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椤锂电
搜索文档
以技术平台驱动三大场景突破|瑞浦兰钧品牌日发布多款战略新品,落地能源全链路解决方案
鑫椤锂电· 2025-10-24 10:49
储能产品线 - 发布392Ah储能电芯,作为全场景通用方案,通过提升单颗容量有效减少电芯数量以降低系统成本和提升安全性[4] - 推出588Ah超大容量储能电芯,旨在满足工商业及电网级场景对更大容量和更长生命周期需求[4] - 发布Powtrix® 6.25MWh储能系统,整舱能效高达95.5%,支持2A主动均衡并适应-40°C至60°C宽温环境,通过整舱燃烧验证实现无热失控扩散[5] 乘用车动力电池 - 推出问顶®增混4C超充电池,实现平均4C、峰值6C快充速度,10分钟可补能80%,并拥有4500+次长循环寿命[7] - 问顶®增混4C超充PACK的BMS系统占用空间大幅缩减67%,整包体积利用率突破70%,系统能量密度达140Wh/kg,电芯间温差控制在5℃以内[10] - 发布问顶®新型固液混合电池,采用固液共态电解质体系以平衡能量密度、安全性与循环寿命,其中问顶®锰电池即将量产[10] - 针对eVTOL和人形机器人等前沿场景推出问顶®固液混合高镍电池,具备更高能量密度和更强倍率输出能力[12] 商用车动力电池 - 推出集成600kWh超大电量的新一代F电池箱,具备1.5C直充能力,通过4倍GB/T31467国家标准振动测试及72小时IP68防尘防水测试[13] - 全新S箱电池簇通过无簇架设计将电量从400kWh提升至455kWh,有效压缩整包高度并提升装配灵活性[15] - 辰星超充LFP268Ah电池具备最大持续4C超充能力,15分钟补能240公里,温控≤50°C且温差≤3°C,可帮助客户5年内实现30万元增收[15] - 辰星长寿命LFP324Ah电池将寿命从8年120万公里提升至10年150万公里,相较行业平均寿命提升30%[17] - 辰星三元锂电池中,800kWh系统可减重约1.5吨,1.8年回本,五年累计增收约20万元;1000kWh系统减重2吨,回本周期缩短至1.5年,五年增收达30万元[17] 资源与战略 - 依托母公司青山实业的全球资源掌控与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确保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等原料的稳定产能支撑和成本可控[19]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双轮驱动,旨在持续拓宽商用动力电池的技术边界与盈利空间[19]
鑫椤锂电一周观察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3.0》发布
鑫椤锂电· 2025-10-24 10:49
行业政策与宏观趋势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发布,明确提出到204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80%以上 [1] - 新版路线图构建1个总报告+5个技术群+26个专题的三层架构体系,突出全球化视野 [1] 锂离子电池出口数据 - 2025年1-9月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553.8亿美元,同比增长26.75% [2] - 2025年1-9月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量33.99亿个,同比增长19.14% [2] - 德国自5月起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出口市场,1-9月出口金额102.65亿美元,同比增长29.87% [2] - 美国为第二大出口市场,1-9月出口金额89.1亿美元,同比下降11.83% [2] - 越南为第三大出口市场,1-9月出口金额31.86亿美元,同比增长14.59% [2] - 前十大出口国家中,智利、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同比增幅最大 [3] 主要公司业绩与动态 - 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净利润185.49亿元,同比增长41%;营收1041.9亿元,同比增长12.9% [4] - 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动力与储能电池合计出货量约180GWh,其中储能电池占比约20% [19] - 丰元锂能与楚能新能源签订协议,未来三年供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10万吨 [5][6] - 四川杉杉负极材料订单供不应求,最高月出货量超14000吨,远超设计产能 [7] 关键材料市场行情 - 碳酸锂现货价格振荡上涨,近期维持在7.8-8万元/吨 [8] - 10月23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7.55-7.75万元/吨,工业级7.4-7.5万元/吨 [9] - 三元材料价格继续上涨,523型部分企业报价达16万元/吨 [9] - 10月磷酸铁锂产量预计环比增长10%,11月保持增长态势 [10] - 负极材料10月产量环比继续增加,预计为今年月度高点 [12] - 六氟磷酸锂(6F)市场价格持续上涨,预计11月价格超10万元/吨 [15] - 隔膜行业盈利状况改善,中材科技三季度隔膜业务环比减亏 [13] 电池与终端应用 - 预计第四季度电池产量维持较高水平,头部电池厂产能利用率高 [16] - 2025年1-9月新能源重卡销售138,714辆,同比增长183.30% [17] - 宁德时代全国巧克力换电站突破700座,目标2025年达千站 [17] 储能市场动态 - 特斯拉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储能装机量12.5GWh,创单季历史新高,环比增长30% [19] - 富士康旗下品牌推出9.37MWh集装箱储能系统,能量密度较常规产品提升87% [19]
华为采用ATL电池!
