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家说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587Ah VS 684 Ah ,谁将胜出?
行家说储能· 2025-06-12 17:48
行业竞争格局 - 宁德时代与阳光电源分别推出587Ah和684Ah大电芯产品,标志着储能行业进入大电芯时代的技术路线竞争 [1] - 竞争本质是产业链主导权博弈,宁德时代通过系统集成业务延伸引发下游警惕,阳光电源则通过绑定核心电芯供应商建立新标准 [9] - 头部企业形成"双向卡位"态势,竞争单元从电芯性能升级为碳减排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10] 技术路线分析 - 587Ah路线:宁德时代采用渐进式创新,延续卷绕工艺路径(280Ah→314Ah→587Ah),强调广泛适用性和低切换成本 [11] - 684Ah路线:阳光电源从系统集成角度重新定义电芯规格,追求能量密度、热管理和成本控制的系统级优化 [11] - 行业进入收敛阶段,技术路线从多型号并行向587Ah/684Ah双主流规格集中演进 [16] 中长期发展推演 - 可能结局1:阳光电源684Ah路线胜出,形成"阳光标准",倒逼电芯供应商调整产能 [3] - 可能结局2:宁德时代587Ah路线主导市场,阳光电源需调整策略等待下一代技术 [4] - 可能结局3:双轨并行,两种路线各自找到适配场景长期共存 [5] 产业链参与者策略 电芯企业 - 绑定阳光电源的厂商可通过684Ah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13] - 非绑定企业跟随宁德时代587Ah路线更稳妥,可共享龙头供应链优势 [13] - 头部大厂可双线并行布局,但需承担更高成本和投入 [13] 系统集成商 - 保守策略:采用宁德时代587Ah方案,获取规模成本效益 [14] - 观望策略:待市场验证后决策,需具备快速切换能力 [15] - 进取策略:支持阳光电源684Ah方案,构建差异化优势但承担研发风险 [15] - 头部集成商可尝试定义新规格或与宁德时代建立深度联盟 [15] 竞争阶段预判 - 第一阶段:并行技术验证期,积累不同场景运行数据 [17] - 第二阶段:成本效益比拼,LCOE(平准化储能成本)成为关键指标 [17] - 第三阶段:综合实力与阵营较量,最终形成差异化共存格局 [17][18]
中车株洲所×宁德时代!又一重量级战略合作
行家说储能· 2025-06-12 17:48
合作签约事件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与宁德时代签订2025年框架合作协议 合作方向包括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能源高效利用 微电网建设 智慧能源服务 [1] - 双方代表为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臧晓笛 宁德时代零碳能源事业部副总裁李越 中车株洲所党委书记唐远远 宁德时代执行总裁肖丽娜出席见证 [3] - 这是双方第二次合作 2023年11月曾签订框架协议 未来5年将在储能联合创新 行业标准 市场合作等领域深化合作 [3] 双方业务进展与技术优势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成立仅一年即在储能领域快速发展 2023年超越海博思创成为国内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量榜首 [3] - 中车株洲所构建完整产业链 涵盖IGBT芯片 变流器 控制软件 实现"从器件到系统"布局 强化"源网荷储"一体化优势 [3] - 宁德时代2023年量产第二代314Ah储能电芯 应用于5MWh EnerD液冷储能系统 储能电池销量达69GWh 同比增长69倍 [3] - 宁德时代宣布587Ah第三代储能电芯量产 具备8000次循环寿命 434Wh/L能量密度 初始能量效率达96.5% 全生命周期缓衰减 [4] 合作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合作将结合宁德时代电池核心技术 中车株洲所系统集成能力与工程经验 覆盖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微电网建设 智慧能源服务 [6] - 中车株洲所表示合作将发挥科技创新 储能产品 市场拓展互补优势 构建开放生态 推动技术革新与商业模式升级 [6] - 宁德时代强调此为面向未来的战略合作 旨在树立储能行业新标杆 助力国家能源结构优化与"双碳"目标 [6] - 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进入市场化驱动阶段 双方合作或提升行业技术门槛 加剧市场竞争 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6]
