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新材料
搜索文档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溢价18倍收购
DT新材料· 2025-10-21 00:05
【DT新材料】 获悉,近日,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 以 5620.2万元 的价格,成功收购了国投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所持的 国投(福建福州)城市资 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 ("国投福州资源") 51%的股权 ,并由此成为其控股股东。 这笔交易的瞩目之处在于其极高的溢价幅度。 回顾交易历程,该股权项目最初的转让底价为379.59万元,后调整为304万元。而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的最 终收购价,相较于最低挂牌价溢价了约 18.49倍 。 如此悬殊的价格差异,充分显示了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对此次志在必得的决心,也引发了市场对国投福 州资源内在价值与发展潜力的重新评估。 资料显示, 国投福州资源 成立于2017年1月,注册资本1.1亿元人民币,最初是国投集团旗下专业从事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央企控股企业。 业务范围广 泛: 公司拥有全面的业务资质,覆盖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废弃电器 电子 产品处理、危险废物经营、废钢加工、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众 多领域。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作为行业"国家队",肩负着构建全国性资源回收平台的使命。此次高价收购,是基于深刻的战略契合与协同效应。 1. 核心业务的高度互补与强化 报废机动车拆解 : 国 ...
第一波大咖嘉宾揭晓!2025(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将于11月杭州启程
DT新材料· 2025-10-21 00:05
NFUCon 2025 2025(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 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DT新材料 ) 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论坛共同主席 朱 锦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浙江省 全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主任 李正龙 ,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浙江省顶尖人才,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生物航油负责人,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生物 基化学品研究所所长 张兴宏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 辽宁大学校长助理,浙江省高值化学品低碳合成全省重点实验室副主 任,浙江省粘接技术协会理事长 支持单位 11月27-29日 浙江 ·杭州 聚焦非粮生物基领域创新科研成果和商业化可行性, DT新材料 将 联合 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将于 202 5 年 1 1 月 27-29 日 在 浙江 · 杭州 举办 " 202 5 (第 五 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 ( NFUCon 2025 ) ",以 为 " 顶尖智汇,产业共生 " 主题,将邀 约业界上下游代表性政 府园区、企业与专家,探讨 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 ...
iTherM2025热管理产业大会,电池热管理专题嘉宾剧透
DT新材料· 2025-10-21 00:05
大会基本信息 - 大会名称为2025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主题为融合·创新 | 传递多一点 [2] - 举办时间为2025年12月3日至5日,地点为中国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2] - 特色活动包括热管理展,预计有350家以上展商,展出面积达20000平方米 [2] 大会定位与目标 - 大会定位为热管理产业链一站式、高效率价值服务平台,依托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半导体、数字经济、汽车、智慧网联、低空经济、绿色低碳等产业集群 [2] - 旨在洞见和把握热管理行业政策、科学、材料、技术、标准和工程等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 [2] - 积极推动热管理领域政产学研用资的互惠合作和赋能互补,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突破 [3] 大会规模与活动安排 - 会议规模预期超过2000人,同期举办20余场多维度活动,包括开幕活动、专题报告、圆桌讨论、案例分析、路演推介等 [3] - 大会日程包括12月2日签到注册,12月3日开幕活动及全体大会,12月3日至5日平行专题论坛 [29] - 特色互动活动包括创新成果集市、闭门研讨会、专家问诊室、智汇坊企业需求交流、创新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展区 [30] 专题论坛议题设置 - 科学前沿专题涵盖热学科学、微/纳米尺度传热传质、半导体异质结构、光热调控与热辐射利用、异构封装一体化、数值计算与机器学习 [31] - 功能材料专题包括热界面材料、导热复合材料、碳基热管理材料、辐射制冷材料、隔热保温材料、陶瓷热管理材料 [31] - 