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搜索文档
字节跳动补贴因组织调整离职的员工,最高补贴可达7.2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15:46
来源丨澎湃新闻 编辑丨金珊 柳润瑛 金价连创新高,该配置多少?达利欧回应 从光伏到氢能,2025年诺奖暗藏玄机 SFC 21君荐读 具体补贴标准为:社保补贴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杭)2000元/月、其他城市1500元/月;生活 补贴按照员工税前月固定收入的20%提供,保底值为一线城市4000元/月,其他城市 3000元/ 月,所有城市封顶值为1万元/月。 据澎湃新闻,10月10日,记者从接近字节跳动人士处获悉,字节跳动近期发布一项新的员工保 障方案:针对中国内地因为组织调整而被动离职的正式员工,在原有的经济补偿方案基础上, 为符合条件者额外提供最长6个月、最高1.2万元/月的过渡性补贴。该政策已于本月起正式生 效。根据该政策,最高过渡性补贴价值可达7.2万元。 ...
降价近7万!还有车型补贴5万,购车潮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15:46
这一销售高峰与9月以来的"新车潮"密切相关。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仅9月22 日至28日,国内车市就有18款新车上市或亮相,包括理想i6、问界M7、尚界H5等多款车型。 多款新车的集中发布直接带动了门店客流与订单量的攀升。一位鸿蒙智行销售人员透露,以新 款智界R7为例,假期期间订车仍需等待4至6周才能交付。 (鸿蒙智行一批新车正等待交付 本报记者焦文娟/摄) 行业层面,"金九"成色初步显现。 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1日至27日,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 177.6万辆,环比增长12%。 记者丨 焦文娟 编辑丨包芳鸣 金珊 国庆中秋假期(下文简称:"双节"),车市热度延续。记者发现,有品牌车型价格一口气 下 调近7万元,还有部分车型补贴高达5万元。 10月8日晚间,鸿蒙智行公布假期大定数据,9月30日至10月7日累计大定突破4.85万辆。 一是明确从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免征"改为"减半征收" ,这意味着消费者 购车成本将最高增加1.5万元。 二是国家层面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在部分省份已于9月提前 结束。 一位经销商人士分析称,这种"错过就不再"的预期,促使大量观望中的消费者选择 ...
全世界都在寻找AI超级应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15:46
文章核心观点 - AI视频生成应用Sora2在有限邀请制下迅速登上美国App Store免费应用榜首位,显示市场对AI视频生成的高度热情,全球科技企业正共同寻找能引爆市场的“超级应用” [1] - AI领域正分化为通用大模型和垂直模型两大阵营,2025年被视为人工智能应用元年,AI超级应用可能不止一个,中国厂商凭借应用场景和工程优化能力有望占据全球第一梯队 [3][5][10] AI行业发展路线 - 通用大模型如ChatGPT、Sora2正加速从技术提供商向应用平台服务商转变,通过构建生态系统和收购硬件公司(如OpenAI花65亿美元收购io)来扩大影响力 [3] - 垂直模型利用行业数据和知识在特定领域提供精准解决方案,例如彭博社的BloombergGPT和Cohere的Command-R模型 [5] - 业界普遍认为2025年是人工智能应用元年,AI正快速渗透各行各业,有影视公司使用Sora2后单部短剧成本降幅达30%-40% [5] - 通用大模型和垂直模型可能平行共生,通用大模型成为基础架构和流量入口,垂直模型在特定领域深耕形成互补优势 [6] - AI编程模型Cursor年重复经常性收入(ARR)已超5亿美元,美图秀秀的AI工具驱动公司整体付费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2.9%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5.5% [6] 中国AI应用前景 - 中国科技公司拥有从1到N的产品能力,2024年中国电商零售规模已是美国的3倍,电商渗透率50%约为美国的2倍 [8] - 中国公司拥有AI应用运营推广优势,抖音“给豆包一张平平无奇的照片”热度超过1400万,可灵“快来惹毛我”话题播放量达7.2亿次 [9] - 中国AI产品具有成本优势,Sora2生成5秒视频需要0.5-2.5美元,比可灵等国产模型高出80%左右 [9] - 科大讯飞2025年上半年海外AI硬件同比增长超3倍,AI办公本在日本和韩国众筹平台成为销售额TOP1产品 [9] - 包括通义千问、腾讯混元、字节豆包、文心一言在内的中国先进大模型已开始构建自主技术生态 [9]
科技股龙头调整,200亿撤出半导体,中兴通讯强势涨超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15:46
记者丨唐曜华 吴斌 编辑丨方海平 和佳 金珊 10月10日,A股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截至收盘,沪指跌0.94%,深成指跌2.70%,创业板指跌4.55%,市场 成交额2.53万 亿。 | 上证指数 | 深证成指 | 北证50 | | --- | --- | --- | | 3897.03 | 13355.42 | 1506.91 | | -36.94 -0.94% -370.14 -2.70% -18.90 -1.24% | | | | 科创20 | 创业板指 | 万得全A | | 1452.68 | 3113.26 | 6326.40 | | -86.41 -5.61% -148.56 -4.55% -105.56 -1.64% | | | | 沪深300 | 中证500 | 中证A500 | | 4616.83 | 7398.22 | 5577.65 | | -92.65 -1.97% -150.70 -2.00% -130.63 -2.29% | | | | 中证1000 | 深证100 | 中证红利 | | 7533.82 | 5856.24 | 5559.05 | | -114.2 ...
