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T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新能源材料独角兽,再获1.2亿投资
DT新材料· 2025-10-27 22:37
公司融资与上市进展 - 公司近期完成C++轮融资交割,获得约1.2亿元人民币投资,由老股东北汽产投领投,并引入多家新投资机构,部分老股东追加投资[2] - 公司已完成总计10轮融资,参与方包括众多知名产业投资者和机构投资人[3] - 公司已于今年6月正式发布科创板IPO辅导备案报告,启动上市进程[3] 公司业务与产品概况 - 公司开发的全氟离子膜产品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钒电池、电解水制氢等多个领域[4] - 公司产品已出口至日本、韩国、加拿大、德国等多个发达国家[4] - 公司为国内钒电池行业提供了90%以上的国产全氟离子膜产品[4] - 公司是国内液流储能行业用质子交换膜出货交付金额第一的企业,也是国产全氟磺酸质子膜近三年累计出货数量和累计销售收入国内第一的企业[4] 公司结构与关联企业 - 公司对外成立了4家子公司,并参投了2家专注于氢能及新能源相关领域的公司[4]
金发科技,又大涨58%!
DT新材料· 2025-10-27 22:3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约496.16亿元,同比增长22.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65亿元,同比增长55.86% [2]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9.8亿元,同比增长5.04%;净利润4.79亿元,同比增长58.04% [2] - 第三季度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9.55%,前三季度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1.99% [3] - 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产品结构优化、海外业务强劲增长以及新材料业务销量和毛利快速增长 [2] 分业务板块业绩 - 第三季度改性塑料产品营收91.3亿元,绿色石化产品营收31.29亿元,新材料产品营收10.78亿元 [3] - 第三季度改性塑料产品销量71.01万吨,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销量7.19万吨 [4] - 第三季度PP树脂销量22.02万吨,ABS树脂销量8.84万吨,丙烯销量9.48万吨 [4] - 第三季度生物降解塑料销量5.86万吨,特种工程塑料销量0.92万吨 [4] - 第三季度改性塑料产品和绿色石化产品平均售价同比分别下滑7.05%和9.24%,新材料产品平均售价同比增长1.3% [5]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公司实现高性能无卤阻燃PA材料量产,并开发出生物基低碳无卤阻燃PPA材料成功替代传统辐照交联尼龙 [8] - 开发高耐冷媒长碳链聚酰胺产品打破垄断,实现批量应用;开发耐电子氟化液无卤阻燃半芳香聚酰胺及新一代低介电LCP,应用于浸没式冷却服务器和AI服务器 [8] - 研发电解水制氢用聚芳醚砜实现批量使用;已建成100万㎡/年LCP薄膜生产线,正在高频柔性线路板领域验证推广 [8] - 纤维级LCP树脂已实现批量供应;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在动力电池、无人机等领域开拓低空经济头部客户 [8] 产能布局与产业扩张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特种工程塑料总产能接近3.4万吨/年,包括年产2.1万吨高温尼龙、0.6万吨LCP、0.66万吨PPSU及少量PEEK [9] - 4万吨/年透明聚酰胺及聚酰胺弹性体项目首期8000吨产能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投产;千吨级聚酰亚胺项目计划在2025年底投产 [9] - 公司已启动5万吨/年特种工程塑料共混改性工厂建设,首期1.5万吨产能预计于2026年第二季度投产 [9] - 在塑料回收方面,公司打通分选-清洁-再利用三大关键环节,相关技术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9] 战略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公司与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热门机器人厂商展开材料合作开发,部分客户已实现批量供货 [7] - 为摩尔线程供应聚醚醚酮(PEEK)材料用于GPU散热模块,并与摩尔线程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聚焦散热材料研发 [7] - 公司全球改性塑料销售正在冲刺300万吨目标,股价年内迄今涨幅达135.79%,截至10月27日总市值达531.8亿元 [6] - 广州农商银行与公司签署15亿元授信协议,为重点循环经济项目及企业运营提供资金支持 [9]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 - 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全球扩张,为上游材料企业创造前所未有的增量市场 [9] - 公司产品在汽车、电子电工及新能源等高增长领域实现销量与毛利同步增长 [2] - 特种工程塑料持续扩大在高频通信、AI设备等高端应用市场份额 [2] - 生物降解塑料在工业级增材制造与高端食品包装等领域应用瓶颈实现突破 [2]
