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搜索文档
“职业代退人”泛滥:保险退保黑产链条揭秘
虎嗅· 2025-09-23 13:34
保险领域的"职业代退人"正在悄然泛滥。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联合发布一批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其中详细披露了一起 涉及林某某、马某某等人以"代理退保"名义实施的敲诈勒索案。 具体来看,二人以全额退保或高额退保为诱饵,发布违法广告,怂恿、诱导投保人委托其代理退保,杜 撰、虚增、编造保险公司及业务人员存在违规行为的内容和证据,在2020年12月~2023年4月期间,共 为115名投保人恶意办理退保,二人从中抽成保费总额的20%~30%,案件造成保险公司经济损失217.62 万元,二人从中非法获利48.96万元。 最终,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判处林某某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10万元;以敲诈勒索罪判处马某某有期徒 刑10年,并处罚金6万元。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保险领域有不少"代理退保"现象,目前在社交平台上,依然存在大量"高 额退保"、"成功退保"的帖子,并吸引了众多网友跟帖留言。 有投保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其通过中介成功退保的比例高达70%~95%,并详细分享了操作方法。 也有投保人在寻求代理退保的过程中遭遇被骗,白白损失定金。 在"代理退保"过程中,涉及到投保人、退保中介("职业代退人" ...
甲骨文鲨疯了,81岁狂人登顶首富,AI豪赌赚翻千亿?
虎嗅· 2025-09-23 13:34
公司动态 - 拉里·埃里森因OpenAI的3000亿美元云合同短暂登顶世界首富 [1] 行业合作 - OpenAI与公司签署价值3000亿美元的超级云合作协议 [1]
贾国龙硬刚消费者自毁西贝?最大敌人竟是他自己?
虎嗅· 2025-09-23 13:03
上期说到西贝的公关和贾老板跳过了全部的正确答案,在跟老罗的舆论战中打出了堪称"外科手术刀"级 别的精准自杀式操作。其行为之抽象、结果之幽默让人忍不住纳闷:贾老板明明是精英,是公司的创始 人,按理说应该是最理智最利益导向的人,为什么在遭遇了舆情以后就好像被下了降头一样?为什么贾 老板敢让媒体直播自锤?他的这种迷之自信到底是从何而来?在西贝的地板级公关背后到底又有什么让 他们内部从上到下无比自洽的商业逻辑? ...
小学生口述:家长看不到的小天才社交圈
虎嗅· 2025-09-23 12:50
一块小小的手表,到底能装下多少人性的萌芽?在这里,不仅仅有"性"的萌芽,"虚荣"的萌芽,还有更多监管灰色地带。 在今天,限制未成年上网,成了大部分家庭的共识。不能刷抖音快手、不能玩和平精英和蛋仔派对的"小孩哥""小孩姐"们,注意力转移到了手腕上。 小天才手表,真的很天才。小小一块屏幕,成了中小学生的私密社交圈,他们在这里"义结金兰",跟密友无话不谈,甚至找对象、学生物、拜大哥……小 孩子们的爱恨情仇在这里上演,有趣,也很邪门。 第二件让她开心的事,是最近刚卖了一个40万的号。她说到这个的时候,我直接懵了几秒,卧槽,什么号能卖40万? "是主页点赞量,有40万了,厉害吧?"她翻出了之前拍下的账号照片,中间是可爱的动漫少女头像,上面是网名,叫"FLOWER甜妹拯救世界",下面是真 实姓名,她填的"总被世俗限制"。在头像旁边,有一个大拇指形状的点赞图标,统计数字达到了"41.6w+"。 这画面让我感觉似曾相识,不就是咱以前玩的QQ主页吗? 大人总感觉离孩子的世界很远,很可能是因为你缺了一块小天才手表。今天,我找到了一个"资深混圈"的小学生。故事,就从一块表开始。 神秘的小天才圈 混入小天才圈的门槛并不高,只要有一块 ...
征伐全球市场,中国企业凭什么赢?