技术应用专题涉及液冷技术、功率器件热管理、热管/VC均温板、Chiplet/3DIC热管理、热设计与仿真、热物性分析 [31] - 工程方案专题聚焦数据中心热管理、电动车热管理、储能热管理、消费电子热管理、eVTOL/无人机热管理、人形机器人热管理 [31] 参与机构与嘉宾 - 主办单位包括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DT新材料、iTherM洞见热管理 [27] - 大会顾问包括欧洲科学院院士李保文、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曹炳阳、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罗小兵等知名学者 [27] - 参与企业涵盖新能源汽车充电运营商星星充电、动力电池制造商欣旺达动力、汽车制造商零跑汽车、理想汽车、奇瑞新能源等 [4][9][11][16][22] - 学术机构参与方包括广东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科研团队 [6][8][10][12][19] - 产业链企业代表包括派克洛德、浙江银轮机械、安徽深向科技、贵州永红散热、祥博传热科技等热管理产品制造商 [7][18][20][24][25]
奇瑞汽车,发布全固态电池模组,使用富锂锰正极材料
DT新材料· 2025-10-20 00:05
奇瑞汽车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2025年10月18日展出全固态电池模组,采用原位聚合体系固态电解质和富锂锰正极材料,电芯能量密度高达600 Wh/kg,续航里程达1200-1300公里 [2] - 公司计划于2026年投入定向运营,2027年批量上市,届时纯电动汽车续航将突破1500公里 [3]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前景 - 第三方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614.1 GWh,渗透率突破10%,市场规模超过2500亿元 [4] - 全球头部企业普遍规划于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2030年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4] 产业链企业技术动态 - 丰田汽车与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合作,推进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量产 [5] - 亿纬锂能“龙泉二号”10Ah全固态电池下线,能量密度达300 Wh/kg [6] - 孚能科技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500 Wh/kg [6] - 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中试线已贯通,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 [6] 电池材料技术应用 - 锂电池负极材料包括石墨、硅碳等,导电剂使用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 [11] - 钠电负极材料主要为硬碳/软碳,来源包括石油焦、煤炭及生物质碳源 [11] - 氢燃料电池涉及气体扩散层(碳纸)、催化剂载体(活性炭)等碳材料 [11] - 液流电池使用电极碳毡(碳纤维)和碳基复合材料双极板 [11] - 超级电容器使用电容炭,电池热场应用碳碳复合材料及石墨 [11]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再获超亿元大单
DT新材料· 2025-10-20 00:05
优必选业务进展与订单情况 - 公司中标广西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及测试中心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订单金额达1.26亿元,计划于2025年内完成交付 [2] - 公司与某A股知名上市汽车科技公司签署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总金额超3200万元,同样计划于2025年内交付 [2] - 公司已与比亚迪、东风柳汽、吉利汽车、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奥迪一汽、北汽新能源、富士康、顺丰等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制造、3C制造、智慧物流等领域展开合作 [2] - 截至目前,仅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全年已获得超6.3亿元订单 [2] Walker S2产品技术特点与应用 - 公司于今年7月23日推出面向智能制造场景的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 [3] - Walker S2搭载自研的全球首个专用于工业人形机器人本体的智能体技术Co-Agent,构建工业级人形机器人AI双循环 [3] - 产品凭借突破性硬件本体设计,复现拟人步态行走与精细操作能力,并以全球首创的自主换电技术实现7×24小时不间断作业 [3] - 经过实地验证,公司将工业人形机器人应用聚焦于搬运、分拣、质检三大环节,以应对招工难、环境差、流失率高等问题 [3] 碳材料行业相关领域与活动 - 碳材料在航空航天(如eVTOL)、压力容器、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光伏热场、机器人、风电叶片、锂电/钠电等领域有应用 [7] - 碳材料产业链涵盖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等制品,以及碳纤维、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材料端 [6] - 产业链还包括生产设备(如高温炉、碳化炉)和分析仪器(如XRD、TEM)等 [6]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展览会计划于2025年12月9日至11日举行,议题涵盖新能源碳材料、航空航天战略前沿、超精密加工等 [8][9][10]
中石化,生物基聚碳酸酯又一新进展!
