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新材料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比亚迪,同日签约世界巨头
DT新材料· 2025-07-14 23:56
宁德时代与必和必拓合作 - 双方将在产品研发上开展合作 共同研究并开发适用于重型采矿设备和铁路机车的电池解决方案 [1] - 配套落地相应的快充基础设施 探索储能系统在必和必拓全球矿山的应用场景 [1] - 未来将优化电池回收流程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建立更可持续的采矿业价值链 [1] 必和必拓公司背景 - 总部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 由澳大利亚BHP公司与英国Billiton公司于2001年合并而成 [2] - 在全球25个国家拥有多种金属矿产的采矿业务 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资源公司 [2] 比亚迪弗迪电池与必和必拓合作 - 达成谅解备忘录 共同致力于研究探索适用于重型采矿设备和机车的动力电池系统解决方案 [4][5] - 将配套开发闪充基础设施 并探索在矿山使用比亚迪商用车辆和轻型车辆 [5] - 推动必和必拓矿山运输所需的柴油替代技术进程 [5] - 必和必拓将借助比亚迪在电动汽车解决方案及电动巴士领域的深厚经验 评估技术在矿山运营中的适用性与发展潜力 [5] - 双方将积极探索比亚迪在储能及电池回收等领域的技术方案在采矿业的应用前景 [5] 必和必拓对合作的评价 - 认为比亚迪在电池技术及先进制造方面处于前沿 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6] - 与比亚迪合作是实现运营脱碳目标的坚实一步 将为全球资源行业变革发展注入新动能 [6]
减亏超24亿!隆基绿能,“赌”对了
DT新材料· 2025-07-14 23:56
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 隆基绿能预计2025年半年度净亏损24亿元到28亿元,同比减亏24.43亿元到28.43亿元,主要得益于HPBC2.0组件产品投放市场及成本费用下降 [2] - 通威股份预计半年度净亏损49亿元至5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1.29亿元,行业供需失衡导致产品价格低迷 [3] - 晶澳科技预计半年度净亏损25亿元-3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74亿元,主因产能集中释放导致供需失衡及国际贸易政策影响 [4][5] - 钧达股份半年度净亏损2亿元至3亿元,海外销售占比从2024年23.8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51.90%,并通过香港联交所上市募资12.9亿港元 [7][8] - 爱旭股份半年度净亏损1.7亿元至2.8亿元,ABC组件在欧澳日等高价值市场表现突出,毛利率持续向好 [9] BC电池技术进展 - 隆基绿能HPBC2.0组件签单量及出货量增长,助力大幅减亏 [2] - 爱旭股份ABC组件技术全球领先,市场占有率提升推动业绩改善 [9] 海外市场拓展 - 钧达股份海外销售占比大幅提升至51.90%,计划建设海外产能融入本土产业链 [7] - 爱旭股份深耕欧澳日高价值市场,海外销售占比显著提升 [9] 2025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 - 论坛将于7月23-25日在南通召开,聚焦深远海施工成本、技术驱动等热点话题 [11] - 专题论坛包括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能及Power to X四大方向 [12][13][21][22] - 青年科学家论坛设置20个技术报告,涵盖浮式风机、波浪能等领域创新研究 [13][14] - 产业发展大会将探讨"十五五"政策前瞻、海洋新质生产力等议题 [16][17] - 海上光伏专题讨论浮式项目规模化技术路径及实证经验 [20][21] - Power to X专题聚焦绿氢技术,包括深远海风电制氢及电解海水制氢进展 [22]
参会指南请查收 | 2025第四届复合材料界面论坛,明日签到
DT新材料· 2025-07-14 23:56
