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系统

搜索文档
东安动力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扭亏 AT变速器订单增加
证券时报网· 2025-07-07 19:25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利润总额651万元到977万元,同比增长60%到140% [1] -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52万元到528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预计归母扣非净利润-7279万元到-4852万元 [1] - AT变速器订单增加带动营业收入及毛利大幅增长 [1] - 固定资产处置收益因搬迁资产交接加速而增加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拥有三大发动机产品平台(自然吸气、增压直喷、新能源增程动力)及三大变速器产品平台(手动、自动、DHT) [1] - 发动机产品覆盖M、N、D系列,变速器包括AT和DHT,提供动力总成一体化解决方案 [1] - 基于AT技术开发的DHT混动变速器搭载郑州日产FrontierPro车型,预计年内上市 [2] - 自主研发的AHT22飞机专用混动变速器首台样机下线,与M15NTDE发动机交付客户标定 [4] - 开展甲醇、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发动机研发 [2] - 增程动力系统研究院建设项目基本完成,正办理竣工手续以提升研发能力 [2] 客户与市场拓展 - 发动机主要供应长安汽车,6AT变速器面向海外市场(年销8万至10万台),8AT匹配江淮汽车、江铃汽车等 [2] - 商用车领域主配福田汽车,增程产品匹配东风岚图,下半年多款新车型上市 [2] - 2025年一季度新获26家企业的51项定点协议,预计总销量150万台(含新能源项目12项/100万台) [2] - 2025年二季度新获8家企业的9项定点协议,预计总销量150万台(含新能源项目2项/100万台) [3] 新能源与低空经济战略 - 与小鹏汇天合作开发航空混动系统技术,为下一代飞行汽车提供动力支撑 [3] - 与AVL公司启动转子发动机合作开发项目,布局低空经济市场 [3] - 航空动力新能源化取得突破,AHT22混动变速器打破传统技术边界 [4] 经营目标 - 2025年目标整机销售60万台,实现营业收入52亿元 [1]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7月3日)
乘联分会· 2025-07-03 16:42
国内新闻 - 2025年前5个月深圳市出口电动汽车111.8亿元,同比增长16.7% [4] - 采埃孚与江淮汽车开启智能线控底盘联合研究项目,深化底盘和智驾领域合作 [5] - 小米汽车提供官方置换服务,支持多品牌车辆询价和置换,通过APP或专员发起需求 [6] - 吉利汽车正式进入英国市场,首款车型EX5电动SUV提供两种电池容量选择,WLTP续航达264英里,首批车辆预计10月至年底交付 [7] - 广汽泰国首批100台AIONY Plus网约车交付,首期规划2000台,未来计划扩展至印尼、马来西亚等市场 [8] - 斯诺凡科技投资5亿元在武汉经开区建设智能座椅研发及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投产 [9] - 泛半导体基地等3个项目落户昆山,总投资约20亿元 [11] - 武汉开启全国最大VPD商业场景试点,支持岚图等车型,覆盖8000余个车位,车辆可自主泊车 [12] 国外新闻 - 特斯拉内华达工厂磷酸铁锂电池投产,年产约10GWh电芯,用于美国本土Megapack储能系统 [13][14] - 三菱汽车计划2025年在欧洲实现年销量7.5万至8万辆,较去年增长20%至30% [15] - Geotab与梅赛德斯-奔驰美国公司合作,整合车联网服务与车队管理平台,提供无缝远程信息处理解决方案 [16] - 行业团体呼吁美国众议院恢复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反对终止7500美元税收优惠 [17] 商用车 - 锣响集团半挂车混合动力系统入选国家科技成果库,实现混合动力制动能量回收,适用于超重型运输车辆 [19] - 福田汽车半固态电池批量应用于电动轻卡,自主研发24V启动锂电技术 [20] - 中国外运与三一集团合作推出跨境电动重卡,首批6辆投入运营,为香港首批注册电动重卡 [21] - 一汽解放拟在8个国家设立海外全资子公司,总投资4.98亿元,加速国际化布局 [22]
科华控股: 科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注销控股子公司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3 00:15
证券代码:603161 证券简称:科华控股 公告编号:2025-039 科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注销控股子公司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一、关联交易概述 基于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及实际经营情况,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 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公司拟注销控股子公司科华动力,注销完成后,科华动力 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次会议,以 3 票同意、0 票反对、0 票弃权审议通过了《关于注销控股子公司暨 关联交易的议案》,并同意将该议案提交董事会审议。2025 年 7 月 1 日,公司 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拟注销控股子公司暨关联交 易的议案》。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 管指引第 5 号——交易与关联交易》等有关规定,科华动力为公司与关联人陈洪 民先生及其控制的公司科华投资共同投资的公司,本次注销科华动力构成关联交 易,但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 易金额不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 5%,无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 至本次关联交易为止,过去 12 个月内公司与同一关联人(关联人为公司及 公司子公司提供担保除 ...
