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1世纪经济报道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创新药出海新范式:闪电审批,硬核疗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20:38
创新药审批加速 - 2025年上半年我国共批准创新药43个,同比增长59%,接近2024年全年48个的总量,其中40个由中国企业研发制造 [1] - 抗肿瘤药物占比约40%(18款),内分泌代谢领域信达玛仕度肽成为全球首个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减重药物,恒瑞医药硫酸艾玛昔替尼片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JAK1抑制剂 [5]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审批均速达8.8个月,接近FDA的7.9个月,5月29日单日批准11款国产创新药创纪录 [6] - 国家药监局计划将临床试验审评时限从60日缩短至30日,正在修订附条件批准程序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 [7][8] 治疗领域突破 - 麻醉、心血管、感染性疾病及罕见病领域取得进展:江西科睿药业玛舒拉沙韦片获批治疗流感,上海信致医药波哌达可基注射液成为首个血友病B基因治疗药物 [5] - 北海康成注射用维拉苷酶β完全替代进口产品,惠及约3000名戈谢病患者,从NDA到获批仅用6个月 [5][6] - 多联疫苗、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研发获政策鼓励,实验数据保护管理规定已完成起草 [7][8] 国际化进程 - 中国拥有1775种FIC药物占全球19%,2025年ASCO会议中国LBA研究达11个占比20% [10] - 中国企业开展临床试验数量占全球肿瘤试验总数39%,远超2009年的2% [10] - 2025年上半年License-out总金额达660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12.5亿美元首付款创纪录 [11] - 百济神州建立2000人全球临床团队,恒瑞医药在瑞士设研发中心实现24小时全球研发接力 [12] 本土生态建设 - 国家医保局首次设立商业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为高价值创新药支付开辟新渠道 [16] - 证监会扩大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更多前沿科技企业上市 [16] - 行业需解决研发资金不足、临床转化动力不足、医保支付机制完善等问题 [15][16]
反腐!中纪委连打三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20:38
中纪委反腐行动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同时公布对3名中管干部的处分结果,包括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周喜安、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王中和、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 [1] - 三人均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其中周喜安还被开除公职 [1] - 通报显示三人均将公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 [1][2] 周喜安案件详情 - 周喜安1963年8月生,经济学博士,曾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作 [6] - 2010年从中央"空降"四川,历任巴中市长、资阳市委书记,2018年调任安徽副省长 [6][7] - 2023年转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2024年2月6日在任上落马 [5][7] - 通报指出其贪婪腐化,利用职务便利在工程承揽、资金拨付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7][8] - 在四川任职期间,与其搭班子的多名官员已落马,包括原巴中市委书记李刚、原资阳市委书记陈吉明 [9] 王中和案件详情 - 王中和1957年9月生,长期在内蒙古工作,曾任赤峰市委书记、包头市委书记 [13][14] - 2017年转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2021年退休,2024年2月16日被查 [13][14] - 通报指出其既想当官又想发财,涉嫌受贿、行贿犯罪 [12][15] - 主政赤峰、包头期间多名同僚已落马,包括原赤峰市委常委姜宏、原包头市长杜学军 [16][17] 陈时飞案件详情 - 陈时飞1962年7月生,理学博士,从事药品管理39年 [18][19] - 长期在浙江省药监系统工作,2018年9月调任国家药监局副局长 [21] - 2022年8月退休,2024年2月26日被查 [18][21] - 通报指出其"靠药监吃药监",利用职务便利在办理药品生产许可证等方面谋利 [22] - 成为国家药监局组建近7年来首个被查的中管干部 [21] 医药领域反腐动态 - 2024年初中央纪委将医药列为重点反腐领域,明确要深化整治医药领域腐败 [23] - 重点整治环节包括项目招采、新药申报等关键风险点 [23] - 近期多名省级药监系统官员落马,包括广东省药监局局长江效东等 [24]
上海转移安置超28万人,多条线路列车停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20:38
台风"竹节草"登陆及影响 - 台风"竹节草"中心于30日16时40分在上海市奉贤区沿海登陆 登陆时减弱为热带风暴级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 中心最低气压978百帕 [1] - 上海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预计未来24小时内大部地区6小时累计降水量达100毫米以上 强降雨可能引发城市积涝 农田受淹 交通拥堵等情况 [2][3] - 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将全市防汛防台响应从Ⅲ级提升至Ⅱ级 [3] 人员转移及建筑工地措施 - 上海住建部门对全市4628个房建 市政(非交通类)工地实施停工措施 对重点区域1100余个建筑工地组织施工人员避险转移 [5] - 截至30日上午10时 已转移安置28.28万人 基本实现应转尽转 [4][6] 交通影响 - 上海地铁2号线浦东1号2号航站楼站至凌空路站 以及16号线地面高架段列车限速运行 [7][8] - 国铁南昌局停运7月30日G412次 G1388次等福建 江西两省往返上海地区的部分旅客列车 [12][13] - 国铁上海局对长三角地区多条铁路线路采取临时停运措施 包括金山铁路列车全部停运 沪苏湖高铁 沪杭高铁 沪宁城际铁路 沪苏通铁路 京沪高铁部分区段列车停运 [18][19][20] 港口运营 - 上海洋山深水港所有码头自29日20时起全面停止作业 进入防汛防台风状态 [16][17]
深圳官宣:上半年GDP增长5.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9:19
深圳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18322.26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3亿元增长2.8% 第二产业增加值6505.56亿元增长3.3% 第三产业增加值11806.37亿元增长6.1% [2] 工业生产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 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5% 制造业增长4.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8% [2] - 主要行业大类中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7.1% 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8.8%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2% [2] - 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 民用无人机增长59.0% 工业机器人增长38.0% 3D打印设备增长35.8% [3] 服务业发展 - 服务业增加值11806.37亿元 同比增长6.1% 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金融业增长10.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9.0%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8.1% [3] -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8.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2.