锂电芯片集体杀跌,先导智能、华虹公司跌超10%,金价失守4000美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12:21
记者丨 谭婷 见习记者李益文 林健民 编辑丨 江佩佩 见习编辑张嘉钰 10月10日,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截至午盘,上证指数跌0.51%,深证成指跌1.85%,创业板指跌3.4%。市场超2300家个股下跌,成交额1.66万 亿,预计成交额上一交易日同期缩量634亿元。 | 行情 | 资金净流入 | 涨跌分布 | | --- | --- | --- | | 上证指数 | 深证成指 | 北证50 | | 3913.80 | 13471.74 1513.61 | | | -20.17 -0.51% -253.82 -1.85% -12.20 -0.80% | | | | 科创50 | 创业板指 | 万得全A | | 1467.74 | 3150.78 | 6363.81 | | -71.34 -4.64% -111.04 -3.40% -68.15 -1.06% | | | | 沪深300 | 中证500 | 中证A500 | | 4650.58 | 7439.70 | 5619.39 | | -58.90 -1.25% -109.22 -1.45% -88.90 -1.56% | | | | 中证1000 | 深证1 ...
宗馥莉被“带走”?知情者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12:21
此外,9月24日,有媒体报道称,娃哈哈内部一名知情人士表示,上海娃哈哈饮用水因娃哈哈 品牌到期而不能继续使用娃哈哈这个品牌,只好另起炉灶。 据悉,娃哈哈商标不属于宗馥莉一个人。工商登记信息发现,娃哈哈股权呈现出三方制衡的格 局: 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资)持股46%。 宗馥莉继承宗庆后,个人持股29.4%。 基层工会(职工持股会)持有24.6%。 近期,娃哈哈内部上演的"豪门家产争夺战",如果宗馥莉的弟弟妹妹们胜诉,29.4%的股权或 被稀释,分为几块。有分析称,一旦宗馥莉全面启用娃小宗,不仅是她的经营压力骤升,娃哈 哈也将沦为"空壳"。短期而言,品牌分裂,资产缩水。长期来看,娃哈哈所涉及的员工以及员 工家庭,将会受到持续地冲击。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近日,继娃哈哈创始人之女、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宗馥莉"心腹"严学峰被 曝"被调查"的消息之后, 又有消息称宗馥莉被带走 。 9日,据一位接近娃哈哈的知情人士透 露,宗馥莉正常上班。 10月2日,有媒体报道,宗馥莉"心腹"严学峰被调查。 报道称,娃哈哈集团的核心成员严学峰 因涉嫌违纪,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立案审查,立案通知书已经发送给娃哈哈 ...
从光伏到氢能,2025年诺奖暗藏玄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12:21
记者丨 曹恩惠 编辑丨张伟贤 今年的几项诺奖,有玄机。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已经揭晓。前者,授予约翰·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和约翰 ·M·马蒂尼斯 三名量子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实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 化方面的贡献 ;后者,则授予北川进、理查德·罗布森以及奥马尔·M·亚吉三位科学家, 以表 彰其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开发领域的贡献 。 2 0 2 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有观点评价,传统意义上诺贝尔奖多授予"从0到1"的原创性科学发现, 但今年几项诺贝尔奖 却偏向"1到99"的技术推进和应用探索 。 具体而言,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所提到的"隧穿效应",通俗理解为:电子等微观粒子能够穿 入或穿越能量壁垒的量子行为,这就像是"穿墙而过"。而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所说的"金属有 机骨架(MOF)",指的是:金属离子和分子共同排列形成含有大空腔的晶体,这些多孔材料 被称为金属有机骨架,科学家可以通过改变MOF中使用的基本单元,来捕获和储存特定物 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 今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科学发现,皆给未来新能 源材料的"革命"提供了想象空间。 例如,量子隧 ...
