-2022年营收超1300亿元,净利超960亿元[2] - 分红后账面仍余超10亿美元现金[11] - 新冠疫苗业务贡献主要利润,科兴中维是主要供应商[2] 控制权争夺 - 公司存在两个董事会同时宣称掌权(李嘉强董事会和阎焱董事会)[3][16] - 争夺焦点包括维梧资本与尚珹资本的投票权问题[17][18] - 特别股东大会出现54.71%投票支持新董事会[16]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尹卫东主导研制SARS、甲流、新冠等多款疫苗[10] - 2016年私有化引发买方A团与B团之争[21] - 2018年控制权争夺导致七年诉讼,2025年1月英国枢密院终审判决[22]
跨界收购!杭州高新实控权或将变更,新疆油气大佬林融升拟入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2 07:29
控制权变更 - 杭州高新控股股东东杭集团与巨融伟业签订备忘录,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出售2410.59万股股份(占总股本19.03%),交易完成后巨融伟业将成为控股股东,实控人变更为林融升 [1] - 东杭集团承诺在控制权转移后不谋求实控权,且不与巨融伟业争夺控制权 [2] - 公司因控制权变更事项自6月30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2个交易日 [1] 业绩承诺与担保 - 东杭集团承诺2025-2027年杭州高新现有业务板块净利润为正且扣除非主营收入后合并收入不低于3亿元/年,未达标需以现金补偿差额 [2] - 作为履约担保,东杭集团将剩余380.05万股股份质押给巨融伟业或其指定方,直至业绩承诺完成或补偿完毕 [2] 收购方背景 - 巨融伟业间接控股股东为巨融能源,后者拥有4家LNG工厂,年产能300万吨,业务覆盖LNG全产业链 [1][3] - 巨融能源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00%,产量增长185%,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144%,并启动多个LNG扩产项目总投资42亿元 [3] - 巨融能源物流板块拥有300余辆LNG/CNG运输槽车,年运输能力100万吨,覆盖全国 [3] 公司主营业务 - 杭州高新主营线缆用高分子材料,产品应用于电力、新能源等领域,2015年创业板上市 [1] 战略合作与技术研发 - 巨融能源与浙江海洋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及学院,首批立项课题包括LNG工厂储罐防爆巡检、零碳升级等关键技术研究 [5] - 巨融能源与华为合作建设阿勒泰地区首个液冷超级充电站 [3]
实控人新增多位温氏家族第三代成员,温氏股份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6-17 17:14
实际控制人调整 - 原5位实控人梁焕珍、伍翠珍、陈健兴、刘容娇、古金英退出,新增5位第三代成员温蛟龙、温铭驹、陈浩、温少模、温冰文进入实控人行列 [2] - 调整后实控人数量增至10人,包括温鹏程、温均生、温小琼、温志芬、孙芬及新增5位成员 [2] - 调整原因是原《一致行动协议》到期终止后的正常安排,不会影响控制权稳定性 [2] 持股比例与家族结构 - 新实控人合计持股11.9%,原实控人持股15.6%,近亲属(父母、配偶、子女)合计持股16.8% [3] - 新增成员均为原实控人直系子女:温蛟龙为温均生与刘容娇之子,温铭驹为温鹏程与伍翠珍之子,陈浩为温小琼与陈健兴之子,温少模和温冰文为古金英之子 [3] - 梁焕珍(退出成员)为温均生、温鹏程、温小琼、温志芬的母亲 [3] 治理结构与任职情况 - 6位实控人在公司担任要职:温志芬任董事长,温鹏程和温蛟龙任董事,孙芬任副总裁,陈浩任监事,温少模任监事会主席 [4] - 实控人群体在公司战略发展、团队管理等方面有突出贡献,具备实际支配重大决策的能力 [4] - 温蛟龙于2024年成为首位进入董事会的第三代成员,此次调整进一步提高第三代在核心层比例 [5] 公司背景与市场数据 - 公司前身为1983年成立的勒竹畜牧联营公司,由温北英等七户八人集资8000元创办 [4] - 截至6月17日收盘价17.31元,总市值1151.79亿元 [5] - 公司是以畜禽养殖为主业的跨地区现代农牧企业集团 [4]
派林生物时隔两年再次筹划易主 国药集团拟受让21%股份将成实控人
长江商报· 2025-06-10 17:03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共青城胜帮英豪拟将所持公司21.03%股份转让给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生物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国药集团 [1] - 国药集团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央企 旗下拥有1600余家成员企业及多家上市公司 [1] - 此次是公司两年内第二次易主 2023年3月原控股股东浙民投天弘将20.99%股权转让给胜帮英豪 [2] - 本次转让价格以2023年交易本金3.84亿元为基础 按年化单利9%计算利息 [2] 财务表现与产能扩张 - 2024年营业收入26.55亿元同比增长14% 净利润7.45亿元同比增长21.76%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75亿元同比减少14% 净利润8908.92万元同比减少26.95% [3] - 业绩下滑因产能不足 两家全资子公司推动二期扩产导致短期供应下降 [3] - 广东双林二期产能预计2025年中投产 年产能提升至1500吨 公司总年产能将超3000吨 [3] 公司治理与监管 - 2023年10月胜帮英豪完成董事会换届 控制过半数董事席位 [2] - 2024年5月因内控缺陷导致信披问题收到山西证监局监管措施决定书 [3] - 2024年6月提交整改报告 承诺加强子公司管理及信披义务履行 [4]
6.6亿买上市公司控股权!58同城姚劲波跨界入主一家A股药企!
