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平宏观

搜索文档
重在政策落地——11月经济数据全面解读
泽平宏观· 2024-12-16 21:22
文:任泽平团队 1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主要经济数据。 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5.4%,10月同比5.3%; 11月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2.3%,10月同比3.4%; 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10月同比4.8%; 11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当月同比3.3%,10月同比5.8%; 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当月同比-11.6%,10月同比-12.3%; 11月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3.2%,10月同比-1.6%; 11月房地产销售金额同比1.0%,10月同比-1.0%; 11月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9.3%,10月同比10.0%; 11月出口(以美元计)同比6.7%,10月同比12.7%;11月进口(以美元计)同比-3.9%,10 月同比-2.3%; 11月M2同比7.1%,10月同比7.5%; 11月社融同比7.8%,10月同比7.8%; 11月CPI同比0.2%,10月同比0.3%; 11月PPI同比-2.5%,10月同比-2.9%。 1 扩大内需,提振信心, 重在政策落地 11 月部分经济指标回暖,政策效果显现,主要是工业生产、汽车消费、商品房销售和M1。 以旧换新、置换、报废补贴等政策对 ...
2025中国经济十大预测:任泽平年度演讲邀请函
泽平宏观· 2024-12-16 21:22
宏观趋势与战略机遇 - 全球开启降息周期,特朗普重返白宫将带来政策不确定性,需关注其对全球贸易和产业链的影响[7] - 中国正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聚焦房地产止跌回稳、股市"信心牛"及新质生产力发展[4][7] - 第四次科技革命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领域成为大国竞争核心[4][7][32] 行业变革与投资方向 - 新能源产业进入下半场,储能、氢能、智能驾驶及能源数字化成为新增长点[32] - 中国企业出海进入爆发期,需关注全球化布局中的区域选择与商业模式创新[7][8] - 新质生产力被列为国家战略,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硬科技领域将获政策倾斜[7][32] 企业战略与增长路径 - 头部企业如特斯拉、比亚迪等通过抓住技术革命窗口实现跨越式发展,印证战略方向选择的重要性[4] - 消费行业呈现新趋势,悦己需求与情绪价值驱动细分市场增长[32] - 企业需加速AI技术融合,避免重蹈早期互联网转型滞后者的覆辙[32] 资本市场动态 - A股"信心牛"行情受经济复苏预期与政策托底双重影响,但波动性仍存[7][29] - 新基建投资持续加码,5G、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领域具备长期配置价值[9][32] 科技前沿突破 - 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落地加速,预计在医疗、金融、制造等领域率先爆发[8][32] - 智能驾驶技术迭代推动交通产业变革,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值得跟踪[7][8] 注:原文为活动邀请函性质,部分预测性内容缺乏具体数据支撑,分析基于趋势性描述提炼[4][7][9]
任泽平年度演讲在即,请查收这份参会指南
泽平宏观· 2024-12-16 21:22
年度演讲活动 - 年度演讲将于12月20日晚7点在深圳大剧院举行,主题聚焦2025年趋势与战略 [4][10] - 现场预计汇集1000位企业家、投资者及中高管,提供深度交流与资源共享机会 [4] - 参与者需正装出席,剧院内禁止吸烟饮食,建议优先选择公共交通 [11][12] 闭门课程内容 - 12月21-22日举办1.5天闭门课,主题为"趋势增长战略",需单独购票或购买SVIP票 [6][13] - 课程涵盖方向、政策、模式等六大趋势模块,拆解顶级企业家战略决策路径 [7] - 泽平宏观创始人任泽平将首度分享3500万粉丝积累经验 [7] 嘉宾阵容 - 主讲嘉宾包括经济学家任泽平、新潮传媒创始人张继学、君智战略咨询董事长谢伟山等 [17] - 商汤研究院院长田丰等行业大咖参与分享实战投资与宏观趋势研判 [17] 配套服务 - 现场观众可获得精美伴手礼 [5] - 合作酒店提供协议价住宿,如深圳博林天瑞喜来登酒店豪华房1000元/晚起 [14][16] 合作资源 - 战略合作伙伴包括梦之蓝·手工班、名创优品等品牌 [20] - 深度合作媒体覆盖吴晓波频道、新浪财经、抖音等30余家平台 [20]
大国人口:少子老龄化时代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泽平宏观· 2024-12-16 21:22
文:任泽平团队 人口问题既十分重要,又充满争议;既事关国家兴衰,又关系每个人的幸福。 少子化、老 龄化、不婚化、阶层固化等现象带来的挑战及应对,在学术界和国家战略层面长期存在不同观 点。人口因素是长周期、慢变量,势大力沉,是典型的"灰犀牛",人口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 重点关注的议题。 一、中国视角:少子老龄化时代来临,人口变迁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 人口周期是指人口经历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的人口再生产过程及 其引发的经济社会变化。个体生命周期的加总成为人口周期,主要表现为生育率下滑、老龄化 加重、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人口迁移从城市化到都市圈城市群化等特征。 少子老龄化带来一系列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和挑战,比如经济潜在增速下降、储蓄投资率下 降、劳动力成本上升、创新创业活力下降、资产估值中枢下行、社会负担加重等。 过去,中 国依靠庞大且年轻的人口红利和高储蓄投资率带来的高资本投入,支撑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 增长。2010年,"民工荒"、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见顶标志着中国刘易斯拐点出现,人口红利消 失,经济增速换挡。 当前中国人口形势严峻,具体表现为十大特征: (1)总人口14.1亿,开始持续负增长; (2 ...