LG化学,推出尖端半导体封装新材料
DT新材料· 2025-10-27 22:37
随着集成电路(IC)基板尺寸不断增大、特征尺寸持续缩小,热膨胀差异导致 的开裂风险显著增加。 传统液态 PID 在大型基板上难以实现双面均匀 性,为此,LG化学 还研发出薄膜型 PID ,能够解决以下问题: 【DT新材料】 获悉,近日, LG 化学 宣布开发出尖端半导体封装核心材料—液态 PID(Photo Imageable Dielectric) ,正式布局人工智能和高性能 半导体市场。 PID 作为感光绝缘材料,用在半导体芯片和基板之间建立微电路并形成传输电信号通道, 是在先进封装工艺中提高电路精密度、增强半导体性能与可 靠性的核心材料。 随着高性能半导体对于高精密电路的需求不断攀升, PID 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LG 化学的液态 PID 具备高分辨率、低温亦可稳定固化、兼具低收缩 和低吸收率的特性,有效提高了工艺稳定性。此外,该产品不含 PFAS(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 ) 、 NMP 和甲苯等物质,更符合环境相关法规要求。 1 2025.09.29 新闻稿 LG化学开发出高分辨率PID材料,正式布局新一 代半导体封装市场 く 1/1 > 材料馆 N1 Hall, Carbon Materials ...
中国航发/奥威科技/天能电池/孚能科技/瑞浦兰钧/翔丰华/OCSiAl...邀您参加新能源碳材料与电池大会
DT新材料· 2025-10-27 22:37
大会基本信息 - 大会将于2025年12月9日至1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2馆举行 [2] - 大会核心主题为“新能源碳材料技术制备与电池产业应用” [2] - 注册费用为企业或科研代表线上缴费1200元/人,现场缴费3000元/人,学生线上缴费800元/人,现场缴费2500元/人 [28] 行业发展趋势与核心驱动力 - 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转型,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低空经济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对电池技术提出高要求 [2] - 具体技术指标包括高能量密度(≥500Wh/kg)、快速充电(15分钟充至80%)、超长循环寿命(≥15000次)、低成本、宽温域及高安全性 [2] - 电池制造技术进入材料创新与工艺革新并行的关键阶段,硅基负极、硬碳、多孔炭、电容炭等新材料及干法电极、等静压等新工艺的突破是行业核心驱动力 [2] 大会战略焦点与目标 - 大会深度聚焦两大战略维度:破解新能源碳材料领域的技术瓶颈,推动关键制备工艺革新突破;拓展电池应用场景多元化布局,构建从材料到终端的全链条价值生态 [2] - 大会旨在搭建高端学术交流与产业对接平台,系统探讨碳材料在多孔炭、硅碳负极、快充石墨负极、导电添加剂、硬碳负极及新型纳米碳材料等前沿方向的研发进展与产业化路径 [3] - 目标为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促进材料研发、电池制造、终端应用等环节协同创新,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迈向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3] 参会嘉宾与机构 - 演讲嘉宾来自学术界与企业界,包括北京化工大学、天能电池研究院、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国家车用超级电容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孚能科技等机构 [9][11][15][16] - 参会企业包括海四达、瑞浦兰钧、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远东电池有限公司等产业链关键公司 [12][13][25][26] - 主办单位为DT新材料,承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支持单位包括国家车用超级电容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 [25][26]
从手机到平板,苹果M6 iPad Pro曝配备VC均热板
DT新材料· 2025-10-27 22:37
