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搜索文档
美国药价,为何是全球最高的?
虎嗅· 2025-07-24 14:35
美国药品定价机制与行业现状 - 美国药品价格显著高于欧洲市场 同种药品在美国售价是欧洲的5-10倍[1][15]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降低药品价格30%-80% 但因缺乏具体执行方案 药企股价不降反升[3][4][5] - 美国法律限制政府与药企直接谈判价格 源于保护商业独立运作的哲学理念[6][10] 药品定价形成机制 - 药品定价采用挂牌价与净价双重体系 实际支付净价往往比挂牌价低30%-50%[20][25] - 定价参考历史同类药品价格 疗效更优药品可获得更高定价权[19] - 不同销售渠道定价差异显著: - 政府医保B部分(医疗机构用药)价格保护最好 折扣极少[30][31] - 政府医保D部分(家庭用药)通过商业保险公司谈判 折扣较大[30] - 商业保险渠道议价权取决于药企产品包优势[29] - 自费渠道支付全额挂牌价 但销量极低[30] 行业特殊现象与案例 - 罕见病药物定价极高 如诺华基因疗法Zolgensma定价212万美元一针[37] - 药企研发投入巨大 平均每个成功药品研发成本约10亿美元(含失败成本)[38] - 吉利德丙肝药定价案例:初期定价8万美元/疗程 后因竞争降价[81][85] - 老药提价现象:部分投资者收购独家老药后大幅提价50倍[104][105] 全球药价对比 - 欧洲药价普遍比美国低30%左右 部分药品如GLP-1差价达5-10倍[51][53][55] - 中国通过带量采购使仿制药价格大幅下降 创新药价格趋于合理[62][65] - 美国IRA法案引入药品价格谈判机制 针对上市9-13年的药品[67] PBM中间环节 - 三大PBM控制约80%美国处方药市场 中间环节佣金高达30%-50%[118][123] - PBM通过整合需求获得议价权 但存在利益冲突和透明度问题[121][125] - 部分企业尝试直采模式绕过PBM 部分州立法要求提高PBM透明度[134] 行业生态与创新 - 美国医药行业全球领先 支撑庞大产业链和就业[14] - 行业平均投资回报率约20% 考虑风险后处于合理水平[68] - 创新药体系与保护药价政策密切相关 促进医疗技术进步[47][50]
我在广东打工30年,没发财,拍了150万张照片
虎嗅· 2025-07-24 14:29
打工行业生态 - 招工方式包括工厂门口现场选人、劳务中介、人才市场、校园招聘等渠道,车站和工业区公告栏充斥各类招工广告[21][23][24] - 见工流程因工厂规模而异,小工厂仅需填表入职,大工厂需经历初试、笔试、面试、体检等多环节,有文身者通过率极低[28][29] - 工牌是工厂身份核心标识,用于门禁、考勤、用餐、工资发放等场景,知名大厂工牌曾具有治安保护作用[30][31] 工厂管理制度 - 生产线实行离位卡制度,30人流水线仅配2张卡,员工需控制饮水和如厕频率,导致结石高发[41][42] - 静音模式要求生产期间全员保持安静,虽保障品质但削弱员工互动[49] - 工休制度设上午下午各10分钟,解决流水线员工生理需求,无尘室工人需穿戴全套防护装备每日工作11小时[50][53] 薪酬与加班文化 - "工资高"实质依赖加班时长,工厂基本工资通常不超过最低工资标准5%,工人为收入自愿延长加班[37] - 直落模式压缩晚餐至30分钟,工人需完成打卡、用餐、如厕等全套流程,迟到面临处罚[60][63] - 