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虎嗅
icon
搜索文档
《一拳超人》训练法,一个中年男人的一千天自我救赎
虎嗅· 2025-07-25 16:58
你能在各种场合看到类似的话,但此时大概还没人想到,这个随手发布的动态,将成为后来数百万人津津乐道的传奇起点;也不知道三年后的堂主会站在 聚光灯下,完成那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终极挑战。命运的齿轮真的在这一刻开始了转动。 36岁,失业、离异、丧失抚养权、独居、存款见底……所谓中年危机,再糟糕也不过如此吧。镜头中的男人眼窝深陷,肩膀佝偻,皮肤粗糙如砂纸,每道 纹路里似乎都刻着岁月和苦难的印记。 "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你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2021年8月,在自己发布的第一条立志健身的视频评论区里, 堂主lee写下了这样一段心灵鸡汤。 2015年,《一拳超人》动画风靡全球,主角埼玉的锻炼法被无数人争相模仿。"每天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深蹲,再加10公里跑步,坚持三 年,你就能变得像我一样强"。 三年,1000天,一个强度不算离谱、原理简单到荒谬的训练计划,但真正困难的是坚持到底。刚开始的第一个十公里跑堪称极限运动,确切地说,是连跑 带走完成的。他在6公里的时候,心肺已然到达极限,胃肠严重痉挛,T恤被汗水浸透,盐霜在衣领凝成白色地图,像一条搁浅的鱼般大口喘息。 "这 ...
玻尿酸医美,获客困难下的隐秘乱象
虎嗅· 2025-07-25 16:25
医美行业消费趋势 - 2023年男性医美人群投入同比增长27%,医美接受度持续提升[3] - 中年男性成为新兴消费群体,消费路径呈现"熟人介绍-套餐购买-持续补针"特征[2][3] - 轻医美线上订单量占比从2017年62%增至2022年84%,社交媒体成核心获客渠道[8] 玻尿酸市场现状与挑战 - 玻尿酸原料价格从2017年210元/克跌至2021年124元/克(降幅41%),终端产品单价同期下降29%[5] - 国产替代率从2019年43%跃升至2024年89%,进口品牌溢价空间消失[5] - 行业融资总额从2021年286亿元缩水64%至2023年103亿元,头部企业市值普遍腰斩[5] - 市场增速从2021年30%下滑至2023年15%,监管趋严加剧行业洗牌[4] 产品技术迭代 - 胶原蛋白与再生材料崛起,代表企业巨子生物/锦波生物毛利率超90%,营收增速达57%-85%[6] - 再生医美注射剂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1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5%[6] - 复合类材料(含胶原蛋白/再生材料)因结构稳定、副作用小逐步替代纯玻尿酸[2][6] 营销模式与行业乱象 - 佣金驱动模式:渠道医院返佣比例达20%-50%,直客医院采用"红白脸话术"制造焦虑[13][14] - 联盟模式:跨行业共享高净值客户数据,形成"银行-摄影-医美"闭环诱导消费[14][15] - 线上模式:低价团购引流后强制升单,自有品牌玻尿酸来源透明度存疑[17][18][19] - 获客成本占比高达30%-50%,机构过度依赖营销投入[11] 隐私与合规风险 - 客户术前术后照片/资产信息被未经授权展示,肖像权滥用成行业普遍现象[15][16] - 机构内部共享客户病史/消费记录等敏感数据,超出合理使用边界[16]
月入多少,才甘心做团播燃料
虎嗅· 2025-07-25 16:12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团播市场规模在短短三年内从边缘形态发展为直逼2000亿元的"电子榨菜" [2][10] - 抖音平台每天有超过1.5万个团播同时在线,直播相关企业存量达256.96万家,2023年上半年新增注册量55.8万家(同比+28.47%) [9] - 头部公会单场PK赛营收流水可达1000万元以上,部分主播单场收入超百万 [35] 商业模式创新 - 采用专业团队运作(20余人/组),融合短剧、综艺选秀等元素,形成标准化流程 [19] - 保留传统直播PK/点舞模式,新增日榜/年赛等排位机制,增强用户黏性 [33][34] - OST旗下60多个团月流水超6000万元,女粉贡献70%收入 [13] 用户结构特征 - 95%观众为年轻女性,18-23岁占比75%,偏好CP感与人设沉浸体验 [13] - 头部账号数据亮眼:"喜悦·超级舞台秀"场均观看88.9万人,"SK望江路019"场均点赞356.6万 [29] - 打赏模式从依赖"榜一大哥"转向女性主导,如单场嘉年华打赏额达350万元 [36] 主播生态与竞争 - 主播多来自艺人/教师/记者等职业转型,具备专业表演基础 [5][17] - 行业呈现二八分化:头部主播占据70%流水,底层主播月收入不足万元且分成仅15% [39][40] - 机构通过包住宿/三餐/低门槛招聘吸引新人,但存在压榨底薪现象 [25][26] 内容升级与挑战 - 从简陋聊天室升级为演唱会级视听盛宴,涵盖国风/埃及舞等多样化主题 [15][16] - 面临同质化竞争(热舞+PK复制)及软色情等合规风险 [42] - 主播需维持每日2-5小时高强度直播,昼夜颠倒工作制普遍 [21][23]
懂车帝的测试可信吗?