论坛基本信息 - 主办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论坛主席为该校校长黄玉东,执行主席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潘蕾[1][16][17] - 赞助单位包括卡尔蔡司、英国戴尔斯特朗等9家仪器设备企业[2] - 承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会议聚焦复合材料界面的设计、强韧化、表征及多功能研究[4] 会议议程 - **7月16日**:青年学者论坛包含14场学术报告,主题涵盖碳纤维界面增效、生物基上浆剂设计等,评审专家来自东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机构[18][19] - **7月17日**: - 上午开幕式后举行4场主旨报告,包括北京化工大学杨小平教授分享第三代碳纤维界面设计[19][20] - 下午6场报告聚焦麻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提升、航空陶瓷基材料验证等[20] - **7月18日**: - 上午5场报告涉及芳纶纳米纤维界面调控、聚醚醚酮结晶行为研究[21] - 下午5场报告覆盖石墨烯防腐涂层、耐高温树脂热损伤机理等[22][23] 参会服务 - 交通:深圳宝安机场至会场出租车40分钟/40元,深圳北站20分钟/20元[8] - 住宿:协议酒店含深圳璟峯酒店(豪华房388-528元)、维也纳酒店(城景房408元起)[12][13] - 餐饮:会议期间提供荔园四食堂往返接驳服务,含53座大巴多趟次[9][10] 注册与费用 - 非学生代表注册费2800元(早鸟)/3000元(现场),学生1800元/2000元[27] - 缴费支持银行转账(建行宁波支行)、支付宝(info@polydt.com)及现场支付[27] 学术亮点 - 青年学者论坛涌现创新成果如: - 陕西科技大学武清团队仿生结构界面强韧化设计[18] -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郝梦圆团队碳纤维导热/电磁防护协同研究[19] - 工业应用突破包括: - 中国航发研究院分享航空陶瓷基材料考核数据[20] - 戴尔斯特朗公司展示复合材料界面测试系统[21]
倒计时8天 | 第五届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7.23-25 南通)
DT新材料· 2025-07-14 23:56
论坛概况 - 2025(第五届)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MCES2025)将于7月23-25日在南通召开,聚焦海洋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与规模化应用[1] - 核心议题包括:创新技术驱动融合发展、示范工程规模化经验、深远海施工成本破解[1] - 同期举办青年科学家10²论坛、四大专题论坛(海上风电/光伏/海洋能/Power to X)、产业对接及技术展览[1][4][5] 主办与参与机构 - 主办单位: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创新联盟、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研究院[2] - 协办单位包括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长三角高等研究院等高校研究机构[2] - 论坛主席由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Torgeir Moan和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徐立新担任[2] 专题论坛内容 海上风电 - 探讨深远海开发与降本需求,涵盖浮式风机基础设计、抗疲劳制造、风浪联合发电等技术创新[12][13] - 明阳智能分享风渔融合实践,龙源振华分析全球首个漂浮式风光鱼融合项目施工难点[12] 海上光伏 - 聚焦浮式光伏结构设计、水动力问题、防腐材料等关键技术,华能集团展示技术实践案例[13][14] -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发石墨烯增强防腐涂层材料,解决海上能源装备长效防护需求[14] 海洋能 - 覆盖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技术,国家电投集团探讨多能互补耦合利用趋势[15] -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阵列式叶轮波浪能捕获性能,东南大学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供电技术[15] Power to X - 聚焦绿氢技术,厦门大学嘉庚实验室分析全球氢能进展,上海勘测院验证深远海风电制氢方案[16]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展示电解海水制氢技术突破,中海油研发深远海风电制氢装备[16] 青年科学家论坛 - 20项前沿研究报告,涵盖浮式风机减振设计、潮流能水轮机空化抑制、波浪能机器人等创新方向[4][5] - 采用10分钟10张PPT+5分钟专家点评形式,评选Top10优秀报告并颁奖[8][9] 产业与政策前瞻 - 自然资源部解读"十五五"海洋经济战略方向,中咨公司探讨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9][10] - 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提出全链条创新驱动模式,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分享用海管理政策[9][10] 技术展览与活动 - 发布《2025全球浮式风电项目地图》,展示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3D智能化波浪补偿起重机等装备[11][12] - 中天科技分享深远海风电海底电缆技术进展,远东海缆探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路径[11]