苹果iPad Pro散热技术升级 - 苹果计划在2027年春季发布的M6 iPad Pro上首次配备VC均热板系统,以解决高端平板的过热降频问题[2] - 该产品将搭载采用台积电2nm工艺的M6芯片,据供应链消息,2nm工艺可比当前制程提升20%-30%的能效比[8] - VC散热技术将成为Pro系列的关键溢价卖点,以解决当前M5 iPad Pro因升级幅度有限导致的用户换机动力不足问题,未来无风扇设计的MacBook Air等产品也可能跟进采用[9] VC均热板技术原理与应用 - VC均热板技术核心原理是通过密封金属腔内的液气相变循环传导热量,形成微型"热交换系统",目前在售的iPhone 17 Pro系列已应用该技术[6] - 搭载M4芯片的iPad Pro在运行高负载应用时背面温度可达40℃以上并出现软件卡顿,引入VC技术正是针对专业用户的高负载场景设计[6] - 苹果凭借更精密的VC结构设计,有望在轻薄机身与散热效率间实现更优平衡,其入场或将引发与华为、小米等厂商的新一轮技术竞赛[11] 热管理产业链与供应商 - VC技术凭借两相传热的高效特性,已成为智能手机散热升级的关键路径,国内企业正逐步补齐从材料供应到检测装备的产业链环节[12] - 飞荣达主要产品包括电磁屏蔽材料及器件、导热材料及器件(热管、均温板以及散热器等)和轻量化复合材料等[16] - 思泉新材料是一家以热管理材料为核心的多元化功能性材料提供商,主要产品包括人工合成石墨散热膜、人工合成石墨散热片、热管、均温板等[29] - 天脉导热主营业务为导热散热材料及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热管、均温板、导热界面材料、石墨膜等[31] - 领益智造为客户提供铜、不锈钢、纯钛等不同材质的VC均热板散热方案,其各类超薄VC均热板已被多款中高端手机机型搭载并量产出货[37] 行业活动与趋势 - 2025年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将于2025年12月3-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议专题涵盖液冷技术、消费电子热管理等六大主题板块[4] - 消费电子热管理专题将聚焦主动散热与被动散热创新,飞荣达、威铂驰、思泉新材料、天脉导热等重点企业将携带最新产品亮相大会[4] - 大会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及终端应用方,能为企业搭建技术展示、供需对接与行业交流的核心平台[43]
宁德时代,两大新签约
DT新材料· 2025-10-27 22:37
宁德时代与江汽集团战略合作 - 双方于10月25日签署深化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技术、供应与出海领域展开合作[2] - 合作旨在利用宁德时代领先电池技术提升江汽集团全系产品的安全性和效率[2] - 江汽集团旗下“尊界”系列车型应用了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骁遥电池等先进产品,涵盖超充、双大面冷却、NP2.0热防护、超安全底部防护等多项领先技术[4] - 合作三大方向包括:提供长期高质量动力电池配套确保供应链安全;在超充、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换电生态等关键领域合作实现技术快速量产;联手出海推动乘用车与商用车品牌走向世界[5][8] 宁德时代与易控智驾战略合作 - 双方于10月24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电动无人矿山场景,在资本、技术、市场及生态等多维度展开深度协同[7] - 技术研发层面将基于易控智驾超20座矿山的实战运营数据,联合研发适配高寒、高海拔等极端工况的下一代矿山专用电池[12] - 场景落地层面将共同打造安全高效、可复制推广的露天矿无人运输样板工程[12] - 市场拓展层面将在国内验证后联合推动“新能源+无人驾驶”一体化方案走向全球,参与构建国际绿色矿山标准体系[12]
重磅!国内液冷供应商解决方案,获全球龙头芯片公司认可并验证
DT新材料· 2025-10-26 22:26
文章核心观点 - 随着AI与高性能计算发展,芯片功率密度攀升,传统散热技术难以满足新一代GPU/CPU的热管理需求 [2] - 公司创新性地提出“仿生歧管微通道冷板 + 热界面复合材料”一体化高效冷却解决方案,突破行业性能上限,为千瓦级芯片散热提供新路径 [2] - 该技术已获得全球龙头芯片公司认可,正在新一代芯片数据基础上推进落地验证 [2] - 该技术标志着中国企业的方案在多年产学研协同下已超越老牌海外企业,全面参与全球竞争 [8] 技术方案与性能 - 技术基于自然界血管与叶脉网络启发的仿生歧管微通道架构,构建多级渐缩均流通道与局部再发展结构,提升对流换热能力并降低压降 [4] - 引入高导热界面复合材料,与微通道形成嵌入式热通路协同效应,有效降低界面热阻与面内温差 [4] - 全尺寸仿真显示,在入口水温40℃、流量2 L/min条件下,可稳定散热2300W,芯片最高温度控制在86.8℃,面内温差小于5℃ [6] - 实验验证在同等条件下可稳定散热2000W,芯片最高温度控制在80.5℃,面内温差小于4℃,换算到2300W时最高温度为86℃,与仿真结果一致 [6][7] - 相比行业主流单相冷板常见的1000W极限散热能力,该技术在更低泵能下获得显著性能优势 [7] - 对比数据显示,新技术在2300W散热下芯片最高温度为86℃,远优于当前微通道技术的129℃和仿生歧管无新材料复合的113℃ [8] 应用领域与战略意义 - 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下一代GPU/CPU液冷加速卡、数据中心服务器、高功率电力电子与射频芯片等领域 [8] - 技术与先进封装工艺兼容,具备工程可实施性和规模化应用潜力 [8] - 技术将为数据中心节能降碳、系统可靠性提升和国产算力生态构建提供关键支撑 [8] - 公司已取得全球顶尖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在中国稀缺的Vendor Code,供应高速铜缆、智驾数据传输线等多款产品 [9] - 公司正快速推进液冷、HVLP及BBU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测试,加快技术及产品迭代 [9] - 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的液冷散热核心技术,已开展新一代液冷技术的开发送样检测,并与国内芯片龙头和主流云运营商合作 [9] 行业活动与展望 - 公司将于2025年12月3-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上分享最新液冷技术 [10][11] - 大会将设有液冷技术论坛、热科学论坛、芯片热管理论坛等多个专题论坛 [13] - 行业将迎来千亿级企业的集中涌现期 [9]
碳纤维圈必看!160+专家名录发布,免费领取
DT新材料· 2025-10-26 22:26
会议核心信息 - 会议主题为“创新应用打破国内碳纤维行业'内卷'格局” [9] - 会议将于2025年12月9-1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2馆举行 [9] - 会议旨在系统阐述碳纤维市场现状、产业布局与技术迭代,并深入探讨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及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9] 行业背景与驱动力 - 碳纤维行业正处于技术转型与产业重塑的关键时期,应用端是产业链的核心驱动力 [9] - 高端装备制造业加速崛起,航空航天、汽车工业、风电叶片等领域对高性能材料需求快速增长 [9] - eVTOL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市场、风电、光伏、氢能等绿色能源为碳纤维带来广阔需求空间 [9] 专家名录发布 - Carbontech发布《碳纤维及碳/碳领域专家名录》,收录160+行业专家,涵盖30+高校及科研院所 [2] - 专家研究方向涉及性能分析、结构设计、功能化应用、回收等核心领域 [2] - 该名录旨在为研究人员、工程师及企业提供专家检索入口,助力学术合作与技术咨询 [2] 参会嘉宾阵容(部分) - 朱波(山东大学教授):主导开发两步法干喷湿纺工艺,突破T1000级高性能碳纤维制备关键技术,2024年主导建设万吨级T1000碳纤维产业化项目 [17] - 敖玉辉(浙江理工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包括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碳纤维用上浆剂及树脂合成研究 [18] - 李克智(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长期致力于热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创新、抗氧化涂层与工程化应用技术研究 [19] - 白振宇(长盛科技):公司已实现T700、T800规模化生产,良品率>98%,是国内首家实现T1000和T1100级碳纤维工业级规模化生产的企业 [20] -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自主研发60K大丝束碳纤维新产品,为国内首创,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已形成24K、48K、60K等不同丝束规格近20种型号产品生产能力 [34] 参会企业技术亮点 - 湖南顶立科技:开发出覆盖化学气相沉积、高温石墨化等关键工艺环节的碳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热工装备,其化学气相沉积装备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23] - 陕西美兰德新材料:专注于炭/炭复合材料、碳陶复合材料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光伏、半导体等行业提供高品质产品 [33] - 江苏集萃华科:由丁汉院士团队控股,面向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从事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发 [25] 会议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为DT新材料 [36] - 联合主办单位包括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 [12][37] - 协办与支持单位包括碳纤维研习社、湖南顶立科技、江苏集萃华科、山东华信工业科技、长盛(廊坊)科技等 [12][37]
保时捷,暴跌99%
DT新材料· 2025-10-26 22:26
