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新材料

搜索文档
倒计时6天!中能建/中电建/中海油/华能/国电投/三峡上海院/龙源振华/海油工程/明阳智能/运达股份/天科院/国网/南网……
DT新材料· 2025-07-16 22:43
论坛概况 - 2025年第五届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MCES2025)将于7月23-25日在南通召开,聚焦海洋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1] - 核心议题包括深远海施工成本破解、示范工程规模化推广、多技术融合发展等热点 [1] - 活动形式涵盖青年科学家论坛、全体大会、四大专题论坛及产业对接展览 [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包括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创新联盟等产学研机构 [4] - 协办单位覆盖东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7所高校及研究院所 [4] - 论坛主席由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Torgeir Moan等国际权威学者领衔 [4] 专题设置 - **海上风电专题**:探讨浮式平台设计、系泊系统优化、风渔融合等前沿技术 [15][17][19] - **海上光伏专题**:分析浮式光伏阵列动力特性、锚固系统技术及组件可靠性标准 [18][20][24] - **海洋能专题**:研究波浪能/潮流能装置阵列化开发、多能互补耦合技术 [22][23][29] - **Power to X专题**:聚焦海上风电制氢、电解海水制氢等能源转化技术路线 [26][27][30] 技术亮点 - 明阳智能展示风渔融合实践案例,中天科技分享深远海海底电缆关键技术 [14][16] - 大连理工大学发布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装置"南鲲号"研发成果 [14] - 东南大学等机构推出石墨烯增强防腐涂层、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应用 [16][19] 参会阵容 - 吸引超150家单位参与,包括中天科技、明阳智能等装备制造商,以及华能集团、国家电投等能源央企 [33][36][40] - 科研机构覆盖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0余所高校,占比达35% [35][38][42]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占比45%,涉及海缆、系泊、防腐等细分领域 [39][41][43] 议程设计 - **青年科学家论坛**:设置20场技术报告,涵盖浮式风机减振、海上风电布局优化等创新研究 [5][6][7] - **全体大会**:发布"十五五"海洋经济政策前瞻,探讨产业融合与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12][13] - **平行论坛**:按技术路线划分专场,70%议程聚焦深远海开发痛点解决方案 [15][18][26]
中石化投资,2900亿新能源巨头上市
DT新材料· 2025-07-16 22:43
华电新能IPO及业务概况 - 公司于7月16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募资总额181.71亿元,首日收盘价7.18元,涨幅125.79%,总市值达2942亿元,成为国内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 [1] - IPO募资主要用于风光大基地建设、负荷中心消纳能力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和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四大项目,总投资超800亿元,规划新增装机容量15.17GW [1] - 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中国华电集团的风电、太阳能业务整合平台,同时布局核电、"新能源+储能"、"新能源+氢能"等新兴业态,已备案项目储备量132GW [1] 公司资产与装机规模 - 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拥有1046家分支机构(818家子公司+228家分公司),总资产超4400亿元 [2] - 截至2024年底控股装机容量达6861.71万千瓦,其中风电3202.45万千瓦(市占率6.15%),太阳能3659.26万千瓦(市占率4.13%)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分别为246.73亿元、295.80亿元和339.6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1.3%;2024年风电业务营收占比67.52%(227.41亿元),太阳能占比32.48%(109.39亿元) [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5.22亿元、96.20亿元和88.31亿元,2024年净利润率27.91%,净资产收益率10.16%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96.28亿元(同比+16.19%),净利润29.22亿元(同比+5.89%) [5] 