全网评选正式启动 | 2025“新塑奖”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
DT新材料· 2025-07-14 23:56
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活动 - 活动以"创新塑造未来"为主题 专注于挖掘工程塑料新材料 新工艺 新设备等产业创新点 [3] - 评选设有"创新材料奖" "创新工艺改进奖"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三大奖项 其中"创新工艺改进奖"因申报新品数量不足暂停评选 [3] - 网络投票环节已开启 截止时间为7月23日24时 同一微信号每天可投5票 对同一选手最多投3票/天 [2][6] - 最终评选分数由专家评审(90%)和网络投票(10%)组成 [6] 参与企业 - 参与企业包括万华化学 DOMO 旭化成 LG化学 会通等同行业头部企业 [2][5] - 企业将发布新材料和新解决方案 [4] 评选流程 - 7月24日 25日下午将进行专家评审及线上展示阶段 各参选企业产品负责人将在材视直播间进行线上专家答辩 [3] - 最终获奖名单将于2025年9月11日在合肥举办的高分子产业年会上公布 并由专家评审组成员颁发奖杯 [8] 往届获奖产品 -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的ULTEM™ DT1820EV树脂 采用直接溅射PVD工艺 与金属方案相比可降低系统成本60%左右 [26] - 浙江万盛股份的高性能工程塑料阻燃剂WSFR-BDP 具有低挥发性 优异的水解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27] - 上海普利特的5G/6G用热致性液晶聚合物功能薄膜 可满足5G消费电子设备高频高速和小型化需求 [28] - 浙江糖能科技的5-羟甲基糠醛生产技术 建立了全球首条1000吨/年HMF产线 [29] - 丰汇新材料科技的高温尼龙激光穿透材料 2mm厚度产品穿透率≥40% 拉伸强度230MPa [30] - 重庆程邦途讯新材料的高透高强低膨胀系数玻纤增强阻燃聚碳酸酯改性材料 2mm透过率达到85%以上 [30] - 苏州和塑美科技的CTI提升助剂 可将材料CTI值稳定提升至800V [31]
金发科技,大涨!
DT新材料· 2025-07-14 23:56
改性塑料行业前景 - 今年是改性塑料产业"大年",汽车作为最大应用场景,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国补"、"以旧换新"、"智能驾驶"等热门因素驱动行业发展 [1] - 普利特(+66.65%)、银禧科技(+83%)、新和成(+70%)、道恩股份(+48%)等企业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预示行业整体向好 [2] 金发科技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50-6.50亿元,同比增加1.70-2.70亿元,增长44.82%-71.15% [3] - 扣非净利润预计5.01-6.01亿元,同比增加1.52-2.52亿元,增长43.48%-72.12%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56.66亿元(+49.06%),归母净利润2.47亿元(+138.20%),扣非净利润2.16亿元(+168.63%) [4] - 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环比最高可能增长178% [4] 业务发展亮点 - 改性塑料产品结构优化,2024年产销量255.15万吨,形成372万吨/年产能 [4] - 汽车改性料116万吨,家电41.88万吨,电子电工39.14万吨,新能源8.5万吨 [4] - 全球化布局加速:越南基地已投产,西班牙基地投产,波兰、墨西哥、印尼基地建设中 [5] - 未来1-2年海外总产能预计达30万吨 [5] - 绿色石化板块与改性塑料协同效应显著 [6] - 辽宁金发拥有60万吨ABS、60万吨PDH、26万吨丙烯腈、10万吨MMA装置 [6] - 宁波金发拥有120万吨PDH、80万吨聚丙烯装置,在建120万吨PTPE项目 [6] - 生物基材料取得突破,推出Vicryst® LCP CER-B,成为国内首家通过ISCC认证的LCP供应商 [6] - 辽宁金发在建80万吨生物基材料一体化项目 [6] - 特种工程塑料在高频通讯及AI设备领域应用扩大 [7] 产能布局 - 国内改性塑料基地总产能超300万吨,利用率68%-82% [9] - 华南100万吨(76%)、华西25万吨(74%)、华中29万吨(82%)、华东105万吨(75%)、华北32万吨(68%) [9] - 