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鑫椤锂电
icon
搜索文档
瑞浦兰钧动力系统赋能百台无人电动矿卡!助力大型矿区绿色转型
鑫椤锂电· 2025-05-22 16:30
项目概述 - 全球首次百台无人纯电动矿卡"华能睿驰"在内蒙古伊敏露天矿投入运营,创下全球最大吨位(90吨)、最快运行速度、最低运行温度(-40℃)三项行业纪录 [1] - 该项目由中国华能集团牵头,联合徐州工程机械集团等创新联合体成员研发而成 [1] - 瑞浦兰钧作为动力系统独家供应商,为项目提供核心支撑,助力实现矿山运输环节零碳化 [1] 技术亮点 - 动力系统采用标准230C箱型设计,能量密度达150Wh/kg,单体循环寿命超6000次 [4] - 系统具有优异的兼容性,可满足市场大部分主流换电车型需求 [4] - 具备低温环境适应性、复杂工况可靠性和智能安全性三大特点 [4] 性能突破 - 低温环境适应性:采用双机组和液冷液热温控架构,系统蒙皮内置保温层,保证-40℃极寒天气下最佳性能 [6] - 复杂工况可靠性:电池包采用高强铝箱体,通过IP68防尘防水设计与全封闭蒙皮结构,适应矿山高振动、多粉尘环境 [6] - 智能安全性:搭载树根互联网Bbox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电池在线状态评估、故障预警与分析 [6] 行业影响 - 项目为全球矿山企业绿色转型提供新范式 [6] - 公司将持续深耕矿山装备电动化领域,依托低温电池技术、长寿命电池等技术积累,拓展行业合作 [6] - 项目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坚实支撑 [6]
美国准备对中国电池材料下手,专家:美以补贴为借口,实质出于政治考量
鑫椤锂电· 2025-05-22 11:06
美国对中国活性阳极材料的反补贴调查 - 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中国关键电池组件存在补贴 认为中国活性阳极材料生产商获得高额政府补贴 为后续加征反补贴关税铺平道路 [1] - 美国商务部宣称两家中国企业未配合调查 依据"不利推定事实"推断补贴率超过700% 其他中企补贴率为6 55% [1] - 活性阳极材料是电动汽车电池核心组件之一 主要由石墨 硅等材料构成 直接影响电池性能 寿命和安全性 [1] - 中国供应全球大部分石墨 美国59%的天然石墨和68%的人造石墨进口依赖中国 [1] 美国对中国电池供应链的限制措施 - 美国众议院通过"与依赖外国对手电池脱钩法案" 禁止美国土安全部从宁德时代 比亚迪等6家中国公司购买电池 [2] - 美国试图削弱中国在电池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这些调查独立于广泛关税措施 [2] 行业背景与数据 - 美国对中国活性阳极材料的调查始于2023年12月18日 由美国活性阳极材料生产商联盟提交申诉 [1] - 活性阳极材料在电池中作为阳极使用 能够积极参与电化学反应 [1]
又一车企工厂停产!
鑫椤锂电· 2025-05-22 09:06
现代汽车电动汽车生产暂停 - 现代汽车位于韩国的蔚山第一工厂将于5月27日至30日暂停生产电动汽车,主要涉及IONIQ 5和KONA电动版车型 [1] - 这是该公司今年以来第三次在韩国暂停电动汽车生产,前两次分别在2月和4月 [1] - 暂停生产反映出今年现代汽车的生产节奏和规模严重受到关税影响 [1] - 全球市场对电动汽车订单明显下滑,特别是欧洲、加拿大和美国等主要出口市场需求减弱 [1] - 现代汽车表示,尽管韩国本土停产,面向欧美等地的出口业务仍将继续,确保售后服务不受影响 [1] 现代汽车2024年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为175.23万亿韩元(约合9092.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 [2] - 2024年净利润为13.23万亿韩元(约合68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 [2] - 2024年全球累计销量414.18万辆,同比下降1.8% [2]
超40%全球份额!电解液溶剂龙头一体化布局为电池“造血”
鑫椤锂电· 2025-05-21 14:51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锂电池市场维持20%~30%的快速增速 [1][7] - 电解液赛道在2025-2027年将步入产能出清的关键"决赛阶段" [1][7] - 2024年全球电解液市场规模为409.8亿元 同比下滑21.5% 主要因价格下滑 [4] 电解液市场供需 - 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达166.2万吨 同比增长26.7% [4] - 行业呈现供大于求趋势 但伴随落后产能退出 供需关系逐渐向好 [1][7] - 锂电池价格战导致材料市场陷入"寒冬" [5] 公司核心业务 - 电解液溶剂产品涵盖5种锂电池碳酸酯溶剂 是国内少数能同时供应的企业之一 [8] - 2024年电解液溶剂销售增长30% 全球市场占有率超40% [8] - 电解液添加剂和锂盐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8][10] 技术创新与研发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4% 