海洋清洁能源论坛信息 - 第五届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MCES2025)将于7月23-25日在南通召开,聚焦深远海开发技术、规模化应用和成本优化等议题 [7] - 论坛设置青年科学家10²论坛、产业发展与创新技术全体大会、四大专题论坛(海上风电/光伏/海洋能/Power to X)及产业对接活动 [7][10][24][30][35][36] - 参会机构包括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南方电网等产业链核心企业 [9][42][43][44][45][46][47][48][49][50]
投资达100亿美元!世界级化工新材料项目投产
DT新材料· 2025-07-15 23:51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 - 项目总投资达100亿美元,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外商独资石化项目 [1] - 一期项目包括年产160万吨乙烯的灵活进料蒸汽裂解装置,是国内单套装置最大产能 [1] - 配套建设两套年产共计120万吨的高性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一套世界最大单体年产50万吨的低密度聚乙烯装置和两套年产共计95万吨的差异化高性能聚丙烯装置 [1] - 项目生产的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高附加值基础化工原料,能大幅提升我国茂金属聚乙烯、高端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等高品质原料自给率 [2] - 高性能聚乙烯可应用于包装、卫材、工业和消费品领域,高性能抗冲共聚聚丙烯和非织造聚丙烯能用于汽车、家电、卫生和个人护理产品等 [2] - 部分产品采用可循环再利用材料,支持更低碳排放的制品应用方向 [3] - 项目环保采用预处理外置模式,是国内首例,配套项目综合能源站可接收项目工艺尾气参与燃烧,实现清洁能源综合循环利用 [3] 埃克森美孚大亚湾研发中心 - 2023年2月启动建设,配备了北美总部以外的首个聚丙烯中试装置 [4] - 将加速差异化高性能聚丙烯的开发,专注于基础化学研发和产品工艺开发等领域 [4] 中国乙烯行业现状 - 截至2024年底,中国的乙烯产能约5700万吨/年,同比增长5.3%,约占全球乙烯总产能的23% [5] - 2025年中国还将新增乙烯产能1330万吨/年,预计2025年底中国的乙烯产能将突破7000万吨/年 [5]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和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四大应用领域 [6] - 邀请行业领先企业、代表性产业化专家、政府、园区、资本、协会和联盟等各方共探"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 [6] - 致力于促进产品规模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6]
杉杉股份,净利暴涨1265.61%
DT新材料· 2025-07-15 23:51
杉杉股份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至2.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10.41%至1265.61% [3] - 扣非净利润预计为1.3亿元至1.95亿元,同比增幅达443.79%至715.68% [3] - 业绩反弹源于产业链重心聚焦和盈利主线精准押注,在上下游形成经营韧性 [4] 负极材料业务表现 - 负极材料与偏光片两大核心业务合计预计实现净利润3.5亿元至4.5亿元 [5] - Q2单季出货环比一季度提升超40%,受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复苏和储能需求放量 [5] - 全球负极出货量前三,已构建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稳定客户体系 [6] - 包头、四川眉山等地石墨化产能陆续达产,进一步降低单位成本 [7] 偏光片业务发展 - 2020年收购LG化学偏光片资产后实现技术跃升,向OLED与车载领域拓展 [7] - 拥有10条偏光片生产线,其中2600mm超宽幅产线国内领先 [7] - 2023年中国偏光片市场规模71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百亿(CAGR超20%) [7] - 2024年市场份额全球前四,部分产品实现日韩品牌替代出口 [7] 业务结构优化 - 参股企业巴斯夫杉杉(正极材料)预计亏损1.5-1.7亿元拖累业绩 [8] - 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双主业,产业链协同效应显现 [8]
周五签到!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7.18-20︱杭州)
DT新材料· 2025-07-15 23:51