海外基地:印度16万吨(68%)、美国4万吨(30%)、越南6万吨(10%)、德国2.5万吨(50%) [9] - 在建产能: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3.5万吨、特种工程塑料2.3万吨(LCP 1.5万吨+特种聚酰胺0.8万吨)、碳纤维0.7万吨等 [9] 战略目标 - 聚焦千亿产值目标,四大业务板块规划 [8] - 改性塑料800亿元/年、新材料300亿元/年、绿色石化400亿元/年、医疗健康100亿元/年 [8] 行业活动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暨"新塑奖"评选颁奖盛典将举办 [11] - 七大论坛覆盖工程塑料、新能源材料、AI消费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创新 [12][13] - 特色活动包括CEO战略研讨会、科技成果路演、投融资专场等 [13]
全网评选正式启动 | 2025“新塑奖”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
DT新材料· 2025-07-13 21:34
评选活动概述 - 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以"创新塑造未来"为主题 专注于挖掘工程塑料新材料 新工艺 新设备等产业创新点 [3] - 评选设有"创新材料奖" "创新工艺改进奖"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三大奖项 其中"创新工艺奖"因申报新品数量不足暂停评选 [3] - 网络投票环节已启动 涵盖万华化学 DOMO 旭化成 LG化学 会通等30+企业 投票截止时间为7月20日12时 [2][3] 往届评委阵容 - 产业专家评委包括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黄家奇 宁波永成双海汽车部件刘斯羽等 [6] - 学术专家评委包括大连理工大学王锦艳教授 郑州大学副校长刘春太 电子科技大学刘孝波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等 [10][11][12][13] 创新材料奖获奖案例 - 沙特基础工业ULTEM™ DT1820EV树脂:采用直接溅射PVD工艺应用于手机装饰件 较金属方案降低系统成本60% [18] - 浙江万盛高性能工程塑料阻燃剂WSFR-BDP:全球首条BDP智能化连续生产线 解决传统间歇工艺技术瓶颈 [18] - 上海普利特TLCP功能薄膜:实现5G/6G用LCP薄膜全产业链国产化 满足高频高速传输需求 [19] - 浙江糖能5-羟甲基糠醛技术:建立全球首条1000吨/年HMF产线 首家获得欧盟REACH认证 [20]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获奖案例 - 巴斯夫Ultramid® XCD材料:疲劳耐久性提升14-40倍 注塑流动性提高15%-20% [22] - 重庆聚狮PPS副产盐循环装置:全球唯一实现副产盐循环回收 打造零排放生产工艺 [23] - 烟台新特路高温尼龙解决方案:开发H系列耐高温抗氧化剂 对标布吕格曼系列产品 [24] - 重庆程邦途讯阻燃聚碳酸酯:2mm厚度透过率85%以上 兼具高刚性/低膨胀系数特性 [25] 活动后续安排 - 本月下旬将进行专家评审及线上展示 参选企业将在材视直播间进行专家答辩 [26] - 评选活动定位为年度全产业链盛会 旨在汇聚全球科技力量推动产业创新 [26]
国产碳纤维最新价格出炉,最高240元/千克
DT新材料· 2025-07-13 21:34
碳纤维市场价格分析 - 2025年7月11日国内碳纤维市场均价为83.75元/千克 [1] - 国产T300级别12K规格价格区间80-90元/千克,24/25K丝束价格70-80元/千克 [1] - 国产T700级别12K产品报价90-120元/千克,24K产品85-120元/千克 [1] - 国产T800级别12K规格价格180-240元/千克,显著高于T300级别 [1][2] 产品技术差异与市场动态 - T800级别因高技术门槛和高端应用价格远高于T300级别 [2] - 同一级别下小丝束(如12K)因工艺复杂度和性能优势价格高于大丝束(如48/50K) [2] - 短期市场价格横盘僵持态势难以迅速打破 [2] - 国内企业在原丝技术、稳定化生产、高效氧化碳化工艺等方面持续攻坚,未来有望突破成本桎梏 [2]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展 - 吉林化纤集团联合9家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开发大丝束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规模化制造关键技术 [3] - 项目攻克原丝高效预氧化碳化技术瓶颈,实现35K及以上大丝束碳纤维稳定量产 [3] - 建立大丝束碳纤维拉挤工艺仿真模型,开发专用高效拉挤工艺与装备,实现拉挤板材高性能批量生产 [3] - 创新材料—结构—气动一体化叶片优化设计方法,成功研制120米以上超长大型风电叶片 [3] - 项目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大丝束碳纤维及其拉挤板材制备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3] 下游应用与市场前景 - 氢能储运(高压IV型瓶)、全球风电叶片复苏、光伏热场碳碳复材、低空经济和国产大飞机供应链等领域应用渗透推动市场增长 [4] - 需警惕产能过剩风险 [4]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十五五”海洋经济前瞻