2025即将来临,你最关心的是?
泽平宏观· 2024-12-16 21:22
2 泽平宏观 下 深圳人才集团 S = 2 = 1 = 1 = 1 = 1 = 萬出友 2025|毕典经济 年 甘泽亚 波 秀 倒 坛 日本 0 1 2024年全力拼经济,拉开新一轮经济提振计划的序幕,宏观政策全面转向友好,优化房地产调 控,活跃资本市场,财政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宽松,提振信心,凝聚共识。 泽平宏观 在这个巨变的时代,光有勤奋还不够,比勤奋更重要的是顺势而为。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 盖战略上的懒惰。 2024 年即将过去了, 12 月 20 日,我将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和大家一起展望 2025 年,未来将有哪些新趋势?发生什么大事件?诞生哪些新机遇? 泽平宏观/诚邀您参与 【 点燃希望 再出发2025中国经济十大预测 】 活动相关调研,本问卷共 9 问,希望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将您的关切告诉我们。 12 月 20 日 19:00 , 我们将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与您一起讨论、分享, 共赴点燃希望: 再出发2025中国经 济十大预测 感谢您的参与,投票结果将于12.31公布,参与投票并分享本文至朋友圈,添加课程助理,即可参与点 燃希望, 再出发 2025 中国经济十大预测 福 ...
大国人口:少子老龄化时代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泽平宏观· 2024-12-15 23:01
中国人口现状与挑战 - 中国总人口14.1亿,开始持续负增长 [4] - 老龄化加剧,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5.4%,占全球老年人口约1/4 [6] - 劳动年龄人口下降,15-64岁人口占比预计从2023年68%降至2050年59% [6] - 少子化加剧,总和生育率不足1.1,全球倒数,出生人口连续7年下降 [7] - 不婚化趋势明显,结婚登记对数从2013年1347万对降至2022年683万对 [6] - 人口迁移呈现"二八分化",向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集聚,东部人才净流入率从5.7%增至14.0% [10] 人口结构变动带来的机遇 - 消费向健康化、品质化、情感化转型 [11] - 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11] - 产品和服务向适老化转型,医养结合紧密,养老金融前景广阔 [11] - 教育系统结构性调整,托儿所供应不足,幼儿园及义务教育饱和 [11] - 住房价值分化,人口净流入的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市场热度更高 [11] - 住房改善需求上升,从"有房住"到"住好房",产品力成重点 [11] 全球人口演变与应对经验 - 美国依靠移民和人才培养维持人口正增长,2023年总人口3.4亿,但老龄化加剧 [12] - 日本老龄化最严重,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9%,社会活力下降,但社保体系完善 [14] - 韩国生育率全球倒数第一,抚养成本与人均GDP比重最高,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14] - 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2.4%,高福利政策带来财政负担和养老金代际压力 [14] - 印度人口总量超14.2亿,结构年轻但教育分化严重,复制中国人口红利较难 [15] 人口政策建议 - 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现金补贴、购房补贴,覆盖怀孕至孩子18岁 [18] - 提升0-3岁入托率至40%以上,对隔代照料发放补贴 [18] - 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对企业实行生育税收优惠 [18] - 加大教育医疗投入,给予有孩家庭购房补贴 [18] - 建立男女平等的育产假制度,完善辅助生殖补贴 [18] - 按孩数量发放每月补贴,一孩1000元、二孩3000元、三孩6000元,需1万亿-3万亿元 [18] - 推动社保全国统筹,发展第二、第三养老支柱,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20] - 加大养老产业金融支持,发展智慧养老,推进适老化改造 [20]
2025中国经济十大预测:任泽平年度演讲邀请函
泽平宏观· 2024-12-15 23:01
宏观趋势与机遇 - 当前时代面临逆全球化、地缘动荡加剧、特朗普重返白宫等重大变化,同时以人工智能和新能源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蓬勃发展 [4] - 中国正拉开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序幕,全力拼经济,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股市呈现"信心牛"特征 [4][7] - 新质生产力被寄予厚望,智能驾驶、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兴趣消费、生物制造等新经济领域不断涌现 [7] - 中国企业出海元年到来,千帆竞发,全球布局成为重要战略方向 [7] 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 - 