一步到位!思翼生态亮相深圳无人机展,全核心零部件产品线覆盖。开源生态,无人机生态的另一选择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2 19:53
公司展示与产品线 - 公司在深圳国际无人机展首次展出覆盖5条完整产品线的混源开放生态,包括链路系统、吊舱/云台相机、飞控系统、动力系统和软件产品5大类目,所有产品基于Ardupilot、PX4等主流开源协议设计 [1] - 公司推出"5分钟组装专属行业级无人机"活动,展示其零部件产品的兼容性和可玩性,现场反响热烈 [1] - 公司为民用无人机玩家提供完善的零部件产品,展位分为5大展区,分别展示链路系统、吊舱/云台相机、飞控系统、动力系统和软件产品领域的最新技术 [2] 技术实力与产品细节 - 公司是行业唯二覆盖5大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的厂商,提供包括FT24航模遥控器、40km远距离图传的UniRC 7系列地面站、ZT30四光吊舱、ZT6迷你双光吊舱、ZR30光电吊舱、ZR10光电吊舱等产品 [2] - 公司的N7开源飞控及E6行业动力系统展现行业头部技术,UniGCS地面站软件可免费使用,支持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等多应用场景 [2] - 公司以核心技术为底层逻辑,搭建"混源开放生态",兼容开源生态和闭源生态,同时适配第三方商业生态 [3] 生态战略与行业应用 - 公司聚焦核心零部件研发,战略性放弃部分负载研发制造,拥抱开源生态玩家,深耕兼容性和可玩性,为智能机器人玩家提供更多可能性 [3] - 公司产品不仅应用于无人机,还可实现无人车、无人船、机器人、机器狗的控制,吊舱及AI模块可为智能机器人提供高清或红外视觉,支持巡检、识别等应用 [3] - 公司荣膺"2025低空经济10强 · 十大低空经济链上企业"称号,以高技术实现力赋能智能机器人生态,覆盖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机器人、机器狗等多领域应用 [3]
汉马科技(600375) - 汉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6月份产销快报公告
2025-07-01 17:45
汉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600375 证券简称:汉马科技 公告编号:临 2025-047 汉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 6 月份产销快报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汉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 6 月份产销数据快报如下: | (单位:辆) | | --- | | 类别 | 产品名称 | | 月度数据 | | | 年度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月 | 上年 | 同比 | 本年 | 上年同 | 同比 | | | | 数量 | 同期 | 增减 | 累计 | 期累计 | 增减 | | | 货车 (含非完整车辆) | 1,150 | 681 | 68.87% | 6,110 | 3,857 | 58.41% | | 产量 | 其中:电动中重卡 | 1,055 | 441 | 139.23% | 4,494 | 1,983 | 126.63% | | | 底盘总成 | - | ...