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议程 - 2025年7月18-20日在杭州龙禧福朋喜来登酒店举办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12][15] - 主论坛聚焦增材制造的机遇与挑战 设有开幕式和6场主题报告 [3] - 分设"人工智能+"与3D打印 陶瓷3D打印 生物医疗3D打印 工业3D打印四大专场 [4][5][6][7] 主论坛技术亮点 - 浙江大学教授谢涛将介绍基于动态化学的可持续高性能光固化3D打印技术 [3] - 华中科技大学闫春泽教授分享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技术 [3] - 清锋科技联合创始人朱光展示ActiveMemory™智能材料在正畸矫治器3D打印中的应用 [3] - 四川大学夏和生教授探讨外场诱导高分子材料高速烧结3D打印技术 [3] 人工智能+3D打印专场 - 西安交通大学田小永教授将讲解机器学习在连续复合材料3D打印工艺优化中的应用 [4] - 江南大学刘仁教授介绍近红外光辅助墨水直写3D打印技术 [4] - 哈尔滨工业大学林桂副教授分享4D打印编程超材料设计及应用探索 [4] - 香港科技大学岳亮助理教授展示基于灰度光固化的多材料3D打印技术 [4] 陶瓷3D打印创新应用 - 南方科技大学葛琦教授探讨多材料3D/4D打印从水凝胶到陶瓷的技术突破 [5] - 博世聂品旭将分析3D陶瓷打印行业趋势与精密制造应用 [5]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陈健研究员分享碳化硅陶瓷增材制造技术进展 [5]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浩秦副研究员介绍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陶瓷型芯增材制造技术 [5] 生物医疗3D打印前沿 - 浙江大学尹俊研究员将阐述载细胞生物3D打印工艺机理 [6] - 华夏司印创始人陈慧敏探讨生物3D打印在骨软骨再生医学中的产业化应用 [6] - 阿博格季仲恺分享颗粒料PEEK在医疗方向增材制造的发展 [6] - 托托科技陈刚展示高精度可视化3D光刻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 [6] 工业3D打印技术突破 - 航天材料研究所赵云峰研究员将介绍高性能高分子材料3D打印的航天应用 [7] - 华曙高科李冰伟分享公司高分子3D打印产业化应用布局 [7] - Carbon 3D亚太总监任嘉祺探讨DLS技术在量产中的应用前景 [8] - 青岛理工大学兰红波教授展示电场驱动喷射沉积高分辨率聚合物3D打印技术 [7] 组织机构 - 由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承办 [10]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担任指导单位 [10] - 东丽先端材料 托托科技 华夏司印等企业提供特别支持 [10][11]
中化国际,收购化工新材料龙头!
DT新材料· 2025-07-15 23:51
资产重组事项 - 中化国际拟发行股份购买中国蓝星下属全资子公司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交易双方均为中国中化控股间接控股企业 中国中化控股为2021年中国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联合重组后成立的新央企 [5] 南通星辰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00年8月 注册资本8亿元 前身为1974年创建的化学工业部南通合成材料厂 1997年进入中国蓝星集团 [2] - 拥有PBT、PPE、双酚A、环氧树脂等多套大型化工生产装置 总产能超40万吨 [2] - PPE产品国内排名第一全球第二 双酚A、PBT、基础环氧树脂等产品国内排名前三 聚苯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万吨/年) [2] - 已申请聚苯硫醚、低分子量聚(亚芳基醚)、聚酯复合材料和生物基可降解聚酯等新材料专利 [2] 聚苯醚行业现状 - 聚苯醚通常以改性聚苯醚(MPPO)形态使用 技术壁垒高 国内长期依赖进口 [3] - 国内电子级产品进口占比超80% 主要依赖日本旭化成、三菱瓦斯化学等 [3] - 5G、AI服务器超低损耗高频高速电路用覆铜板热门材料 国内仅圣泉集团、东材科技等少数企业具备生产能力 产能不足1万吨/年 [3] 中化国际业务布局 - 业务分为基础原料及中间体、高性能材料、聚合物添加剂、化工材料营销和其他板块五大板块 [7] - 涉及环氧树脂、聚合物添加剂、工程塑料、芳纶等特色材料 [7] - 4万吨/年尼龙66已平稳生产 2500吨/年对位芳纶扩产项目2024年四季度投料试车 [7] - 特种尼龙(MXD6)聚合工艺突破百吨级 聚双环戊二烯(PDCPD)完成千吨级工程化初步设计 聚乙烯马来酸酐(EMA)吨级装置稳定运行 [7] 中化国际财务与产能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529.25亿元 同比-2.48% 扣非归母净利润-37.16亿元 同比-58.63% 总市值138.52亿元(截至2025年7月15日) [8]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8.07亿元至-9.49亿元 主因化工品价格指数持续低位运行 [9] - 重点产品产能:环氧树脂35万吨/年(利用率98.89%)、双酚A 48万吨/年(66.25%)、尼龙66 4万吨/年(105.50%)、对位芳纶5500吨/年(98.18%) [10][11] 中国蓝星全球业务 - 全球领先化工材料和特种化学品公司 拥有53家工厂 2家海外企业 2家上市公司 业务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2] - 核心业务包括硅材料(埃肯公司)、动物营养(蓝星安迪苏)、绿色节能低碳(蓝星北化机) [13]