DT新材料· 2025-10-20 00:05
中石化生物基聚碳酸酯技术突破 - 公司一项关于生物基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正式授权,申请号为CN202111278896.6,授权公告号为CN116063671B [2] - 技术采用异山梨醇和碳酸二苯酯为原料,通过加入具有环状结构的二聚脂肪酸进行改性,经过预聚和终聚反应制得生物基聚碳酸酯 [3] - 该技术制得的生物基聚碳酸酯分子量≥35000,玻璃化转变温度≤100℃,断裂伸长率≥140%,冲击强度≥70kJ/m² [3] - 二聚脂肪酸的加入可提高主链弹性、改善加工性能、降低加工温度,其环状结构保证了产物较高的机械强度,并有助于生成较大分子量的聚碳酸酯 [6] 中国生物基聚碳酸酯产业化进展 - 由中油工程与中石油参股的子公司濮阳市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已展示首款中国生物基PC特种工程塑料产品 [4] - 该公司生物基PC工业生产装置已于2025年2月成功开车,工艺采用可再生异山梨醇生物基单体替代双酚A,产品表面硬度接近玻璃,透光率高达92% [4] - 中国PC产业存在“高端不足,低端过剩”现象,2024年中国PC产能381万吨(占全球48%),但高端产品70%依赖进口 [7] - 中石化的技术突破与盛通聚源的工业化落地,标志着中国在生物基聚碳酸酯领域迈出关键步伐 [8] 国际生物基聚碳酸酯发展现状 - 科思创推出生物基Makrolon®,产品含60%生物基碳含量,应用于眼镜镜片,并推出含循环生物质份额的Makrolon® RE系列和含化学回收份额的RP系列 [7] - 帝人集团开发100%生物基PC,计划2025年前量产,其生物质衍生PC树脂已用于制造全球首台生物塑料管风琴 [7] - 三菱化学采用异山梨醇作为生物基单体的DURABIO®早在2015年就已量产,应用于汽车内外饰零部件,合作企业包括吉利、北汽、奇瑞、宝马、通用、福特、丰田、现代等 [7]
华为、比亚迪供应商,毛率达45%,又一改性塑料企业,冲IPO!
DT新材料· 2025-10-20 00:05
【DT新材料】 获悉,近日,广东中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中塑股份 ")创业板IPO项目获得交易所受理 ,正式宣布冲刺上市! 其实早在2023年10月,中塑股份便计划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然而2025年2月20日"结合自身经营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变更向北交所备案,2025年5 月7日,再次调整为申请 创业板上市 ,直到近期获受理。 据招股书披露,中塑股份本次拟募资6.45亿元,拟用于" 高性能工程材料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江西中塑生产基地扩建项目""新材料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建设项目" 等项目。 项目建成后将开展前瞻创新性项目的研发,包括 生物基长碳链尼龙 、 无卤阻燃特种高温尼龙 、 6G介电材料 、高性能透明 硅共聚PC 材料、高性能 PC合金 及复合材料、 低介电低损耗高分子树脂 、 吸波工程塑料合金 、 生物基耐高温聚酰胺 PA10T/X 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等前沿研发项目的攻 关研制工作。 | | | | 单位: 万元 | | --- | --- | --- | ---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投资总额 | 拟投入募集资金 | | 1 | 高性能工程材料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 41 ...
张立群教授担任主席!第三届高分子循环再利用大会(12月11-13日 宁波)
DT新材料· 2025-10-20 00:05
大会核心信息 - 第三届高分子循环再利用大会将于2025年12月11-13日在浙江宁波召开 [5] - 大会主题聚焦于政策趋势、化学与物理回收技术、循环材料高值化应用及动态可持续高分子 [3]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大会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 [5] 行业宏观趋势与政策 - 高分子循环利用是缓解全球资源紧缺与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多国已出台强制使用再生高分子的政策法规 [3] - 新央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高分子循环利用产业战略地位提升 [3] - 大会将探讨全球塑料循环政策与中国“十五五”塑料循环规划,以及欧洲、东南亚等市场的现状与下游需求 [3][8][21] 先进回收技术 - 化学回收技术包括混合废塑料、废橡胶、废复材的热裂解、催化裂解、微波裂解、超临界水裂解、氢解等 [9][22] - 解聚技术涵盖聚酯/聚氨酯/尼龙的水解、醇解、糖解、胺解、氨解、生物酶解等 [9] - 物理回收技术涉及废塑料溶剂溶解法及低值废塑料分拣技术 [10] - 大会将分享可大规模复制的化学回收工程项目案例及经济性与收率分析 [6][9] 循环材料高值化应用 - 强制法规倒逼行业变革,重点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家电、废纺、包装、风机叶片 [9][22] - 将探讨再生塑料在化妆品、日化、食品饮料、快递、外卖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10] - 议题包括多材料混纺纤维的分离与预处理技术,以及涤纶、锦纶、氨纶的先进化学循环技术突破 [10] 前沿科学与创新 - 动态高分子论坛聚焦通过可逆化学键实现高分子材料的可持续化及功能化 [10][23] - 研究内容包括温和条件下可自修复与循环利用的高性能动态高分子材料,以及动态非共价键超分子聚合物材料 [10] - 青年科学家论坛将发掘废塑料先进回收技术(光催化、电催化、酶催化等)、可回收高分子结构设计等原始创新成果 [10][23] 产业生态与合作 - 大会将汇集国际领先企业、专家学者、政府、园区、资本、协会等各方,促进产业链跨界携手 [3][6] - 设有先锋对话圆桌会议,邀请先进回收技术开发企业、技术专家、终端品牌企业、NGO组织共议产业化路径 [9] - 上届大会吸引了包括中石化、万华化学、金发科技、伊士曼、施耐德电气、海尔智家等知名企业及多所顶尖科研院校参与 [16]