下早班指每日加班仅1-2小时,工人既期待偶尔早班又担忧长期早班导致失业[56][57] 生活与居住条件 - 封闭式管理工厂限制工人外出,仅发薪日允许出厂且需晚7点前返回[72][73] - 出租屋存在电线杂乱、收费高昂问题,二手房东管理缺位[88] - 夫妻房成为工厂留人策略,招工难时期作为福利推出[91][92] 工人群体特征 - 工厂人员构成呈现地域聚集性,管理者倾向招募同乡形成核心力量[79][80] - 三和大神群体拒绝长期工,从事日结工作后即时消费,居无定所[95][96] - 家乡普通话成为跨地域工人交流工具,既强化同乡纽带又制造语言趣事[77][78]
微信支付宝,开打Agent
虎嗅· 2025-07-24 14:29
支付MCP协议竞争 - 腾讯元器近期接入微信支付MCP,支持开发者在智能体上增加下单、赞赏、查询订单等功能[1] - 支付宝早于微信3个月联合魔搭社区推出"支付MCP Server"[1] - MCP协议已成为AI领域构建Agent的必备设施,使大模型能在统一标准下调用外部工具[2][3] - 支付MCP协议的推出凸显国内支付双雄对AI支付入口的新一轮抢夺[4] Agent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被行业视为Agent元年,DeepSeek R1等推理模型的开源加速这一趋势[5] - AI行业正从"预训练"转向"推理"新范式,目标是使模型在特定复杂任务上表现出色[5] - 近期更新的模型如MiniMax M1、Kimi K2、Qwen3-Coder都强调构建Agent能力的优势[6] - 99%的AI创业项目可能在一两年内被淘汰,最终留下底层基础设施公司或垂直应用产品[8][9] 支付MCP的技术价值 - MCP协议出现前,开发者需繁琐调用API并自行编写代码实现Agent支付功能[10][11] - 支付MCP协议简化开发流程,用自然语言替代人工写代码[12][13] - 典型案例包括"诗人智能体",用户付款后即可获得生成诗词[13] 平台生态战略布局 - 支付宝2023年9月启动智能体生态共建计划,推出"百宝箱"开发平台[15] - 腾讯更看好微信生态中智能体的差异化,利用社交、内容和服务体系优势[15] - 科技大厂希望通过吸引智能体开发者来强化自身生态[16] - Agent爆发将带来应用生态重塑和新支付入口争夺机会[17] 支付市场竞争现状 - 2020-2024年中国网络支付用户从8.54亿增至10.29亿,占网民比例从86.4%升至92.8%[19] - 微信和支付宝月活分别达10亿和9亿,用户增长接近天花板[19] - 支付宝2023年7月推出"碰一下"简化支付流程,2024年4月宣布加码百亿资源[20] - 微信2023年9月重启刷掌支付推广,进入部分便利店[21] 历史竞争格局 - 2014年底微信通过红包奇袭支付宝,2016年微信支付线下份额超越支付宝[23] - 2018年后双方围绕扫码支付和刷脸支付持续竞争[24] Agent商业化挑战 - Agent产品普遍入不敷出,商业化闭环路径仍是行业难题[7] - 需要解决用户获取和留存两大根本问题[7] - 当前Agent交易案例多为单点定制项目,缺乏通用性和泛化性[27] - Agent需解决跨App交互问题,可能触动传统应用的既有商业模式[27]
我是北大教授,也是一位辍学孩子的妈妈
虎嗅· 2025-07-24 12:15