虎嗅· 2025-07-25 16:05
测试概况 - 测试模拟15个真实事故场景(如高速施工/儿童过马路/故障车躲避等),覆盖近40款主流车型的辅助驾驶系统表现 [6] - 场景设计基于真实事故案例还原,具有社会价值 [8] - 测试采用布车(GVT车辆)而非真车,符合ISO 19026-3标准中对乘用车三维目标的要求 [17][18][20] 测试结果 - 特斯拉Model 3/X以5/6通过率领先,国产激光雷达车型普遍表现中等(3/6通过率),部分车型如极氪001/帕萨特Pro等0通过 [2] - 整体表现欠佳:仅3类城区工况通过率超50%,高速夜间施工场景仅47%车辆能避让,儿童避让成功率58% [23] - 结果反映行业在高难度场景下的技术瓶颈,非单一品牌问题 [23] 测试争议 - 布车测试可能对激光雷达车型不利(铁质探测灵敏度高于布料),而国产车型多采用激光雷达 [12] - 操作细节(动作/路线/环境)存在可质疑点,但属复杂测试常态 [25] - 联合央视发布结果对智驾宣传激进品牌形成压力 [26] 行业标准建议 - 单一机构主导测试存在公信力局限,需联合车企/供应商/测评单位共同制定规则 [29][31] - 标准制定需经历立项/征求意见/实测验证等流程,周期至少1年 [32] - 懂车帝近年通过联合央视/高校建模等举措提升专业性,但尚未成为标准制定者 [35] 媒体角色反思 - 媒体兼具参与者与评判者身份易引发质疑,需转型为行业中立第三方 [37] - 未来需扩大权威机构合作阵营,从"测试执行"升级为"规则共建" [38]
离开高中之后,我才能体会所谓“学习的快乐”
虎嗅· 2025-07-25 15:45
学习动机与兴趣 - 早期学习被描述为痛苦且缺乏内在动力 主要依靠外部奖励如小红花和排名来驱动 [1] - 学习与快乐在早期教育阶段被普遍视为对立关系 形成"学习结束即快乐开始"的二分法思维 [3] - 大学阶段出现转折 专业课内容开始激发真实兴趣 如憲法课程通过趣味性授课方式实现全勤 [4][5] 高等教育模式观察 - 大学采用选必二分制度 必修课注重普及性 选修课承载深度内容 有效解决教学双向需求矛盾 [6] - 法学教育存在明显功利性特征 罕见非职业需求的爱好者 相比而言社会学等学科更具普适吸引力 [8] - 英语教育价值在大学阶段发生质变 从应试工具转变为兼具工具性与美学价值的技能 [7] 专业能力发展路径 - 兴趣驱动型学习效率显著提升 如对虚拟财产法律问题的研究深度超越专业学者 [6] - 学科特长与应试体系存在冲突 高考强调短板效应 而社会需求更注重长板效应 [20] - 研究生选拔机制仍存缺陷 公共课门槛可能阻碍专业人才发展 如法学考生受英语难度制约 [20] 跨学科学习现象 - 社会学展现出独特学科魅力 酒神精神等概念引发跨领域共鸣 甚至渗透进游戏文化 [10][14] - 脱口秀行业形成自律性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其实践效果超越法律保障水平 [16] - 非传统学习渠道价值凸显 如通过影视作品培养语言兴趣可能改变早期教育困境 [8] 人才竞争现状 - 教育体系产生两类典型人才 以分数为导向的"保研工具人"和以兴趣驱动的专精型人才 [20] - 当前评价机制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深度研究者常被应试强者压制 [20] - 专业赛事参与者展现极致敬业精神 如两年300场开放麦并系统复盘的职业发展路径 [16]
小米谷歌们的“街拍功能”,真是偷拍外挂吗?