半导体龙头,宣布200亿大项目
DT新材料· 2025-10-20 00:05
资本投资与项目规划 - 公司拟联合多方共同向子公司士兰集华增资51亿元,用于建设一条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生产线,产品定位为高端模拟集成电路芯片 [2] - 项目规划总投资200亿元,规划月产能4.5万片,分两期实施,一期投资100亿元形成月产能2万片,二期投资100亿元新增月产能2.5万片 [3] - 一期项目资本金为60.1亿元,占比60.1%,银行贷款39.9亿元,占比39.9% [3] 产品定位与市场机遇 - 项目定位于高端模拟芯片领域,该领域技术门槛高,设计复杂,对性能、可靠性、功耗要求极严苛 [3] - 国内整体模拟芯片市场的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高端模拟芯片的国产化有较大成长空间 [3] - 新能源汽车、大型算力服务器、工业、机器人、通讯等产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将推动高端模拟芯片的国产化替代 [3] 行业竞争环境 - 商务部于9月13日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涉及德州仪器、亚德诺、博通、安森美等美国模拟芯片大厂 [4] - 海外大厂如德州仪器等扩产积极,并在国内市场采取积极的价格措施以抢占市场份额,导致模拟芯片领域国产替代节奏放缓,国内外厂商盈利均承压 [4] 公司财务与运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63.36亿元,同比增长20.1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492万元 [4] - 公司子公司士兰集成5、6英寸芯片生产线、士兰集昕8英寸芯片生产线、重要参股企业士兰集科12英寸芯片生产线均保持满负荷生产,盈利水平进一步改善 [4] - 公司子公司成都士兰(包括成都集佳)功率模块和功率器件封装生产线积极扩大产出,盈利水平保持稳定 [4]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专注于硅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向客户提供硅基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和化合物半导体器件(LED芯片和成品,SiC、GaN功率器件)产品 [4]
倒计时2天!2025先进凝胶论坛:创新驱动,产业融合(10月22-23日 苏州)
DT新材料· 2025-10-20 00:05
论坛概况 - 第四届先进凝胶材料及产业应用论坛将于2025年10月22-23日在苏州举办 [2] - 论坛主题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旨在搭建“政产学研用资”六位一体的交流合作平台 [2] - 论坛将聚焦凝胶材料关键科学问题、瓶颈技术及工程应用实践,寻求跨领域、跨学科的合作以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2] 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江苏省先进凝胶材料工程研究中心、DT新材料等 [6] - 承办单位为南京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6] - 论坛名誉主席为李清文研究员,执行主席为张学同研究员和严锋教授 [6] 会议议程与核心议题 - 10月22日下午举行论坛开幕式及主旨报告,涵盖碳基及纳米复合气凝胶制备、智能生物传感、高强韧可回收离子凝胶、水凝胶软体机器等前沿话题 [7] - 10月23日设置三个平行论坛及一个青年科学家论坛,深入探讨凝胶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 [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 平行论坛一聚焦水凝胶、离子凝胶等在生物医学、智能传感领域的应用,如酶驱动自进化水凝胶、数据驱动的水下黏附凝胶设计等 [9][10][11][12][13] - 平行论坛二重点讨论气凝胶材料,包括柔/弹性陶瓷纳米纤维气凝胶、生物质气凝胶平台技术、低成本制备及在建筑、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14][15][16] - 平行论坛三涉及仿生功能凝胶、微流控技术、导电凝胶在柔性传感中的应用、凝胶材料在肿瘤治疗及组织工程中的探索等 [17][18][19][20][21][22][23] - 青年科学家论坛展示气凝胶多级结构调控、聚苯并噁嗪气凝胶绿色制备、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仿生电子皮肤、机器学习辅助凝胶传感等青年创新成果 [24][25] 参会信息 - 常规注册期(07月01日-10月20日)正式代表费用为2600元/位,学生代表费用为1400元/位 [26] - 论坛为参会代表提供了多家协议酒店选择,价格范围从每晚280元至550元不等 [27] - 详细列出了从苏州各火车站、机场至会场的公共交通及打车路线与预估费用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