教育体制反思 - 传统学校教育对非学术型学生存在系统性排斥,案例中24岁青年14岁辍学且最高学历仅为初中,其动手能力、领导力等优势在分数评价体系中被完全忽视[2][15][16] - 基础教育阶段存在超前教学现象,小学班级90分以上占比过高,课外培训导致校内教学进度失衡,未参加课外班的学生处于系统性劣势[18][19][20] - 现行教育体制存在历史局限性,现代学校制度仅存在百余年,并非所有个体都必须遵循统一路径[52] 替代教育实践 - 通过家居改造、模型制作等实践性活动重建亲子关系与自信心,案例中母子合作完成家具组装、房屋粉刷等项目显著改善情绪状态[8][9][10] - 民办预科学校展现非传统教育价值,学生在该环境中主动引导同伴参与益智游戏并拓展社会学阅读,实现从"学渣"到"学霸"的身份转变[32] - 海外教育经历暴露体制差异,美国高中严格执行年龄对应年级制度,语言障碍与课程难度导致中国学生面临全新挑战[38][39] 职业发展路径 - 摄影领域展现非学历成才可能,案例主人公成为专业赛车赛事摄影师,其作品获得业内专业人士对节奏把控与文案能力的肯定[58][59] - 生活技能培养具有长期价值,汽车维修等实用技能在海外独立生活期间发挥关键作用,并形成职业发展基础[50] - 疫情应对体现危机处理能力,通过科学实验确定核酸检测时效性并成功协调跨国行程,展现超出教育背景的综合素质[45][46][49] 亲子关系重构 - 从学业焦虑到价值认同的转变过程,母亲最终接受"非文凭化成长"路径,建立"持续学习但不强制返校"的新约定[55][57] - 共同经历促进平等关系形成,跨国行程危机处理使亲子关系转化为战友模式,专业能力获得相互认可[49][61] - 教育选择权移交体现尊重,明确不返校的前提是保持心理平衡与持续自我提升,而非学历比较产生的自卑[56][62]
特斯拉到底应该值多少钱?
虎嗅· 2025-07-24 11:49
FSD用户依赖性与体验 - FSD订阅过期导致用户产生强烈焦虑和不适应 显示该技术已深度融入日常驾驶行为 [1][2] - 用户宁愿花费1小时重新订阅也不愿手动驾驶 反映FSD已形成显著的"数字依赖"效应 [3][4] - 相比国内智能驾驶系统 FSD技术仍保持断代级领先优势 但需警惕本土竞争者的追赶态势 [5] FSD商业模式挑战 - 订阅价格从199美元降至99美元 全球760万保有量中渗透率不足15% 显示价格敏感度高 [6] - 中国市场存在本土企业低价竞争压力 可能迫使特斯拉调整订阅策略或推出分级收费方案 [6][7] - 差异化定价可能提升渗透率 但将直接压缩利润率空间 [7] AI技术与产能矛盾 - FSD V13版本推理延迟低于50毫秒 Dojo超算支撑算法快速迭代 技术领先优势显著 [8] - 2024年全球汽车销量8830万台 特斯拉交付179万台仅占2% 产能扩张速度远落后算法进步 [9][11] - 硬件供应链扩张缓慢可能制约用户体验提升 形成技术领先与产能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12] Robotaxi商业化困境 - 2025年6月奥斯汀启动无方向盘Robotaxi试运营 面临运营模式转型挑战 [14][15] - 车队调度/保险成本/社会接受度构成三大运营障碍 Waymo车辆遭破坏事件凸显安全风险 [16] - 潜在非法使用场景(毒品转运/黑客攻击)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单次恶性事件足以摧毁行业 [18][19] 特斯拉估值驱动因素 - 当前市值1 07万亿美元 市盈率178 2倍 显示估值已脱离传统汽车企业框架 [20] - 估值核心取决于FSD订阅渗透率 产能与技术协同能力 Robotaxi商业化进度三重变量 [20][21] - 公司通过线下体验店(如洛杉矶餐厅)强化未来科技形象 塑造市场预期 [22]
17亿人饮用水受粪便污染,该如何阻止“粪从口入”?