虎嗅· 2025-07-25 15:39
小米手机街拍模式争议 - 小米手机"街拍模式"被曝可在熄屏状态下通过长按音量下键连拍或录像 引发隐私安全争议[1] - 该功能最早随2016年MIUI 8系统推出 但已在2022年底MIUI 14版本中被彻底移除[2][5] - 从MIUI 11系统开始 小米为街拍模式增加快门声音并取消录像功能 以回应隐私担忧[3] 行业功能演变 - 小米15仅保留锁屏快速唤起相机功能 拍摄全程保持亮屏状态[6] - 华为荣耀等品牌也曾配备类似"熄屏快拍"功能 现均已调整为亮屏拍摄模式[8] - 日本和韩国立法强制手机拍照必须发出声音 日本要求音量超过65分贝[15][18] 用户行为与产品设计 - 实测显示小米14Ultra街拍模式可在0.8秒内完成熄屏拍摄 引发用户争议性使用[10] - 相关教程视频中 71%观众选择"偷..."作为街拍模式灵魂 显示功能被滥用风险[11][12] - 小米AI眼镜虽配备拍摄提示灯 但实测显示在公共场合仍难以被察觉[20][21] 科技伦理争议 - 谷歌眼镜因隐蔽拍摄特性遭多场所禁用 第二代产品增加拍摄指示灯[19] - 行业存在科技无罪论与科技向善论分歧 争议聚焦功能设计责任边界[22] - 技术发展需平衡创新需求与隐私保护 涉及人性与权力的深层选择[23]
最能实现拉屎自由的食物,中国人却越吃越少了
虎嗅· 2025-07-25 15:01
膳食纤维摄入现状 - 中国人日均膳食纤维摄入量从1982年13.3克降至2015年9.9克,不足推荐量25~30克的一半[9][13] - 城乡差距收窄:2015年城乡摄入量均为9.8~9.9克,农村谷物贡献占比46.8%高于城市38.6%,但水果占比仅3%[14][18] - 全球对比:英国19.7克、日本13.2克、巴西15.6克,均未达标[15] 饮食结构变化 - 谷物日均摄入量从1982年498克降至2015年281.1克,其中杂粮降幅达84%(92克→14.8克)[21][22] - 精制主食占比飙升:精米市占率从1985年67.5%升至2013年95%,精制小麦粉从34.1%增至75%[31] - 肉类消费激增:1981-2015年人均肉类消费增长近3倍,禽肉增长9倍,农村猪肉消费量从8.2公斤增至19.5公斤[27] 膳食纤维健康价值 - 全球1100万饮食相关死亡中,低全谷物摄入位列前三风险因素,长期缺乏增加23%全因死亡风险[39][41] - 每增10克膳食纤维可使总死亡风险下降10%,高摄入组心血管病和癌症死亡风险分别降低26%和22%[45][41] - 全谷物和干豆类纤维密度最高:麸皮含61.4克/100克,燕麦/荞麦超6克,黄豆等干豆类达9-13克[47][48] 高纤维食物来源 - 传统干货表现突出:干香菇/冬菇超10克/100克,干红果达49.7克[49] - 脱水蔬菜含量显著:脱水油菜8.6克、黄花菜7.7克、胡萝卜6.4克[53] - 饮食调整方案:燕麦红豆粥、糙米混搭、干货炒菜可有效补充[56]
养老院里的性骚扰
虎嗅· 2025-07-25 14:54
养老院里的性骚扰,像房间里的大象,明明无处不在,却有人假装看不见。 在一个多月里,56岁的女护工李珍(化名)遭遇了两次性骚扰。对方,是她所服务的一位住在养老院里 异性老人,今年90岁。 按照养老院的程序,性格刚烈的李珍作了一层层的申诉,也被要求一次次地复述。结果并未如她所愿, 反而和院方管理者、老人及其家属,各执一词上演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罗生门"。 护工 噩梦,始于三个多月前。 4月16日,早上5:20,上海某高端养老院里响起了呼叫铃。李珍像往常一样,轻敲VIP单人套间201的 门,询问老人的需求。 养老院的护理和收费标准都有明文规定,像刘教授这种能自理的老人,晨起服务内容并不包括帮忙洗 漱。 包括刘教授在内,李珍一人要负责近10位自理老人,任务繁重,鞋子跑脱胶了顾不上换是常有的事。 房间里住着一位90岁的男性老人,退休前任职于某大学,李珍们尊称他为"刘教授"。 刘教授年岁已高,但身体很是健朗,有较好的自理能力。住进来3个月,基本上都是他自己独立完成晨 起洗漱、服药等日常事务。 这次却与往常有些不同。 李珍帮刘教授摇好床,他突然说自己不想动,并请求李珍"帮忙洗脸"。 当时,李珍以为刘教授身体不适,并没有在意这 ...