传统模式承压,远景定义工商储下半场“稳盈”公式
行家说储能· 2025-06-11 21:00
行业趋势与政策背景 - SNEC2025展会中储能占比达半壁江山,热度远超光伏,显示行业重心转移 [1] - 531新政与分时电价调整推动工商业储能从粗放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商业模式、技术路线、运营模式全面重构 [1][2] - 136号文规定2025年6月1日起新能源电力完全市场化交易,短期强制配储订单减少,行业竞争加剧 [7] - 分时电价政策通过压缩价差、细分时段削弱峰谷套利空间,倒逼盈利模式向多元化(需量管理、虚拟电厂等)转型 [10][14] 行业核心挑战 - 收益单一:过度依赖峰谷套利,缺乏多元收益渠道 [3] - 协同薄弱:与光伏、充电桩等能源资产联动不足 [3] - 运营僵化:传统充放电策略难以响应实时电价与电网需求 [3] - 低质低价:部分厂商通过减配转移风险,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3] 企业应对策略与案例 - 远景科技推出"稳盈"工商储产品,提出"远景公式",强调系统价值最大化,涵盖六大收益模式(峰谷套利、需量管理等) [2][11][14] - 构建"双循环"解决方案:内循环(园区运营优化)提升本地收益,外循环(电力市场交易)拓展辅助服务等边际利润 [16][17] - 技术层面采用AI驱动的智能决策、全栈自研硬件(315Ah电芯、四级安全防控),实现动态收益最大化 [23][24] - 商业模式创新:推出"益企储"零首付计划降低投建门槛,已签约近百家渠道商,交付超千台储能柜 [23][27] 工商储2.0时代特征 - 收益模型:从静态峰谷价差转向动态多场景精算(现货交易、辅助服务等) [14][29] - 产品逻辑:从硬件性能竞赛升级为"硬软协同"的系统级能力比拼 [19][24] - 竞争维度:从单一设备销售转向技术、场景、金融与AI交易的四位一体闭环 [28][29] 头部企业优势 - 远景依托集团在电芯技术(远景动力)、物联网平台(远景智能)及电网理解(远景能源)的全栈能力,构建零碳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25] - 2024年远景储能全球出货量第三,参与超300个项目,交付30GWh,在手订单50GWh [27] - 通过"理论模型→实施框架→交付工具"的创新链,实现99.8%+可利用率,推动行业进入收益可计算时代 [24][28]
储能定义权之争升级!TOP30集结上海
行家说储能· 2025-06-11 21:00
行业趋势 - 第三代储能电芯技术竞争加剧,阳光电源发布684Ah电芯产品PowerTitan3.0,宁德时代量产587Ah电芯,双方展开直接竞争[3][5] - 储能变流器向适配大容量电芯方向迭代,如上能电气推出430kW水冷PCS匹配587Ah电芯,模块化设计成为主流[3] - 储能系统向大容量、模块化发展,20尺集装箱标准被突破,海博思创推出10英尺模块化系统兼容不同场景[3] 企业动态 宁德时代 - 量产587Ah大容量储能电芯,系统零部件从3万个减至1.8万个,能量密度提升10%至434Wh/L[7] - 采用自修复阴离子电解液技术,循环寿命显著提升,全生命周期投资回报率较上一代提高5%[7] 阳光电源 - 发布PowerTitan3.0智储平台,Plus版30尺单柜容量12.5MWh全球最大,能量密度500kWh/㎡全球最高[10] - 首次规模化应用684Ah叠片电芯和碳化硅PCS,系统综合RTE突破至93.5%[10] 中车时代电气 - 推出3.X MW级云枢储能变流器,适配587Ah-688Ah电池系统,功率密度提升22%,占地面积减少30%[13] - 采用自主功率器件和智能并网算法,实现1.5倍10秒过载能力,支持构网模式切换[13] 天合光能 - 展示7MWh+交直协同解决方案,通过AI智慧运营策略可为用户创造5%-10%增量收益[16] - 推出虚拟电厂和绿色算力解决方案,覆盖源网荷储全链条[14] 海辰储能 - 全球首款千安时电池∞Cell 1175Ah量产,采用宽幅厚涂布工艺,涂布面密度COV控制在0.2%以内[46][48] - 叠片工艺效率提升35%,达到0.1625秒/片,极片对齐精度0.5mm[48] 楚能新能源 - 