人工智能和新能源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新质生产力成为大国竞争的关键 [7] - 新能源上半场聚焦光伏、风电、锂电,下半场转向储能、氢能、智能驾驶和能源数字化 [32] - 人工智能将率先在多个领域爆发,企业需积极拥抱技术变革 [8][32] 经济与市场展望 - 2025年全球经济走势、特朗普新政影响、中国经济回暖可能性等成为核心关注点 [8] - 中国如何避免日本"失去三十年"的经验教训,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8] - 房地产能否止跌回稳、股市"信心牛"如何演绎等市场热点问题亟待解答 [7][8] 企业战略与增长 - 企业出海战略与全球化布局成为重要增长路径 [7][8] - 寻找新的增长点、把握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企业战略重点 [8] - 实战研学营将深入探讨企业增长之道与投资机遇,邀请4-6位行业大咖分享 [13][16] 年度演讲亮点 - 活动将发布2025中国经济十大预测,涵盖宏观趋势与投资机遇 [7][12] - 往届演讲全网曝光量数亿,登顶热搜,金句频出,如"悲观者正确,乐观者前行"等 [9][23][29] - 本届活动线下1000+企业家参与,线上通过百余家媒体平台同步直播 [14]
商业航天研究报告2024
泽平宏观· 2024-12-15 23:01
商业航天与太空经济的重要性 - 商业航天是国家航天能力的延伸,聚焦市场化机制和商业化盈利,在卫星通讯、星链发射、太空补给等领域形成有力补充[2] - 21世纪下半叶太空观光、深空探测、外星移民等太空经济项目或迎需求爆发,参与全球商业航天竞争是航天大国的必由之路[2] - 轨道资源遵循"先到先得"原则,商业航天是占领稀缺轨道资源的最佳选择,例如SpaceX星链占全球在轨卫星超60%[4] - 全球在轨工作航天器达9850个(2023年),其中通信卫星占71%,对地观测卫星占14%,美国6736个、欧洲1275个、中国892个[4] - 航天事业从冷战"太空竞赛"转向"太空合作",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商业航天承载全球化合作使命[6] SpaceX超越NASA的核心因素 - 2023年SpaceX完成98次发射(占全球44%),部署1984颗星链卫星,运送1600吨载荷(占全球80%)[7] - 研发效率对比:SpaceX研发速度是NASA两倍,成本仅NASA十分之一;项目超支幅度1.1%(NASA为90%),超支频率50%(NASA为90%)[10][12] - 成本控制突破:NASA航天飞机运输成本27万美元/公斤,SpaceX降至1410美元/公斤[12] - 工程师文化驱动:采用消费级部件替代专业设备(如龙飞船门闩降本98%),超标准验证物理模型[12][14] - DARPA风险投资赋能:早期获得国防订单和NASA合作,累计获135亿美元订单完成技术积累[16][18] 全球商业航天发展历程 欧美阶段 - 1961年首颗商业卫星发射,1980年法国阿里安空间成为首家商业发射公司[19] - 2008年SpaceX猎鹰1号首飞,2012年首次私营企业完成国际空间站补给任务[19] - 2023年维珍银河首次送乘客进入太空,2024年SpaceX星舰助推器回收标志私营技术领先国家项目[19] 中国阶段 - 2015年民营资本开放,"北京二号"启动商业航天;2018年首枚民营亚轨道火箭发射成功[20] - 2023年中国67次发射(世界第二),商业发射26次成功率96%;2024年朱雀三号完成垂直起降试验[20]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预计2025年实现"月月有发射",推动全产业链闭环[21] 全球航天竞争格局 - 2023年全球发射223次(历史新高),总质量1490吨,中美俄占70%以上发射量[22][24] - 中美主导发展:中国长征系列十年发射增长3.3倍,SpaceX猎鹰系列从3次增至96次(2023年)[24] - 运载能力对比:长征12号LEO运载12吨,SpaceX猎鹰重型达63.8吨,星舰远期规划超250吨[26] - 商业航天三巨头:SpaceX(可回收技术)、蓝色起源(太空旅行)、维珍银河(旅游服务)[26] - 中国代表企业:蓝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中科宇航(一箭26星纪录)、天兵科技(闭式循环发动机)、银河航天(卫星互联网)[27]
2025即将来临,你最关心的是?
泽平宏观· 2024-12-15 23:01
2024年全力拼经济,拉开新一轮经济提振计划的序幕,宏观政策全面转向友好,优化房地产调 控,活跃资本市场,财政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宽松,提振信心,凝聚共识。 泽平宏观 在这个巨变的时代,光有勤奋还不够,比勤奋更重要的是顺势而为。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 盖战略上的懒惰。 2024 年即将过去了, 12 月 20 日,我将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和大家一起展望 2025 年,未来将有哪些新趋势?发生什么大事件?诞生哪些新机遇? 2 泽平宏观 下 深圳人才集团 ST 2017 11:48 萬出友 2025|中央经济 年 甘泽亚 波 秀 倒 坛 时 0 1 本次年终秀倒计时10天,如您想来到现场,参与这场财经盛典,更为详细的活动形式、地点、票务信息等,可以看以下长图 42 译 年 雄学 金子朗 78 伊 图 企业因局 对政策难以解读 市场低确定性 > > 缺少趋势分析能力 落地执行难 > > 缺少关键资源 难以制定有效战略 > > 缺少关键资源 泽平宏观/诚邀您参与 【 点燃希望 再出发2025中国经济十大预测 】 感谢您的参与,投票结果将于12.31公布,参与投票并分享本文至朋友圈,添加课程助理,即可参与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