DT新材料· 2025-07-13 21:34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 "十五五"是我国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 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 [1] - 需加强顶层设计 完善海洋经济发展政策机制 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2] - 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 健全海洋开发保护制度 [2] 论坛核心议程 - 第五届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MCES2025)将于2025年7月23-25日在南通召开 [19] - 重点探讨融合发展创新技术驱动 示范工程规模化推广 深远海施工成本困局等热点话题 [19] - 设置青年科学家10²论坛 产业发展与创新技术全体大会 四大专题论坛等特色活动 [19] 专题技术方向 海上风电 - 聚焦深远海开发与持续降本需求 覆盖项目开发 设备选型 建设施工到运维全流程 [29] - 包含浮托安装技术应用 漂浮式风光鱼融合项目施工 高端装备流疲劳设计等关键技术 [29][30] 海上光伏 - 探讨固定式项目降本空间 浮式项目规模化技术瓶颈 浮体材料和结构设计创新 [31] - 涉及浮式光伏新型结构 多体动力学实验 石墨烯增强防腐涂层材料等前沿技术 [31][32] 海洋能与Power to X - 覆盖波浪能 潮流能 温差能等技术路线 研究多能互补耦合利用技术 [33] - 包含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制氢 电解海水制氢等绿氢技术 分析商业化推广路径 [34] 关键技术突破 - 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已研发成功 [28] - 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29] - 3D智能化多维度主动波浪运动补偿起重机技术实现攻关 [25]
大结局!两大化工巨头8年“纠纷”,只为它
DT新材料· 2025-07-13 21:34
专利纠纷裁决 - 欧洲专利局裁定北欧化工胜诉,允许其继续生产POE薄膜,结束了与三井化学长达8年的专利纠纷 [2][6] - 纠纷核心围绕三井化学的欧洲专利EP2626911B1,涉及ENGAGE® 8400 POE材料,三井化学试图构建光伏POE封装胶膜技术壁垒 [3] - EPO最终判定三井化学专利无效,依据是“市场公开性”原则,认为北欧化工的Quenty系列产品已构成“现有技术” [4][5] POE市场概况 - POE全球需求攀升至150万吨,在N型光伏组件封装中渗透率从20%提升至40%,挤压EVA高端市场份额 [8] - 中国POE进口依赖度高,2023年进口量达86万吨,主要由陶氏、三井、埃克森美孚等国际巨头主导 [7] - 美国EVA出口在2025年一季度下降14%,反映POE对传统材料的替代趋势 [8] POE产品分类与应用 - 四碳POE(乙烯-丁烯共聚物)成本低15-20%,主要用于通用产品如低端光伏胶膜、汽车内饰、家电外壳等,生产商包括LG化学、三井化学、万华化学等 [9] - 八碳POE(乙烯-辛烯共聚物)性能优异但成本高,用于极端低温环境、高端运动鞋中底、光伏胶膜等领域,生产商包括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SK化学等 [10] 技术壁垒与突破 - POE核心技术包括茂金属催化剂、高碳α-烯烃(如1-辛烯)和溶液聚合工艺,国际巨头对中国企业实施技术封锁 [11] - 中国在茂金属催化剂研发取得进展,中石化北化院的桥连双茂金属催化剂性能已达陶氏化学水平 [11] - 1-辛烯国产化突破,万华化学、卫星化学等企业已建成工业试验装置,溶液聚合工艺国内企业如中国石油石化院实现千吨级装置突破 [12][13] 未来发展方向 - POE材料将聚焦可持续(生物基、可降解)和多功能化(纳米粒子/增强纤维改性),拓展建筑、电子等高端应用场景 [14] - 中国石油石化院开发12个POE产品并设计万吨级工艺包,打破国际技术垄断 [13] 行业活动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将于9月10-12日举办,涵盖政策、市场、投融资等议题,并设有七大分论坛 [17][18][19] - 活动包括“新塑奖”评选、科技成果路演及终端对接专场,聚焦高分子材料创新与应用 [19][20]