472Ah储能电芯即将量产,单体容量1510.4Wh较主流产品提升50%,循环寿命12000次[51] - 20尺集装箱可实现6.28MWh方案,最大拓展至6.9MWh,兼容现有产线[51] 瑞浦兰钧 - 392Ah电芯通过GB 44240浅刺测试,配套PowtrixTM 6.26MWh系统能量密度提高20%,占地面积节约16%[54] - 相比5MWh系统,电池簇数量减少50%,工作时长缩短18%[54] 双登 - 6.25MWh半固态液冷系统搭载587Ah电芯,100MWh项目相比传统方案降低建设成本超200万元[85] - 支持-40℃至55℃极温运行,9级抗震和强飓风冲击,噪音低于65dBA[85] 固德威 - ESA261kWh户外柜采用314Ah电芯,支持10台并联至1.25MW/2.61MWh,配备AI电池健康预测[91] - PCS 125kW系列支持模块化设计,完美适配主流电芯[91] 星星充电 - 发布2.5MW/5MWh组串式储能系统,采用"一簇一管理"架构,电池管理颗粒度提升12倍[98] - All-in-one设计使占地面积减少37.8%,现场调试工时减少50%[98] 技术突破 - 碳化硅功率器件加速渗透,构网型储能技术普及[3] - 液冷温控成为主流方案,如德赛电池Vita系统实现-20℃~50℃全场景适配[60] - AI深度融入光储系统,如融和元储"白泽"平台电价预测准确率提升50%,运维成本降低12%[25]
AI重塑工商储竞争逻辑!家电巨头出招
行家说储能· 2025-06-11 21:00
海尔新能源AI+工商业储能系统发布 - 公司携AI+工商业储能系统亮相2025SNEC PV&ES国际光伏&储能大会 系统包括星擎261工商业储能系统新品、星聚EMS模块、智储星盘云平台 开启储能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新模式 [1]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 高耗能行业配储存在经济性低、安全性差、安装运维难三大痛点 [3] - 公司AI+工商业储能系统具备高效、安全、智慧特点 实现90%运行效率(行业领先) 配备六维主动监测和六重安全保护 [4] - 系统通过策略动态进化、数字孪生监控、事前预警、实时收益报告等功能 解决控制、运维、转化等难题 [4] 技术架构与产品优势 - 以星擎261为核心 结合星聚EMS模块和智储星盘云平台 构建软硬一体智慧大脑 [4] - 实现全链路系统设计提升 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4] - 通过多角色赋能、全场景方案、全开放生态 实现全生命周期智慧运维 [4] 生态合作与标准建设 - 与上海电气新能源等6家合作伙伴签订采购协议 推动工商业储能市场发展 [7] - 与上海理工大学共建电池管理联合研究中心 研发AI+电池安全技术 [7] - 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起草《工商业电化学储能系统智能化评价技术规范》 [7] 战略规划 - 以AI算法、数字孪生和大数据驱动产品进化 [7] - 提供全场景用户侧储能解决方案 [7] - 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7]
40个项目入选!用户侧储能TOP10榜单出炉
行家说储能· 2025-06-10 19:10
行业趋势 - 2025年工商业储能行业竞争格局已从单一装机量比拼跃迁至全生命周期价值、安全体系韧性、场景深度耦合为核心的高阶竞争阶段[1] - 行业进入分水岭阶段,需通过标杆项目评选树立行业标准,推动技术降本增效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2][6] 榜单评选维度 - 设立四大奖项,围绕先进性、创新性、示范性三大维度,结合电网数据、企业申报材料及数据库进行综合评定[2] - 主要评选方向包括:单体装机规模、细分场景标杆、重点行业应用[2][6][11] 单体装机规模TOP10 - 表彰突破性项目,通过规模化应用加速技术降本增效,重塑产业格局[6] - 典型案例包括:昆山星巴克1464kW/3072kWh配套自用储能项目、龙腾特钢用户侧储能项目等[7] 细分场景标杆TOP10 - 聚焦园区储能、光储充、微电网等多元场景,定义全球场景化储能范式[9] - 代表项目:科森科技1.7MW/3.73MWh磷酸铁锂储能电站、无锡光储充检智能充电站等[7] 重点行业应用TOP10 - 高耗能行业:钢铁、水泥领域项目实现度电成本下降,如中车株洲所3.73MWh项目[11][14] - 轻型制造业:纺织、家电、LED领域创新解决方案,如TCL华星G8.5工厂项目、广州家电企业23.38MWh项目[15][16][18] 技术应用亮点 - 高耗能行业通过精准调峰、能效优化实现工艺耦合[14] - 轻型制造业采用"一业一策"模式匹配生产用能特征[18]