(活力中国调研行)深圳低空经济飞出“新高度” 开通无人机航线近300条
中国新闻网· 2025-06-27 15:57
深圳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 深圳已累计开通无人机航线近300条,完成载货飞行170多万架次 [7] - 建成各类低空起降点756个,覆盖商圈、CBD、产业园等场景 [7] - 龙岗区作为全国产业大区,集聚低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50余家 [5] 无人机应用场景拓展 - 海吉星农批市场开通农产品无人机配送示范航线,保障深港两地供应 [1] - 实现外卖配送、无人物流、医疗配送、无人机编队表演等成熟应用 [5] - 四旋翼无人机应用于城市管理巡检巡查巡测,11个区部署100多套 [3] 产业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龙岗低空智能融合测试基地已服务企业数千批次,二期占地22万平方米 [5] - 基地将引入国家民用无人机质检中心和低空适航审定研究中心 [5] - 深圳提供航线补贴等政策扶持,具备研发人才和供应链优势 [5] 无人机产品与技术发展 - 展出产品包括载重60公斤农业无人机、水上救生无人机、长航时监控系统等 [3] - 联合飞机集团生产Q100农业无人机、倾转旋翼飞行器等新型号 [5][7] - 无人机与AI系统联动实现自动分析和预警功能 [3]
捷强装备上市以来这几年的业绩表现,可谓是一言难尽
搜狐财经· 2025-06-26 20:02
公司概况 - 天津捷强动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2020年8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主营业务为核化生防御装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专业服务,主要产品为军用核化生洗消车辆的液压动力系统 [1] - 公司经营极不稳定,上市次年营收大跌,2023年创下新高后2024年又出现腰斩式下跌 [2] 财务表现 - 2024年所有业务均下跌,液压动力系统营收为负数,核辐射监测设备成为第一大业务且占比大幅提升 [4] - 2024年是连续第三年亏损,亏损额度扩大与营收暴跌有关 [6] - 毛利率多年持续下滑,2024年跌至负数,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近年表现不佳 [8] - 2021年主营业务盈利空间为8.1个百分点,2022年不足1个百分点,2023年起转为亏损,2024年总成本是营收的两倍,亏损额远超营收规模 [10] - 资产减值损失高达1.45亿元,超过营收规模,主要来自存货跌价损失和商誉减值损失(源于2021年收购的上海仁机) [12] 季度经营 - 2024年四季度营收为负数,按产品和季度分均有负数情况 [14] - 最近九个季度中仅2024年二季度有少量主营业务盈利,其他季度表现不佳 [15] 现金流与偿债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多数年份为净流出但金额不大,上市前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明显增长但未能带动营收和净利润提升 [17] - 长短期偿债能力持续下降且总资产缩表,但短期内偿债能力仍较强 [19] 行业与业务 - 军工相关行业增长潜力有限,业绩受大客户发展方向变化影响较大 [21] - 行业高度依赖客户信任,产品定价不透明 [22]
绿色赋能 三纵三横——申能氢能全产业链企业亮相FCVC 2025
势银能链· 2025-06-24 11:12
申能集团氢能产业布局 - 申能集团是上海市国资委监管的国有独资综合性能源企业集团,旗下申能能创作为氢能产业承载平台,形成以氢能为核心、产业投资和综合管理两翼并行的发展格局 [4] - 公司氢能板块实现全产业链布局,探索形成"三纵三横"产业群,建立制氢、储运、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三条高端产品制造业务线 [4] - 申能能创在FCVC 2025展会上以"源启-智氢链"、"脉动-储运端"、"擎氢-动力核"三大主题板块展示全产业链自主化技术创新成果 [2][4] 氢能储运技术突破 - 浙江蓝能首次公开亮相30MPa碳纤维缠绕氢气管束式集装箱,氢气装载量达650公斤,较传统全钢质管束集装箱装载量提升近70%,是目前国内氢气装载量最大的运输装备 [5] - 彼欧蓝能展出GB 54L和390L两款Ⅳ型高压储氢容器,采用先进碳纤维材料和吹塑塑料内胆技术替代传统金属材质,实现轻量化与高强度的平衡 [5] 燃料电池技术进展 - 氢晨科技连续四年蝉联国内金属板电堆出货量首位,产品已在15省21市实现规模化应用 [6] - 氢盛能源突破PEM电解槽核心技术壁垒,实现催化剂、膜电极、双极板等关键材料的全产业链自主化 [6] - 鲲华科技深耕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其产品已批量应用于49吨氢能重卡,在山西、内蒙古等地总里程达4000万公里 [8] 制氢与提纯技术 - 瑞必科展示氢气制备和提纯系统、天然气脱水工艺、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以及碳捕集封存(CCUS)解决方案 [6] - 相关技术涵盖绿色天然气制氢、绿色电解水制氢等制氢应用,以及沼气提纯天然气、高纯/燃料氢提纯等纯化分离应用 [6] 氢能应用场景 - 申能集团打造上海氢能基地、沪外氢能应用一体化基地、氢能多元应用场景,实现氢能运用完整商业闭环 [4] - 鲲华科技开发兆瓦级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已在宁波镇海炼化投入示范应用 [8] - 最新一代发电设备鲲鸿·EC-200采用全新架构与模块化设计,占地面积不足5㎡,实现轻量化、智能化、多场景应用 [8]