拥有110多位科研人才和128项核心专利 [11][12] - 在固态电池领域已申报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涉及LiTFSI和LLZO材料 [12] - 针对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场景开发高能量密度电解液添加剂 [13] 客户与市场拓展 - 核心客户包括天赐材料、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等全球知名企业 [8] - 产品覆盖动力电池、数码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 [7][10] - 2024年海外电解液溶剂销量增长14.31% 预计2025年全球份额保持40%以上 [14][15]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2026年三大产业基地产能规划目标为100万吨 [13] - 在亚洲、欧洲、北美设立8家公司 国内布局山东、江苏、湖北3大基地 [13] - 欧美仓储中心实现快速交付 美国市场布局确保先发优势 [14][15] 产品储备与未来规划 - CIBF 2025展会展示三大类新产品 包括电解液添加剂、羧酸酯溶剂等 [10] - 加快山东东营港高端电池材料生产基地建设 持续孵化新产品 [16] - 聚焦高电压、高安全、绿色化、低成本四大技术发展方向 [13]
低成本,高曝光——鑫椤资讯2025年欧洲电池展览会展位招商
鑫椤锂电· 2025-05-21 14:51
展会信息 - 2025年欧洲电池展览会将于6月3-5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展览中心举办 公司展位位于9号馆"9-G60" [1] - 该展会是能源与电子领域在欧洲的核心盛会 汇聚全球53个国家的电池生产商 技术研发先锋 采购精英及技术权威 [3] - 展会定位为引领欧洲先进电池行业的前沿展示窗口 构筑技术交流 市场拓展与商务合作的国际化平台 [3] 参展服务 - 提供展位共享服务 降低企业参展成本 同时享受国际曝光机会 [4] - 在展会现场赠发《2025年锂电产业链白皮书》 提供内页广告位 提升品牌知名度 [4] - 在黄金位置放置易拉宝展架 展示企业形象和产品特点 增加客户互动 [4] - 通过展会手提袋广告扩大品牌影响力 [5] - 提供宣传资料代发服务 直达潜在客户 [6] 公司背景 - 鑫椤资讯成立于2010年 专注于炭素 锂电 电炉钢三大行业的研究与咨询 [8] - 经过14年发展 已成为中国锂电产业研究领域的领军企业 [8] - 曾多次亮相欧洲电池展 为中国锂电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 [8] - 本次将携最新行业研究产品在展会上分享中国锂电市场动态 [8]
三菱化学(中国):EAC2025展示电池材料创新力量
鑫椤锂电· 2025-05-21 14:51
核心观点 - 三菱化学将在EAC2025展示电池材料综合解决方案,包括碳纤维SMC、玻璃纤维GMT、PBT树脂、有机溶剂型电解质Sol-Rite™以及两种负极材料(天然石墨基MPG和人造石墨基ICG)[1][2] 电池材料解决方案 - 碳纤维SMC和玻璃纤维GMT应用于电池壳体,满足轻量化和安全性能要求[2] - PBT树脂NOVADURAN™用于接插件,具备阻燃和高电压性能[2] - 有机溶剂型电解质Sol-Rite™采用碳酸乙烯酯等有机溶剂和LiPF6锂盐,可根据电池特性设计以最大化性能,已广泛应用于全球电动汽车[2] 负极材料技术 - 提供天然石墨基负极材料MPG,具有快速充放电特性[2] - 提供人造石墨基负极材料ICG,具有高容量和长寿命特性[2] 展会信息 - 会议主办方为鑫椤资讯[2] - 会议时间定于2025年7月8-9日(8号报到)[2] - 会议地点设在中国上海[2]
超1.5亿欧元!世索科宣布签约
鑫椤锂电· 2025-05-21 14:51
公司动态 - 全球先进材料巨头世索科与多家汽车制造商及电池生产商签署总价值超1.5亿欧元的多年期协议,将供应电池级Solef®聚偏氟乙烯(PVDF)[1] - 协议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标志着世索科在快速发展的电池材料市场中进一步巩固地位[2] - 世索科在美国佐治亚州奥古斯塔市启动北美最大PVDF生产基地建设,获美国能源部1.78亿美元资助[2] - 该生产基地预计满负荷生产后可满足2030年美国市场45%的PVDF需求,年产规模可供超500万块电动汽车电池使用[2] - 工厂由世索科与Orbia合资运营,结合后者原材料优势与世索科技术,致力于打造本土化电池供应链[2] - 首批产能拟于2026年投用,同期其法国Tavaux工厂的PVDF扩产项目也将于2025年底完成[2] 产品与技术 - Solef® PVDF是一种热塑性含氟聚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通过增强电极-隔膜粘附性及粘结性能,显著提升电池的耐久性、效能与安全性[2] - 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车型[2] - 世索科为汽车行业提供轻量化、高性能及能效优化的综合材料解决方案,覆盖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及传统燃油车领域[2] 行业活动 - 鑫椤资讯将于2025年7月8-9日在上海举办会议[4]