15.26GWh!工商业储能不确定时代的信心与方向
行家说储能· 2025-06-10 19:10
工商业储能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5年1-4月用户侧储能并网项目总规模达0.696GW/1.775GWh,占新型储能整体并网量的7.8%,功率和规模同比分别增长32%和31% [9] - 2025年全球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量预计达6.1GW/15.26GWh,其中中国新增装机10.56GWh,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 [10] - 2025年一季度全国新增电化学储能电站59座,总装机容量2.55GW/5.72GWh [12] 工商业储能发展方向 - 行业向资产运营方向发展,未来将出现更多以EMS为主的工商业储能系统运营商,部分集成商布局分布式能源调度 [14] - 工商业储能场景属性不断加强,企业需建立全生命周期储能产品观,实现数字化到数智化的转型 [23] - 光储充模式将带动产业跨越式发展,"储能+X(千行百业)"成为零碳社会的关键,差异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是竞争核心 [17] 工商业储能面临的挑战 - 行业门槛低、同质化严重,场景化需求挖掘不足,部分项目收益不及预期 [17][26] - 电价调整、峰谷套利模式单一、设备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倒逼收益多元化 [26] - 江苏分时电价政策冲击大,工商业储能需建立稳定长期的合约收入,而非单一依赖峰谷价差套利 [32] 台区储能发展现状与趋势 - 台区储能为分布式能源接入提供解决方案,2025年南网规划在粤东西北部署45MW/90MWh台区储能 [29] - 台区储能面临投资收益不明确、产品性能要求高等挑战,需电网主导推进租赁模式,强化政策激励 [26] - 未来台区储能将朝模块设计、便携安装、光储融合、负荷预测等方向发展 [29] 工商业储能后市场与服务 - 储能运维需求激增,优得运维拥有1000名专业工程师,100+县市级服务中心,覆盖2000+座电站,累计服务近2GWh [20] - 企业需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储能系统转化为"可预测、可调控、可增值"的智慧能源资产 [23] - 储能后市场加速到来,运维、运营等服务价值凸显 [39] 新政下的应对策略 - 企业需做好政策预测,从电力系统物理运行逻辑判断需求响应区域,做好精细化运营与电力交易服务 [32] - 动态调整策略可使工商业储能项目ROE从12%提升至24%,行业仍具投资价值 [39] - 行业需重新审视盈利模式,主动拥抱变化,技术深度与生态整合是未来竞争壁垒 [39]
价差收窄?10企眼中工商储的黄金区
行家说储能· 2025-06-09 12:42
分时电价政策调整对工商业储能的影响 - 分时电价政策调整导致峰谷价差缩小,单纯依赖峰谷套利的盈利模式受到冲击[2] - 政策调整呈现两大特点:将中午光伏大发时段调整为谷段/深谷,上午峰段调整为平段[2] - 电价波动对储能投资商短期利空,但长期推动储能多价值发展[3] - 政策倒逼储能系统集成商提升电价预测和充放电策略优化能力[4] 江苏市场分析 - 江苏2024年新政降低峰谷价差,加权电价差下调0.2元/kWh,收益率急剧下滑[8] - 新政引发三重市场反应:投资方更谨慎、系统向4小时长时储能演进、投资模型调整[8] - 江苏峰谷价差降至0.64元/度,但仍为全国最高,1万伏工业用户价差达0.62元/度[10][11] - 新政增设午间谷段,晚高峰延长至8小时,储能放电时间翻倍[10] - 明确充放电价格为储能运营提供价格依据,夏冬两季尖峰时段放电可获更高收益[11] 山东市场分析 - 山东构建储能容量租赁、电量交易+辅助服务三维收益模型[12] - 分时电价细化后,储能从"两充两放"升级为"三充三放",电费节省率提升4.5%[14] - 光伏上网电价低至0.0159元/KWh,通过光储协同模式峰段放电价达1.3元/KWh[16] - 光伏大发时段电价降幅达90%,一充一放市场得到释放[17] 其他区域市场分析 - 浙江:中午低电价窗口配合光伏充电,一天充放两次能效更高[19] - 湖南:峰谷价差超1元/度,回本周期短,但政策波动大[21] - 