质多三维:离心式DLP多材料3D打印技术,实现多材料多功能耦合结构的一体化成型
DT新材料· 2025-07-15 23:51
公司动态 - 质多三维科技将出席2025年7月18-20日在杭州举办的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展示多材料光固化3D打印机(C10、C30、C50系列)及多材料结构与应用 [1] - 公司首席科学家葛锜教授将在论坛分享题为"多材料3D/4D打印:从水凝胶到陶瓷"的报告 [1][34] - 2025年5月6日CCTV报道了葛锜教授团队研发的离心式DLP多材料3D打印技术,该技术可实现多材料间近乎零污染的切换 [1] 技术突破 - 离心式DLP多材料3D打印技术通过快速转动打印结构产生离心力,实现残余液体的快速无接触去除,突破传统光固化3D打印的材料兼容性瓶颈 [3] - 该技术支持粘度在5~5000 cps范围内的硬树脂、弹性体、水凝胶、形状记忆高分子和导电弹性体等材料的多材料3D打印 [5] - 技术优势包括:受结构尺寸、形状及树脂粘度影响小,能实现体素尺度的精准控制,为医疗、工业设计、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颠覆性制造方案 [3][5] 产品系列 - MultiMatter系列多材料光固化3D打印设备包括C10、C30、C50三个系列 [6] - C10系列:UV LED光源(405 nm),光学精度50/25 μm,Z轴精度±3 μm,支持1-3种材料,最高离心转速3000 rpm [11] - C30系列:UV LED光源(405 nm),光学精度50/25 μm,Z轴精度±3/±2 μm,支持2-3种材料,最高离心转速10000 rpm [15] - C50系列:UV LED光源(405 nm),光学精度10/5 μm,Z轴精度±1/±0.5 μm,支持3-4种材料,最高离心转速10000 rpm [16] 应用展示 - 多材料点阵结构 [18] - 刚柔耦合结构 [20] - 多功能结构 [22] - 仿生结构 [25] - 柔性电子应用 [27] 学术背景 - 葛锜教授为国家特聘青年专家,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长聘教授,系科研副主任,深圳市高机能增材制造重点实验室主任 [40] - 研究领域包括4D打印、智能材料与结构、软体机器人等,累计发表论文100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15500余次,H-index 52 [40] - 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40] 行业活动 - 2025年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将设置多个专场,包括"人工智能+"与3D打印、陶瓷3D打印、生物医疗3D打印、工业3D打印等 [52][53][54][55] - 论坛由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等机构承办 [59] - 参会费用:企业代表2800元/人,学生1800元/人 [63]
体系化远征!宁德时代带领中国锂电攻破欧盟三重铁壁
DT新材料· 2025-07-15 23:51
欧盟《新电池法规》核心要求 - 法规要求电池产线从建设到认证需18个月以上,新规缓冲期延至2027年8月生效 [1] - 设立三大门槛:碳足迹全面披露、最低回收材料比例、强制实施"电池护照"溯源体系 [1] - 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缺失或偏差可能导致产品被拒 [1] 宁德时代欧洲布局战略 德国工厂 - 2018年在德国图林根州启动建设,总投资18亿欧元,规划产能14GWh [4] - 2024年实现产能爬坡,2023年10月宣布盈亏平衡 [4] - 提前建厂规避政策收紧风险,积累本土化运营经验 [4] 匈牙利工厂 - 2022年启动建设,一期40GWh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产,远期规划100GWh [5] - 紧邻奔驰、宝马客户整车厂,缩短供应链响应时间 [5] - 预留设备调试与认证时间窗口,确保满足"电池护照"要求 [6] 西班牙合资工厂 - 2024年12月与Stellantis合资41亿欧元建厂,2026年底投产,年产能50GWh [8] - 专注磷酸铁锂路线,适配Stellantis旗下大众车型 [8] - 利用西班牙廉价绿电(太阳能成本比中欧低20%-25%)降低碳足迹 [8] 第四工厂与回收布局 - 2025年确定第四座工厂选址,推进匈牙利电池回收项目 [9] - 计划2025年下半年形成"生产-回收"闭环 [9] - 提前布局回收以满足2030年欧盟95%钴镍回收比例要求 [10] 产业链协同与技术支撑 - 中国锂电产业链提供高精度配方技术,保证材料性能一致性 [11] - 全流程数字化追溯满足欧盟碳足迹溯源要求 [12] - 松耐为头部正极材料企业提供计量解决方案,支撑电池制造商合规审计 [13] 行业趋势 - 中国锂电产业链出海呈现体系化协同,涵盖电芯制造、核心材料及关键设备 [13]
极氪,合并、退市、注销!