虎嗅· 2025-07-24 11:35
饮用水粪便污染现状 - 全球约17亿人饮用水受粪便污染,非洲与东南亚是污染比例最高区域[4] - 雀巢旗下巴黎水品牌被检出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超标,召回200万瓶并暂停水井运营[3] - 巴黎水生产过程中违规使用紫外线灯和碳过滤技术,不符合欧盟天然矿泉水标准[3] 污染危害与致病机制 - 受污染饮用水可引发急性肠道传染病,包括出血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霍乱等[5] - 病原体包含大肠杆菌、志贺氏菌、霍乱弧菌等,典型症状为腹泻、血便、高热[5] 污染成因与影响因素 - 印度新德里医学院案例显示污染可能来自管道损坏、动物接触或供水系统本身[6] - 降雨量与温度显著影响大肠杆菌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孟加拉国研究证实该关联[6] - 深层地下水通常洁净但仍有污染风险,需持续监测所有水源类型[7] 传统检测方法局限性 - 传统粪便指示菌(FIB)检测法成本低但精度不足,无法追溯污染源[8] 新型检测技术突破 - 微生物源追踪技术(MST)可识别特定宿主生物标志物,灵敏度超越传统方法[8] - crAss噬菌体(CLP)作为关键标记物,人类肠道中含量丰富且具宿主特异性[9] - 韩国研究团队开发出基于13种CLP组的检测标记物,实现污染源精准追溯[9]
为什么还有人拒绝使用AI?
虎嗅· 2025-07-24 10:49
行业趋势与AI应用 - 社交媒体创作者Jess和Amy拥有近200万粉丝,其合著书籍被《华尔街日报》评为2022年年度畅销书,但拒绝使用AI导致收入持续下降 [2][3] - 好莱坞编剧工会(WGA)和演员工会(SAG-AFTRA)在2023年发起长达148天的罢工,要求限制AI生成剧本和数字肖像的使用,成为全球首例针对生成式AI的劳资纠纷 [11][12][13] - 虚幻引擎程序员Ben提出17项拒绝AI的理由,强调大模型训练基于"被盗的劳动力",并导致创作者被去技能化 [15][16] 技术替代与技能退化 - MIT研究显示依赖聊天机器人完成任务可能降低大脑活跃度,但样本量较小无法证实长期影响 [23][25] - 短视频从业者反馈长期使用AI撰写脚本后,自主创作能力出现退化 [26] - 记者肖婷担忧过度依赖AI会削弱批判性思维,部分大学生使用AI生成论文但无法理解内容 [27][29] 创作价值与人性化表达 - 兼职新媒体创作者徐梅工作中80%依赖AI,但个人创作坚持手动完成以保留思考乐趣 [36][37] - 网络小说作者刘畅拒绝AI生成内容,认为艺术应体现人类独特思想和情感互动 [39][40][42] - 行业讨论显示AI可能异化人类主体性,使表达和思考逐渐被算法主导 [45][46] 历史对照与未来挑战 - 当前AI抵制运动与18世纪卢德运动存在相似性,均源于技术对传统劳动模式的冲击 [8][9][21] - 自媒体从业者从完全抵制转向部分使用AI,但仍在核心逻辑梳理环节保持人工创作 [50][51] - 行业共识认为完全拒绝AI不可行,但需警惕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的丧失 [48][52]
当人类认知被自动化,我们会迎来“无人公司”吗?
虎嗅· 2025-07-24 10:08