保时捷公司财务与运营状况 - 第三季度亏损达9.6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0亿元 [2]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为268.6亿欧元,同比下降6% [2] - 前三季度销售利润仅为4000万欧元,较去年同期的40.35亿欧元下降99% [2] - 因重组措施带来约27亿欧元的额外支出,约合人民币224亿元 [2]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前九个月额外成本为3亿欧元,预计全年损失约7亿欧元 [2] - 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裁员1900人,并于今年内裁减2000个临时岗位 [2] - 公司已推迟部分纯电动车型推出,延长燃油和混动车型生命周期,并终止电池自产计划 [2] 高分子循环再利用行业动态 - 2025第三届高分子循环再利用大会将于12月11-13日在浙江宁波举行 [4] - 大会专题一将解读欧洲、中国、东南亚地区的政策、市场、法规及规划 [4] - 大会专题二关注先进回收技术,包括热裂解、催化裂解、醇解、酶解等技术路径 [4] - 大会专题三聚焦PCR/PIR高分子循环利用案例,涉及汽车、家电、废纺、包装等领域 [5] - 同期活动包括动态高分子论坛,探讨可逆化学键分子结构设计 [6] - 大会涵盖物理回收、化学回收创新应用及100多项科技成果展示对接 [8]
会通股份,600吨PEEK、3000吨高温尼龙项目官宣!
DT新材料· 2025-10-26 22:26
项目概况 - 会通股份高温尼龙和聚醚醚酮聚合项目正式签约落户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7,644.87平方米,总投资8,100万元 [1] - 项目将新设全资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建设年产3,000吨高温尼龙和600吨PEEK的聚合生产项目 [1] - 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规划年产500吨高温尼龙和200吨PEEK产线及配套,投资约3,000万元,建设周期为2025年10月至2026年9月,共12个月 [1] 战略意义与产业链整合 - 项目旨在推动公司技术从改性向上游聚合延伸,打造“聚合-改性”一体化产业平台,提升关键材料自主可控能力 [3] - 通过项目公司将加速打造“PEEK树脂合成 + PEEK改性”一体化产业链,目标成为国内PEEK头部企业之一 [4] - 项目将助力公司打通PA6T、PA10T从原料合成到下游应用的全链条国产化 [5] 技术储备与产品进展 - 在PEEK领域,公司已掌握PEEK树脂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调控等核心技术,并于2022年成立会通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注PEEK等特种工程塑料改性 [3] - 公司公开了轻量化高耐热高尺寸稳定性PPO‑PEEK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适用于低空经济飞行器、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领域 [3] - 公司公开了耐高温尼龙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耐高温尼龙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等专利 [5] - 在高温尼龙方面,公司开发的高刚性碳纤维增强高温尼龙材料已成功应用于低空经济、光伏、军工等行业 [4] 市场应用与客户进展 - 针对机器人轻量化,公司开发出高刚性碳纤维增强材料、高性能PEEK材料以及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等多款材料 [3] - 针对新能源、通信、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公司正在研究系列高性能聚醚醚酮树脂通用牌号产品,中试量产规划中 [3] - 公司长碳链尼龙等多种材料在2025年上半年进入放量增长阶段,收入同比增长60.51% [5] - 长碳链尼龙材料具体应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家电洗碗机粉末材料、AI数据服务器液冷系统散热解决方案及机器人管线材料 [5] 财务表现与产能布局 - 2025年上半年,会通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02,102.23万元,同比增长10.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11.32万元,同比增长10.19% [7] - 在PCR材料领域,公司增资会峰环境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年产能5万吨),合资建立广东钟银塑料有限公司(年产能10万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