广东:全国最大电价差叠加地方补贴,收益空间广阔[22] - 湖北:大工业用户价差涨至0.58元,回本周期缩至5年[23] 企业应对策略 - 阳光电源:不同区域政策差异大,需具体分析[2] - 弘正储能:推动多价值应用,重视运营能力[7] - 天合光能:通过光储融合实现能量时移,光伏发电100%自发自用[8] - 鹏辉能源:利用谷电储能+峰电自用模式减少高价购电依赖[9] - 新艾电气:为制造业定制"午间快充+晚高峰放电"方案[10] - 创维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和需求响应增加收益[11] - 海尔新能源:采用"光储协同、动态充放"模式[16]
倒计时1天!用户侧储能“终极”攻略
行家说储能· 2025-06-09 12:42
峰会背景与主题 - 2025年全球用户侧储能产业价值峰会暨应用示范展将于6月10日在广州举办,聚焦工商业储能从规模扩张向价值驱动的转型[1] - 会议旨在解决行业价格战困境、探索新电改周期下的价值突围路径,吸引3000+光电及建筑企业精准用户资源[1][4] - 中国能建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联盛新能源等20家主流企业代表将参会,覆盖储能设备商、资方、运营商全产业链[1][4] 参会企业与议程亮点 - 开场环节包括2024-2025中国用户侧储能项目单体装机规模TOP10、全球细分场景标杆项目TOP10授证仪式[21] - 专题演讲涵盖电力现货市场投资建议(中国能建)、工商业储能生态多样化(永泰数能)、数字化解决方案(弘正储能)等方向[22] - 对话环节探讨新政驱动的创新路径,涉及高耗能/轻型制造业应用优秀项目授证及全场景解决方案研讨(汇能科技、国贸创程等)[22][23] 会议议程核心内容 - 专场一:全球市场分析 - 中国能建将提出电力现货市场下的储能设计及投资建议[22] - 永泰数能分享跨行业储能生态构建策略[22] - 专场二:多元化应用场景 - 联盛新能源解析万亿级赛道的运维价值[22] - 弘正储能展示数字化赋能的价格焦虑破解方案[22] - 汇能科技、华友能源等企业探讨全场景解决方案[23] 会议组织与规模 - 主办方为行家说储能与光亚法兰克福,地点设于广交会展馆B区13.2馆[5][7] - 参会需提前实名预约,现场凭电子二维码换取胸卡入场[7][8] - 交通配套覆盖地铁8/11号线、10余条公交线路及自驾停车方案(日间停车费2.5元/半小时起)[9][14][15]
倒计时4天!用户侧储能重要通告
行家说储能· 2025-06-06 12:25
峰会概况 - 2025年全球用户侧储能产业价值峰会暨应用示范展将于6月10日在广州举行,聚焦用户侧储能行业变革与机遇 [1][4] - 活动由行家说储能联合光亚法兰克福举办,依托广州国际照明展及建筑电气技术展览会,覆盖LED照明光电和建筑电气两大行业 [4] 参会企业与嘉宾 - 汇聚20家头部企业精英,包括中国能建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联盛新能源、融和元储、弘正储能、精控能源等主流参与方 [1][5] - 20位业内重量级嘉宾将分享电力现货市场下工商业储能的新变局及新打法,预判2025年下半年发展趋势 [5] 活动亮点 - 直击3000+家光电工厂与建筑企业,20万+专家观众,设置配储对接专区和储能项目展示区 [4] - 围绕十大热门话题展开讨论,包括用户侧储能2025年中总结与展望、电力现货市场下的投资建议、数字化赋能方案等 [6][10] - 发布3大储能项目榜单:《2024-2025全球用户侧储能重点行业应用优秀项目TOP10》《单体装机规模优秀项目TOP10》《细分场景标杆优秀项目TOP10》 [6] - 同期发布《2025年千行百业储能配置指南》,涵盖不同行业场景的储能需求特点、配置方案、经济性分析模型等 [7] 会议议程 - 专场一:全球用户侧储能市场分析-海内外专场,包括用户侧储能2025年中总结与展望、电力现货市场下工商业储能设计及投资建议等议题 [13][14] - 专场二: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应用场景专场,涵盖工商业储能后市场密码、多样化储能生态构建等议题 [14] - 授证仪式将颁发2024-2025中国用户侧储能项目单体装机规模TOP10、细分场景标杆项目TOP10等榜单 [13][14] 活动地点 - 广州市海珠区阅江中路380号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13.2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