鸿鹏航空许可达:航发赛道竞争激烈了10倍,不建议小团队下场创业|产业专访
36氪· 2025-06-23 15:55
全球航空发动机行业格局 - 航空发动机代表国家工业制造最高水平 目前全球仅美俄英法中等少数国家具备独立研制能力 [2] - 欧美航发企业依托百年技术积累形成垄断格局 其中GE和赛峰合资的CFM国际占据全球超半数商用航发市场份额 [2] - 中国航发产业始于上世纪50年代仿制 2016年中国航发集团成立后进入自主研发加速阶段 但民用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2] 中国中小型航发市场机遇 - 2020年后国产通航飞机和无人机市场爆发 带动1000kw以下中小航发需求激增 当时仅608所和331所能供给 市场存在巨大缺口 [3] - 鸿鹏航空抓住市场空白 专注中小航发整机研发 拥有活塞/涡桨/混动三条产品线 目标提供适航低成本国产解决方案 [3][7] - 公司采用"国际技术授权+本土制造"模式 快速实现量产 D160重油活塞发动机成本仅为国际同类1/3 已交付超300台 [5][7][8] 鸿鹏航空产品与技术布局 - 活塞发动机线:D160是国内唯一通过EASA认证的重油活塞发动机 累计飞行超10万小时 正在申请CAAC双认证 [5] - 涡桨发动机线:TP360/550对标普惠PT6A 计划2026年量产 实现进口替代 [7] - 混合动力线:TE300系统使续航提升至纯电4倍 计划2024年底量产 能量密度达1500Wh/kg [7][18] 商业化路径与竞争策略 - 公司创立5年团队近200人 落地4个生产基地 2023年底D160获8000万元订单 [7] - 坚持"便宜+安全"原则 通过低成本适航建立先发优势 目标吃透细分市场 [9][14] - 未来定位"以控制系统为核心的航发企业" 类似华为模式赋能下游厂商 [15]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传统航发技术进入瓶颈期 架构与上世纪相比无本质变化 [16] - 全电驱动成为明确方向 混合动力是当前突破电池限制的关键方案 [17][18] - 中国具备产业链和市场优势 电动化领域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路径 [20] 市场竞争与创业门槛 - 航发赛道竞争较5年前激烈10倍 需整合资源能力强的资深团队 [24][25] - 市场最终或容纳4-5家企业 存活关键是以市场为导向+适航认证能力 [26] - 出海需跟随整机出口 并严格遵守FAA/EASA认证体系 [23] 公司未来规划 - 短期目标:扩大D系列市场份额 实现G系列批量交付 筹备MRO中心 [33] - 长期愿景:用国产适航低成本发动机推动低空产业发展 登上世界舞台 [31]
解码东风汽车智能化转型:以“科技跃迁”破局行业“内卷”
中国新闻网· 2025-06-22 15:12
中新网武汉6月22日电 (记者 刘文文)在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价格战此起彼伏的当下,传统车企如何突 破"内卷"困局?近日,记者随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走进新国企——品牌引领·智链未来"活动,探访 位于武汉经开区"中国车谷"的东风汽车集团,解码其转型实践。 破局"内卷",开放合作同样关键。当前,"车企+科技公司"的协同模式已成行业趋势。东风与华为、中 国移动共建的5G车路云协同系统,已覆盖武汉660公里开放道路场景。今年5月,东风与华为签署全面 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汽车智能化、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生态共建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 度合作。 在东风汽车全球创新中心,"天元智能"技术体系彰显其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深度布局,新一代马赫动力系 统持续进化,东风氢舟系列则勾勒出新能源多元化路径的清晰版图。这些成果集中展现着东风汽车在新 能源与智能化赛道的核心竞争力。 东风汽车的智能化转型样本,为传统车企乃至整个汽车行业提供了颇具启发性的破局方案。业内人士分 析,随着智能化竞争进入下半场,东风的前瞻布局与技术积累,有望使其在未来产业格局重塑中抢占先 机。(完)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从增量扩张向存量竞争的深刻变革,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