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控制权
icon
搜索文档
重资产的轻包装:新加坡国资诉蔚来背后的矛盾螺旋
虎嗅· 2025-10-22 20:33
案件核心与争议焦点 - 新加坡主权基金GIC于2025年8月在美国起诉蔚来汽车,指控其进行“证券欺诈”[1][3] - 争议核心并非汽车产品或技术,而是关于蔚来对其电池公司蔚能的“控制权”与“财务边界”[2][5] - GIC指控蔚来通过BaaS模式和复杂集团架构隐藏对蔚能的实质控制,从而通过财务技术调整虚增营收,误导投资人并造成重大投资损失[3] - 诉讼论点可追溯至2022年做空机构灰熊发布的做空报告以及同年蔚来遭遇的投资者集体诉讼[4][31] BaaS商业模式分析 - BaaS模式允许车主仅购买车身,电池资产则由蔚能持有并出租给车主,车主按月支付租金[11] - 模式初衷包括减轻蔚来资产负担、吸引资本进入能源网络、降低车主购车成本、提高用户粘性以及为蔚能带来良好现金流[12][13] - 包括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在内的多家顶级投行公开表示不支持灰熊的指控,认为做空报告是对BaaS商业模式的“严重误解”[14] - BaaS模式本质是将重资产剥离和出表以实现财务优化,这在资本密集型行业是常见策略,并非诉讼挑战的重点[15][18] 会计并表与控制权认定 - 争议焦点在于蔚来对蔚能是否达到实质性控制,从而需要根据美国会计准则进行财务并表[6][22][24] - 控制权的认定不取决于持股比例,而在于“控制权的实质”,包括对关键经营活动的决策权和主要经济利益的享有权[9][23][26] - 根据US GAAP对可变利益实体的规定,判断并表需依据两个维度:权力和经济利益,即谁决定关键经营活动以及谁享受大部分经济利益并承担主要风险[25][26][27] - 如果蔚能被判定为需并表,蔚来的营业收入将需要颠覆性重新评估,其财务情况与市场估值将重塑[30] 行业参考案例与模式对比 - 通信行业案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国内运营商将塔资源剥离至“中国铁塔”,实现资产剥离-出表-专业化运营-回租模式,治理结构与风险收益分配明确[20] - 航空业案例:各大航空公司通过售后回租方式剥离飞机资产以改善资产负债表,合同期限与租赁责任严格披露[20] - 能源业案例:壳牌、BP等通过SPV管理油气资产,但SPV拥有独立管理人、外部融资与清晰治理边界[20] - 这些案例表明资产剥离本身并非问题,模糊的控制权边界才是风险所在[17]
宗馥莉行的基本盘,还都是父亲布的局
虎嗅· 2025-07-22 07:30
娃哈哈集团控制权与资产分布 - 境内"娃哈哈系"(包括体外公司)2022年总资产370.47亿元,营业收入512.02亿元,营业利润61.48亿元,净利润47.67亿元,未分配利润124.28亿元 [1] - 娃哈哈集团及16家子公司2022年资产总额58.07亿元,营业收入14.03亿元,营业利润7307.83万元,净利润1871.28万元,未分配利润19.70亿元 [1] - 娃哈哈集团资产占整个"娃哈哈系"总资产的15.67%,营业收入仅占2.74%,净利润仅占0.39% [1] - 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国资)持股46%但2011-2023年投资收益为0,账面价值仅2.42亿元 [2] 宗馥莉控制的"娃哈哈系"子公司 - 红安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14亿元,占集团总产能10%,由Bountiful Gold Trading Limited和宗馥莉控制的丽水宏博饮料各持股50% [4][5] - 丽水宏博饮料投资了40多家"娃哈哈系"分公司,持股比例多在70%以上 [7] - "宏胜系"包含58家子公司,由宗馥莉实控,业务涵盖纯净水、含乳饮料等全产业链 [7] - 宏胜饮料集团由英属维尔京群岛公司恒枫贸易100%持股,后者还投资10多家"娃哈哈系"子公司 [9] 历史股权架构演变 - Bountiful Gold Trading Limited成立于1996年,2007年首次持股红安娃哈哈饮料 [10] - 2003年宗馥莉担任Ever Maple Trading Ltd董事长,该公司100%控股宏胜饮料集团 [13][14] - 2004年金信投资股权从职工持股会变更为宗庆后和杜建英持有 [16][17] - 2018年职工持股会实施回购方案,由宗庆后(宗馥莉)认购全部股份 [18] 品牌资产与上市规划 - "娃哈哈"系列商标387件,估值911.87亿元,目前控制权仍在集团 [19] - 2024年2月媒体曝出商标正在办理转让手续 [19] - 2018年宗庆后口风松动可能考虑上市,当年集团开始筹备员工退股 [25] - 宗馥莉强调现代化企业制度,推动组织改革意图明显 [27][28] 达娃之争历史背景 - 1996年达能出资4500万美元加5000万人民币获合资公司51%股份 [12] - 2006年达能发现宗庆后建立非合资公司,欲40亿元并购非合资公司51%股权未果 [12] - 1998-2007年宗庆后妻女在海外注册11家离岸公司,投资国内"外商投资企业" [12]
宗庆后的三个异母生子女与宗馥莉宫斗,娃哈哈该何去何从?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15 12:23
娃哈哈控制权纠纷核心事件 - 宗庆后去世后出现三名自称同父异母的子女(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起诉宗馥莉,要求分割21亿美元信托权益并阻止其处置汇丰银行资产[4][5][6] - 三名子女中两人母亲为娃哈哈元老杜建英,另一人为宗庆后美国别墅管家,网传均为美国国籍[6][9][12] - 宗馥莉已转走信托账户中110万美元用于东南亚市场开拓,引发海外子女诉讼[19] 遗产争议焦点 - 存在两份矛盾遗嘱:2005年遗嘱主张资产100%归宗馥莉,2020年遗嘱涉及海外资产支配权但见证人资格受质疑[12][33] - 香港设立的21亿美元离岸信托资金出现缺口,当前剩余18亿美元由宗馥莉掌控[17][19] - 非婚生子女主张法定继承权,若遗嘱无效则遗产可能由四子女平分[20][33][35] 公司治理结构变化 - 2024年3月宗馥莉突然辞去集团所有职务,同期宗继昌联合元老发起董事会改组[15] - 沈阳娃哈哈荣泰食品等多家分公司关停,该公司由宗馥莉、杜建英及三名子女共同关联[25][26] - 杜建英与宗馥莉共同关联12家企业,与宗继昌共同关联7家企业[26][27] 股权结构现状 - 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持股46%为第一大股东,宗馥莉持股29.4%,职工持股会24.6%[37] - 宗继昌出现在多家子公司股东名单,但美国籍身份或成接班障碍[37][39] - 宏胜饮料被指侵吞集团利润,该公司由宗馥莉100%控股[15][30] 潜在影响 - 诉讼可能持续2-3年,将影响公司管理权稳定和上市进程[35][36] - 经销商表示管理权未定将暂停进货,直接影响经营[36] - 需平衡家族利益与企业治理,否则可能动摇民族品牌根基[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