DT新材料· 2025-07-15 23:51
吉利汽车与极氪合并 - 吉利汽车与极氪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1] - 每名合资格极氪持有人可选择(i)就每股极氪股份,收取2.687美元现金或1.23股代价股份;或(ii)就每股极氪美国存托股份,收取26.87美元现金或12.3股代价股份[1] - 假设极氪私有化全部以现金方式进行,吉利汽车需要支付23.99亿美元,约合171.99亿元人民币[1] - 私有化完成后,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的全资附属公司,实现私有化并于纽交所退市[2] 极氪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极氪的总资产为326.71亿元,总负债为428.24亿元,净资产为-101.53亿元[3] - 2023年、2024年,极氪的总收益分别为516.73亿元、759.1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2.64亿元、-57.91亿元[3] 合并战略意义 - 吉利控股集团推进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杜绝重复投入,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3] - 极氪在豪华新能源领域的优势与吉利汽车在主流市场的深厚根基相结合,在技术、产品、供应链、制造、营销与服务、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更强协同[3] - 合并后的吉利汽车将实现对燃油、纯电、插电混动、醇氢电动等多种动力形式的全面覆盖,并完成对主流、中高端及豪华汽车市场的全方位布局[3] 吉利汽车销售表现 - 2025年6月汽车总销量约23.6万部,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2%;上半年累计销量140.9万部,同比增长47%[4] - 吉利品牌销量约19.3万部,同比增长59%,其中银河系列销量约9万部,同比增长202%;极氪品牌销量16702部,同比下降17%;领克品牌销量26310部,同比增长8%[5] - 鉴于上半年强劲销售表现,集团决定将全年销量目标由271万部上调约11%至300万部[5]
国风新材,薄膜行业供需矛盾突出,上半年仍亏损
DT新材料· 2025-07-14 23:56
公司业绩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3,500万元-4,5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4,000万元-5,000万元 [1]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88亿元,同比下降1.43%,归母净利润为-2408.17万元,同比增长2.48% [2] - 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177.7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562.61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466元/股 [4] 业绩变动原因 - 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增速放缓,行业供需矛盾突出,产品价格下跌、利润微薄 [3] - 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逐步投产,光学基膜项目仍在建设,相关产品营收贡献较少 [3] - 感光型聚酰亚胺(PSPI)光刻胶研发处于研发阶段,产业化进度将根据研发进度和市场情况推进 [3] 并购事项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太湖金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8.33%股份,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募集配套资金 [3] - 交易已进入交易所审核阶段 [3] 行业活动 - 高分子产业年会涵盖政策发展、市场分析、投融资、供应链、AI赋能等议题 [8] - 2025"新塑奖"评选颁奖盛典将举行 [8] - 七大论坛包括具身机器人创新、AI消费电子、工程塑料产业创新、新能源材料、电磁复合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新能源汽车创新等主题 [10] - 特色活动包括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CEO战略研讨会、科技成果路演、投融资专场、国际合作专场、终端对接专场等 [10] - 展览展示包括产品及设备展区、科研成果展示及对接等 [10] - EP10年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之夜活动将举办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