影视股集体下挫,翻倍牛股连续20CM跌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09:58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0月10日开盘后主要股指走弱,创业板指下挫跌逾1%,沪指跌0.50%,深成指跌0.76% [1] - 贵金属、半导体芯片、有色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沪深京三市下跌个股近4000只 [1] - 文化传媒指数下跌超1%,影视股延续跌势,果麦文化连续20CM跌停,万润科技跌超9%,横店影视跌超6% [1][3] 重点公司股价表现 - 果麦文化股价为48.96元,单日下跌12.24元,跌幅达20.00%,遭遇连续20CM跌停 [1][2][3] - 果麦文化年内涨幅曾超100%,但近期股价从52周高点97.50元大幅回落 [2] - 其他影视公司股价普遍下挫,万润科技跌6.80%,横店影视跌4.78%,博纳影业跌2.92% [3] 国庆档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国庆档电影票房为18.35亿元,同比下降13%,较2024年减少2.7亿元,规模为近五年倒数第二 [5] - 国庆档观影总人次5007.9万,同比下降4%,场均人次13.7,同比下降15% [5] - 平均票价下调至36.6元,为近5年最低,但降价未能有效带动观影人次增长 [5] - 档期内无影片票房过5亿元,为近五年来首次 [5] 重点影片票房与影响 - 果麦文化参与出品的《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票房仅7500多万元,位居国庆档第8名,低于市场预期 [4][5] - 国庆档票房冠军《志愿军:浴血和平》累计票房4.88亿元,其主出品方中国电影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9.13%至17.17亿元,净亏损1.1亿元 [6][11] - 光线传媒作为第二出品方的《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票房7471万元,存在亏损压力 [11] - 暑期档大片《酱园弄·悬案》票房仅3.75亿元,导致出品方欢喜传媒上半年净亏损1.02亿港元 [11][12] 行业结构性变化 - 一线城市票房占比仅13.4%,创历史新低,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提升至近44% [10] - 电影市场遇冷,第二季度全国电影票房同比下降34.73%,清明档、五一档票房均明显回落 [11] - 其他娱乐方式增长强劲,国庆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总花费8090.06亿元,三四五线城市演出总场次增长34.1% [14] 公司战略调整与行业转型 - 万达电影联合游戏IP《恋与深空》在影院打造新场景,国庆期间超百万游戏玩家参与活动 [15] - 中国电影探索分线发行、预约放映等新模式,推动话剧、音乐会等内容进影院 [15] - 电影项目融资难度加剧,业内对项目投资趋于谨慎,成本控制加强 [12][15] - 行业面临转型压力,需破解关键难点,使电影制作与旅游、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紧密相连 [15]
孙正义豪掷382亿,抄底全球机器人巨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09:58
交易概述 - 软银集团以53.75亿美元(约合383亿元人民币)收购ABB的机器人业务单元 [1][3] - ABB因此放弃了此前拟定的将机器人业务独立上市的计划 [1][3] - 交易预计将于2026年中后期完成,尚需获得监管批准 [3] ABB业务调整 - ABB机器人业务2024年销售收入为23亿美元,约占集团总收入的7%,运营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12.1% [3] - 出售机器人业务后,ABB的业务重心将转向电气化和自动化,事业部将减少为三个 [5] - 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机器人业务部门将被列为“非持续经营”项目,其机械自动化业务单元将并入过程自动化事业部 [5] 行业竞争格局 - ABB是全球装机量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供货商,属于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 [3] -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在经历多年高速增长后增速有所放缓 [4] - 在中国市场,本土工业机器人厂商如越疆、埃斯顿、节卡的市场份额逐步攀升,对跨国企业形成挤压 [4] 软银的战略布局 - 此次收购反映了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对“物理AI”和超级人工智能(ASI)的远景规划 [8] - 软银规划布局AI芯片、AI机器人、AI数据中心、能源四大维度的生态链,例如其拥有芯片设计公司Arm和Ampere Computing [8] - 软银近期在机器人领域动作频繁,包括2024年领投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Skild AI [8]
21社论丨加大文化产品供给,激活服务消费活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09:58
假期消费总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 [1] - 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3.9%和7.6% [1]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1] 服务消费强劲增长 - 文化艺术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6% [2] - 文艺创作与表演服务、艺术表演场馆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4%、50% [2] - 体育场馆服务、健身休闲活动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5%、15.4% [2] 消费行为与趋势转变 - 消费从物质占有转向重视精神体验,从“看景点”转向“品文化” [2] - 出现“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展览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文旅体融合趋势 [2] - 县域小众目的地热度提升,部分目的地搜索量同比翻倍 [2] 文旅活动带动效应 - 多项大型体育赛事和音乐节在假期举行,形成完整消费链条 [3] - 赛事与演出带动“交通+观赛+住宿+餐饮+游览”消费 [3] - IP效应显现,如影视作品带动取景地旅游热度 [3] 行业挑战与发展方向 - 高质量文化娱乐产品供给不足,存在同质化现象 [3] - 破解结构性矛盾的关键在于加大高质量“内容创意”供给,打造知名IP [3] - 需形成“深度体验—情感共鸣—持续消费—扩大生产”的产业生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