鑫椤锂电· 2025-10-24 10:49
华为移动电源产品分析 - 华为100W移动电源电芯供应商为ATL新能源科技 采用三颗聚合物锂电池组成电池组 [1] - 单颗电芯型号436383B 标称电压3.82V 额定容量3920mAh 整体电池额定能量44.93Wh [1] - 电芯采用陶瓷绝缘隔膜高安全材料 通过1000多项安全可靠性测试 符合多项国际安全标准 [1] 产品功能与技术规格 - 产品自带液态硅胶材质USB-C线 配备磁吸收纳卡槽和一个USB-C接口 双口均支持100W PD/UFCS和66W SCP快充 [1] - 移动电源支持鸿蒙智慧数显 可在手机上实时查看剩余电量 具备边充边放和智慧动态功率分配功能 [1] - 产品容量为12000mAh 满足日常续航 通过CCC、CE、CB等多项认证 [1]
星源材质发言确认!11月12-13日,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
鑫椤锂电· 2025-10-23 16:28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为“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主题为聚焦硅基负极突破与擘画固态电池新篇 [5] - 会议主办方为鑫椤资讯,生态合作伙伴为杉杉科技 [1][6] - 会议将于2025年11月12日至13日在中国上海举行,11月12日为报到日 [1][6][9] - 会议议程包括11月11日的上海杉杉企业参观活动、11月12日的会议报到及招待晚宴、11月13日的全天会议 [10] 行业背景与市场数据 - 新能源汽车、智能消费电子、eVTOL、人形机器人、AI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寿命锂离子电池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7] - 硅基负极材料凭借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成为推动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技术革命的关键材料 [7] - 2025年上半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纯品产量为4396吨,同比增长76% [8] - 预计到2028年,硅基负极(单体)产量将达2.53万吨,2024-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高达50% [9] - 硅碳负极材料商业化应用目前集中在消费电子和电动工具领域,在动力电池领域渗透率相对较低 [8] 技术趋势与发展挑战 - 多孔硅碳的突破性进展和应用,将推动硅基负极在动力电池领域进入产业化导入快速阶段 [8] - 未来固态电池或将成为硅基负极材料应用的主要增长点 [8] - 硅基负极产业化进程面临材料本征缺陷、工艺复杂度高、产业链协同不足等挑战 [9] - 会议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重构实现技术突破,加速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9] 参会企业与演讲信息 - 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沿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郭辰将就固态材料供应链布局与固态电解质膜解决方案议题做主题演讲 [4] - 会议拥有众多赞助商,包括特邀赞助潍坊孚美新能源有限公司,以及多家展台赞助企业 [7]
宁德时代再签核心供应商!
鑫椤锂电· 2025-10-23 16:28
战略合作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与凯金新能源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合作从传统单一生产交付转向涵盖绿色、可持续、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价值链建设 [1] - 合作背景是上游原料端与电池制造端的协同关系从产能互补走向体系共建,绿色转型成为供应链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1] - 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在绿色供应链建设、零碳园区打造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1] 合作方凯金新能源概况 - 凯金新能源是国内领先的锂电池导电剂和浆料体系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三元、磷酸铁锂及固态电池体系 [1] - 凯金新能源是宁德时代的重要材料合作伙伴之一 [1] - 公司在导电剂分散体系、碳包覆技术、界面调控工艺等方面积累了成熟的产业化经验,为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提供关键支撑 [1]
中国石化:铁铬液流电池
鑫椤锂电· 2025-10-23 16:28
项目核心信息 - 中石化大连院自主研发的125千瓦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在中石化河北石油中心庄6兆瓦光伏场站成功投用 [1] - 项目实现光伏、储能、充电一体化融合,交流侧能效超过70% [1][3] - 该项目标志着中石化在长时储能技术系统集成和工程化方面取得新突破 [1][4] 技术创新与突破 - 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包括自主研发高稳定电解液、一体化密封电堆结构创新和安全环保容量恢复工艺 [1][3] - 解决了制约铁铬液流电池产业化的关键问题 [1][3] - 构建了"光伏+储能+充电"分布式综合能源单元,实现清洁电力的优先储存和按需智能释放 [1][3] 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 项目显著提升局部电网调节能力与供电韧性,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和灵活调度 [1][4] - 为城市能源结构优化、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提供支撑 [1][4] - 未来将持续推进技术迭代和规模化应用,探索在工业、交通及居民用能等更多领域的应用可能性 [4] 行业背景与意义 - 液流电池因其高稳定性和长寿命,作为新兴储能技术受到关注,铁铬液流电池凭借安全环保特性成为热点 [2] - 该创新项目是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积极作为的重要体现,将助力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占据领先地位 [4][6] - 作为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企业,中石化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努力将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支撑 [6]
比亚迪88亿元项目全面投产!