梧桐树下V· 2025-06-06 04:05
控制权变更 - 北京福好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拟以15.10元/股价格收购高帆持有的43,855,883股易明医药股份(占总股本23%),总转让价款6.62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北京福好,实际控制人由高帆变更为姚劲波,高帆持股比例从25.59%降至2.59% [1] - 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或要约收购,北京福好为新成立企业尚未开展实际经营 [13][1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52亿元(同比-2.27%),扣非净利润1844.67万元(同比+1579.33%),经营活动现金流1.12亿元 [3][4] - 2025Q1营收1.49亿元(同比-7.41%),扣非净利润1023.54万元(同比+475.03%) [5][6] - 糖尿病类药物收入占比72.72%(同比+21.38pct),其中米格列醇片贡献营收4.74亿元(同比+41.17%) [4][5] 业务结构 - 核心产品米格列醇片(奥恬苹)贡献超七成营收,另有红金消结片等4个品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2][4] - 业务模式包含自主生产(米格列醇片等)、第三方合作(瓜蒌皮注射液等)、原料药销售及药品推广服务 [3] - 心血管类药物收入同比下降55.61%至8421万元,营收占比降至12.92% [5] 业绩承诺 - 转让方承诺2025-2027年扣非归母净利润每年不低于3000万元,营业收入每年不低于6亿元 [9] - 2028年需保持现有业务板块的净利润、资产及净资产为正 [9] 管理层调整 - 北京福好将推荐3名非独立董事及3名独立董事,高帆保留1名非独立董事提名权 [11] - 受让方将任命财务总监和董秘,现有2名关键管理人员继续留任经营业务 [12]
菲林格尔易主、帝欧停牌、亚振换帅:三大上市企业控股权集中生变
搜狐财经· 2025-06-04 18:13
控制权变更潮 - 亚振家居控股股东变更为吴涛,持股比例达29.99996%,原实控人表决权降至10% [1] - 菲林格尔私募投资人金亚伟以7亿元总价受让25%股权成为新实控人,转让价较市价折价4%至18% [1] - 帝欧家居因筹划控制权变更停牌,潜在接盘方为水华智云实控人朱江 [1] 业绩困境 - 菲林格尔2024年营收下滑14.86%,净亏损3730万元,2025年一季度继续亏损 [2] - 帝欧家居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亏损 [2] - 亚振家居因经营困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 [2] 行业背景 - 木地板、定制家居、成品家具、卫浴陶瓷等主营业务深度捆绑房地产产业链 [4] - 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下滑、竣工周期延长导致传统业务模式遭遇挑战 [4] - 行业内部同质化竞争与渠道成本高企加剧亏损 [4] 资本入场逻辑 - 私募背景的金亚伟入主菲林格尔,意图通过资本运作与跨领域资源注入实现价值修复 [6] - 吴涛控股亚振后迅速改组董事会,强调经营主导权 [6] - 水华智云实控人朱江可能入主帝欧,潜在上下游技术协同或供应链整合 [8] 转型挑战与方向 - 需摆脱地产依赖,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11] - 破局方向包括深挖存量房市场、推动渠道变革、强化产品创新力 [12] - 菲林格尔或借助新材料资源,帝欧家居可能嫁接智能技术,亚振需重塑运营效率 [12] 行业整合趋势 - 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持续扩大,尾部企业加速出清 [12] - 实质性投入(产品研发、供应链优化、数字化改造)为转型关键 [12] - 需建立以消费者真实需求为核心的能力体系,避免短期套利 [13] 市场信号 - 房地产政策托底力度加大,存量需求韧性显现 [13] - 一季度行业消费降幅收窄,但转型仍需战略定力与变革勇气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