重磅!比亚迪发布两、三轮车专用磷酸铁锂电池
鑫椤锂电· 2025-05-21 14:51
比亚迪进军低速电动车电池市场 - 公司正式发布两轮、三轮车专用磷酸铁锂电池,标志着进入低速电动车电池市场 [1] - 规划32款电池,目前已上市8-9款 [2] - 产品采用车规级电芯、BMS及工艺,全系为磷酸铁锂电池体系 [2] 产品核心优势 - 质保时间长,全系电池保5年,提供3年换新、2年维修服务 [2] - 支持2000次完全充放电循环,常规使用环境下可用8-10年 [2] - 相比传统铅酸电池,寿命更长、使用更安全 [2] 行业合作与竞争格局 - 已与新日、淮海(宗申)、立马、台铃、金彭等电动车品牌达成合作 [2] - 预计将改写电瓶车电池领域的竞争格局 [3]
探秘CIBF2025:瑞固新材多元产品矩阵重塑硫化物电解质产业格局
鑫椤锂电· 2025-05-21 11:31
全固态电池行业现状 - 全固态电池因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宽温域适应性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核心方向 [1] - 硫化物电解质存在空气稳定性差、界面阻抗高、量产工艺复杂等技术瓶颈,产业化需材料改性、工艺创新与产业链协同三重突破 [2] - 2024年中国固态/半固态电池产量已达5.2GWh,但商业化仍面临离子电导率提升、界面稳定性优化等挑战 [8][9] 瑞固新材技术突破 产品矩阵 - 构建多元产品矩阵,涵盖前驱体材料、固体电解质材料、复合添加剂、电解质膜等系列,适配全固态电池制造各环节需求 [3] - S2系列硫银锗矿型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最高达12mS/cm,显著提升离子传输效率并降低电池内阻 [4] - S4系列电解质质地柔软延展性优异,在正负极兼容性和化成处理中表现突出,配套柔性固态电解质膜关键性能指标显著提升 [5] - N系列电解质实现水溶性与耐氧化性双重突破,可溶于水且性能不受影响,适用于高湿度场景和复合电解质体系 [6] 量产进展 - 一期百吨级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产线预计2024年6月中下旬投产,二期千吨级产线同步建设中 [7] - 创新工艺解决传统固相法效率低、成本高痛点,成为行业唯一实现硫化物电解质规模化应用的企业 [7] 全球产业化动态 - 中国:宁德时代等企业加速布局,预计2027年进入小规模量产阶段 [4] - 日本:丰田全固态电池通过经济产业省认证,计划2026年启动量产 [4] - 韩国:三星SDI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 [4] 行业活动 - 鑫椤资讯将于2025年7月8-9日在上海举办第三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应用高峰论坛,聚焦技术进展与产业化路径 [9][10]
珩创纳米蝉联全球磷酸锰铁锂出货量第一 加速推进3万吨扩产计划
鑫椤锂电· 2025-05-21 09:06
公司概况 - 江苏珩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在2023-2024年连续两年全球磷酸锰铁锂(LMFP)出货量榜首,市场占有率接近50% [3] - 公司自2022年成立以来已完成3轮累计近5亿元融资,一期1.5万吨产能稳定运行,3万吨扩产计划加速推进 [3] - 创始团队由原陶氏化学、通用电气GE等全球头部材料企业高管及研发专家组成,是全球首个实现LMFP产业化的团队 [3] 技术优势 - LMFP材料是磷酸铁锂(LFP)的升级版本,能量密度较LFP提升15-20%,兼具高安全性、低瓦时成本和优良低温性能 [3][4] - 公司独创固液两相法LMFP工艺路线,突破传统工艺性能瓶颈,打造业内成本最低、综合性能最优的LMFP产品 [4] - 拥有70余项LMFP核心基础专利,覆盖中、美、欧、日韩等主要市场,构建全球独家专利布局 [4] 产业化进程 - 创始团队十年前曾量产销售近百吨级LMFP产品,为LMFP市场化奠定基础 [3] - 2022年买断陶氏化学LMFP全球核心专利,以破纪录速度实现产业化落地 [7] - 成立10个月内建成年产5000吨LMFP产线并量产出货,2年达成万吨级产能突破 [11] 行业应用 - LMFP已在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3][4] - 宁德时代2023年起在奇瑞星纪元ES、智界S7等车型搭载"三元锂离子+磷酸铁锰锂电池" [11] - 亿纬锂能2025年发布LMX材料体系电池,国轩2023年推出LMFP体系L600启晨电芯 [11] 行业发展 - LMFP发展历经实验室研发期(1997-2007)、产业化探索期(2008-2014)、政策波动期(2015-2019)和复兴突破期(2020至今)四个阶段 [7] - 2020年后LMFP凭借能量密度与低温性能优势重回主流,正极材料上市企业纷纷宣布产能规划 [7] - Roland Berger预测LMFP将成为继LFP和三元材料后最重要的正极材料之一,市场容量增速显著 [8] 技术突破 - 行业通过纳米化、碳包覆及掺杂元素等工艺解决LMFP锰铁分布不均、结构稳定性弱等问题 [10] - 公司通过液固两相反应体系实现极致颗粒粒径分布控制、碳层包覆均匀性及超高锰铁均匀性技术路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