鑫椤锂电· 2025-10-23 16:28
项目概况 - 台州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总用地面积1500亩,计划总投资8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 [1] - 项目为比亚迪集团的新一代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生产线,达产后年产能为22吉瓦时(GWh) [1] - 项目于2022年6月摘牌,2023年3月第一条生产线投产,至2024年9月8条生产线已全部投产 [1] - 该项目是台州市单体投资最大的制造业项目之一 [1] 行业数据 - 2024年1-9月,中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493.9GWh,累计同比增长42.5% [2] - 同期,比亚迪动力电池装车量为111.21GWh,市场份额占比为22.57% [2]
40亿元固态电芯及储能大单落地!
鑫椤锂电· 2025-10-23 16:28
合作概况 - 陕林集团与卫蓝新能源共同出资设立山东云石卫蓝新材料有限公司 [1] - 合作旨在推动新能源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生产与市场应用 [1] - 标志着双方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合作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1] 合作基础与内容 - 合作基于双方在产业资源、资本投资及固态电池核心技术领域的优势 [1] - 双方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 - 陕林集团下属子公司与卫蓝新能源签署4GWh固态电芯及储能装备采购协议 合同总额约40亿元人民币 [1]
11月11日 上海杉杉企业参观活动!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
鑫椤锂电· 2025-10-22 16:47
文章核心观点 - 鑫椤资讯将于2025年11月在上海主办“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并组织参观行业领军企业上海杉杉,旨在探讨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的技术趋势与产业化挑战,推动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发展 [1][7][15] - 全球锂电负极材料市场持续增长,人造负极主导市场,硅基负极增速显著,是未来动力电池和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的关键方向 [5][10][14] - 上海杉杉在全球负极材料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行业集中度提升,同时硅基负极领域正成为企业竞争的新焦点 [5][9][14] 全球锂电负极材料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锂电负极材料产量为130.25万吨,同比增长34.7% [5] - 人造负极材料市占率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至92%,天然负极产量同比下滑15% [5] - 市场格局基本稳定,上海杉杉位居榜首,TOP5厂家市占率窄幅提升,中小规模企业生存空间收窄 [5] 硅基负极材料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纯品产量为4396吨,同比增长76% [10] - 硅基负极目前商业化应用集中于消费电子和电动工具领域,在动力电池中渗透率较低,但随多孔硅碳等技术突破,产业化导入将加速 [14] - 预计到2028年,硅基负极(单体)产量将达2.53万吨,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0% [14] - 硅基负极面临材料缺陷、工艺复杂及产业链协同不足等挑战,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关键材料 [9][14][15] 论坛活动安排 - 论坛主题为“聚焦硅基负极突破·擘画固态电池新篇”,会议时间为2025年11月12-13日,地点为中国上海 [7][9][16] - 会前安排上海杉杉企业参观活动(2025年11月11日),面向已缴纳会议费的客户,活动包括观摩智能化生产线、与高管交流等 [2][16] - 会议背景强调新能源汽车、eVTOL、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激增,推动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9][15] 行业技术趋势与机遇 - 硅基负极凭借超高理论比容量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革命的关键,固态电池可能成为其重要增长点 [9][14] - CVD新型硅负极出货量增量明显,硬碳负极在钠电池应用场景出货量改善 [5] - 论坛旨在汇聚专家与企业,加速技术创新与生态重构,推动电池产业向高性能、高安全及可持续方向发展 [15]
5亿元!上市公司锂电项目融资终止
鑫椤锂电· 2025-10-22 16:47
公司融资计划变动 - 可川科技宣布终止原计划发行规模不超过5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1] - 终止决定是综合考虑公司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后作出的审慎决策 [3] - 终止发行事项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3] 原募投项目详情 - 原计划募资净额将用于锂电池新型复合材料项目(一期),总投资额为74,838.18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50,000万元 [4] - 项目完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复合铝箔9500万平方米的产能规模 [3] - 该项目建设期为4年,预计于计算期第5年完全达产 [3] 公司近期财务状况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90,528.77万元波动下行至2024年的78,264.52万元,2025年1-6月为41,953.72万元 [4] - 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的15,848.27万元下降至2024年的6,640.93万元,2025年上半年为2,521.06万元 [4] -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近期业绩承压明显,盈利能力有所减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