技术杠杆演进 - 商业史是寻求更强"技术杠杆"以最大化投入产出的历史,从个人技艺到AI认知自动化代表终极杠杆[1][2] - 技术杠杆分为四个范式:体力杠杆(工业革命)、过程杠杆(软件)、连接杠杆(互联网)、认知杠杆(AI)[6][15] - 认知杠杆首次将支点深入人类"内核",实现思考的自动化与规模化,催生"无人公司"[15][19] 杠杆时代特征 - **体力杠杆**:工业革命实现体能几何级放大,工人效率提升数十至数百倍[8][11] - **过程杠杆**:软件实现"一次写入无限运行",微软Windows复制数十亿份,杠杆率达百万倍[16] - **连接杠杆**:互联网进入N:N网络效应,平台价值随用户数指数增长(梅特卡夫定律)[17] - **认知杠杆**:Prompt工程师用数百字提示驱动AI完成团队数周工作,实现动态生成式放大[18] 无人公司架构 - 核心机理为自动化OODA循环(观察-调整-决策-行动),毫秒级响应全球数据[21][22] - 技术栈分三层:认知核心(战略大脑)、自动化业务流程(AI智能体职能)、接口层(API连接物理/数字世界)[23][24] - 人类仅通过"战略驾驶舱"引导AI,角色蜕变为愿景定义者、模型训练师等高阶职能[26][29] 竞争规则重构 - 优势从运营效率转向目标定义能力,CEO角色变为"首席提问官"[27] - 智能飞轮效应取代流程管理,专有数据闭环持续优化AI模型[27] - 企业核心资产从人才储备转向AI模型差异化,所有公司终将成为AI公司[28] 行业影响 - 传统护城河(规模效应、渠道优势)重要性被AI自动化削弱[27] - 对"认知型"中产阶级岗位造成冲击,引发社会结构调整[32] - 最高效公司将是"非人化"执行与"人本化"引领的结合[35]
不懂“双轨制”的AI公司,估值再高也难逃一死
虎嗅· 2025-07-24 09:26
AI创业的黄金时代,也是尸横遍野的修罗场,别让你的梦想死于现金流断裂。 风口之下,99%的AI创业者,都倒在了没算清这本"账"上。 一、什么是"估值生意"? "估值生意"的本质,说白了就是一场关于"未来梦想"的大型拍卖会。 创业者站在台上,激情描绘着一个技术颠覆世界、用户蜂拥而至、最终垄断市场的宏伟蓝图。投资者们 则竞相出价,赌的就是这个描绘中的未来能成真,而且能成得特别大、特别快。 支撑这个梦想的核心逻辑,在于追求那种"赢家通吃"的网络效应——用户越多产品越好用,产品越好用 用户就越多,最终形成难以撼动的垄断地位;或者押注于某种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一举改变行业规则。 但这场美梦有个残酷的前提:它需要源源不断的巨额资金来喂养。 在AI这个领域,这场"估值游戏"的门槛高得吓人,训练强大的AI模型就像养一只吞金兽,算力(那些贵 得要命的显卡和服务器)、海量的数据、以及顶尖人才的薪水,每一项都是天文数字。 而且,AI不是一锤子买卖,模型需要像手机系统一样不断升级迭代,这又是个无底洞。 尤其在像ChatGPT那种"基础大模型"的层面,规则更残酷,只有最顶尖的少数玩家能活下来并通吃大部 分利益,其他人连汤都喝不上热乎的。 ...
天然鳗鱼初冬最好吃,为什么日本人却喜欢夏季吃?
虎嗅· 2025-07-24 09:04
在日本,夏季吃鳗鱼是一种文化习俗,尤其是前几天的7月19日又是的"土用丑日(どようのうしのひ)"。 这是来自于中国的五行思想,所谓"土用"指的是立秋前的18~19天,而"丑日"则是十二地支中的"丑"对应的日子。这个时间段通常是一年中最闷热、最容 易感到疲乏的时期。 说是这个时候吃鳗鱼对身体好,因为鳗鱼中富含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B群能够缓解因酷暑导致的倦怠感和食欲不振。 说好了不写吃……但是实在是忍不住了,不是我这个人好吃,真的是环境所致呀环境所致! 这个"土用丑日"每年日期都不同,通常会在7月下旬到8月初之间,一年里有时会有1个丑日,有时会碰上2个丑日,今年就是2个丑日分别在7月19日和7月 31日。 这两天去日本超市半个海鲜冷柜都放满了蒲烧鳗鱼,一盒盒烤得金黄的鳗鱼整整齐齐码在同一样式的塑料盒中,价格也只是料理店的1/3,真的很难忍住 不下手啊同志们! 每年"土用丑日"前后,日本的超市、便利店、餐厅都会推出各种鳗鱼饭、鳗鱼便当,气氛浓厚,几乎成了一种全民仪式。今年商家嗨皮了,2个丑日能卖 两拨呢。 但是呀但是,鳗鱼真正最好吃的季节,是秋冬之交。因为按照鳗鱼的生活习惯来说,这个时期的天然鳗鱼脂肪最为丰厚,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