虎嗅· 2025-09-23 12:30
中国企业出海模式转变 - 出海从高大上转变为生存与发展的必要路径 [1][2] - 经历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再到价值链出海的深刻变革 [8] - 早期凭借成本优势与规模效应的粗放模式已举步维艰 [9] 成功出海的关键因素 - 依靠扎根而非便宜 建立在地韧性 [7][12] - 在地韧性指融入目标市场 获得持续创造价值 抵御风险并实现增长的综合能力 [14] - 要求企业像本地企业一样思考行动 同时调动全球资源形成竞争优势 [15] 典型案例分析 - 联想墨西哥工厂获评灯塔工厂 雇佣2000多名本地员工 与当地大学合作培养人才 [6][27] - 比亚迪进入欧洲市场切入高端领域 建设本地销售网络 服务中心和工厂 [41][42] - TikTok采用高度分权运营模式 世界各地设立本土团队 本地人做本地决策 [46][47] 传统模式局限性 - 戴尔全球员工总数从12万人下降至10.8万人 累计减少1.2万个岗位 [53] - 传统跨国企业沿用总部控制全球复制思路 缺乏本地适应性 [30][49] - 一刀切全球化模式难以适应不同市场的特殊性 [55] 未来出海趋势 - 从零散布局转向区域中心建设 研发制造营销一体化 [85][86] - ESG从道德选项变为经营前提 影响融资招聘和主流圈子准入 [87][89][90] - 竞争力从商品输出升维至核心技术 行业标准和生态体系输出 [92][94] 在地韧性构建维度 - 市场融入力:理解本地消费者情感与价值认同 融入本地元素 [67][68] - 组织自适应力:打破集中管控 转向全球协同与本地敏捷的混合架构 [70][72] - 供应链应变能力:推进区域化和多元化策略 如中国+1布局 [74][76] - 合规驱动力:满足数据安全环境保护劳工权益等法规要求 转化为竞争优势 [78]
14时起停工,为了避台风,有深圳人已经搬进无窗酒店了
虎嗅· 2025-09-23 11:5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白粥,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珠三角史上最强台风之一!""西北太平洋最大风王,体型面积超过整个广东省!""对深圳的致灾程度接近或相当于2018年台风山竹"…… 这几天,铺天盖地的消息,宣告着台风"桦加沙"超强来袭,让深圳人的心情瞬间被放上热锅,如蚂蚁般急蹿。 "桦加沙"的标签,已经超过深圳史上的所有台风。自2018年"山竹"以来,深圳人7年没有对台风如此严阵以待了。更何况,"桦加沙"可能不是下一个"山 竹",还可能是"山竹"的进阶版。 今天上午,深圳人终于等来了官宣:2025年9月23日18时起,全市启动防台风和防汛一级应急响应。9月23日下午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五停",其中14时起停 工、停业、停市,20时起停运,深圳地铁全线网将提前结束运营,各线路末班车将于18:00从各线路首末站点发出,各站末班车发出后,车站将只出不 进。 部分深圳人庆幸,台风换来了一次停工的机会。而部分深圳人担忧,台风将带来极大破坏,让城市一片狼藉。 大树连根拔起、河海水倒灌、停水停电……台风从来都是自然灾害,不"打卡",只"拆家",理当心存敬畏。 部分深圳人,担心家里的环境无 ...
为了拥有专利,人类都做了什么?
虎嗅· 2025-09-23 11:51
假如我想搞发明创新,如何才能拿到一项合格专利?我山寨或者魔改一个,可以瞒天过海吗?这个其中 的规则又是怎么运转的?本期节目会长就来讲讲专利的来龙去脉。 ...
欧盟关键矿产百亿计划曝光,竟剑指中国?
虎嗅· 2025-09-23 11:31
但在当前地缘政治加速变革之际,欧盟的关键矿产战略能否实现?其战略焦虑将如何影响中欧合作?面对上述问题,本文从能源地缘战略视角切入,着重 探讨中欧在关键矿产领域的竞合逻辑与协同路径。 文章指出,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和大国博弈变乱交织的背景下,欧盟正围绕上述一系列战略项目,重塑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格局。通过深化与合作伙伴的 资源开发,力图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国防航天等领域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体系。作者认为,这种布局在提高欧盟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的同时,也会 对中国构成一定地缘政治压力。 对于欧盟关键矿产强力行动带来的"供应链替代、技术壁垒、地缘挤压、规则约束"等挑战,如何基于国际规则框架寻求中欧合作机遇,缓和欧盟战略焦 虑,防止冲突演变失控,亟待全面系统谋划。本文为"欧亚原创评论"专栏第2篇文章,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特此刊发,供读者思考,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 观点。 一、关键矿产:全球秩序变迁的"战略锚点"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产业升级、技术变革与地缘政治的交织,正重塑全球资源治理格局。关键矿产(如锂、钴、镍、石墨、稀土等)的战略价值持续凸 显——既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设备、半导体芯片等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原料", ...
“餐饮+”生态崛起,给了品质堂食什么启示?
虎嗅· 2025-09-23 11:25
餐饮行业如今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餐饮+"生态正崛起,年轻人成为新主力,他们要的不只是面子, 更讲究里子。那么高品质堂食到底该如何适应餐饮新时代?这些精致餐饮的"突围者"们给出了答案...... ...
硅谷冰火两重天
虎嗅· 2025-09-23 11:2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浪科技 (ID:techsina),作者:郑峻,原文标题:《硅谷观察 | AI冰火两重 天,一边是巨头招揽年薪上亿,一边是冷酷裁员哀鸿遍野》,题图来自:AI生成 AI大潮冰火两重天:一边是科技巨头哄抢技术精英,亿万富翁亲自求着人才加盟,不惜开出上亿美元 合同;一边则是AI普及大量取代基础岗位,资本家直言不需要那么多员工,冷酷裁员毫不留情血流成 河。 军备竞赛人才为王 硅谷现在技术潮流什么最热?毫无疑问是人工智能。那现在硅谷什么最贵?英伟达芯片?是的,科技巨 头都在争相囤积英伟达的AI芯片,生怕输掉军备竞赛就输掉未来。云基础设施?是的,甲骨文云基础 设施的剩余履约金额已经超过了4500亿美元,光是OpenAI一个合同就价值高达3000亿美元。 但是,这些都不如核心技术人才贵。毕竟芯片和合同,科技巨头有钱就能买到。而争夺顶级人才,既要 有芯片和基础设施,还要有公司愿景和高昂薪酬,甚至还要超级富豪亲自出面,用个人魅力亲自招揽。 AI行业的军备竞赛已经度过了囤积芯片提升算力的初级阶段,进入了吸引核心研发人才的新阶段。哪 家公司能吸引和留住最顶级的人才,就能在这场白热化竞争中占据上风。而华裔技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