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7.5% [3] - 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0.9%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0.8% [3] 投资消费外贸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9%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5.1%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7%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7.1% [4]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47.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32.5%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1.7% [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8.68亿元 同比增长3.5% 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商品零售增长3.6% 餐饮收入增长1.7% [4] - 限额以上单位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0.7% 粮油食品类增长9.1%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5.7%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2.9% 通讯器材类增长6.0% [5] - 网上零售持续增长 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19.4% [5] - 货物进出口总额21675.45亿元 同比下降1.1% 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7个百分点 出口13086.81亿元下降7.0% 进口8588.64亿元增长9.5% [5]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8.0% 6月份进出口总额3979.85亿元增长2.6% 出口2528.39亿元增长1.4% 进口1451.46亿元增长4.8% [5] 金融与消费价格 - 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1600.14亿元 同比增长5.7% 贷款余额98469.91亿元 同比增长3.5% [5] -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1% 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5% 衣着价格上涨1.3% 居住价格下降0.1% 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3% [6]
“数字火种”入乡野:千名乡村网红点燃网络强村引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9:19
乡村数字新农人培训项目 - 培训项目"千名数字新农人广东练兵"已收官 旨在将数字基因植入乡村产业肌理 探索"网络强村"时代乡村价值重定义[1] - 培训超越"造星式"短期培育 千名学员作为"数字种子"目标不是成为流量明星 而是成长为"产业路由器"[1] - 数据显示全省平均每10个乡村仅1名掌握数字技能的"网红" 人才短板显著[1][9] 数字技术重塑乡村经济 - 手机成为新农具 直播成为新农活 流量成为新农资 数字技能已成为基础生产要素而非锦上添花[2] - 数字技术推动乡村经济从"经验驱动"转向"数字驱动" 与收割机、无人机等共同构成生产工具组合[5] - 数字工具价值在于让分散乡村资源形成"更有组织的效率" 打破传统农业逻辑定式[6] 培训内容与成效 - 培训覆盖村"两委"干部、返乡青年等多元群体 内容涵盖手机拍摄、AI剪辑、直播话术等硬技能及流量转化策略[5] - 徐闻菠萝通过直播销售半径从区域拓展至全国 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同比增长20%[5] - 首期学员推动上百家餐饮店与200多个农户链接 助力粤西农产品走向长三角及港澳[6] 商业模式创新 - 荔枝预售降低种植风险 贡柑因原产地溯源视频溢价30% 改写农业经济学叙事方式[1] - 废弃农房改造为众创空间 乡村经济从"单一农产品收入"转向"复合价值收益"[11] - "百年叉烧"直播突破地域限制 "黄杨八景"文旅资源借数字曝光吸引投资洽谈[10] 政府与市场协同 - 政府推出"六个100"计划 含100个乡村直播间等 将数字技能纳入人才评价体系[9] - 平台开放流量资源提供定向曝光支持 冷链物流、品控溯源等基建同步推进[9] - 计划推进"乡村网红"职称评审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与专家跟进辅导机制[9]
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磅定调,释放关键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9:19
政策动态与高层部署 -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这是继7月中旬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后最高层再次部署[1] -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强调以促消费为重点支持扩大内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1] - 住建部7月17日会议强调将城市更新置于更突出位置,统筹实施民生工程、安全工程、发展工程[1] - 2021年城市更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及[3] - 202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城市更新,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3] - 6月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发文支持20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3] - 7月14-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3] 地方政府行动 - 四川省7月28日成立由华西集团全资控股的四川省城市更新集团,覆盖体检策划等六大环节和四大业务板块[5] - 长沙市委书记7月22日调研强调城市更新是内涵式发展抓手,要统筹优化三生空间推进重点任务[5] - 上海市7月25日印发实施意见构建全周期城市更新模式[5] - 2023年5月湖北全省17地市州住建局更名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标志存量更新时代到来[8] -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整合原房管局和城乡建设局职责,统筹协调城市更新实施工作[9] 产业影响与投资机会 - 高质量城市更新可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宜居水平,同时带来新产业需求[5] - 城中村改造估算可拉动数十万亿投资规模,分散数年内仍可观[6] - 城市更新及老旧小区改造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特点,需创新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10] - 中指研究院预计用地政策和金融政策将加快落地,强化顶层设计支持社会资本参与[10] - 未来可能设立更多城市更新局和城市更新集团作为实施主体[9]
个人消费贷不良持续攀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9:19
记者丨 郭聪聪 编辑丨杨希 7月29日,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以下简称"银登中心")发布了《不良贷款转让业务 年度报告(2024年)》(下称《报告》),这也是其连续第四年发布年度总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统计,2024年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额(以下均为未偿本息口 径)为2258亿元,不良批转业务市场再创新高。 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占比持续攀升 银登中心的转让业务包含三类,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对 公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其中个人贷款批量转让业务领域占比最高。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梳理,2024年批量个贷业务成交额为1583.5亿元,占整体市场的70.1%,是单户对公业务及批 量对公业务之和的2.3倍。 《报告》显示,2024 年我国个贷不良资产转让市场中一个明显的趋势为,个人消费类不良贷 款占比持续增长。 从资产的构成来看,2024年转让的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呈现三大特征:一 是短账龄项目占比提升;二是转让资产多为已核销资产;三是未诉讼资产数量持续上升。 "未诉资产比例上升,说明这些资产仍有较大的催收空间,通过有效催收可能实现较高的本金 回收。" 一位资深不良资产行 ...