泰柬之战:两个东盟菜鸡,为何生死相搏?
虎嗅· 2025-07-25 13:41
打到这个份上,两边都已经是杀红了眼。 两家慈眉善目的东南亚佛国,什么仇,什么怨,至于打得这样鸡飞狗跳吗?今天就来说说,他们这一 仗,是怎么打起来的。 一、泰柬恩怨:受害者与受害者的互撕 泰国和柬埔寨,打起来了。 不是小打,是大打出手,两个东南亚佛教国家,硬是兵戎相见、炮火连连。 柬埔寨这边,动用了苏联时代的122毫米"冰雹"火箭炮,对泰国边境城镇进行了洗地式的轰炸。军营、 医院、民宅、路边的加油站、便利店,全都不能幸免,十几名泰国平民丧生,其中光是一个被击中的便 利店里,就死了6个人。 泰国方面,也一改平日里软糯窝囊的气质。一举出动十架压箱底的F16,两次跨境轰炸柬埔寨,一举炸 平了柬埔寨两个陆军师的师部。 很多人不理解,泰国和柬埔寨能有什么仇怨?一定是受了某国的挑唆。其实,这两家仇怨还挺深的,可 以算是"山水相依,世代仇敌"。 大概在唐朝时期,整个中南半岛都是高棉帝国——也就是古代的柬埔寨——的地盘,泰人彼时还只是柬 埔寨人治下的一个小部落,连国家和文字都没有。所以,可以说:"泰国自古以来是柬埔寨的一部分"。 后来,泰族人逐渐兴盛崛起,反手将当年的主子柬埔寨人打得奄奄一息,几近亡国。在与越南争夺柬埔 寨的一 ...
35人、7个月、8000万美元收益:它为何增长如此之快?
虎嗅· 2025-07-25 13:41
AI编程产品趋势 - AI编程类产品如Vibe Coding、Cursor、Replit、Lovable、Bolt、Claude Code等快速增长并改变用户习惯,用户倾向于使用定制化AI工具而非传统软件[1][3][4] - Lovable团队仅35人,7个月内ARR达8000万美金,8天实现100万ARR,3个月突破1700万,6个月达6000万[5] - Replit ARR从1000万到1亿美金仅用6个月,OpenAI ARR超100亿,Anthropic达30亿,4个AI编程产品ARR过1亿美金[4] AI原生组织特征 - AI原生员工将AI作为第一本能而非工具,直接使用AI完成开发、营销等任务,无需传统流程如文档撰写、会议协调[7][8][11] - 组织架构极度扁平化,无产品经理岗位,工程师用AI快速交付代码,内部工具如官网、黑客松系统均由自研平台搭建[11][13] - 核心变革包括真实所有权、极致自主权、信任文化、速度护城河,35人团队5周内上线推荐计划、免费协作功能等多项目[14] 传统企业瓶颈与AI转型挑战 - 传统企业存在协调负担,需26场会议、ROI论证、技术债务等流程,最终产出背离初心[9][10] - AI转型需彻底改变思维,中央"AI特别小组"无效,现有官僚体系会以流程扼杀创新,无专业能力的中层管理将淘汰[16][18] - 企业规模缩小、架构扁平化是趋势,AI原生团队将成为10倍效能单元,但AI原生员工难以在传统系统中生存[18] 效率与成本优势 - AI原生组织速度提升10倍,混乱减少90%,失败成本急剧下降,形成碾压级学习循环优势[14] - 低成本试错推动大胆尝试,减少分析瘫痪,如Lovable自研工具即将开源供社区复用[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