火狐中国终止运营,办公室大门紧闭,账号信息将彻底删除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6:05
火狐中国停运事件核心分析 公司运营状况 - 北京谋智火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运营主体)将于9月29日正式终止运营,原火狐中国官网停止产品下载及账号服务[1] - 公司累计被执行金额达3600万元,2024年员工社保参保人数从2016年的30人锐减至16人[6] - 办公地点长期处于关闭状态,物业证实员工已很少到岗[2][5] 用户数据影响 - 中国区"火狐通行证"账号数据将于9月29日后彻底删除,涉及十年以上用户积累的收藏夹、插件、密码等关键数据[1][7] - 中国区账户与国际版Firefox账号体系完全隔离,数据无法互通迁移[7] - 尽管提供数据备份指南,但操作流程过于技术化导致用户流失[7] 市场份额变化 - 火狐全球市场份额从2008年30%峰值跌至2024年不足3%,排名第四[14] - 中国区长期存在"特供版"问题,广告植入过多导致用户体验割裂[11][12] - 用户转向Chrome、Edge等竞品的趋势明显[12][13] 法律纠纷与产品调整 - 2017-2018年因广告拦截插件被多家视频平台起诉,累计判赔超100万元[11] - 2022年起中国版下架uBlock Origin等主流广告拦截插件[11] - 本地化运营策略导致产品定位模糊,既失去技术用户又难以吸引普通用户[12] 行业竞争格局 - 浏览器市场呈现谷歌Chrome、苹果Safari、微软Edge三强格局[14] - Mozilla坚持"小而美"定位但面临持续用户流失压力[14] - 中国区后续运营模式未明确,可能由母公司直管或寻找新合作方[14]
绿地控股回应“执行总裁失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6:05
绿地控股高管动态 - 市场传言绿地控股执行总裁陈军自5月下旬后处于失联状态 [1] - 公司回应称陈军仍在履职 因个人家庭原因申请事假 [1] - 陈军为绿地资深高管 现任执行总裁兼绿地大基建集团总裁等职 [1] - 5月董事会决议公告显示陈军继续被聘任为执行总裁 [1] 二级市场表现 - 7月30日绿地控股股价盘中最高涨幅达7.39% [1] - 收盘股价微跌0.49% 报2.02元/股 [1]
Gucci母公司,净利润暴跌4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6:05
开云集团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净利润暴跌46%至4.74亿欧元 2024年上半年为8.78亿欧元 2023年同期更高[2] - 销售额下降16%至76亿欧元 多个财报数据下滑未触底[2] - 核心品牌古驰销售额下降26%至30亿欧元 一年前超40亿欧元 占集团收入四成[3] - 圣罗兰收入下降11%至12.88亿欧元 其他品牌下跌15%至14.59亿欧元 巴黎世家和亚历山大·麦昆表现疲软[2] - 葆蝶家营收同比增长1%至8.46亿欧元 占集团营收11% 北美和西欧市场增长良好[2] - 开云眼镜及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至10.92亿欧元 其中美妆收入增长9%[2] 业绩低迷原因分析 - 奢侈品市场整体放缓 消费者信心疲软 汇率波动对旅游业产生不利影响[3] - 所有地区均受影响 亚太地区(不含日本)和日本市场下滑最显著 欧元走强对收入增长产生近1%负面影响[3] - 古驰吸引力下降问题突出 在全球各地区表现均不如从前[3] - 美国计划对欧洲产品征收15%关税 北美占开云销售额24% 但公司未在美国本土生产[4] 公司应对措施 - 从巴黎世家挖来设计师Demna担任古驰艺术总监 原定9月底春夏女装秀取消 改至明年3月[3] - Demna将于9月推出新系列 以"能让人回忆古驰本质"的方式呈现[3] - 针对美国关税影响 财务总监表示可通过价格管理 可能考虑秋季第二轮调整[4] 行业挑战 - 奢侈品行业面临需求放缓和美国保护主义攻势的双重挑战[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